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浪淘沙(下)

想要提高軍隊的技戰水平,就要講究科學化,戰爭是最講科學的,能打得贏就是打得贏,打不贏哭爺爺告奶奶也沒用,這條定律對除acg作品以外的一切場合都成立。

儘管李冶的主攻方向是幾何學,但在統計方面也並不差,這次高俊特意讓這位刺史爺過來,觀察一下太平軍作戰的輸出效率,改善太平軍隊形。

據說拿破崙的參謀部裡面充滿着數學家和工程師,雖然眼下古典征伐的階段還不至於如此,但高俊已經有意讓指揮官們都學一學數學了,即便是古典征伐的階段,懂算學也完勝過不懂算學。

僞軍們衝上來就感覺到極爲吃力,太平軍的鋒線佈置得當,一層層卸掉他們衝擊的勁頭,雖然6000多僞軍一起衝擊,勁頭蠻大,連破了高俊兩道方陣,但衝到第三陣時就完全沒了勁,而身後兩陣敗退的人也隨即重新組成陣勢,從左右兩邊施加壓力。

太平軍開始左右延展,不斷擴大對敵軍的壓力,在敵軍只有六七千人,“壓力”不變的情況下,“受力面積”越大,那麼“壓強”就越小。

意識到第一輪攻勢已經被阻滯之後,嚴實鳴金收兵,調整一番後對自己又開始第二輪衝鋒。

“一波衝鋒不成,還能退回去重新組陣再來一次,嚴實的這波精銳倒也算是能打,還好我軍沒有冒失,不然的話也會有不小的損失。”高俊隨即拔出劍來:“但他的本事也就僅限於此了,他也就能耍一耍滾筒的把戲,真正到兩軍對壘的時候,不可能是我軍的對手!注意應敵姿態,等敵軍達到進攻頂點時,立即發動反擊!”

嚴實的第二輪進攻比第一輪來得更猛,但是太平軍卻牢牢頂住,始終沒能讓對手攻破哪怕一條陣線,嚴實的兵馬就像是被網住的麻雀一樣拼死掙扎,但卻對堅韌的太平軍無可奈何。

嚴實也清楚,這一陣如果打不進去,太平軍一旦發動反擊,手下兵馬不可能頂得住,只能拼死加碼,無論如何一定要使這輪進攻奏效。

一次又一次的往前增添人手,但是卻始終無用,太平軍遊刃有餘的根據敵軍的進攻力度也加大自己的防守力度,後勁源源不斷,底線深不可測。

慢慢的,嚴實進攻隊伍的旗幟歪斜了,喊聲削弱了,大鼓也慢了下來,看着時機正好,高俊猛的向前一揮長劍:“軍樂隊!旗隊!發出總攻信號!”

嗩吶一起響起來的時候,嚴實不由得打了一個寒戰。

聽到總攻信號,太平軍各部爲之一振,立刻重新組織隊形,預備隊衝上去,一輪就打垮了敵軍已經力量孱弱的進攻。

太平軍步兵開始組織準備反攻,而被打垮的僞軍們狼狽不堪的逃回本陣,他們此時已經意識到不可能戰勝太平軍了,恐懼一下子涌上心頭。

“必勝!”一陣排山倒海般的呼聲震動了敵軍,也讓高俊小小的吃了一驚,太平軍各部也都驚訝了一下。

喊聲是樓升他們營發出來的,早在戰前,樓升就把自己重回軍隊主官的這一戰看作是榮譽之戰,和軍官商量之後,決心喊一個戰號,讓大家提提精神氣。

傳統上太平軍臨陣的時候喊的是“虎!”,這次樓升營改喊必勝,要的就是獨一無二的榮譽感。

太平軍步兵們排着密密麻麻的陣型,緩緩的向前跨步,雖然動作不快,但是卻無懈可擊,任何抵抗都是徒勞的。

也許是精神上的激勵奏效了,樓升推進得很快,在他面前的敵軍只能四處逃散,根本無力抵抗。

陳秉彝也不慢,這些文人出帶兵的時候卻顯示了自己略微焦躁的一面,反而平時像是大老粗的馮達與郭延嗣在戰場上要表現的謹慎穩妥。

過於急躁就要受到懲罰,正當太平軍順風順水的一路擊潰敵軍時,陳秉彝在正面突然遭遇到了敵軍的猛烈反突擊,一下子有些慌亂。

原來,在絕望的時刻,嚴實的衛士們不得不使出最後一招,他們突然結陣一起向前涌,推着還在前面節節後退的,本方步兵衝着敵軍的長槍衝去。

不用說,突然被頂上來的本方步兵猝不及防,全都變成了掛在太平軍長槍上的冰糖葫蘆,但是也正因爲如此,太平軍一下子無法抽槍,這些嚴實手下的精銳一起衝上來,頓時打得太平軍節節敗退。

關鍵時刻,副統制齊昭顯示出了勇敢品質,單槍匹馬衝上去攪亂敵軍的陣勢,他那批馬上帶着十幾個鈴鐺,走到哪裡都是一陣亂響,是整個戰場的焦點,這麼衝上去一通廝殺,一下子大大吸引了敵軍的注意力,使得陳秉彝能夠重整軍馬。

