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轉運司(上)

要完成這樣的任務,首先要有人手。高俊趕緊去拜訪術虎高琪,希望從他手上借三百颭軍,畢竟自己手下一支成建制的騎兵都沒有。

術虎高琪已經是平章政事,對高俊也輕慢起來,高俊甚至都沒見到他的面,一名令史出來回報說,術虎宰相說可以,你自己去校場揀選,遇到好的隨便挑。

高俊對這個回答相當滿意,立刻趕往校場,桑真果然在這裡,阿里哲孛部的颭軍答應和高俊一起行動,他們對這個中原人相當信服,而且這個人對他們也是尊重有加,並不像是阿勒坦汗的其他人一樣,把他們視作邊疆來的野人。

桑真就是這麼對高俊說的,讓高俊也不由得苦笑,這不僅僅是出於偏見,颭軍最近在中都城內乾的事也挺讓人糟心,據說前不久還有一個人從裁縫鋪裡面搶了兩件衣服,牽着自己的馬,跑到御史大夫孟鑄家說要對他女兒提親的。

其他各部颭軍也有有興趣的,高俊揀選了三百人之後,令桑真統一管理,等到後日行動。

隨後,高俊又去聯絡那羣陝西勇敢軍。

中都治安恢復之後,寄宿在殷去寒那裡的勇敢軍人數越來越多,最後大部分不得不搬走,高俊爲其奔走了好久,終於爲這羣勇敢軍重新爭取了編制,目前寄在大興府武衛軍都指揮使名下,實際上由胥鼎指揮,彈壓京城治安。

胥鼎可比術虎高琪親切多了,在百忙之中親自接見了高俊,聽取他的要求之後,答應讓他自己選取一千名陝西勇敢軍,而且不用還回來了——勇敢軍人數太多,胥鼎這邊也不夠養的。

裴真得知此事後,痛快的答應了高俊,雖然他還不知道這位貴人的名字,但是毫無疑問,此人是可以信任的,與其留在大興府整天抓捕盜賊,還不如跟着他一塊兒上戰場。在他的帶動下,投效高俊這裡的人相當多,胥鼎只批准了一千人,但高俊卻招募了一千二百人。高俊特意讓裴真領的那一羣人仔細甄別過,參加過劫掠中都的人絕對不能要。

高俊重新清點了一遍自己的人手,現在有軍兵七百人、民兵一千人、少年軍二百人、陝西勇敢軍一千二百人、颭軍三百人。軍隊人數還不如完顏訛可,但是騎兵更多。

到了約定的日子,高俊率領手下的軍兵前往城外,陝西勇敢軍們自發提前到達,倒是颭軍晚了一步,這幫人習慣看太陽來確定時刻,而北京的緯度是要比黑龍江低很多的。當這羣勇敢的武士發現自己失約之後,一個個急躁的跨上戰馬飛奔出城,引起路人的陣陣驚呼。

“沒規矩,沒規矩透頂,當年世宗皇帝在的時候……”躺在牀上的紇石烈端知道外面發生什麼情況之後,劇烈的咳嗽聲淹沒了咒罵。

中都路都轉運司已經準備了糧車五百輛,雜役一千人,高俊的任務很簡單,總共分三步:第一,步行前往通州;第二,把通州儲存的漕糧裝到糧車上;第三,把糧車趕回來。然而還有一個附加任務,消滅會隨機出現在中都到通州路上的蒙古騎兵,稍微平坦一點的野外均有機率刷新。

蕭都轉運使憂心忡忡,一再告誡高俊此行務必成功,如若不然的話,百官可就沒有俸祿可發,也沒有糧食可吃了。

在出發之前,高俊和潘正已經制定了相應的應急預案,一旦被蒙古發現,涼車要往哪裡躲藏,軍兵應該如何應對,現在各位軍使都已經爛熟於心,在這一期間,潘正表現出了不錯的軍事才能,高俊已經開始琢磨着要不然別讓潘正帶兵了,調過來給自己當參謀長也好。

