第四十九章 二師兄楊行密(上)

朱溫入座後,黃巢道:“據行密的情報來看,在江南舉義的王仙芝舊部柳彥章已經身亡。王仙芝族弟王重隱在王仙芝兵敗後帶着數千人南渡長江,正好接收了柳彥章的部隊。現在王重隱正在江南四處攻伐,官軍望風披靡。這說明朝廷的主要兵力還是在北方,行密的意思是想讓我們義軍的主力也轉移到江南一帶,你們幾位怎麼看?”

尚讓與王重隱也是多年的交情,可王重隱畢竟是王仙芝的族弟,現在自己投靠了黃巢,如果義軍也渡江南下,不可避免的要與王重隱重逢,面子上不怎麼過的去。是以他首先表示反對。

“現在朝廷在江南的兵力薄弱,是因爲我們義軍的主力也在北方,一旦我們渡江南下,朝廷也必然調集大軍南下,畢竟朝廷的主要目標是我們。而且我們義軍中大多數都是北方的豪傑,雖然作戰勇猛,可大多不識水性,江南水路縱橫交錯,恐義軍不慣水戰。以己之短攻敵之長,實非上策呀!”尚讓語重心長的說道。

孟楷和尚讓是生死之交,再說他內心也同意尚讓的觀點,他自己就不識水性,一坐船就暈船。是以孟楷也忙出聲附和。

林言只是默默的傾聽,並沒有表示自己的觀點。他心裡很清楚的知道,現在義軍中除了黃巢,孟楷和尚讓二人的權利最大,現在二人都不贊同南下,別人說什麼也就沒有了意義。他不想得罪孟楷和尚讓二人,也不想跟着這二人湊熱鬧,索性來個一言不發,卻把眼睛看向了朱溫。

朱溫也想南下江南,畢竟江南要比常年戰亂的北方富庶很多,適合義軍做長久的根據地。可他也同樣知道孟楷和尚讓同時表態也就基本表示可以定了下來了,何況尚讓的話確實有他一定的道理,北方人不慣水戰,這是任何人都知道的事情。

朱溫一時也想不出合適的理由反駁,他倒是想聽聽二師兄楊行密的看法。“我倒是想先聽一下二師兄想讓義軍南下江南的理由。”

楊行密朗聲道:“江南兵力薄弱,我們完全有把握在官軍調集到南方之前拿下江南的幾座重鎮,然後據城而守,切斷南北的交通,讓富庶的南方無法把賦稅和糧食運往長安。如此一來,本就空虛的唐王朝定然更是捉襟見肘。

“想打仗必須要有錢糧,唐王朝的錢糧主要出自富庶的江南。一旦江南的賦稅和糧食到不了北方,唐廷必然加重北方的賦稅,以供軍需。如此一來,北方的百姓在本就衣食堪慮情況下定然不同意朝廷增稅,這就造成了北方廣大百姓與唐王朝的矛盾。

“一旦這個矛盾激化的時候,我們義軍派些能幹的人過去,登高一呼,必然紛紛響應。到那時我們再打回北方,就算是洛陽和長安也必然會不攻自破。”楊行密說完後用目光掃視了房內的衆人一眼,最後期待的落在了黃巢的身上,義軍三大巨頭之中已經有兩位表態不同意南下,唯一有希望力挽狂瀾的也就是黃巢了。

朱溫聽完楊行密的話後,心裡暗讚一聲,這個楊行密果然不簡單,竟然可以定出如此周密的長期計劃。單以心思的縝密來看,在坐的幾人沒有一個人可以跟他相提並論。怪不得他可以白手打下整個江淮地區。

只聽尚讓道:“你的計劃雖然周密,卻有些低估了朝廷的實力,如今宿將高駢坐鎮江陵,高駢此人能征善戰,麾下猛將如雲,張麟、樑纘二人更是文武雙全,恐我義軍中罕有能匹敵者。曾元裕、張自勉二人督率諸道兵馬在旁虎視眈眈豈容我等從容南下?”

朱溫見兩人爭執不下,道:“現在不是爭論南下與否的時候,昨天偵騎回報,曾元裕和張自勉的大軍離此已經不足三百里,如何應付敵軍纔是最迫切的問題。”

黃巢道:“我軍日漸壯大,每日消耗糧草無數,現在我們的糧草已經所餘不多了,我想先出其不意攻下亳州,在亳州補充糧草,之後北上轉戰山東、河南,逼朝廷調集軍馬防護東都洛陽。那時候我們乘機南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渡江南下,攻他幾座重鎮,如何?”

黃巢說的無非是折中的方法,既把朝廷的重兵調集到了北方,調虎離山之後再一舉攻取江南。這方法看似簡單,實行起來就有些困難了,現在朝廷在聽到黃巢稱王后各路藩鎮紛紛出兵,曾元裕、張自勉這兩位正副招討使將會擁有更多的軍馬,豈會讓義軍從容來去?

