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七五章 請君入甕

樂從訓死了,羅弘信這些天來緊張的心情算是放鬆了下來,因爲只要樂從訓一死,朱溫的人馬就沒有了北上的意義,朱溫雖然實力強悍,但也是想趁着魏博鎮內亂的時候出兵北上,幫助樂從訓,最後再控制樂從訓,把樂從訓當成一個傀儡。對於朱溫的打算,羅弘信也能料到一個不離十,所謂的替雷鄴雷將軍報仇不過只是一個藉口而已。

羅弘信是聰明人,樂從訓一死,他就把早就囚禁在軍中的樂彥禎也給殺了,把他們父子的人頭送到了朱珍的轅門外,附帶送上大批活的雞鴨牛羊豬等犒賞朱珍的人馬。並讓使者過來求和,答應把雷將軍的遺體送回汴梁,並出一萬兩的安葬費用,還有朱珍所說的雷鄴帶的十萬兩買糧草的銀子,羅弘信也答應雙倍奉還。只求朱珍能夠退兵就行,對朱珍已經佔領的三座縣城並沒有要回來的打算,羅弘信是一個很知足的人,只要朱珍肯退兵,一切都好商量。

朱珍看着羅弘信的使者帶人擡進來的幾十個大箱子,蓋子打開,白花花的都是成色十足的銀錠子,足足二十萬兩,朱珍也是見過大世面的,可一下子面前擺了這麼多銀子,也不由得他不震驚,心道:“這羅弘信還真捨得下血本啊!”要知道二十萬兩銀子可不是個小數目,論斤稱也有一萬兩千五百斤(銀子十六兩是一斤,所以說纔有“半斤八兩”的說法)。

朱珍不敢做主,急忙命人快馬去山東稟報朱溫,這邊暫時按兵不動,當然軍隊的糧草和各方面消耗要讓羅弘信出。羅弘信也是個爽快人,只要你不開打,說什麼條件都答應,這就是實力的差距,羅弘信也是沒辦法啊。

朱珍之所以不繼續北上,倒不是爲了羅弘信一下子送來那麼多銀子,而是因爲現在樂從訓已死,自己再北上的話一來沒有了合適的理由,二來就算是能夠佔領魏博鎮,魏博鎮的百姓也未必心服,朝廷也未必承認,第三點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沒有了樂從訓的配合,自己這兩萬人馬未必能橫掃魏博鎮。畢竟魏博鎮曾經是中原最大的藩鎮,在河北三鎮中實力最強,這兩年雖然實力下滑,可畢竟百足之蟲死而不僵,瘦死的駱駝比馬大,真把他們逼急了拼個魚死網破的話,也夠朱珍喝一壺的。

所以朱珍考慮再三,還是先問問朱溫的意見再說。

從黎陽到鄆州城外朱溫的大營距離不算遠,用六百里加急當天夜裡就到了,朱溫聽說樂從訓死了,也不由的暗歎一聲,心道:看來錯過了收復魏博鎮的最佳時機了,現在朱溫可以說是三面受敵,南面的孫儒桀驁不馴,雖然明面上投靠了自己,可他麾下都是一些強盜,時常騷擾;時溥與朱瑾兄弟結盟,自己親自帶兵戰山東,時溥卻集結大軍七萬,準備從背後捅自己一刀,這些朱溫一直都關注着呢,一邊讓鎮守宋州(河南商丘)的張存敬嚴加戒備,一邊暗中讓丁會、牛存節帶領人馬前去禦敵,可朱溫還是不放心,讓龐師古也過去壓陣。

山東的朱宣和朱瑾就不用說了,雙方已經全面開戰,現在自己的兩萬大軍已經抵達了鄆州城下,朱宣閉門不出,雙方正在僵持。

如果這個時候再跟羅弘信開戰的話,就算是實力強悍如朱溫這樣的也有些吃不消,更何況還有李克用這個仇敵在一旁虎視眈眈,如果自己跟時溥、朱宣、朱瑾、羅弘信、孫儒同時開戰的話,李克用這個生力軍再插一槓子,真夠朱溫喝一壺的,到時候沒準兒這十來年好不容易打拼出的一片基業就要付之東流了。

