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北院(下)

“宗始,你可總算是過來了,高宣帥盼望你很久了。”聽說傅起來了,元好問也相當高興,徑直走出禮政府的大門,親自迎接傅起:“你在尚書省前途遠大,高郎君還擔心耽誤你的前程,不敢邀請你。如今你願意親自來一觀,來,來,咱們這就去見宣帥。”

“裕之,不用這麼着急吧?我這次只是偷偷來山東遊歷一番,看一看高宣帥治下的田地是何等模樣,怎麼好一來就去打擾宣帥呢,我看裕之你現在也很忙,打擾你心下就已經有所不忍了。”

“我知道你只是來遊歷,不過這也無所謂。高宣帥對你上次寫的那篇文章推崇備至,無論如何肯定是要見你的。別擔心,宣帥這人,並沒有什麼官樣架子。”

說着,元好問連拉帶推的把傅起帶到了軍民元帥府的內部,按照佈局,南院是何志也爲中心的辦公場地,而北院的中心辦公室則是高俊的。

其實傅起也並非毫無準備,他帶來了一本挺重要的書,想要讓高俊看看。

穿越了幾間嘈雜忙碌的辦公室之後,終於到了高俊門口的司吏室,新任司吏叫顏青,還是孔元政推薦來的,算起來也有一些拐彎抹角的關係——這個顏青是他妻子的堂侄,以前曾經幾次來拜訪過他,按照高俊所熟悉的某些時髦的詞來說,是個“思想進步的青年”。

這位顏青的出身也可以說是高貴,乃是顏回後人,山東的幾個聖人世家經常通婚,孔元政的夫人就是顏氏旁支。

他是從曲阜縣過來的,曲阜、嶧縣算得上是山東的兩個孤島,還處於孔孟等大家族的治理之中,而當地百姓則不堪迫害,紛紛流亡。顏青作爲顏氏一族的人,日子還算過得去,但是卻對聖人後裔失望之極,聽說堂姑父在高俊這裡,就捨棄了自己的家業,用包袱裹起了幾本書,一個人過來投奔了,他做事算是可靠,所以被引薦到了高俊這裡。

得知是高俊心心念唸的傅起先生來到,顏青自然不敢怠慢,請兩位先進入候客室用茶,然後前去通稟。也就是片刻的工夫,顏青就出來告訴他們說,宣帥請傅學士進去。

高俊辦公室的門打開了,一羣人從裡面稀稀落落走了出來,兩人這才知道,原來高俊此時還正在和一羣軍政要員開會,看樣子爲了和傅起商談,就連會議都要靠後。這一羣人走了出去,但是人羣中末尾一人卻留在門口,似乎要迎接兩人進去。

“郎君,這就是我的舊友傅起傅宗始先生。”

傅起這才知道,這位衣着服色與其他人無異的就是高俊,太年輕了,看面相也就是20歲出頭的樣子——他可不敢把這句話講出來,事實上他要是說了,高俊可能更高興,拍拍自己的臉,感嘆現代生活果然讓人保養的好。畢竟,算起來,高俊快三十了。

收拾住想法,傅起連忙上前見禮:“學生見過宣帥。”

“學士不要多禮。”高俊把二人請了進來。

無論怎樣,執掌山東軍政大權的一方閫帥親自送各位手下出門,又親自迎接自己,傅起不得不感到詫異,這年頭人們都說尊禮守節,然而大人物們說的尊禮,也不過是給自己增加排場而已。

經常來高俊這裡的人知道,高俊的辦公室裡面是沒有椅子的,只有桌子、書櫃和地圖架,除去絕密信件之外,高俊也極少親自書寫東西了,通常是由他口述,書手記錄並謄抄。在辦公室內最經常進行的就是各類會議,除去王澮先生年老,會有傔從搬進來一把椅子之外,所有的人都站着開會,並且要快速交流,顏青每隔一段時間就拿上一把大壺,進去給放在桌子上散亂的茶杯續上熱茶熱水。

這樣的會議一般稱爲小會或者碰頭會,除此之外還有所謂的長會、大會,在會議室內召開,每個人都有一把舒服的椅子,但是會常常要開一天甚至兩天。

在辦公室見傅起未免有點不夠尊重,所以高俊領他們進入的是辦公室對面的會客室,這裡的裝飾就漂亮多了,一切陳設都儘可能的精緻華美,瓷器是從南方定製的,上面都燒着“太平”二字的陽文,帷帳和屏風都是太平軍軍旗的樣式,正牆上還掛着六條政綱的手寫稿。

“《道學發源》?”高俊有些驚詫的翻開傅起帶來的書,裡面的內容更讓他感到吃驚:“論語……孟子……大學!中庸!這本書是講江南道學的?”

