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濱州混戰(下)

濱州城外的野地上,一支衣衫襤褸的隊伍正在緩緩蠕動,爲首的那名將領只是用手虛提着點鋼長槍,他渾身衣甲歪斜,都被斑駁的紅黑血跡所染,這血跡新舊不一,很顯然主人已經很久沒有脫下過衣服。

在高守約的主持下,紇石烈師靖率領上萬觀州人向東南迤邐而來,想要尋找山東友軍的保護,但是蒙古人的行動太快,他們在清滄一帶就被追上,且戰且走數百里,不時會遭遇蒙古人的騎兵圍攻,軍馬死傷過半,百姓流離失所,已經被衝散了三成。

然而,費盡千辛萬苦抵達了濱州,卻沒有找到完顏合達的友軍。紇石烈師靖發瘋一樣下令軍兵四處尋找當地人,總算找來一個,據他所說,前幾日確實有朝廷的人馬與黑韃在此交戰,好像是朝廷殺敗了,這幾日見到的只是黑韃。

得知了這個消息,整個觀州軍馬的軍心士氣幾乎徹底崩潰了——千辛萬苦的從河北走到這裡來,一路上大小惡戰十餘場,士卒走散無數,就是拼盡一口氣,想着不做蒙古人的刀下亡魂,可算到了濱州,可是完顏合達卻已經被拖雷給殺退了!

在大家默然無語之際,之前突圍戰中受了傷的高守約卻找來了師靖的副將齊昭,對他說如此如此,此人也吃了一驚,但最後還是答應了高守約。

師靖沒有聽見高守約的謀劃,直到齊昭走的時候,聽見遠處鈴聲響才發覺,一度以爲是齊昭要逃走,嚷嚷着取弓箭過來,已經受了傷的高守約在馬車裡面叫住他:

“訛裡答,別慌張,齊昭是我下令走的,我讓他去找高俊。”

“高使君,這?”師靖大吃一驚。

“現在已經沒別無辦法可想了,山東素號能戰的也就只有高俊,只有他能拯救咱們觀州千萬生靈了。百姓一路走過來不容易,不能因爲咱們幾個人的私怨就害了百姓們。”

師靖劇烈的顫抖起來,本來就體力不支的他根本無法抑制這種戰慄。幾年前,就因爲高守約的舉薦,他離開了高俊想去奔個前程,這麼幾年過去了,確實在觀州積累了幾千軍馬,然而高俊的發展卻遠遠出乎他的預料,已經橫跨十餘個州。

說句不客氣的話,如果他當初堅持留在高俊身邊的話,以他全軍槍棒第一的身份,也許地位可能比現在還要高一點。

紇石烈師靖生氣歸生氣,但是再怎麼樣也知道自己回不去了,就算是他能拉下這個臉,也有一點兒腦子,深知背叛者是什麼身份地位,更無法埋怨一直賞識擡舉他的高守約。

“訛裡答,咱們與高俊之間的過節,確實無法彌補,但此時爲了關中百姓,你我只能屈從。咱們才能不如人啊。”高高守約氣若游絲,身邊的幾個侍從趕緊扶住,想要他不再說話,但是高守約擺擺手,強撐着自己對師靖說:“現在別猶豫了,等齊昭回來,高俊要是答應,咱們就往南走,找高俊去!”

師靖咬緊牙關,答應了高守約。

幾名觀州百姓婦女端來些草藥,服侍深受愛戴的高守約,而師靖緊皺眉頭,關照他的衛兵:“照顧好我那匹紅馬,給它節省些力氣,過一會兒廝殺的時候,我還是得騎那匹馬。”

“將軍,你得先節省些自己的力氣,這槍我先幫您拿着。”

“你拿的動嗎?”師靖反詰一句,他一下子想起了戴慶、沐白、夏潛山,這些人曾經也是他的左膀右臂,然而卻拋棄了她,讓他孤身一人地前往觀州。直到今日,當時的場景還屢屢在夢中浮現,讓他痛苦萬分,被所有手下拋棄,那是她一生中最恐懼的時刻。

就在此時,只聽後面鑼聲大作,蒙古騎兵又殺過來了!

“你快把紅馬牽來!”師靖強自振作精神,舉起長槍:“所有人聽我指揮,別讓蒙古人碰上來。”

前來進攻的蒙古騎兵不多,大約只有七十餘人,他們跟在師靖後面已經不是一天兩天了。對於難民來說,這是長途跋涉,而對於追隨他們的蒙古騎兵而言,簡直就是在休息。他們一人三匹馬,吃飯睡覺都在馬上,緊緊的跟着這羣人,個別時候會離得遠一些,以便觀測敵軍選擇的路徑,不時的派人去聯絡主力,也時不時的就這樣衝上來一次。

未經訓練的民衆就算是把眼珠跑出來也逃不出訓練有素的蒙古覘騎的追蹤,但是高守約和師靖始終沒有放棄希望,看到敵軍壓了上來,師靖率先帶着騎兵反擊。

和高俊精挑細選的少部分太平軍騎兵不一樣,師靖有一支約有一百人的騎兵,但質量要差一些,他們高高端着馬槍,嚎叫着與敵軍接戰,然後被殺。

蒙古人馬上技藝嫺熟,但觀州的騎兵也號令嚴明,雙方短暫的接觸,又急速的分開,紇石烈師靖的觀州軍馬損失了十二三人,而對手也有三個人被殺——都是師靖本人的戰果。

觀州的步卒也迅速列好陣勢,開始步步逼迫,然而騎兵可比他們輕巧多了。猛然抖了一個圈子之後,蒙古騎兵甩開了觀州馬步兩軍,跑向另一個方向,似乎要繞過軍馬去攻擊平民的隊伍。

