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南下亳州

李罕之激起民憤逃出酸棗縣城的消息很快就傳到了朱溫的耳朵裡,朱溫長嘆一聲,道:“果然不出所料,李罕之本性難改,此人勇猛而有膽略,卻無謀略,生性殘暴,非大將之才。”

黃穎道:“出身草莽之人性子難免有些暴躁,此人確曾立過大功,雖然打了敗仗,我爹未必會對他重罰。”

朱溫苦笑搖頭道:“現在不是單單是他丟了一個酸棗縣的問題,而是他的所爲已經給義軍造成了非常惡劣的影響,以後義軍所過之處恐怕不會像以前那樣受百姓擁戴了。試問,只要有點良心的人怎麼會去參加一支**擄掠無惡不作的所謂的‘義軍’?”

黃穎和朱存、朱珍、胡真等人紛紛點頭同意。

黃穎道:“這時西邊的汴州、洛陽重兵雲集,東邊的曹州也同樣布有重兵,現在又失去了百姓的支持,我們該何去何從呢?”

所有人的目光都盯向了朱溫,在他們心目中朱溫是最會把握局勢的將才。

朱溫沉吟良久,緩緩道:“南下亳州,等待時機。”

黃穎疑惑道:“我們剛從宋州北上,現在又回到宋州旁邊的亳州,將士們會怎麼想?”

朱溫意味深長的道:“戰場局勢千變萬化,容不得有絲毫差錯,如今山東、河南重兵雲集,憑我們現有的兵力根本無法與朝廷抗衡。而朝廷重兵備戰,時日一久定然補給不足。眼看着就要進入冬季了,一旦朝廷的糧草衣物供應不上,朝廷的重兵不戰自潰。”

胡真擊掌讚道:“不錯,今年來朝廷連年征戰,國庫空虛,稅賦沉重。一旦朝廷缺少了補給,定然又要增稅,這樣不單是官軍會失去戰力,百姓也會因不堪重負鋌而走險,那時我們稍加安撫衆百姓定然紛紛來投。”

朱溫聽胡真分析的頭頭是道,不禁很是讚賞,心道:不愧是做大將的料子,聞絃歌而知雅意,看來以後他應該是個可以獨擋一面的人物。

朱溫讚道:“胡兄弟說的不錯,真正的戰爭不是要一味的衝殺,而是要準確的把握時機,只有在最有利的時機出動才能獲得最大的回報。如果時機不成熟的話,就算費盡九牛二虎之力打了勝仗,也是得不償失。”

朱珍年齡雖小,可也是絕頂聰明的人物,知道自己年輕識淺,乾脆少說話多學習。每個人說什麼他都牢牢的記在心裡,反覆思索,並不時的發問,直到明白了爲止。

朱溫見朱珍一反平時的嬉笑之態,心裡也是十分高興,這二人以後可都是可以獨擋一面的人物,一定要好好培養。

朱溫寫了一封密信,詳細敘述了南下亳州的原因,派人連夜送去給黃巢。

黃巢把朱溫的書信給孟楷、林言等將領傳閱一遍,道:“大家以爲如何?”

張言道:“朱都將所言合情合理,我贊同朱都將的看法,暫時避其鋒銳,等待時機。”這林言文武雙全,城府很深,當然看的出來黃巢也贊同他那個準女婿的意見,索性第一個表態贊成。

孟楷卻是大老粗一個,呵斥道:“書生之見,行軍打仗最忌諱的就是動搖軍心,我軍剛從宋州北上,現在又南下亳州,軍中兄弟怎麼想?會不會以爲我們閒的吃飽了撐的故意整他們?一旦軍心動搖的話,後果將不堪設想。”

孟楷這麼說明顯的強詞奪理,張言有心反駁,卻又顧及孟楷的身份。心道人家孟楷是黃將軍的老部下,幾十年的交情,我這個剛投軍一年多的新人還是不要多事了吧。

黃巢見張言欲言又止,知道他有所顧忌,不禁看了看一臉義憤之色的孟楷,眉頭不經意的皺了一下。心道:看來老孟這個脾氣也該改改了。

黃巢打了個哈哈,道:“孟賢弟多慮了,戰爭不能考慮一時的得失,要以大局爲重。現今的形勢確實對我們不利,我們爲什麼就不能退一步呢?我們好不容易發展到今天的規模,我不想有任何的閃失。”

接着黃巢一轉身,沉聲道:“傳我的將令,兩日後大軍逐步向南進發,避實擊虛,迂迴作戰。”

其實他們還有一點不知道,朱溫力主南下亳州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原因,就是他知道王仙芝已經時日無多了。一旦王仙芝、尚君長身亡,尚讓定會帶着王仙芝的殘餘部隊投靠黃巢,把黃巢大軍拉到亳州,也好給尚讓一個接應。

深夜,朱溫的房中,一燈如豆,迎着朱溫俊雅的臉龐,他在沉思。

他想,假設黃巢大軍不肯南下,尚讓所率領的殘餘部隊是不是會被曾元裕全殲?或者在走投五路的情況下投靠唐廷?

