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故?新?追(下)

李澤所率領的步兵隊是最早進入濟南的忠義軍,現如今,李澤也已經是彭義斌手下的得力干將,麾下有兩三千步卒。

他們還穿着紅襖軍赭紅色的夾襖,披着亮閃閃的鐵甲披膊,手上拿的也是南宋軍器監製作的精良武器,邁着雄壯的步伐,昂首闊步的進入濟南。

在濟南,他們享受到了意想不到的熱烈歡迎,市民們在根據地機關的組織下在大道兩旁夾道歡呼,歡迎紅襖軍將士們回到山東。

這太出乎意料了,以至於看上去彷彿就像是羞辱,李澤也注意到許多士兵情緒低沉。根本不用去問原因,因爲李澤自己的心情也不大好。

想當年,紅襖軍將士們是因爲日子完全過不下去了,懷着對壓迫者的刻骨仇恨發動的起義,一度席捲山東各州縣。所到之處,他們盡殺女真官吏,清退農田,開放糧倉,吸引羣衆,一個夢想中的新世界似乎近在眼前,那是一個沒有可恨的剝削者的世界。

然而,孱弱的女真軍戶好對付,但駙馬安貞所率領的金軍大軍卻似乎勢不可擋;分發糧食,清退田產容易,但是卻始終不能像高俊那樣重新恢復地方的生產;甚至就連他們無比忠誠,熱愛,崇拜,魂牽夢縈的南宋王朝,也一次又一次的把他們的臉狠狠的踩在地上。

闊別山東三四年了,這次回來,他們卻驚訝的看到,在他們不在的日子裡,山東的情形卻似乎變好了一些。原本極度尖銳的仇恨似乎已經消弭,貧困的村莊重新煥發生機,田產已經重新分配,軍戶組織不復存在——但是女真人卻沒有被殺光,在濟南的街上還可以看到,而漢人和女真人的關係好像也緩和了許多。

山東的商業和手工業似乎也完全恢復了,濟南街上商鋪林立,而且大多買賣興隆,新興的城市工人熱衷於消耗酒精飲料,行商們則集中在專諸巷那邊,那是一處手工品批發市場,可以在這裡低價買到其他地方不容易見到的小商品,然後到各州去販賣。

濟南的官吏衆多,但並不惹人討厭,這些人很公平和氣,與以往的金朝官吏也大大不同。

忠義軍將士們雖然沉默無語,但所有人的內心都在激烈的波動着,當初,大家都是爲了過上更好的日子才選擇了扯旗造反,而高俊也毫無疑問是他們的敵人。

現如今,顛沛流離的紅襖軍變成了忠義軍,像喪家之犬一樣從淮南離開,可故鄉卻在沒有他們努力的情況下,反而變得更加富裕了。在這片土地重新煥發生機的時候,忠義軍完全沒有參與進來,難怪乎他們現在走在這裡,走在故鄉的土地上時,卻感覺自己是客人。

不光是忠義軍將士們在想這個問題,高何二人也對這個問題進行了長久的探索,就在他們得知忠義軍北上之後,何志也留在齊州,組織了一場在邸報上的大辯論:紅襖軍對於山東究竟意味着什麼?

如果說當年在登州城外,高俊主持探討法律能否深入家庭,是開闢時期的第一次大朝辯的話,那麼這次在邸報上的爭論則是第二次。

兩天時間內,邸報刊登了整整七篇內容觀點完全不一致的文章,有的署名,有的沒有署名,從各個方面探討了紅襖軍的意義。

有五篇文章認爲紅襖軍是反賊,但其中三篇持以溫和同情的態度,認爲紅襖軍雖然造反,其情可憫,如果能夠將之收容,也能夠對根據地的事業有益。

還有一篇對紅襖軍持激烈的批判態度,稱這幫人是亂臣賊子,但是這樣的文章人們已經不感興趣了,全山東的人都不說,但是在心裡面都知道,紅襖軍是在野的反賊,而高俊是在朝的反賊。

更何況,軍中本身就有很多紅襖軍出身的人,儘管已經改弦更張,但他們對於自己當年的熱情理想卻沒有全盤推倒。

第五篇文章則非常有意思,是新任的陽谷縣縣令寫的,此人名叫馬蔚禮,據他所說,紅襖軍的目標遠大充分,而且有很大的機率成功。所以,作爲山東的統治者,應該無條件的將其批倒批臭,也包括用手段將之污衊到底,不過要做得不顯山露水,不能讓人懷疑察覺。

何志也對這個人有些印象,他給何志也寫過不少秘密策略,總而言之,都極度的“實用主義”。不過很顯然,敢把自己心裡話透露出來的馬蔚禮對自己的理論應該不是十分相信,否則的話,他不應該發表這篇文章。

