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戰爭之路(下)

“昨天有宮人在麗景殿的長廊下撿到了這個。”在開封龍德殿的百官朝會上,完顏珣一臉冰霜的舉起一張白絹,上面寫着幾個字,儘管看不清楚,但百官都知道那上面寫的是什麼:從昨天晚上開始,這事就在開封城內傳開了。

“這上面寫的是:高某不退必殺之。”完顏珣的鬍子尖都在微微顫抖,看得出來正在壓抑着心中的怒氣,好多人不由自主的轉頭去看此事的真正主角:頭髮已經全白的高汝礪,而後者卻好像事不關己一般,眼觀鼻,鼻觀心。

金朝實行羣相制度,一切國政大計的討論均由尚書省的諸位官員探討,重大事項得到皇帝的許可之後實行。尚書省直接對接六部,不再將諮議部門和執行部門分開。

按照定製,尚書省應有七位官員,包括尚書令,左右丞相,兩位平章政事,尚書左右丞和兩位參知政事,但是向來缺額,有四五位便不錯,尚書令往往又是給榮寵在身,德高望重,垂垂老矣的官員的酬庸,一般也不參與討論。所以,在皇帝身邊能夠說得上話的親近重臣,往往不過三四人而已。而高汝礪就是目前僅次於高琪最受器重的人。

高汝礪年歲頗大,早已過了古稀,按照金朝傳統,也該主動致仕,然而,此時是多事之秋,完顏珣不想讓他走,高琪不想讓他走,最重要的是,他自己也不想走。

正因爲如此,無數的明槍暗箭向高汝礪頭來,這也是完顏珣所不滿的,明面上是反對高汝礪,實際上是反對高琪,最後還是反對自己。

經歷了胡沙虎亂政的完顏珣早已不想着當什麼仁德之君了,政治是要乾的,但更重要的是先保住皇位。

但是,此時他的怒氣也沒什麼用,沒有人會傻到承認這是自己拿出來的,所謂的敲山震虎也只是個心理安慰。退朝之後,完顏珣越想越鬱悶,恰在此時,太子完顏守緒前來。

“父親,我聽說,朝堂上有人密謀反對高相,甚至在宮中散佈傳單。”

“是啊,爲父正憂心此事,你來得正好,我倒想問問你對此事有何看法?”完顏珣有些苦惱的歪坐在藤椅上,宮人們端上來茶點,尤其是女真人愛吃的油炸果子。

“兒以爲,高汝礪固然忠心爲國,但是戀棧權位,並非好事,對他自己也不爲美,倒不如趁此機會,讓高汝礪主動提出致仕,而父親另選人調元。”

“哦,我兒果真如此想?”完顏珣語氣中並沒有多大的驚奇:“你以爲何人可入南院啊?”

“兒以爲,可令胥老相公爲平章,另選蒙古綱與楊雲翼二人入省。”

這終於讓完顏珣略微感興趣了,尚書省和樞密院並掌文武二柄,,其人員結構向來反映皇帝的政治傾向,世宗在位時,一方面援引各族人才,但另一方面也抱着極深的門戶之見,雖然會有漢人進入尚書省,但人員數量始終沒有超過女真人。金章宗講文治,一度出現過四位漢族大員執掌南省的局面,但這也只是曇花一現,到完顏珣的時代,國家敗亡的危機感更加觸發了他們心底的成見與恐懼,對漢人的防範其實更加嚴密。

所以,目前尚書省的構成是,完顏皇室一人英王守純守純,其他女真人一人術虎高琪,渤海人一人高汝礪和漢人一人胥鼎。

按照太子守緒的意見,讓渤海人高汝礪請辭,高硺胥鼎然後將女真人蒙古綱和漢人楊雲翼調入尚書省,重新平衡力量,也稱得上是上佳人選。

“蒙古綱固然有才幹,但最近幾年一直執掌兵馬,我本意想把他選入北院爲籤樞密院事,你卻要讓他進南省,這是什麼考慮啊?”

“父親,如果我朝政令通達,自然可練出百戰之軍,蒙古綱在中樞和地方都任過職,執掌過軍隊,主持過水利,資歷豐富,人情練達,選入尚書省參與萬機,實在是再合適不過。楊雲翼文章粲然,乃是士林領袖,令之調元,可鞏固人心。”

選一個女真人來參與實際治理,高升一個漢人做榜樣,再選一個漢人充當民族團結的象徵,這個方案倒不能說疏於考慮,完顏珣確實心動了一下,隨即又問:“那選誰進入樞密院呢?”

“兒以爲完顏仲元可以。”

又是一個令人吃驚的答案,完顏仲元就是郭仲元郭大相公,雖然換了個女真姓,可還是地地道道的漢人,在金朝歷史上可從來沒有過一位漢人曾進入樞密院。

似乎是看出了父親在躊躇,完顏守緒又忍不住苦苦勸諫:“現如今形勢非比尋常,當果斷用人,獎進人才。郭仲元自山東起兵討伐盜賊以來,用兵如神,屢建奇功,才具勝於承裔與蒙古綱,選入樞密院,不但可以重振軍心,更可以顯示朝廷有此位待天下漢人,使其盡心竭力。”

守緒終於完整的提出了自己的主張,在這個危急存亡之秋,狹隘的民族偏見已經嚴重阻礙了金朝抗戰,此時必須打破原有的成見,選調漢人進入東西二府,以激勵軍心士氣,撫慰天下英才。

完顏珣確實被說動了:“我兒有見識,江山可保無憂。”

但是,這種事依舊應該首先和現有的廷臣們討論一下,完顏珣想到的還是術虎高琪。

聽完這個意見,高琪的背幾乎聳了起來,選調漢人他倒也沒什麼太大意見,可怎麼偏偏選了這三個人?

