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判?決?待(上)

正當整個山東已經開始全面備戰,民兵重新登記,準備保衛家鄉的時候,卻來了新的公文,下調了戰備等級,除了應急值班的人之外,也不再重新收攏民兵。

百姓們自然歡呼雀躍,此時正值秋收的時候,今年收成不錯,要是大家都跑去備戰,穀子就要爛在地裡面了。

但是地方的各級官吏以及太平軍的各級軍官都感到異常驚訝:從前不久發佈的備戰消息來看是,敵軍很有可能在今年秋收季節再次發動進攻,但是現在卻突然解除了備戰命令,讓已經集結起來的民夫們回家。這對於根據地的民生固然是大好事,但是前線究竟是什麼樣的狀況?各種各樣的流言蜚語紛至沓來。

太平軍高層則是另一番景象,他們已經得知了高俊的決心,但是因此也極爲擔心。在齊州的軍民元帥府裡面,會議已經連續開了幾天,軍政高幹齊聚一堂,面前的茶杯已經幾天沒洗了,留下了一層厚厚的茶漬。

在過去幾天內,他們重新梳理了原本作出判斷的過程,最後的結論是:他們過往的推論沒有明顯的重大疏忽,按理來說,蒙古人不應該具備全力一擊的力量。

“既然咱們已經是全根據地最富軍事經驗的人,在收集完我們能收集到的一切資料之後,共同得出了這個結論,那我們在此時不應該過多懷疑。”高俊已經連續兩三天沒閤眼了,但是卻目光炯炯:“我相信各位的判斷能力,也許敵人會馬上露出它們的馬腳,我決定,不提高戰備等級,等待敵軍不攻自破!”

“這太冒險了,萬一敵軍真的攻打過來怎麼辦!”馮達是從前線被叫回來的。

“你營地裡面住的是稻草,馬廄裡面養的是老鼠嗎?”高俊略微往前傾了一些,做出說服的樣子:“如果敵軍進攻,那麼就儘可能防禦,拖得越久越好,我相信,他們到底還是會在內部出亂子的。木華黎想要把他的寶全部押上,那他就得掂量一下自己能不能拎得起來。”

“郎君,我建議還是略微做一些防備爲好。”孫庭眨着唯一一隻眼睛:“俗話說,有備無患,一旦敵軍真的傾盡全力,而且還維持了兩三個月的攻擊勢頭,那咱們豈不是要糟?”

“孫庭,你一會兒出門的時候記得拉着我的手。”

“啊?”

“萬一出門的時候,剛好有一輛馬車衝過來,把我撞死了怎麼辦?”

大家都低聲笑起來,有些明白了高俊的意思。

“我得坦誠,咱們出門的時候被馬車撞到是有可能的,但我們不會因此而讓自己徒增麻煩,因爲這並非不可預見的。同樣,也許會有更糟糕的情形出現,但既然眼下我們根據合理的判斷認爲情況不至於變得更糟,所以只要留有一定的餘量便可,不必過分提高戰備,影響根據地今年的生產。現如今,在北清河以北還有三千軍馬,而所有的野戰軍都集中在齊州這裡,這就夠了。”

之後連續兩三天,根據地各處的百姓都在歡天喜地的收割糧食,而在此時,蒙古人進攻的勢頭也越來越明顯,他們開始頻繁的襲擊馮達的軍營。

木華黎確實打算在秋收季節發動進攻,然而,此時河北地區太過於動盪,以至於他沒能夠及時的集結軍隊。

燕京地區這些日子一直處於人心惶惶之中,每天清晨,大街小巷都會魔術般的變出一系列的大小露布,全都是聲稱蒙古軍隊在前線打了敗仗,還說鐵木真已經率領軍隊西征,拋棄了他在中國的走狗打手們。

而清滄地區也好不到哪裡去,趙永、田匡起義軍已經在這裡戰鬥了很久,而王福又從海上歸來,好在李全也確實是個有勇有謀之輩,現在還處於相持階段。

真定那邊的情況要稍好一些,武仙被趕出了真定府,現如今已經躲入太行山中搞起了荒野求生。但是在這幾個月的戰爭中真定一帶的民戶損失嚴重,現如今還正處於休養狀態。

但即便如此,木華黎還是儘可能的抽調了各地的資源,尤其是在遼東方面,蒙古軍在此處利用各方的矛盾收益頗多,先是和高麗聯合起來大敗契丹叛賊,前不久,蒲鮮萬奴選擇和蒙古人合作。在利涉縣一帶大敗金軍,現如今,大真已經包圍了上京,而蒙古人則從遼東一帶撤出,準備先展開在山東這面的戰鬥。

此時,雖然蒙古後方有一些不穩的跡象,但是整體而言情勢尚好,這正是萬中無一的好機會。木華黎正打算利用這個時機,在今年的秋收季節時給高俊送一份好禮。

而此時,高俊卻抽出空來——新一批的騎兵,ケ已經從訓練場結業,他們從膠東趕了過來,在齊州接受太平軍首長們的檢閱。

在一陣喝彩聲中,騎兵們騎上健壯的駿馬進行操練,他們以小隊的形式快速通過檢閱臺前的衝鋒路徑,用戰刀和馬槍重擊預設的草垛,用稻草捆綁的假人一個接着一個被砍倒在地,騎兵們的動作極快,高俊都有些看不清他們是怎麼出刀的。