現在羅弘信這麼識時務,朱溫也就見好就收,當即回信給朱珍,讓他答應羅弘信的請求,不繼續北上,爲了表示誠意,還讓朱珍把打下來的三座縣城還給羅弘信,不過有一個要求,不能放河東李克用的人馬東進。李克用在山西,想摻乎進朱溫他們的戰爭的話,要麼從河陽或者洛陽過,不過這條路現在是朱溫的轄地,當然不可能讓李克用過,孟立方和王重盈又都跟李克用有過節,也不會放行,現在就只有羅弘信這一條路可以走了。

只要羅弘信能夠守住李克用東進的路,其他幾路藩鎮朱溫還是能夠拿得下來的。

朱珍把朱溫的意思轉達給了羅弘信,羅弘信考慮再三,一咬牙還是答應了下來。正所謂兩害取其輕,朱溫的實力明顯比李克用要大的多,所以羅弘信自然而然的就選擇了靠向朱溫一邊。一來是因爲他的領地與朱溫的轄地毗鄰,二來他也確實有些害怕朱溫,可不是嗎?王滿渡一役讓朱溫名揚天下,兩萬人馬打破黃巢二十萬大軍,還招降了黃巢的大將葛從周、霍存、張歸霸等數十員將領。這些年更是屢敗秦宗權,最後還生擒了秦宗權,獻俘長安。

短短數年的時間竟然佔據了義成軍、忠武軍、山南東道、東都洛陽、河陽軍包括河陽三城在內的大部分地區,再加上宣武軍,實力之強悍已經無人能及了。雖然這些藩鎮大多數的節度使還都是朝廷承認的,可這些節度使哪個不是以朱溫馬首是瞻?

李克用雖然現在已經吞併了赫連鐸的雲州,佔據了雁門、河東、雲州,可還是無法跟朱溫相抗衡,前些日子幫李罕之打張全義,康君立和李存孝就在葛從周手中吃了一個大大的敗仗。這一點羅弘信看的很透徹,他知道,如果現在站錯了隊的話,以後有的是苦頭吃,所以他當機立斷的就答應了朱溫的要求,並許諾以後一朱溫馬首是瞻。

朱溫投桃報李,以東平王的身份舉薦羅弘信爲魏博節度使,請求朝廷承認。

現在唐昭宗李曄(原來的康王李傑)剛剛即位,哪裡管得了那麼多事情,當然是賣朱溫一個面子,順水推舟的就答應了下來,並正式任命羅弘信爲魏博節度使,自此魏博鎮也成了朱溫的鐵桿盟友。

************卻說朱溫到了鄆州城下,朱宣緊守城門,閉門不出,城中百姓人心惶惶,朱宣也是坐立不安,生怕朱溫攻城。他很清楚,一旦朱溫攻城的話,鄆州雖然城牆堅固,但根本擋不住朱溫的炮彈攻勢,一輪炮彈就足以把城門的千斤閘炸飛。

更何況現在堂弟朱瓊也被朱溫俘虜,現在正被朱溫的人押着在城牆外示衆呢,朱瓊現在赤着上身,雙手被綁着,一根粗大的繩索牽着他,前邊連在一匹戰馬上,馬上的騎士耀武揚威的正繞着鄆州城的城牆優哉遊哉的遛彎兒,往日不可一世的大將朱瓊現在臉色灰敗,雖然憤怒異常,但一點辦法沒有,被戰馬拖拽着踉踉蹌蹌深一腳淺一腳的往前走。在城樓上看着的朱宣心都快碎了,可也無可奈何。

戰又不敢戰,守又沒有信心守,所以朱宣急忙召集衆將官和謀士商量對策。

可衆將能想出什麼辦法,無非是出城迎敵,或者是閉門不出,等待兗州的援軍到來,就這兩種辦法,簡直是毫無新意,聽的朱宣直搖頭。

忽然朱宣的一個本家侄子朱裕站出來道:“叔叔,侄兒倒是有一計,不知當講不當講。”

朱宣道:“說說看。”朱宣根本沒有抱太高的期望,只是爲了給侄兒一個面子,聽他說說而已。

朱裕道:“小侄素來與三叔朱瑾交好,現在三叔被擒,並被他們羞辱,小侄就以爲了救三叔爲藉口,假意投靠朱溫,答應做內應開城門引朱溫的人馬進城,到時候把他們引入甕城,下了城門的千斤閘,這樣一來,還不是成了甕中捉鱉之勢?就算他朱溫再厲害,也同樣插翅南飛了。”

朱宣一開始聽還沒怎麼在意,可越聽越是欣喜,當即一拍桌子,喜道:“好,就這麼辦,一切由你指揮!”

