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倍則分之(上)

黑夜之中,只有藉着點點火光能勉強看清敵我的位置,太平軍主力衝出寶勝寨,越過山間小道,衝上山頭支援友軍,雙方在整座山上混戰,蒙古人有人數優勢,而且早有預備,一時間佔據上風。

“把所有火把都滅掉,只聽鼓聲和哨聲行事!”高俊一路從寶勝寨衝到山頭上,轉眼才發現大部分士兵已經掉了隊,大家不斷的遭遇敵人,然後就地混戰,已經失去方位。情急之下,他一把拉過溫撒文殊奴:“現在你要充任全軍的眼睛,能做到吧?”

“完全沒問題!”文殊奴睜着一雙泛綠光的眼睛,輕輕一掃,就準確的報出了敵軍所在的方位,鼓聲響起,哨聲也此起彼伏。火把全部都熄滅了,只有點淡淡的月光,在這一片黑暗之下,哪怕近在咫尺都難以辨清敵我,只能勉勉強強的看到浮動的身影。

“衝上山去,敵軍的首腦肯定在山頂!”拜塔爾帶着幾個蒙古軍兵往上衝,但是在黑暗之中根本看不清敵人,原本拜塔爾以爲身後的那一隊人,直到快衝到山頂的時候,他們突然抽出刀來狂砍蒙古兵,向山頂衝擊的隊伍頓時大亂,拜塔爾也被擠得跌倒在地,鼓聲越來越近,大批軍兵衝進了來,用漢話叫嚷着,廝殺驅趕蒙古勇士。

拜塔爾暗暗叫苦,往前爬了兩步,藉着月光,他看見了吃驚的一幕——一個即便是在黑夜中也雙眼炯炯的漢人官兵,不斷的用漢語下着命令,在他身邊的鼓手們就敲響鼓點變化節奏,而敵軍則不時衝擊,每一輪都能準確的捕捉到蒙軍的位置,然後展開廝殺。

“混蛋,你這混蛋!”拜塔爾氣苦不已,沒有想到在太平軍中有這樣的奇人異士,儘管天色黑暗,但他依舊記住了那人的輪廓。

蒙古人儘可能的把火把點起來,掩護着已經偷襲失敗的士兵向下撤退,拜塔爾也得以突圍下山。

能夠撤回來的蒙古軍兵不足三分之一,而且整個營地一片混亂,其他各個山頭趁機居高臨下發動進攻,讓蒙古軍不能集中精力。高俊又帶着人馬撤回寶勝寨去,他們堂而皇之的越過山間的谷地,而蒙古人甚至連馬鞍都沒來得及裝好。直到後半夜,戰鬥之聲纔再次平息。

第二天清晨,太平軍打出了信號旗,15名沒有武裝的軍兵來來回回將蒙古人在山頂上的屍體搬到靠近山腳的地方,納牙阿下令不準向他們拉弓射箭。

片刻之後,一名沒有武裝的蒙古使者也到了寶勝寨的寨門前大聲喊話,納牙阿對於高俊的舉動表示欽佩,但是蒙古人不會向太平軍歸還他們戰友的屍體,因爲山中的太平軍遲早是要被全部殲滅的,納牙阿會妥善保管所有太平軍的遺骸,到時候會將包括高俊在內的所有人風光大葬,以嘉獎他們的英勇。

拜塔爾雙眼浮腫,精神憔悴,查看搬運下來的屍體,這些人都很年輕,是蒙古部族的驕傲,但是在昨天深夜的戰鬥中卻沒能立功。

兩名蒙古小廝又拖下來一具屍體,拜塔爾臉色一變,三步並作兩步地衝上去,隨後,一下子跪倒在屍體的腳邊,嚎啕大哭起來。

“百戶,百戶老爺,你千萬不要這樣。”幾名軍兵趕緊扶起拜塔爾,而後者捶胸頓足,他的兩個兄弟全都沒了。渾濁的淚水滾滾流下,想起朝夕相處的手足之情,百戶忍不住嚎啕大哭,場景真是聞者淚流。

一想到在過去幾年的戰爭中犧牲的戰友,其他軍兵也都垂淚不止,蒙古軍營的士氣一下子黯淡下來。

納牙阿走近拜塔爾,輕輕拍拍這個得力下屬的後背:“拜塔爾,眼淚是殺不死敵人的,把你的刀撿起來,我們有報仇雪恨的機會。我記得你的二弟不是還有個襁褓中的兒子嗎?現在他應該繼承父親的家業,並且爲父親報仇,等到打贏這一仗,我會按照雙倍的忽必給你戰俘,你可以讓你的侄子重振家業,恢復你們氏族的榮譽。”

“是的,我一定會的!”拜塔爾想起那個可恨的太平軍軍兵,猛然抽出馬刀:“我要像殺羊一樣把他的心肝肚肺全都掏出來。”

蒙古人的進攻在一天後再度開始,這次他們重點攻擊其他幾個外圍山頭,並且運用移動的騎兵阻斷各山之間支援的道路,這也是高俊最害怕的一招。

最外圍的一個山頭上,憑藉着山上的亂石嶙峋,殘餘的軍兵還在勉強抵抗,但是他們一個又一個的倒下,已經明顯不可能支撐了,一名軍兵從戰線上跑了回去,一直到山頂附近的一個石窩,那裡還躺着兩個渾身是血的人。

