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高城落日隱悲茄(上)

對於說壘的危機,陳秉彝也苦無良策,此時城內只有四百人,除了趁着敵軍炮擊間歇的時候想辦法加固城牆,其他什麼事情都做不了。

“能多拖一段時間是一段時間,我們等待高郎君來救援!”陳秉彝不容置疑的下達了這個命令,但看上去底氣似乎也不是很足。

此時,高俊也有自己的難處,各軍確實已經盡力了,但是體力消耗太過嚴重,在今天的戰鬥中怎麼也無法突破蒙軍的堵截,甚至於蒙古騎兵還突國了幾個堡壘之間的防禦,殺到中央,從後方擊破了馮達。

就連第一營都舉步維艱,其他各部隊又怎麼可能繼續前進?

到中午的時候,各太平軍救援部隊,不得不就近疏散進個堡壘,等待時機,再做圖謀。

而此時,說壘也已經到了異常危急的時刻,蒙軍的火力異常猛烈,十六架拋石機一刻不停的向城內投擲石頭,堡壘的女牆已經被打垮了一半,軍兵受傷十餘人。

木華黎饒有興趣的看着這巨大的機械機構,終於略微弄明白了這物品的原理:“用這麼多木頭來製作這個東西,真是太奢侈了。”

“中原的樹木多,他們的數目多得就像厄魯倫河的羊羣一樣。”在他旁邊的石抹也先哈哈一笑:“中原稀奇古怪的東西還多着呢,其中不乏絕世珍寶,一顆米粒大小的玉石,上面密密麻麻的刻着太平御覽好幾萬字,這樣的東西,您聽說過嗎?”

“簡直是不可想象。”木華黎大爲感慨:“中原皇帝果然是天上之人,他的王宮裡居然有如此多的各類奇珍異寶,這些都足以證明他傲人的權勢和威望。只可惜,無論是完顏永濟還是完顏珣,都是已經被上天所厭惡之人,這些偉大的珍寶也要落到命中註定的統治者的手中,將軍,我們應該感到驕傲,我們侍奉的是長生天所註定的要統治所有被太陽普照的土地的可汗。”

“是啊,是啊。”石抹也先心裡有些不以爲然。但是並沒有反駁木華黎的話,木華黎的興趣依舊在拋石機上,德州的工匠很盡心,製作出來的拋石機基本上是這個時代的普遍樣式,並沒有偷工減料——這種事情在被蒙古俘虜的漢人工匠中相當常見。

十六架耗費了巨大財富的拋石機表現不俗,說壘的南牆已經搖搖欲墜,在此期間,軍兵們儘可能的加固了裡面的巷道和夾牆,準備等敵軍突破外牆之後再與他們作戰,軍兵們早早的已經從南牆上撤了下來,埋伏在夾牆後面。

又是一輪可怕的拋射之後,南牆終於徹底變形,顯然即將要垮塌,已經累得癱倒在地的炮手們被大喜過望的蒙古兵吆喝着繼續發力,已經歪斜的南牆終於經不住拋石機的繼續投射,在衆人的驚呼聲中轟然倒塌。

僅僅是一天半的時間,蒙軍就打破了七座堡壘中的一個。

然而更準確的說,打破的是外牆,當蒙古人發現裡面還有一座夾牆的時候,頓時大失所望。此時炮手們已經很累了,拋石機這種巨大的東西移動起來也很不方便。木華黎感到機不可失,下令讓蒙古騎兵衝鋒,然後命田雄另選一批人過來操縱拋石機,繼續攻打北牆。

蒙古人射出令人生畏的箭雨,不少冒險探出頭來的太平軍都爲其所傷,蒙古騎兵們一下子就衝進了南牆的瓦礫之間,破碎的磚石讓戰馬四足挪動不得,太平軍趁勢發動反擊,用長槍刺殺敵軍的騎兵。

蒙古人立刻跳下戰馬,步行發動了攻勢,不過這個時候他們才發現,他們要面對的敵軍防禦居然是立體的。

雖然城牆被打開了一面,但是其他各處還沒有倒塌,太平軍步兵們不僅在缺口的正對面,還從缺口兩側出擊,衝進來的蒙古騎兵遭遇到三方面的壓力,因而攻勢顯得緩慢。

而在夾牆的上方,還有城內縱橫的雲梯望樓,現如今上面都擠滿了太平軍軍兵,他們用硬弓射殺衝進城來的敵軍軍兵,戰果也相當顯著。

當蒙古人勇敢的衝進來的時候,卻驚訝的發現他們面前是敵軍,左右是敵軍,就連頭頂上也是敵人。

但是優勢畢竟已經這麼大了,難道還有後退的理由嗎?蒙古人源源不斷的衝進來,縱然太平軍全力抗擊,但也節節後退。

“難道這個時候您不應該效仿高郎君,把你的旗幟牢牢的插在這裡,鼓舞咱們的軍兵嗎?!”施信彷彿是發號施令一樣對着陳秉彝大吼,而後者在心情慌亂之中已經無暇顧及這些事,他的命令已經顛三倒四,讓旗手們將統制的大旗立在這裡,他要親自督戰。

“真沒用,現在全軍聽我指揮!”施信似乎對他的統治非常失望,居然直接用手指指着陳秉彝,是一名軍使在用手指着一名統制:“現在你的指揮權被我解除了!”

