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彙集四方猛銳(下)

新成立的都以日本人爲主,認旗是藍底銀色的日之丸,士兵們在營地舉行了簡短的升旗儀式,表示一定會效忠高俊,並且永不忘日本故鄉。

對於高俊來說,不指望這些日本人無條件的忠誠,只要他們現在願意幫忙打仗就足夠了,畢竟,感情是要慢慢培養的,時間久了,雙方總會敞開來談。

就在日本人舉行他們簡短莊重的儀式的同時,另一場同樣莊嚴隱秘的儀式正在遼東的保州舉行,參與的人同樣不多,一方是來自金朝的使者,更準確點說是孫庭和紇石烈桓端的使者,而另一方則是高麗信使。

就在今年年初,青黃不接的蒲鮮萬奴再次對高麗發動了襲擊,洗劫了高麗北方各郡的據點,活捉了大量俘虜,搶奪了大量財富,最後又將各城鎮堡壘夷爲平地,才大搖大擺的離開。

理論上來說,雙方都是蒙古的盟友,自然不宜立刻刀兵相向,於是,已經持續了一整年的口水戰再次爆發,高麗人認爲這是東真的無恥侵犯,而東真人同樣振振有詞,因爲蒙古要求高麗與東真各守邊界,北方各郡既然原屬金朝,那麼眼下自然就應該屬於東真。

雙方說的都沒有錯,理論上來說,蓋馬高原上的領土,也就是今天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咸鏡南道、咸鏡北道、兩江道、慈江道的各地區在過去屬於金朝,金朝在這裡設立曷懶路治理,治所就在今天朝鮮的咸鏡北道。

但高麗對這片土地垂涎已久,早在新羅王朝建立之時,他們就將北上作爲其主要的進攻目標——畢竟其他方向也只剩明太魚了——從新羅王朝到高麗王朝,這個民族的北部邊界從大同江推進到了鴨淥江,驅逐或吞併融合了大量的女真部落。然而,隨後他們就遇上了一系列強勁的對手,先是遼,後是金,現如今蒙古崛起,天下大亂,似乎正是渾水摸魚的好時機。正當他們打算一鼓作氣,學習當年在遼金革鼎之際火中取栗,奪取保州的光榮事蹟,把領土從鴨淥江推進到宋瓦江的時候,卻偏偏趕上了東真崛起,雙方都成了蒙古人的走狗,這下子事情就變得麻煩了起來。

雙方怒氣沖天,反正現如今蒙古人的精力已經不在東邊,兩個盟友也該輪起袖子打一仗了,既然要打架,自然要尋找盟友,而高麗人的目光則投向了還盤踞在遼南的金朝。

一直以來,高麗對金朝都是不大看得起的,在高麗史中,稱呼遼宋元的皇帝都是大國皇帝,唯獨對金朝皇帝只稱於金主。其實,這不過是小飯館的老闆發覺當年在自己這裡好吃懶做,被趕出去的小夥計現如今成了隔壁大酒店的老闆一樣,是一種簡單的嫉妒。畢竟,契丹與蒙古從來沒有臣服過高麗,而女真可是老老實實的向高麗進貢稱臣了多年。

但無論怎麼樣,此時高麗對金朝還是有所信任的,雖然金朝已經南遷,但是高麗也並不確定蒙古是否能奪取天下,所以一直試圖與金朝重新建立聯繫,這樣的努力一直持續到1227年。

現如今,既然遼南金軍突襲澄州得勝,一舉將佔據的地盤擴大了一倍,可見金軍還有維持合作的價值,雙方一拍即合,各自派使者在保州密會,商量着共同進攻蒲鮮萬奴。

高麗人的小性子立刻表現得淋漓盡致,他們建議兩軍各自從東西向發動進攻,高麗越過鴨綠江中段,直撲敵軍南京,而金軍則在西部行動,收復遼陽等地,最後兩軍一起攻山。

高麗人的建議看似大方,是將整個肥沃的平原地區都給了金軍,但仔細想想就知道,打狗還要看主人,蒙古隨時會回來,長白山易守難攻,與高麗本土相連,自然無後顧之憂。

而金軍就算是與之配合,一時奪取了遼陽等地,但也橫在了高麗蒙古之間,佔領的土地最終還是會被蒙古奪回,從頭到尾,只是替高麗人擋了一槍而已。

金軍方面當然據理力爭,最後的協定是雙方平分山區,至於遼陽府,誰愛要誰要。

高麗宣稱他們能出帶甲之兵萬人,但是,無論紇石烈桓端還是孫庭都認爲這數字是扯淡,根據他們的估計,高麗在前幾年的戰爭中消耗很大,此時頂多也就出個三五千精兵而已。

總體而言,高麗也不算弱國,其人口比西夏還要略多一點,雖然疆域不廣,山多田少,但比起西夏大片大片的沙漠,生存環境還是要優良許多。

高麗全盛時期,其人口可能達到了500萬以上,自然兵力也與之相當,應當能出動三萬好軍馬。

但是,現如今已經是高麗中後期,國內正籠罩在武人政治的陰雲當中,由於長期的重文抑武政策,造成了武將們的過激行動,高麗文臣被屠戮一空,武將們奪取大權,並且連續爭權奪利,直到前些年,崔忠獻終於相對穩固的控制了這個國家。