其他三個營也都不同程度上遭遇了敵軍的突然反擊,形勢變得有些不妙,但太平軍也看得出來,這是敵軍的垂死掙扎罷了,信心很快恢復,旗幟重新豎起,高俊率領本陣往前壓上,各營像是虎入狼羣一般,僞軍逐漸不能抵抗,最終還是不免崩潰的結局。

“恩府,此時還要以大局爲重,咱們趕快回博州,確保博州無失,還有的是翻盤的機會!”身邊人連忙勸道,嚴實無奈,收了眼淚,率軍打馬向西去了。

雖然未能捉殺,但是其手下幾乎無一漏網,軍馬自不必說,就連服侍岩石的僕役,爲其保管賬簿印璽的親信也都被活捉,太平軍這一仗已經打斷了嚴實的脊樑,讓他沒辦法再對着太平軍狂吠了。

“好樣的,幹得好!”看着各軍勝利歸來,高俊的心情變得十分明朗:“樓升,你率兵向東,準備奪取淄州和益都府,郭延嗣向西,追殺嚴實,乘勝攻打博州,剩餘部隊繼續在濟南駐防,準備修復城池,這濟南府,咱們來了就不走了!”

第十一章 見(上)第十八章 莊園(下)第二十章 火漫山東(下)第二十三章 天地何所依(上)第二十三章 消失的敵人(上)第一章 船隊(上)第九章 符金刀的標槍(上)第五章 走在情感與理智之間(上)第二章 殷有禎(下)第三章 爲了祖國(上)第二十四章 滄州的解放(下)尾聲第四章 青萍之末(下)第二章 殷有禎(下)第二十三章 行六部(上)第二十二章 燒不盡的野火(下)第十六章 刀與銃(下)第三章 大青山(上)第十三章 血染石牆(上)第四章 忙碌中又想起你 對我的若即若離(下)第十三章 身體力行:宣傳之道(上)第六章 決(下)第十五章 游龍調(上)第六章 工廠(下)第五章 東頭村(上)第十一章 人(上)第五章 號角復,烽堠舉(上)第十章 符金刀的標槍(下)第九章 飛針走線(上)第二十一章 喋血雞鳴山(上)尾聲第三章 忙碌中又想起你 對我的若即若離(上)第十六章 刀與銃(下)第六章 迷霧隱隱兇徒手(下)第七章 蒙漢分明:蒙古人的觀念(上)第二十二章 馬(下)第八章 撤退與堅持(下)第十五章 輕銳檢山林(上)第四章 淚河在,血海涌(下)第四章 臨安暗流 宿遷烽火(下)第九章 地裂莒州(上)第二章 混戰泰西(下)第二十三章 消失的敵人(上)第十九章 以人民的名義(上)第十三章 內侍局(上)第二章 博州的大炮(下)第二十一章 覺醒的巨人(上)第一章 赤紅血(上)第二十二章 喋血雞鳴山(下)第二十章 人情冷暖共高低(下)第二十章 雲裡帝城雙鳳闕(下)第二十三章 生活對正義沒有憐憫!(上)第二十二章 留守司(下)第十二章 守衛與潰散(下)第二十章 元好問的任務(下)第十二章 穆王何事不重來(下)第二十二章 住房(下)第十七章 洺州的回擊(上)第四章 厲兵秣馬(下)第十九章 意離離(上)第二十章 凱歌雍雍(下)第十七章 時全出現(上)第十一章 信念破滅的瞬間(上)第三章 兩縣和(上)第四章 我們一定要建設一支騎兵(下)第九章 抹不去的污點(上)第十四章 學校(下)第十四章 血染石牆(下)第三章 調五味諸將論敵策,布七路馮達調軍兵(上)第十二章 雪之進軍(下)第二十三章 降霹靂高俊申天罰,上和書嚴實求苟且(上)尾聲第十五章 霸州的起義(上)第十章 秩序與混亂(下)第二十三章 魯南根據地的最後一戰(上)第十九章 一些微妙變化(上)第十三章 東風惡(上)第二十一章 山巒回(上)第十七章 三軍大呼陰山動(上)第十八章 故(下)第二十一章 獻州的收復(上)第十三章 黑鴉與花帽(上)第二十二章 攻?防?學(下)第十一章 下臺階二將盟河北,上期貨高俊探江南(上)第二十二章 破釜沉舟,拼死一搏(下)第十六章 潘正(下)第十四章 誓?隱?網(下)第五章 行路難(上)第二十一章 馬(上)第二十四章 終舉義幟(下)第十六章 叱吒灤河張實濟(下)第十七章 吐蕃的幫助(上)第一章 令人疑惑的情報(上)第四章 忍耐不是壞事(下)第二十四章 虛景實情(下)第十七章 復仇的女子(上)第九章 飛針走線(上)第二十章 耍雜技袁鏡變隊形,出奇跡太平夜踹營(下)第十三章 橫刀立馬英雄膽(上)第四章 金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