傅起點了點頭:“沒錯,其實這本書也並非是我所寫的,江南張文忠公著有《論語解》、《孟子傳》、《中庸說》、《大學說》四書,我將之刪節萃取,總成一冊,就是這本《道學發源》。”

高俊自己未必知道,他所見到的人,可以說是北方理學的重要人物。

明朝人曾說,金朝儒學無可取,儒學幾盡於不存,其實,北方儒學並非是不存,準確的說,應該是程朱理學不存,北方長期奉行經學。

大約是南遷之後,從南方流傳的有關理學的書籍終於開始在金朝文人當中產生影響,傅起是其中的代表性人物,他所著的這本《道學發源》是北方理學的開創之作,趙秉文、王若虛爲之作序作解,並且自稱道學門人。

“近年來江南道學影響日廣,我的戶政府主席就是道學門人,我前年曾經一遊江南,也收集了不少江南文公的道學書籍,也正因爲如此,我倒是想問問先生,你爲何篤信道學呢?”

問題可以說是開門見山,讓傅起有些不習慣,但是他只是略一思索,便從容不迫的答道:

“道學起於前宋,張九成先生髮其徵旨,林林總總不下萬言,總而言之,道學真正仁人。以程朱一脈理學,使天下諸人具有正心性,明事理的責任,上至九卿,下至黔首,心性一般無二,如若理學興盛,則可以天下人擔當天下事,由此而來,道統可以長存。”

第二章 炮手就位(下)第十三章 邢州的結局(上)第十二章 也王爺掘地三尺,真定府毀家輸軍(下)第八章 民主國家兵工廠(下)第十八章 跨戰線馮達獻良策,戰吳橋李銘立大功(下)第二十二章 夜深深(下)第八章 失敗(下)第十三章 也古(上)第十五章 在穩當可靠的基礎上,爭取一切可能的勝利(上)第四章 走向爭霸之路(下)第十三章 彙集四方猛銳(上)第十一章 剋日平雲潘彥真(上)第二十四章 告別所有舊的想法 別害怕 不像話(下)第二十二章 出擊擾亂敵軍(下)第二章 混戰泰西(下)第十五章 遍篩燕山:也古的防守策略(上)第八章 憧憬的災民(下)第六章 二郎君遇險州城外(下)尾聲第二章 蔭下行夏啓牽情網,燈前對夏師彈箜篌(下)第五章 抹不去的信念(上)第十四章 于闐的遺民(下)第四章 礪氣桃源鎮(下)第十章 巧用力叢氏奪睢陽,勢蓋天高俊再和議(下)第十一章 雪之進軍(上)第三章 判?決?待(上)第九章 四邊擾(上)第二十章 生活像等待創作的黏土(下)第二章 通訊兵(下)第一章 攻與防(上)第十五章 叱吒灤河張實濟(上)第二十四章 天地無路,忠義無法(下)第十五章 孤懸敵後,危機四伏(上)第十六章 高舉正義之劍(下)第十九章 人情冷暖共高低(上)第三章 身後身前事莫猜(上)第七章 鑄爐(上)第六章 倍則分之(下)第二十二章 住房(下)第十六章 易僉虔造買北私鹽(下)第十章 戰鼓鼕鼕(下)第十六章 游龍調(下)第十三章 合撒兒的態度(上)第九章 食鹽法令(上)第二十章 奮戰的軍兵(下)第五章 掌新兵軍馬同西走,隔長河魯豫大交兵(上)第十四章 單于已在金山西(下)第十四章 血案(下)第六章 書信頻頻(下)第十三章 讓我們自以爲有共識(上)第四章 白刃紛紛(下)第十章 簾卷西山硝煙盛(下)第十四章 單于已在金山西(下)第二十二章 覺醒的巨人(下)第二十三章 史無前例的對決(上)第二十三章 喋血玉津園(上)第十章 山東的抗蒙根據地爲什麼能夠存在(下)第二十章 梁山鏖戰(下)第二十三章 懸崖勒馬也王爺(上)第十五章 日月昏昏(上)第二章 攻與防(下)第十八章 突圍先鋒撒千戶(下)第十七章 勢不可擋的尖刀(上)第十八章 民兵(下)第十三章 險象環生的渡河(上)第三章 賈濟川提調忠義軍(上)第六章 勸?恨?歸(下)第十二章 今與來(下)第四章 困難重重的進攻(下)第二十二章 廣開言路:治國不靠奴才!(下)第二章 說不出的話語(下)第五章 涇渭自分(上)第三章 日費千金,然後十萬之師舉(上)第十九章 間隙生同牀(上)第二十四章 血冤(下)第二十四章 捷書飛上九重天(下)第十六章 蔓纏藤絆(下)第二十三章 熱血灌開山河花(上)第十九章 俘虜法令(上)第九章 進退兩難的處境(上)第二章 忽聞疊鼓一聲飛(下)第二十一章 陳郎中的計策(上)第六章 迷霧隱隱兇徒手(下)第十四章 在寬大機動中大量消滅敵人(下)第一章 令人疑惑的情報(上)第二十二章 騎兵(下)第十四章 險象環生的渡河(下)第二十一章 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上)第六章 血銀(下)第六章 不想負責的就無解(下)第二章 數數鈔票永遠都比標籤少(下)第十八章 人口(下)第六章 驚心嬀川道(下)第二十二章 順與叛(下)第十六章 游龍調(下)尾聲第十五章 商船(上)第三章 青萍之末第二十三章 懸崖勒馬也王爺(上)第十章 地裂莒州(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