爲了鞏固統治,崔氏不斷的編練新軍,但舊軍又不予以裁撤,軍額雖多,但精兵缺少。這也就是金軍方面估計高麗只能出動三五千人的原因。

可以說,到13世紀初的時候,東亞各國,無論金朝還是南宋,無論西夏還是高麗,都已經進入了比爛大賽的決勝階段,軍隊制度都陷入到了腐朽至無可救藥的地步。(只可惜,最後的勝利者還是被蒙古人一波帶走的大理,即便是算上自杞人的反抗,大理也只不過打了六年。)

但三五千精兵在遼東,同樣是一支重要的力量,孫庭和紇石烈桓端決定出兵五千,與高麗遙相呼應,給予蒲鮮萬奴以重擊。

從遼東到山東的海運已經逐漸成熟,因此高俊在短時間內就得知了會盟的消息,併爲此感到歡欣鼓舞,不過他也寫信提醒孫庭,不要貪圖平原上的土地,爭取在千山山區或者是長白山區建立長期的據點,修築山城,備足糧食,做一個兩年左右的規劃。

按照高俊的估計,兩年後纔是東北軍蛟龍出海,給蒙古人背後一刀的時機。

至於蒲鮮萬奴,高俊也提醒在東北的各位軍官:萬奴曾經攻打上京、東京幾次失敗,但隨後實力都恢復了,此人也不可小視,決不能抱着一戰平定的心思。在遼東的部隊要做好三年不鳴,一鳴驚人的準備,花兩年的時間鞏固實力,積累軍隊,在兩年後快速消滅蒲鮮萬奴,然後準備南下參與決戰。

第二十一章 反擊贊州(上)第十二章 嘆聲聲(下)第十三章 身體力行:宣傳之道(上)第十七章 莊園(上)第四章 雅俗共賞:元好問改良文藝(下)第二十一章 戰鬥到底(上)第十四章 高牆深壘(下)第十六章 瘴氣三時作陣雲(下)第四章 我們一定要建設一支騎兵(下)第八章 無論你肯或不肯 我都選擇等(下)第八章 血戰小清口(下)第十一章 共赴勝利(上)第六章 和議成(下)第十三章 行軍法令(上)第十六章 豬(下)第七章 故?新?追(上)第十八章 我得則利,彼得亦利者,爲爭地(下)第七章 狼煙茫茫(上)第一章 劉家渡突襲戰(上)第十章 支援前突(下)第二十四章 滄州的解放(下)第十九章 決勝胥浦橋(上)第十章 支援前突(下)第五章 號角復,烽堠舉(上)第二十四章 後與前(下)第九章 勾腸債務(上)第四章 判?決?待第十四章 心殷殷(下)第九章 巧用力叢氏奪睢陽,勢蓋天高俊再合議(上)第五章 工廠(上)第三章 身後身前事莫猜(上)第十七章 徐參軍六裡敗退,完顏珣一下金牌(上)第九章 沃州的援軍(上)第十五章 慶新春羣英共歡宴,備戰事諸將再練兵(上)第七章 陰差陽錯(上)第二十一章 心念忉忉(上)第十一章 致力公心:潘正的姿態(上)第二十二章 死囚牢(下)第十五章 漢人們的陰謀(上)第十九章 武器(上)第十一章 見(上)第十五章 孤懸敵後,危機四伏(上)第十七章 中軍帳(上)第十二章 鄭昭先兩覲見聖主(下)第九章 抹不去的污點(上)第五章 河橋爭奪戰(上)尾聲第十四章 喚醒勇虎(下)第二十一章 夜深深(上)第二十一章 閒棋冷竈(上)第十三章 讓我們自以爲有共識(上)第十九章 反對(上)第二十四章 飛狐壩(下)第十一章 堅持(上)第二章 欺騙(下)第二章 殺士卒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下)第十六章 張開手起飛 讓年輕無極限(下)第二十三章 終舉義幟(上)第二章 詩人高唱而至(下)第九章 戰鼓鼕鼕(上)第九章 身當恩遇恆輕敵(上)第六章 血銀(下)第二十四章 史無前例的對決(下)第十五章 黑暗時刻(上)第三章 李驍奇(上)第七章 彭義斌堅守泗州城(上)第十七章 費運判掛印去淮南(上)第八章 撤退與堅持(下)第十一章 按部就班(上)第二十四章 魯南根據地的最後一戰(下)第十五章 愛恨河坊街(上)第三章 礪氣桃源鎮(上)第八章 警巡院(下)第一章 幸運與善良無關(上)第十二章 寨使大起舞(下)尾聲第八章 無論你肯或不肯 我都選擇等(下)第一章 蔭下行夏啓牽情網,燈前對夏師彈箜篌(上)第二章 說不出的話語(下)第二十章 反對單純防禦,實施積極防禦(下)尾聲尾聲第一章 船隊(上)第十七章 段鍾(上)第十章 進退兩難的處境(下)第十四章 妥協(下)第十六章 外界形勢有利(下)第六章 整軍經武:徐規的工作(下)第二十四章 亭亭山殲滅戰(下)第十三章 內侍局(上)第十章 沃州的援軍(下)第九章 秩序與混亂(上)第十二章 穆王何事不重來(下)第十六章 張開手起飛 讓年輕無極限(下)第二十一章 痛苦的頭領(上)第二章 通訊兵(下)第八章 陰差陽錯(下)第六章 號角復,烽堠舉(下)第十二章 胡山堡(下)第六章 書信頻頻(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