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青萍之末

高俊預計,前往陪尾山,大隊人馬要走四天。

頭天晚上,吃完晚飯,斡脫將餐盤端了下去,潘正前來彙報軍情。

“這麼說的話,咱們的先頭人馬應該可以先於對手抵達陪尾山口,根據我的預計,任福的出路一旦被堵上,必然要順山路去聯繫劉二祖,那個時候,劉二祖也必然知道郝定敗亡,我等已經打上家門了,所以必須趕在任福前面迫近劉二祖。”高俊聽完彙報,開始思索。

“這個計劃太需要精巧的時間計算了,我們堵住陪尾山口之後要立刻南下,稍晚一點,劉二祖得到任福被堵截消息之後,就會率軍撤回大沫堌,那我們就什麼都得不到了。而如果我們大隊人馬不去陪尾山,直接南下找劉二祖,我擔心他現在走得裡大沫堌還不夠遠,他的前軍探知到我們之後也可以縮回去。”

潘正點點頭:“劉二祖太難釣出來了,一定要時機正好才行。”

“彭義斌、任福,都是老朋友了,潘正,你對任福還有印象嗎?”

“我對此人印象很深。”

“哦?”說實話,高俊對這個任福印象不深,遠遠不能和時青,彭義斌二人相比。

“當初東平府一戰,我們受到烏林達與的背叛,險些陷入絕境,但幸得指揮使沉着應戰,終於反敗爲勝,生擒石硅、任福二人。”

“嗯,說下去。”

“任福此人前倨後恭,一開始似乎悍不畏死的樣子,但是後來見到指揮使之後,卻彷彿受到很大震動,似乎有些話要說。”

“我也確實感覺到了,剛剛被俘的時候,此人看上去大義凜然,但不知爲什麼,看我的表情卻有些變化。”

“我注意到了,那個時候,任福在看指揮使的腰間。”

“?”高俊一驚:“潘正,你聽我解釋啊,我跟何志也真的什麼關係都沒有……”

“指揮使!之後我仔細回憶當時的場景,任福看的,是郎君腰間的玉佩。”

即使現在天邊打一個滾雷,或者是高俊立馬翻回21世紀,可能他都不會如此吃驚,高俊驚愕的把腰間的玉佩拽了起來,這熟悉的玉佩此時讓他感到陌生無比。

這正是程審年贈送的玉佩。

潘正的一句話,讓高俊回憶起三年前那個略帶血腥味的秋天。

“潘正,你可能確認,他就是在看我的玉佩嗎?”

“不敢十分確認,但此事十有八九就是如此,不知道指揮使這玉佩是何來歷?”潘正發現高俊臉色有點兒不豫,知道這玉佩必然非尋常之物。

“這是三年前一位生死之交送給我的,當時他說,此玉佩待到有緣之日,必知何用,可是這幾年來事務繁忙,我漸漸已經忘卻此事,如今看來,也許冥冥天意之間,就讓我解開這些謎題了。”高俊無不傷感的搖搖頭,三年前的事,讓他至今都難以忘懷。

這麼當高俊思念他的故人時,路哲也目瞪口呆地見到了一位故人。

路哲都的駐地位於泗水附近,這裡風光明媚,處處鳥語花香,但是軍兵們沒有心情去賞玩風景,貼軍們用斧頭砍出一片空地來,在裡面安營紮寨,軍兵們按照高俊的要求佈置好防禦工事和隔火帶,路哲帶着一羣軍兵正在哼哧哼哧的挖茅廁。

眼看着這些東西都要佈置好,路哲也暫時放下了手中的活計,巡查營地附近的樹林,說是樹林,但樹木並不非常緊密,卻長得十分茂盛的野草,沂蒙山一帶沒有遭遇黃河洪水的侵襲,人口也不像東平府那般密集,因而還保留着比較好的植被。

走着走着,路哲突然覺得這一帶似乎挺適合埋伏,便叫身後的什將回去通知高俊,讓貼軍來,準備割草伐樹。

什將剛走,草叢裡面就傳來一聲低怯的女聲:“路哲哥,是你麼?”

路哲大吃一驚,撥開面前厚厚的野草,一個小小瘦瘦的女孩子蜷縮在樹旁。

“你是?”

那女孩擡起頭,露出一張小小瘦瘦的臉,枯白,夾雜着些許塵土,不是文月兒還能是誰?她一見到路哲,就忍不住哭泣起來。

“別哭,小心被人聽到。”路哲趕忙上前去,還好,文月兒雖然看上去狼狽了一些,但很明顯身體還算健康,最近沒有怎麼捱餓。“你怎麼會在這裡?”

“我遇上紅襖賊了,路哲哥,你有吃的嗎?”