不過歷史終究是歷史,歷史不存在假設。

朱溫搖了搖頭,從紛亂的思緒中清醒過來,不想那麼多了,我只能盡力而爲,讓天下蒼生少受些苦難也就是了。

接着他在牀上盤膝坐下,依照着“混元無極心法”練習起來。他知道,在這個戰亂的年代,如果自己沒有足夠強的實力,隨時都可能面對死亡。

在這個冷兵器的時代,提升個人實力的方法當然是練就一身驚世駭俗的武功。還有就是他從小就喜歡看俠義小說,也從小就有了一個武俠夢,希望自己有一天能夠成爲鋤強扶弱的大俠。

可他知道那種大俠只能出現在小說中,現實中的人有再高的武藝也是好漢抵不過人多,一身好的武功不過就是能有更大的保命的本錢而已。

雖然在歷史上朱溫確實做了皇帝,可他這個朱溫卻一刻也不敢鬆懈,他不是不相信命運,而是他更相信只有靠自己的拼搏才能夠更好的掌握命運。因爲他知道,機會往往只會留給有準備的人。

這是真實的生活,不是虛擬的遊戲,遊戲中死亡可以重新復活,而生活中生命只有一次,一旦出現意外,就只能留下遺憾了。對於這一點,他這個來自二十一世紀的人當然很清楚。

第六十三章 翠微禪師第三十三章 忙裡偷閒第一九四章 回汴州第七十一章 預料之外第一六七章 黃穎的交易第五十章 二師兄楊行密(下)第一零一章 你的奶好就行第八十六章 回同州第六十章 葛從周來投第一八二章 朱昱的計劃第一零八章 碭山趣聞第九十三章 中計了第八十七章 有道高僧第一六五章 洛陽之戰第四十六章 同州防禦使第一一九章 呂用之的野心第八十八章 山雨欲來第五十一章 張言的懦弱第一四二章 大梁被困第五十章 二師兄楊行密(下)第三十五章 朱溫回京第十章 討伐李克用第五十章 二師兄楊行密(下)卷末語第一一四章第四十五章 胡真升官第五十二章 何去何從第五十二章 法不容情第八十七章 恭迎刺史回城第五十七章 進駐同州第一二四章 大戰王滿度(上)第六十一章 黃巢詐降(上)第五章 進城謀生第七十二章 訂個娃娃親第八十八章 山雨欲來第七十五章 隔岸對持第一四九章 泰寧易主第十二章 張浚的抱負第一六二章 洛陽告急第一六零章 廣陵之戰第一七六章 佔領鄆州第四十七章 劉金枝的兒子第六十三章 翠微禪師第一三二章 歪打正着第八十二章 曠野夜戰第八十八章 朱晃這個名字的由來第一七五章 請君入甕第三十章 老狐狸宋威第十六章 大明宮第七十七章 紫宸殿伏擊第一零二章 百口莫辯第七十四章 家宴第一三七章 尚讓之死第九章 伏擊李存孝第一二五章 大戰王滿度(中)第十三章 李克用的憤怒第一零八章 河東軍變第七十三章 曹師雄的窩囊氣第七十九章 新皇登基第七十五章 勸降楊行密第五十四章 望遠鏡第一三二章 歪打正着第一二八章 朱溫退兵第七十三章 曹師雄的窩囊氣第二十四章 龍尾坡慘敗第十九章 計取穰城第八十五章 處士周樸第十三章 李克用的憤怒第二十八章 南下亳州第六十章 王重榮渡江第一一九章 呂用之的野心第一四六章 王鐸之死第三十七章 英雄末路第五十四章 引線問題第四十五章 圍困鳳翔第五章 進城謀生第一九五章 家宴第七章 倒黴的李罕之第十一章 朱溫成了黃巢的弟子第二十七章 王建投唐第七十七章 紫宸殿伏擊第一二七章 夜渡淮河第四十五章 藩鎮內訌第一一五章 露水夫妻(下)第七十四章 多謝王將軍借糧第八十章 糧草將盡第一零九章 朱溫迎母第一零七章 飛槊李思安第二十章 孔孟能做什麼官第九十三章 渤海告急第二十九章 楊復光西進第十一章 秦婦吟的由來(下)第十八章 朱溫的打算第六十章 葛從周來投第一四零章 入主長安第九十八章 山口梅子第一二七章 黃巢敗退第十九章 我成全你第一三九章 灞水之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