而另外兩篇則冒天下之大不韙,對紅襖軍進行了一定的肯定。

最後一篇文章則寫得特別直白,這篇文章沒有署名,從頭到尾歷數了紅襖軍的歷史,認爲紅襖軍起義是在一定歷史條件下必然產生的結果。儘管一部分起義領袖腐化變質,甚至在基業未定的時候稱帝稱王,追求享受(楊妙真還跑到坻報署這裡鬧了一次,聲稱她哥哥在當了皇帝之後依舊艱苦樸素),但也有很多起義領袖全心全意的爲人民伸張正義,他們的行動普遍喚起了民衆的憂患意識,爲根據地後來能夠成功的組織羣衆抵禦外敵打下了基礎。

連續兩天刊登七篇這麼刺激的文章,在全根據地範圍內引起了天然大波,更多的相關文章從各地紛至杳來,大部分對紅襖軍還是持批判態度,但也有相當一部分文字拙劣,語調粗俗,卻情感樸實的信件,對紅襖軍過往的戰鬥歷程提出肯定。

當李澤率領步兵隊進入齊州的時候,何志也正召集根據地的主要文武幹部以及知名的地方頭面人物,正在進行開創史上第二次大朝辯。

第八章 絕擊天勝(下)第十章 四方館(下)第十八章 我得則利,彼得亦利者,爲爭地(下)尾聲第八章 絕擊天勝(下)第一章 東真的覆滅(上)第七章 蒙漢分明:蒙古人的觀念(上)第六章 省中啼鳥吏人稀(下)第二十章 警備騎兵(下)第十六章 易僉虔造買北私鹽(下)第十九章 間隙生同牀(上)第四章 日費千金,然後十萬之師舉(下)第五章 書信頻頻(上)第三章 爲了祖國(上)第十九章 霸州的阻滯(上)第三章 步兵(上)第一章 尚書省(上)第十四章 誓?隱?網(下)第二十二章 太平軍南線大戰,盧鼓椎語涉謗譏(上)第十二章 持續改善民生(下)第二十三章 天蒼蒼(上)第二十一章 軍語法令(上)第十五章 諸線牽(上)第十章 弓騎兵(下)第十九章 西夏的新生(上)第三章 走向爭霸之路(上)第十七章 愛是無法解釋的死結(上)第十八章 吐蕃的幫助(下)第六章 行路難(下)第十八章 閃電部隊在前進(下)第十章 戰爭之路(下)第九章 進退兩難的處境(上)第七章 艱苦卓絕的守衛(上)第十四章 百業興(下)第一章 一片山河好氣象(上)第八章 軍隊(下)尾聲第二章 說不出的話語(下)第二十三章 歸(上)第十三章 李鎮撫攪亂盱眙縣(上)第二十章 元好問的任務(下)第四章 白刃紛紛(下)第十八章 理不清的變亂(下)第十七章 十面埋伏大將名(上)第二十一章 錯轂短兵(上)第十四章 身體力行:宣傳之道(下)第四章 高中(下)第一章 霧重重(上)第十二章 高城落日隱悲茄(下)第十三章 讓我們自以爲有共識(上)第十五章 控扼膠東(上)第十章 血酬(下)第十七章 暮遲遲(上)第十二章 問道中淮上(下)第九章 戰爭之路(上)第一章 博州的大炮(上)第二十三章 四海一心:決戰的最高戰略(上)第一章 攻與防(上)第十六章 黑暗時刻(下)第二十三章 滄州的解放(上)第二十一章 錯轂短兵(上)第十五章第六章 保障陝西地區(下)第十二章 嘆聲聲(下)第三章 白刃紛紛(上)第十六章 在穩當可靠的基礎上,爭取一切可能的勝利(下)第十一章 掙不脫的束縛(上)第二十三章 血冤(上)第五章 行路難(上)第十六章 商船(下)第十章 飛針走線(下)第一章 自願的陷阱(上)第一章 破壞與建設(上)尾聲第二十一章 以膳代兵高太尉(上)第十章 戰地風來草木腥(下)第十六章 血簿(下)第五章 東與西(上)第十章 史彌遠弄權政事堂(下)第二十三章 生活對正義沒有憐憫!(上)第二章 必須注意經濟工作(下)第二章 欺騙(下)第十四章 成敗轉眼判若雲泥(下)第八章 說不明的想法(下)尾聲第二十三章 天蒼蒼(上)第十八章 再度交兵,反敗爲勝(下)第九章 食鹽法令(上)第三章 步兵(上)第一章 通訊兵(上)第十一章 兵貴勝,不貴久(上)第十九章 狼(上)第二章 糧(下)第十一章 今與來(上)第十四章 小鷹原(下)第二章 破壞與建設(下)第二十二章 覺醒的巨人(下)第十章 金光殊途:敗軍會講大實話(下)第三章 調五味諸將論敵策,布七路馮達調軍兵(上)第七章 遵循良心的義務(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