“施信,你要造反不成!”陳秉彝似乎還沒反應過來,倒是他身旁的參軍率先明白了這是怎麼回事:“陳統制是高郎君親自任命的,就算是暫時不能指揮,也應該由齊副統制來接手,你有什麼權力解除陳同志的指揮權!”

“好吧好吧,我暫時委任你指揮權,但是旗幟和鼓吹必須留在我這裡,你的指揮命令要經過我點頭。”陳秉彝宕機的大腦似乎終於有所恢復,而此時前線的情況已經不妙,再糾纏下去,施信的手下也不會同意了,因而一心想要解除指揮權,好充當英雄取而代之大顯身手的施信也只能悻悻作罷,開始排兵佈陣。

施信的手段非常簡單,就是通過拼消耗的方式,頂住敵軍的這一波攻勢,讓全軍重新鼓舞起士氣來,只要有了士氣,那麼什麼事都好辦。

雙方的戰鬥持續了將近半個時辰,雙方各死傷近百人,此時的說壘已經近乎於油盡燈枯,施信的臉上都在一陣陣的抽搐。

就在這個時候,前線響起了一片驚呼,在城牆倒塌的時候,有那麼一段城牆已經明顯變形,但還在勉力支撐,不知是不是被殺伐之氣所衝擊,在此時卻突然搖晃起來,然後在衆目睽睽之下砸向了正在交戰的戰場。

第一章 博州的大炮(上)第十章 全面穩中求進(下)第十二章 林一舟的石砲(下)第七章 陰差陽錯(上)第十四章 邢州的結局(下)第三章 鎮州的酷暑(上)第二十二章 血紅色的曙光(下)第四章 雅俗共賞:元好問改良文藝(下)第十三章 內侍局(上)第九章 尋找道德,但別扔掉法律(上)第十九章 溏濼磐石馮叔至(上)第十二章 剋日平雲潘彥真(下)第十一章 堅持(上)第十二章 奮進的義軍(下)第二章 風雨欲來(下)第二十三章 消失的敵人(上)第九章 史彌遠弄權政事堂(上)第一章 一片山河好氣象(上)第二章 醉中看劍,再動星文(下)第七章 再動旌旗催陣鼓(上)第八章 血鐵(下)第七章 遵循良心的義務(上)第十五章 瘴氣三時作陣雲(上)第十二章 共赴勝利(下)第十八章 跨戰線馮達獻良策,戰吳橋李銘立大功(下)第十章 四方館(下)第二十二章 破釜沉舟,拼死一搏(下)第十五章 瘴氣三時作陣雲(上)第十章 簾卷西山硝煙盛(下)第十章 聚義宿遷縣(下)第十三章 百業興(上)第一章 攻與防(上)第二章 破壞與建設(下)第三章 春曉曲(上)第二十章 風起雲涌(下)第二十四章 面對(下)第十八章 中軍帳(下)第八章 東真的遺產(下)第二章 尚書省(下)第十三章 在寬大機動中大量消滅敵人(上)第三章 身後身前事莫猜(上)第一章 武學(上)第五章 書信頻頻(上)第十二章 掙不脫的束縛(下)第十一章 紀念柳充國(上)第八章 願(下)第十六章 知吾卒之可以擊,而不知敵之不可擊(下)尾聲第二章 殷有禎(下)第十六章 輕銳檢山林(下)第十七章 教育法令(上)第二十一章 血情(上)第四章 我們一定要建設一支騎兵(下)第十九章 火漫山東(上)第二十章 縱馬嶺(下)第十七章 再度交兵,反敗爲勝(上)第四章 撼不動的柱石(下)第四章 獨騎能當百萬兵(下)第十四章 狂夫瞿瞿(下)第十七章 故(上)第十一章 見(上)第十八章。鼠(下)第十一章 土地(上)第二十一章 龍吟虎嘯一時發(上)第十六章 勝利與復仇(下)第十三章 內侍局(上)第二十四章 亭亭山殲滅戰(下)第十七章 人生險阻艱難裡(上)第九章 暗流如潮涌(上)第十七章 做好密州之戰的準備工作(上)第五章 苦鬥岱宗(上)第二十一章 喋血雞鳴山(上)尾聲第五章 走在情感與理智之間(上)第十六章 諸線牽(下)第五章 傷其十指不如斷其一指(上)第一章 定風波(上)第八章 前線吃緊,後方緊吃(下)第五章 整軍經武:徐規的工作(上)第二十一章 痛苦的頭領(上)第二十一章 驚爆真州城(上)第十章 史彌遠弄權政事堂(下)第十八章 徐參軍六裡敗退,完顏珣一下金牌(下)第五章 二郎君遇險州城外(上)第四章 李驍奇(下)第二十二章 陳郎中的計策(下)第十一章 穆王何事不重來(上)第八章 狼煙茫茫(下)第十七章 濱州混戰(上)第十三章 學校(上)第十章 史彌遠弄權政事堂(下)第二十一章 鄒乃濟(上)第十二章 辟舉(下)第二十二章 騎兵(下)第五章 玉碎瓦全(上)第二十章 狼(下)第六章 自杞的挽馬(下)尾聲第八章 東真的遺產(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