朱溫正想表示不妥,孟楷和尚讓已經紛紛附和,表示同意。孟楷和尚讓二人雖然在義軍中也有很大的影響,實際上還要唯黃巢馬首是瞻。

朱溫心中暗歎一聲,知道就算是自己說的天花亂墜也是無濟於事,索性閉口不言。

“恩師,此時江南形勢樂觀,王重隱雖然兵力不弱,但他孤軍深入江南,遲早會被朝廷圍殲。我軍應該乘此機會南下與之會合,共圖江南。一旦王重隱軍覆滅,我軍南下之後豈不又成了孤軍?機不可失呀恩師!”楊行密神情有些激動的道。

黃巢看着這個二弟子,心中也很感慨,他又何嘗不想立即南下?可尚讓、孟楷二人在軍中的影響力並不比他黃巢弱多少,如若自己強迫他二人同意南下,他二人心中定然不快,勢必影響到義軍的軍心。

他當然不想看到義軍出現內部的分裂,是以一直以來都十分遷就孟楷。尚讓自己手上就有三萬人馬,又是外來的力量,雖說現在屈居黃巢之下,若說讓黃巢不顧他的想法下命令,黃巢也怕激起他的不滿。

黃巢心中暗歎一聲,肅然道:“爲師主意已定,行密不必多說了。江南那邊還由你全權處理,雖說有你兩位師叔在你身邊,可爲師還是比較放心把江南的事情交給你負責,千萬不要老是遷就你兩位師叔。還有,幫我照顧好你小師弟。”

楊行密頹然道:“徒兒遵命,徒兒會適當的在暗中配合王重隱,儘量讓他在江南多支撐一段時間,以待師父大軍南下。”

第六十八章 有緣無份第六章 鄭畋募兵第七十七章 紫宸殿伏擊第五十九章 濮州龍虎會(下)第一八七章 梟雄末路第九十一章 李克用入關第一七九章 在世華佗第一三九章 奇兵退敵第十五章 請黃王登基第一二六章 談笑用兵第一四六章 王鐸之死第一六二章 洛陽告急第一六五章 洛陽之戰第一一二章 新婚之夜第八十九章 借你人頭一用第一八七章 梟雄末路第五十三章 武學奇才第一二六章 談笑用兵第三十五章 朱溫回京第十章 兵圍宋州第一零七章 舉步維艱第一零二章 大戰樑田坡第一三七章 關中秀才第三十六章 黃穎的玩笑第二十九章 選隊長(下)第六章 糖醋排骨第八十九章 再次南撤第十一章 朱溫成了黃巢的弟子第一二六章 大戰王滿渡(下)第二十章 孔孟能做什麼官第一三六章 偷樑換柱第一一七章 張歸霸VS張璘第六十五章 她是誰呢?第六十四章 行刺計劃第八十二章 曠野夜戰第一二八章 忠武軍亂第二十三章 計取長垣第五十四章 引線問題第四十九章 二師兄楊行密(上)第八十七章 魏國國王第一八五章 兩路援軍第九十二章 有緣無份第一零三章 黃穎恨意第八十九章 再次南撤第一三三章 雨夜苦戰第一三九章 奇兵退敵第一三七章 關中秀才第二章 穿越時空第四十六章 偷襲汴梁第七章 倒黴的李罕之第九十二章 八部聯盟第一八八章 上了賊當了第八十三章 兵圍幽州第九十一章 共和制第一三九章 奇兵退敵第一四四章 大勝第三十二章 尋找煉丹師第六十四章 故人相遇第五十六章 將計就計第五十二章 偷襲敵營(下)第三十一章 王建出場第六十章 王重榮渡江第一三六章 大戰潼關第三十一章 在古代的第一個新年第十九章 我成全你第六十八章 有緣無份第五十九章 薛志勤大敗第四十六章 朱溫的法制觀和愛情觀第四章 乞丐變美女第二十六章 這就是歷史第七十七章 困守夏陽第一零四章 長安城破第一三二章 歪打正着第一二五章 大戰王滿度(中)第十三章 中秋之夜第八十六章 難道這裡纔是南少林第八十九章 借你人頭一用第一六五章 洛陽之戰第一四六章 王鐸之死第七章 比竇娥還冤第五十四章 望遠鏡第八十八章 自立門戶第一二九章 尚讓投降第二十一章 朱溫初領兵第一五零章 中原混戰(上)第七十八章 呂用之的家當第一六四章 蔡州軍亂第四十七章 劉金枝的兒子第十章 兵圍宋州第三十三章 忙裡偷閒第七十二章 蜀中之亂第二十三章 孫儒敗亡第九十五章 猛將安敬思第八章 張直方家的密道第四十二章 殺雞儆猴第三十九章 飛彈的威力第四十八章 朱友裕的心思(上)第九十章 其實我是臥底第一八七章 梟雄末路第四十四章 雙喜臨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