“欒三哥、齊小兒,你們倆各拿着一面旗子,趕緊裝死!”那名軍兵胡手胡腳的將幾片布塞到兩個人的懷疑:“前面眼看就不行了,咱們都的旗子不能丟,要是蒙古人不搜查,算是天不滅我,要是蒙古人要給屍體補刀的話,那就真滾他媽蛋的晦氣。你們都記得哪些菩薩?趕緊念一念。”

兩個人都受了不輕的傷,勉勉強強的很難說話,這名軍兵把他們倆推轉過身趴在地上,然後又跳了出來,此時軍兵已經退到這裡,只剩幾個人了。

高俊拳頭攥得關節發白,但是卻無能爲力,數個山頭上,太平軍們眼看着蒙古人是如何推平了這座山頭,殘餘的太平軍如何發動最後的衝鋒,然後被殺。

納牙阿正在醞釀下一次進攻,但就在這個時候,有軍將慌慌張張的進來:由於攻擊帶來的巨大消耗,營地裡的補給已經見底,可是從北清河流域過來的運糧車隊卻已經遲到了三天,蒙古軍還有兩三天的存糧,然後就要斷炊了。

斷炊,對於蒙古人並非絕境,他們有很多的輕騎兵可以出去搜查補給,附近總歸是有村莊的。但也就意味着蒙古人不能再花大力氣進攻寶勝寨了,先前獲得的戰果也可能丟失。

納牙阿必須在這兩天之內徹底的消滅高俊,不然的話,就得撤退到原始的進攻位置,等待着下一次攢足補給發動進攻的機會。他在心裡暗暗斥責負責運糧的漢人們,轉而發動了一次猛烈的進攻。

第二十一章 踏營寨高俊破敵寇,扮友軍左軍賺城門(上)第二十章 波濤誓,山石銘(下)第二章 劉家渡突襲戰(下)第二十章 奮戰的軍兵(下)第十五章 峰迴路轉的反擊(上)第二十四章 諸神的黃昏(下)尾聲第十五章 震驚的知府(上)第十二章 號角起,鐵騎連(下)第六章 一日之差 百年之愧(下)第十二章 磨刀霍霍(下)第七章 風蕭蕭(上)第十章 鬱悶的軍使(下)第十二章 見(下)第二十一章 文資與武職(上)第三章 判?決?待(上)第二十四章 四海一心:決戰的最高戰略(下)第五章 東與西(上)第七章 間諜(上)第十八章 三軍大呼陰山動(下)第十七章 鼠(上)第二十一章 出擊擾亂敵軍(上)第十章 趙汝凡(下)第十一章 整軍法令(上)第五章 省中啼鳥吏人稀(上)第九章 史彌遠弄權政事堂(上)第二十一章 痛苦的頭領(上)第十章 四方館(下)第十章 弓騎兵(下)第十七章 教育法令(上)第七章 牛(上)第一章 忽聞疊鼓一聲飛(上)第六章 散漫與果決(下)第四章 厲兵秣馬(下)第二十四章 史無前例的對決(下)第二十三章 戰爭與和平(上)第十四章 餌與誘(下)第十九章 波濤誓,山石銘(上)第九章 地裂莒州(上)第二十三章 喋血玉津園(上)第二十章 波濤誓,山石銘(下)第四章 鮑員外的野望(下)第十六章 馮叔至強打真定,新騎兵妙破蒙古(下)第二十四章 秋風烈烈(下)第十八章 期待着一個幸運 和一個衝擊(下)第六章 不想負責的就無解(下)第一章 東真的覆滅(上)第五章 行路難(上)第二十四章 面對(下)第十章 水火相勝 宋金交兵(下)第十三章 血案(上)第四章 判?決?待第七章 民主國家兵工廠(上)尾聲第十九章 狼(上)第十二章 中戰整頓(下)第十章 身當恩遇恆輕敵(下)第十七章 時全出現(上)第二十二章 金朝的陰謀(下)第八章 陰差陽錯(下)第十七章 進與守(上)第十一章 宣徽院(上)第十一章 也王爺掘地三尺,真定府毀家輸軍(上)第十七章 復仇的女子(上)第五章 書信頻頻(上)第六章 玉碎瓦全(下)第十章 簾卷西山硝煙盛(下)第六章 書信頻頻(下)第十四章 身體力行:宣傳之道(下)第六章 邢州的合圍(下)第二章 糧食法令(下)第一章 風雨欲來(上)第十三章 老將知兵,宿臣善政(上)第八章 失敗(下)第十三章 石橫鎮強攻戰(上)第九章 賀?祝?傲(上)第十一章 高城落日隱悲茄(上)第十二章 按部就班(下)第二十四章 戰爭與和平(下)第十一章 按部就班(上)第七章 武大公講禮迎客,李師帥斷糧進軍(上)第十九章 國子監(上)第十六章 張開手起飛 讓年輕無極限(下)第二十章 間隙生同牀(下)第十九章 箭?斧?合(上)第五章 事重重(上)第十三章 行軍法令(上)第十九章 火漫山東(上)第十九章 水可以絕,不可以奪(上)第四章 忙碌中又想起你 對我的若即若離(下)第六章 突騎連營鳥不飛(下)第九章 戰爭之路(上)第十七章 人生險阻艱難裡(上)第二十二章 痛苦的頭領(下)第十九章 李銘(上)第二十四章 飛狐壩(下)第二十一章 山如是,海如是(上)第十八章 復仇的女子(下)第十八章 血雨腥風(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