然而在人羣中,高俊卻沒有看到他寄予厚望的陳琰,因而在心中暗自嘆息,可能陳琰又一次退學了。

一直負責操練騎兵的李銘似乎看出了高俊的想法,向遠處一指:“郎君,你看,那個人就是陳琰,她居然真的堅持下來了,完成了所有的科目,現如今成爲了正式的馬軍。說句老實話,在此之前我都不大敢相信。”

高俊順着李銘的目光看去,那個騎兵黑黑瘦瘦的,眼睛很有精神,臉上還露出些驕傲的神色,仔細一看,才從眉眼的輪廓當中認出來這是誰。

“她說女子力氣小,先天不夠足,所以一定要靠勤奮彌補。你看看,這是多狠的下心,咱們沒有理由不讓她成爲一名騎兵。”李銘嘆了口氣:“陳琰第一次報名騎兵學校的時候,教官是吉文勝。文勝告訴我說,他覺得陳琰不但有當騎兵的天賦,而且說不定能當上騎兵軍官,那時我一點都不信,現在看來,也許文勝說的是真的。”

陳琰並不知道首長們在說什麼,此時,她滿心都是痛快與驕傲。返回營地之後終於可以暫時休息一會兒,她整理好房屋,輕輕把自己的頭盔摘下,原本柔順的長髮已經沒有了,只剩下短短的發茬,之間還露出青白色的頭皮。

第十六章 孤懸敵後,危機四伏(下)第二章 北?南?亂(下)第十六章 愛恨河坊街(下)金朝的國朝文派第十六章 人情難做(下)第二十三章 吏員(上)第十四章 狂夫瞿瞿(下)第十章 月朗朗(下)第六章 一日之差 百年之愧(下)第十二章 紀念柳充國(下)第十一章 問道中淮上(上)第十三章 心殷殷(上)第二章 必須注意經濟工作(下)第七章 風蕭蕭(上)第十四章 高牆深壘(下)第十六章 在穩當可靠的基礎上,爭取一切可能的勝利(下)第十七章 民兵(上)第十章 四邊擾(下)第二十四章 生活對正義沒有憐憫!(下)第十四章 心殷殷(下)第十九章 深情寄(上)第六章 二郎君遇險州城外(下)第十章 顧留鎮保衛戰(下)第二十三章 降霹靂高俊申天罰,上和書嚴實求苟且(上)第二章 金蓮川(下)第九章 鬱悶的軍使(上)第三章 春曉曲(上)第十三章 橫刀立馬英雄膽(上)第十章 進退兩難的處境(下)第五章 犯錯(上)第二十三章 風雷還,雷霆破(上)第五章 工廠(上)第三章 日費千金,然後十萬之師舉(上)第十四章 狂夫瞿瞿(下)第一章 令人疑惑的情報(上)第二十三章 解圍梁山(上)第三章 步兵(上)第二章 破壞與建設(下)第二十四章 解圍梁山(下)第二十章 警備騎兵(下)第十章 人南渡(下)第十八章 教育法令(下)第七章 牛(上)第十五章 高舉正義之劍(上)第三章 延伸殺傷(上)第二十三章 吹不散的悲怮(上)尾聲第十二章 陸娘(下)尾聲第二十章 血策(下)第十六章 金鞭溪突圍戰(下)第五章 不想負責的就無解(上)第九章 沃州的援軍(上)第十三章 嚇不退的計劃(上)第五章 號角復,烽堠舉(上)第八章 血戰小清口(下)第十八章 新顏換(下)第二十章 人情冷暖共高低(下)第十七章 教育法令(上)第十二章 新春樂(下)第九章 暗流如潮涌(上)第十五章 血簿(上)第七章 血鐵(上)第十章 尋找道德,但別扔掉法律(下)第八章 遵循良心的義務(下)尾聲第二十二章 文資與武職(下)第十六章 峰迴路轉的反擊(下)第四章 賈濟川提調忠義軍(下)第十四章 心殷殷(下)第二十二章 文資與武職(下)第一章 破壞與建設(上)第十三章 內侍局(上)第二十二章 戰鬥到底(下)第六章 工廠(下)第九章 劫(上)第十七章 星轉鬥,駕回龍(上)第二章 欺騙(下)第二十四章 解圍梁山(下)第二章 意外的故人(下)第十三章 血案(上)第二十二章 陳郎中的計策(下)第六章 東頭村(下)第七章 決戰朔方劉伯林(上)關於金朝中後期軍事制度的介紹尾聲第二十章 一些微妙變化(下)第十三章 苦鬥營州孫總裁(上)第十八章 從天之義:手把手教你帶節奏(下)第十九章 以人民的名義(上)尾聲第十三章 邢州的結局(上)第七章 西軍營(上)第十章 符金刀的標槍(下)第十九章 李銘(上)第十五章 黑暗時刻(上)第八章 願(下)第十八章 密謀(下)第十三章 出其所不趨,趨其所不意(上)第十一章 辟舉(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