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盞油燈,兩個人在几案兩邊對坐,高俊顯得心事重重,而王澮已經大概猜到他這位恩主在想些什麼了。
“郎君,此番潘將軍去陝西,自此兩軍相隔千里,協調多有不便,萬一出些什麼狀況,郎君可曾想過後果?”
“當初派遣上將去各處就是你的意見,怎麼現在還來問我?”高俊沒有好氣,他知道王澮已經想通了所有關節,這是故意在吊他的胃口:“潘正對我忠心耿耿,我與他相知相信,他是不會背離我的。”
“潘將軍當然不會被離您而去,但是誰沒一個山高水長之日?就算潘將軍忠心耿耿,手下的三名統制也未必,三名統制對您毫無二心,手下的指揮和軍使呢?”
高俊把所有的蠟燭都點上:“這麼說的話,我還真要和王先生好好聊一聊了。”
“郎君,實話實說,如果咱們不打出去,只靠山東是死局,河南不可控,陝西不可控,遼東也不可控,蒙古人可以肆意侵略,就算咱們保得住山東,也難以打去河北,等到蒙古人征服中國其他各處,難道還怕壓不死一個山東嗎?”
“沒錯,這也就是我爲什麼非常支持先生的見解,縱然是冒着風險,也一定要向陝西和遼東發展。這兩處不比河北平原,還有多方勢力可以利用,如果發展的好,可以四兩撥千斤,創造出不亞於山東的環境。屆時三方齊上,蒙古人困在河北河東,形勢就大爲改變。”高俊也在闡述自己的意見,當初王澮給他勾勒的那幅爭天下的圖景,到現在還記憶猶新。“這也是先生曾經對我說過的,那時候先生就沒想過我派遣大將去千里之外,有可能遭遇背叛嗎?”
“其實還沒到山東的時候,老夫也曾經想過如何爭奪天下,但卻不是這麼想的,當時我還希望郎君能夠親自前往遼東,收攏女真,效仿當年武元皇帝南下。然而,當老夫來到根據地之後,心裡的意見卻產生了變化,纔有了我與郎君所說的那副爭天下的途徑。”
這可讓高俊感興趣了:“哦,不知道先生在根據地看到了什麼,突然改變了心裡面思考已久的方略呢?”
“我看到了變化。”王澮的重音全在後兩個字上:“高郎君,你先聽我說,郎君在山東的變法可謂驚世駭俗,以後是不是也要推廣到全國?”
“是又如何?”
“高郎君深黯變法之道,給變法得利的人發起武裝,讓他們保衛變法之成果。哪怕高郎君你現在就——哈哈,原諒老夫冒昧,那他們也不會就此作鳥獸散,反而還要推舉領袖,繼承變法。”
這下高俊完全明白王澮的意思了:“先生說的我已經明白了,看樣子先生果然給我找了一個防止陝西有變的好辦法。先生先不要說,咱們各自寫出來。”
王慧抽了一張紙,伏筆寫了一行字,高俊也同樣兩個人交換了一下,不由得哈哈大笑。
“王澮先生說的對,只要我們派人去陝西同樣進行改革,就足以支撐我們的軍隊在那裡繼續戰鬥,並且與山東保持着血脈聯繫。”
高俊略微低下頭,彷彿是在下一個總結:“個人的忠誠太過微弱,領導的威信也並不可靠,軍隊上下的政治系統隨時可以轉換方向,但是從整個社會基層發生的結構變動是不可能輕易改變的,新生階級的政治訴求也不能輕易被扼殺,只要山東的百姓和陝西的百姓有相同的政治訴求,太平軍們就永遠能夠走到一起,黑旗就能打得久。”
“老夫也略通經史,古往今來,軍隊往往依靠領袖的微信所維繫,以地域和血緣作爲紐帶,最寬泛者,便是以‘誅無道’和‘攘夷’作爲號召,可是郎君的軍隊卻是依靠上下的改變,唉,我形容不出來。”
“這叫社會改革,就是改變過去人與人的關係,塑造新的關係,原本在上面的人要往下走走,原來在下面的人要往上爬一爬。而如果有人不情願的話,我們就要結成軍隊,強迫他們這麼做,這就叫做革命,周革殷命。這就是不可改變的,只要在陝西進行了改革,那麼陝西和山東就有同樣階層的人有類似的追求,由他們組成的軍隊也就是天然的盟友,就算我與潘正素不相識,這兩支軍隊也會並肩戰鬥。”
明明是嫉妒大逆不道的話,但是兩個人卻心照不宣的笑了起來,笑的還有點猥瑣。
潘正在出發的時候,身邊不僅僅有三個營的軍隊,還有高俊在王澮的建議下精心抽調的三十多名幹部。
潘正剛剛去陝西,只佔據一州之地,這些幹部等於是都要被降級使用,但是畢竟是王澮精心挑選過來的人,腦子不傻,現在來看,陝西是一定會開闢出一個大根據地來的,以關西五路之大,還怕以後沒有發展?
在行軍的隊列之間,高俊親自送別潘正,兩個人還在話別。
“我原本以爲朝廷無論如何也要讓你當臨洮知府,沒想到竟然只是個忠順軍節度使兼蘭州管內觀察使,寒磣了。”
這一點上,確實是高俊和潘正始料未及的,潘正被封爲天水公,位置一點也不低,但是所受的實職卻是一個節度使。而且並非是早有的節鎮,而是剛剛由蘭州升置,潘正到任後纔會正式開衙,而下轄的支郡也只有一個會州而已。
“朝廷當然不會信任咱們這些人,郎君放心,到了陝西之後我會想辦法開展工作,蘭州下轄四縣,臨近西夏吐蕃與南宋利州西路各州,我會想辦法在其間轉圜,開闢陝西根據地的。郎君請……”
潘正微微笑了笑,攥住了繮繩:“等到後年的時候,郎君,說不準咱們都已經北伐成功,騎着馬,在中都城內的大道上相見了。至於卉和妙真,她們留在這裡更好,就算要調到陝西,也望郎君看看她倆同意不同意。”
“你呀,難怪漂亮女人都喜歡你。”高俊笑了:“送君千里,終有一別,彥真,咱們就此別過,等到勝利的日子再相見吧!”
潘正所率領的太平軍——現在應該叫忠順軍了——已經渡過了大河,升起了新的旗幟,太平軍鬥爭形勢發生了新的巨大變化。
歡迎加入《晚金》討論羣,羣聊號碼:6874764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