“快,快回身!”師靖沒有潘正的指揮藝術,沒有預留步兵隊伍,此時只能焦急的叫大家趕緊轉變方向,步兵們穿着盔甲瘋狂的跑動着,想要阻擋騎兵的衝擊路徑。

他們確實做到了,就連蒙古人也沒有想到穿着鐵甲的人可以跑得這麼快。

爲首的蒙軍騎兵罵了一聲,重複了這一過程,想要再尋找一個方向,然而觀州騎兵不失時機的趕了上來,雙方又是一陣交戰,紇石烈師靖大展神威,一連挑死六、七個人,這下子蒙古人也感到了肉痛,着實意識到敵軍氣勢未衰,他們好不容易換了一個方向,再次向平民跑了過去,兩軍拼命的追趕他們,一個個跑得氣喘吁吁,甚至直接有人倒地猝死。

也許真的不能指望完顏合達了,只能按照高使君說的那樣,向南投奔高俊,他也有些想去小山墩堡的老家看看。

然而,師靖對高俊的處境也一無所知,他還以爲要回到壽張縣,可是現在回不去了,壽張縣附近的梁山上,慘烈的攻防戰正在進行之中。

第十章 金光殊途:敗軍會講大實話(下)第十八章 血嶺(下)第十一章 林一舟的石砲(上)第十三章 再會的同鄉(上)第九章 支援前突(上)第九章 身當恩遇恆輕敵(上)第八章 兵者,詭道也(下)第十七章 鼠(上)第十五章 控扼膠東(上)第六章 和議成(下)第三章 北鄙備戰急(上)第二章 自願的陷阱(下)第九章 鎬如雲,鍬如雨(上)第十五章 苦?甜?怨(上)第三章 金麥(上)第十九章 鹽糧事發,高畢相競(上)第八章 邢州的首戰(下)尾聲第十九章 以人民的名義(上)第十四章 暗中人事忽推遷(下)第十章 戰爭之路(下)第二十一章 馬(上)第十章 沃州的援軍(下)第八章 無論你肯或不肯 我都選擇等(下)第十五章 峰迴路轉的反擊(上)第十五章 同甘苦,共生死(上)第十二章 穆王何事不重來(下)第十二章 兵貴勝,不貴久(下)第二十一章 文資與武職(上)第二十二章 驚爆真州城(下)第四章 高中(下)第八章 民主國家兵工廠(下)第二章 船隊(下)第十章 水火相勝 宋金交兵(下)第十八章 十面埋伏大將名(下)第十三章 土地工作(上)第九章 欲涉者,待其定也(上)第九章 月朗朗(上)第二十一章 血情(上)第二十四章 匡國軍堅守冀中,高太尉以步克騎(上)第四章 事與願(下)第七章 故?新?追(上)第三章 日費千金,然後十萬之師舉(上)第二十三章 刑事法令(上)第十五章 孤懸敵後,危機四伏(上)第三章 南宋的混亂(上)第二十一章 閒棋冷竈(上)第八章 牛(下)第十四章 工兵(下)第十二章 回鶻的士兵(下)第二章 通訊兵(下)第七章 鑄爐(上)第十一章 宋軍之敗,彌遠之得(上)第二十章 風起雲涌(下)第十一章 也王爺掘地三尺,真定府毀家輸軍(上)第十二章 穆王何事不重來(下)第七章 鐵血日張惠戰灘地,風雪夜孤軍襲宋州(上)第一章 炮手就位(上)第一章 尚書省(上)第五章 來之不易的勝利(上)第五章 河橋爭奪戰(上)第九章 戰爭之路(上)第八章 風蕭蕭(下)第十六章 人情難做(下)第三章 走向爭霸之路(上)第九章 牛馬(上)第十五章 糧食(上)第十八章 十面埋伏大將名(下)第一章 糧食法令(上)第十章 抹不去的污點(下)尾聲第八章 郭延嗣(下)第二章 肇端易州靖安民(下)第十四章 也古(下)第十五章 峰迴路轉的反擊(上)第十三章 心殷殷(上)第十三章 老將知兵,宿臣善政(上)第二章 山重水複(下)第十六章 左翼壘(下)第十章 月朗朗(下)第十章 顧留鎮保衛戰(下)第十五章 火銃兵(上)第五章 決(上)第十四章 成敗轉眼判若雲泥(下)第五章 柳暗花明(上)第十五章 崩潰(上)第十九章 國子監(上)第七章 決戰朔方劉伯林(上)第二十四章 後與前(下)第十二章 奮進的義軍(下)第十章 聚義宿遷縣(下)第十二章 胡山堡(下)第十二章 奮進的義軍(下)第十二章 雪之進軍(下)第十八章。鼠(下)第九章 血酬(上)第四章 臨安暗流 宿遷烽火(下)第三章 延伸殺傷(上)第十五章 在穩當可靠的基礎上,爭取一切可能的勝利(上)第二十二章 總有一天我的謎底會揭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