滿朝文武官員當中,高琪最討厭的是張行信,可是張行信畢竟威望有限,而且本人對權力並無太大執着,所以也不至於威脅高琪的地位,反倒是這三個人,雖然都與自己關係不壞,但是頗具前途,尤其是蒙古綱,過往的資歷頗爲可觀,很有可能取自己代之。

術虎高琪犧牲了國家的一半領土,目的是獨佔相位,而不是給完顏珣打幾年工之後又回家。

必須把這件事給搞黃了!

也就是短短几句話,高琪就試探出來,完顏珣其實在心裡對這件事也沒有十成的果決,本人也在躊躇猶豫當中。既然如此,還有挽回的餘地,他又說回到了當年惡鬥完顏承暉、抹捻盡忠、完顏素蘭、僕散安貞等人的狀態,準備再次大顯身手,幹掉蒙古綱等人。

不過,暫時還不能逆着風頭而上,官家意欲重整尚書省的消息已經傳了出去,以上三人也是頗有輿論基礎的,得知完顏珣已經向高琪詢問此三人,整個開封的青壯官員們一陣歡呼,認爲這是他們之前的行動促使金朝開始用人改革。

就連李獻能也承認,朝廷敢於如此用人,可見德行不衰。

第十一章 雪之進軍(上)第七章 決戰朔方劉伯林(上)第二章 必須注意經濟工作(下)第七章 失敗(上)第二十章 一些微妙變化(下)第二十一章 燒不盡的野火(上)尾聲第十五章 峰迴路轉的反擊(上)第八章 故?新?追(下)尾聲第二十二章 死囚牢(下)第二十二章 痛苦的頭領(下)第十七章 深化軍事改革(上)第十三章 土地工作(上)第一章 船隊(上)第一章 船隊(上)第十四章 妥協(下)第十四章 霹靂現,狂飆落(下)第二十一章 以膳代兵高太尉(上)第三章 三段連環高郡王(上)第十四章 讓我們自以爲有共識(下)第十四章 狂夫瞿瞿(下)第十三章 橫刀立馬英雄膽(上)第四章 遲疑(下)第一章 博州的大炮(上)第二十四章 捷書飛上九重天(下)第二十四章 天地無路,忠義無法(下)尾聲第九章 食鹽法令(上)第二十四章 趙公旭牽引滔天計(下)第四章 判?決?待第十一章 辟舉(上)第七章 遵循良心的義務(上)第十一章 也王爺掘地三尺,真定府毀家輸軍(上)第二章 風雲斷,日月昏(下)第二章 劉家渡突襲戰(下)第四章 新識與故交(下)第二十一章 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上)第十四章 餌與誘(下)第十一章 中戰整頓(上)第十四章 李鎮撫攪亂盱眙縣(下)第十六章 輕銳檢山林(下)尾聲第十一章 千鈞一髮的行動(上)第十四章 散(下)第八章 西軍營(下)第十二章 宣徽院(下)第二十章 馮叔至豪取堅城,鹹得不青田喪命(下)第十七章 親軍司(上)第十二章 狂風過去孤梟啼(下)第十三章 學校(上)第十三章 高牆深壘(上)第十章 戰鼓鼕鼕(下)第二十二章 燒不盡的野火(下)第十三章 工兵(上)第八章 鑄爐(下)第四章 不知何處吹蘆管(下)第二十四章 生活對正義沒有憐憫!(下)第二章 混戰泰西(下)第七章 木柝傳,金鼓振(上)第二十一章 文資與武職(上)第十三章 餌與誘(上)尾聲第八章 鐵血日張惠戰灘地,風雪夜孤軍襲宋州(下)第十一章 堅持(上)第十三章 李鎮撫攪亂盱眙縣(上)尾聲第四章 路茫茫(下)第四章 身前身後事莫猜(下)第二章 一片山河好氣象(下)第二十章 奮戰的軍兵(下)第三章 忙碌中又想起你 對我的若即若離(上)第十三章 心殷殷(上)第十四章 讓我們自以爲有共識(下)第二十二章 錯轂短兵(下)第二十章 武器(下)第十二章 中戰整頓(下)第四章 青萍之末(下)第二十四章 熱血灌開山河花(下)第二章 北?南?亂(下)第九章 暗流如潮涌(上)第二十四章 天淨沙(下)第十章 血酬(下)第十六章 日月昏昏(下)第二十二章 獻州的收復(下)第二十一章 戰鬥到底(上)第二十二章 破釜沉舟,拼死一搏(下)第二章 桃花盡日隨流水(下)第九章 劫(上)第十三章 學校(上)第十三章 險象環生的渡河(上)第八章 鐵血日張惠戰灘地,風雪夜孤軍襲宋州(下)第二十三章 步兵(上)第十三章 散(上)第十七章 期待着一個幸運 和一個衝擊(上)第十七章 莊園(上)第九章 山東的抗蒙根據地爲什麼能夠存在(上)尾聲第九章 進退兩難的處境(上)第二十二章 燒不盡的野火(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