路哲摸了半天也沒有,十分抱歉的坐下來,拿出十幾枚銅板:“這些錢你先拿着,我勸你還是想辦法去壽張縣根據地去,比較安全沒有賊寇,這幾年根據地生人多,只要你不說,沒人知道你是文太公的女兒。”

文月兒小聲說:“這幾天你能給我點吃的嗎?路哲哥,以後我一定還給你。”

“啊?你們又要去打仗啊,這麼着急嗎?”

“可不是嘛,堵住陪尾山口後就去打劉二祖,這是事先預計好的……”路哲猛的閉上了嘴,想起來這些軍事會議上談論的預定計劃是不應該向別人泄露的,不過想來文月兒是知根知底的百年鄉親,一不小心透露隻言片語,倒也不用小題大做。

文月兒心下暗喜,一口答應了路哲,等到路哲離開之後,她也迅速的離開這片草叢,在幾名隨從的接應下,向山對面的紅襖軍營寨奔去。

文月兒的速度飛快,也就是在第二天晚上,在劉二祖的軍帳之中,這個南路紅襖軍的領袖人物和文月兒見面了。

第三章 路茫茫(上)第四章 高中(下)第四章 商業(下)第二十章 縱馬嶺(下)第二十章 李銘(下)第十九章 元好問的任務(上)第二十二章 戰鬥到底(下)第十一章 宣徽院(上)第九章 弓騎兵(上)第十二章 寨使大起舞(下)第八章 艱苦卓絕的守衛(下)第六章 工廠(下)第十章 戰鼓鼕鼕(下)第十三章 霹靂現,狂飆落(上)第六章 血戰房山兩元帥(下)第四章 狗(下)第十二章 信念破滅的瞬間(下)第二章 武學(下)第十一章 回鶻的士兵(上)第十六章 輕銳檢山林(下)第十一章 新?訊?文(上)第二十四章 解圍梁山(下)第三章 調五味諸將論敵策,布七路馮達調軍兵(上)第十章 北院(下)第六章 步兵進攻(,卡)第八章 警巡院(下)第十五章 霸州的起義(上)關於金朝中後期軍事制度的介紹第二十二章 死囚牢(下)第九章 鎬如雲,鍬如雨(上)第四章 爲了祖國(下)第二十章 血策(下)第八章 血戰小清口(下)第六章 迷霧隱隱兇徒手(下)第十七章 段鍾(上)第十八章 勢不可擋的尖刀(下)第十七章 費運判掛印去淮南(上)第七章 關於暫時放棄沂州和保衛根據地的兩個文件(上)第四章 大青山(下)第一章 交兵黃河岸(上)第六章 範汝增的火銃(下)尾聲第二十一章 洶涌澎湃的追擊(上)第六章 河橋爭奪戰(下)第九章 人南渡(上)第二十三章 血冤(上)第十四章 石橫鎮強攻戰(下)第六章 突騎連營鳥不飛(下)第五章 倍則分之(上)第九章 水火相勝,宋金交兵(上)第六章 傷其十指不如斷其一指(下)第十三章 嚇不退的計劃(上)第二章 船隊(下)第三章 臨安暗流 宿遷烽火(上)第六章 工廠(下)第十五章 左翼壘(上)第一章 彭義斌元氏就義,高太尉開州點兵(上)第十一章 共赴勝利(上)第二十二章 驚爆真州城(下)第十五章 豬(上)第二十四章 天淨沙(下)第八章 民主國家兵工廠(下)第七章 血戰小清口(上)第十一章 高城落日隱悲茄(上)第十九章 衝鋒與後撤(上)第十二章 胡山堡(下)第八章 陰差陽錯(下)第十六章 商船(下)第三章 困難重重的進攻(上)第二十四章 解圍梁山(下)第十六章 豬(下)第二章 完顏珣遣兵下淮北(下)第二十四章 吹不散的悲怮(下)第二十章 水可以絕,不可以奪(下)第十一章 前營騎兵(上)第十五章 人情難做(上)第十九章 元好問的任務(上)第二章 破壞與建設(下)第十章 北院(下)第十四章 嚇不退的計劃(下)第二十一章 戰鬥到底(上)第十一章 致力公心:潘正的姿態(上)第十五章 勝利與復仇(上)第四章 雅俗共賞:元好問改良文藝(下)第八章 軍隊(下)第十五章 外界形勢有利(上)第二十四章 吏員(下)第十四章 單于已在金山西(下)第十章 沃州的援軍(下)第八章 萬壑千巖位置雄(下)第三章 忙碌中又想起你 對我的若即若離(上)第六章 整軍經武:徐規的工作(下)第十八章 僧虔溯往事(下)第八章 關於暫時放棄沂州和保衛根據地的兩個文件(下)第二章 欺騙(下)第十七章 民兵(上)第二十三章 天地無路,忠義無法(上)第十四章 橫刀立馬英雄膽(下)第七章 絕擊天勝(上)第九章 地裂莒州(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