朱裕當天就出了鄆州城,夜裡偷偷的跑到朱溫的大營,還沒到營門跟前就被放哨的巡邏兵給逮着了,朱裕裝着十分害怕的樣子說出了自己的身份,請求見朱溫一面,並說要幫朱溫兵不血刃拿下鄆州。

朱溫在大帳中接見了朱裕,朱裕說明了來意,並表示想見朱瓊一面。朱溫一一答應了下來,並問朱裕何時動手?

朱裕道:“事不宜遲,就在今夜,不過我想現在先看看三叔朱瑾,在確保三叔無恙的情況下,我纔會配合你們攻城。”

朱溫讓人把朱瓊押上來,讓他們叔侄兩個先敘敘舊。

把朱瓊押回去之後,朱溫與朱裕商量了行動的具體時間和聯絡暗號,又留朱裕吃喝了一頓,這才讓朱裕回鄆州準備一番,準備當夜三更裡應外合,拿下鄆州。

朱裕回去稟報朱宣,說一切順利,就等着朱溫和他的人馬入甕呢,叔侄兩個相視一笑,心道:沒想到朱溫也不過如此而已,哼……

第一零一章 你的奶好就行第九十章 朱溫降唐第四十五章 胡真升官第一七零章 朱溫的憤怒第三十七章 長安再亂第九十五章 血腥殺戮第八十九章 再次南撤第九十一章 共和制第一六八章 東平王第七十四章 大敗錢鏐第六十二章 你們繼續第十四章 李克用的反擊第九十五章 猛將安敬思第九十一章 突破第一七二章 佔濮州第八十九章 再次南撤第五十章 圍城打援第三十四章 李順節之死第九章 韋莊醉入青樓第一零八章 碭山趣聞第九十八章 一頓的糧食第一四一章 誰推倒了誰第六十九章 草原動盪第五十九章 薛志勤大敗第一一四章第六十二章 你們繼續第十章 秦婦吟的由來(上)第一七七章 中伏了第一零三章 劉金枝的心事第四章 同爲異鄉客第九十四章 戰歌精忠報國第一一二章 賄賂張璘第四十七章 朱溫的坦白第八十一章 深夜突圍第九十一章 突破第一章 李罕之來了第一百章 烽煙四起第一二二章 大破李唐賓第六十五章 她是誰呢?第一七六章 佔領鄆州第一六五章 洛陽之戰第一零三章 黃穎恨意第九十七章 天生猛將徐懷玉第九十一章 李克用入關第三十七章 摔跤怎麼還咬人第一二一章 朱溫唱兒歌第二十九章 楊復光西進第一一二章 新婚之夜第十二章 張浚的抱負第八十六章 難道這裡纔是南少林第一零二章 百口莫辯第一八四章 佔據梁山第四十一章 雲州叛亂第三十八章 紫宸殿議事第一七八章 大敗朱瑾第五十六章 將計就計第一五三章 秦宗權退兵第六十四章 又見黃巢第八十章 曹師雄欲嫁妹第二章 兒時的孟知詳第二章 裁縫掌櫃的禮物第四十三章 韓建挾主第一六五章 洛陽之戰第一章 謀士謝瞳第十九章 我成全你第四章 乞丐變美女第一五零章 中原混戰(上)第一七五章 請君入甕第八十二章 曠野夜戰第七十二章 大舅哥韋莊第九十章 宰相們的爭論第一九二章 武學宗師第五十一章 張言的懦弱第十八章 攻打鄧州第一二一章 陰陵夜月第一一五章 露水夫妻(下)第一二六章 大戰王滿渡(下)第八十二章 真正的愛是要對方幸福第一四四章 大勝第五十六章 歷史上第一次爆破卷尾語第七十六章 抱朴道院第一零二章 大戰樑田坡第一零五章 入主宣武第十七章 汾州之戰第八十二章 北伐滄州第一八五章 兩路援軍第一三六章 偷樑換柱第一四五章 左輪手槍第六十六章 完美伏擊(上)第八十九章 借你人頭一用第三十八章 天遁劍法第八十九章 再次南撤第九十四章 大將周德威第一五六章 威震中原第七十三章 動搖第一九八章 救援邢州第十三章 李克用的憤怒第四十四章 昭宗回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