然而這念頭也是轉瞬即過,在這個時代,不讓一個將領帶兵基本上等於宣佈不再信任此人,所以潘正的陽谷營指揮的位置依舊穩固。

出發前往通州的過程基本有驚無險,三百名颭軍騎兵被放出去作爲探路前哨,遠近五十里範圍內的動向高俊一覽無遺。一路上都沒有遇到敵人,只有一名颭軍騎兵喜洋洋的帶回來一顆蒙古覘騎的人頭,高俊口頭獎勵了此人,並且要求全軍立刻變道,躲過了蒙古人隨後對這一地區的偵察。

等到抵達通州的時候,已經是出發第二天下午,高俊計劃在通州呆一個晚上,第三天早上再出發回去。

就本心而言,高俊本來是希望連夜回去的,她認爲本部的軍兵可以做到夜間行軍,但是大呼小叫的颭軍和與自己配合還不嫺熟的陝西勇敢軍就說不定了。

通州刺史、景州漕運副使等人愁眉苦臉的來見高俊,看到他手下稀少的軍兵之後連連搖頭,心裡認定這批糧食肯定要被糟蹋了。

“這位將軍,您帶的兵太少了,我們上書過,沒有三五萬兵,很難從通州帶糧啊。”

“兵貴精不貴多,縱然有三五萬兵,也抵擋不住蒙古人來去如風,倒不如像我這樣輕兵簡從,說不定敵人還發現不了。”敷衍了幾句,催促他們趕緊放糧。

從船上卸下來的金燦燦的小米與麥粒,被裝好放到馬車上,軍兵們大多數參加過去年的運河沿線的戰鬥,對於這樣的情景並不感到驚訝,但是陝西勇敢軍們就顯得十分好奇,對着糧船指指點點的,而來自東北的颭軍們已經驚呆了,隨後狂亂的叫起來。

突然,一艘船上傳來騷動,原來是一名颭軍想辦法爬上了船,並且驚訝的對他的同伴大喊:“長生天啊,我向你們發誓,這個大玩意兒裡面居然是空心的。”

在這羣人大呼小叫的時候,高俊正在和景州漕運副使交談,從他嘴裡高俊才得知,由於去年的戰鬥中,高俊燒燬了所有的糧倉——幸好完顏珣還不知道這件事——目前糧食儲機已經岌岌可危,只有開封附近還有糧食囤積,從黃河送到李固渡,北轉御河(即運河)到達中都。

“現在中都城每天要消耗糧食萬石,各轉運司就算全力輸送,也抵達不得,更何況還有黑韃肆虐,河東,陝西的糧食根本運不來,只能依靠水路輸送河南山東的糧食,這位將軍,你有所不知,輸送糧食本身就是消耗糧食,運送三石不能到一石,消耗實在是太大了。”

“那麼以往漕糧運輸不是如此嗎?”

“以往而言,西京北京具有肥沃的土地,河北更是富甲天下,東北內地耕地不多,但是人數更少,每年糧食都有結餘,中都的糧食全都依靠這些地方運送,路途短,消耗低。可如今西京和北京已經落入蒙古人之手,河北州縣全部殘破,自己尚且不足,更遑論供應中都,現在也就只能依靠河南的糧食了。”

第十九章 西夏的新生(上)第九章 戰地風來草木腥(上)第二十章 生活像等待創作的黏土(下)第十九章 梁山鏖戰(上)第八章 曬網村逆擊戰(下)第十六章 震驚的知府(下)第三章 困難重重的進攻(上)金朝的國朝文派第六章 邢州的合圍(下)第十六章 一堆蒼煙收不起(下)第十章 月朗朗(下)第十五章 在穩當可靠的基礎上,爭取一切可能的勝利(上)第五章 二郎君遇險州城外(上)第二十二章 踏營寨高俊破敵寇,扮友軍左軍賺城門(下)第八章 牛(下)第十章 月朗朗(下)第六章 散兵(下)第十六章 諸線牽(下)第十一章 千鈞一髮的行動(上)第九章 簾卷西山硝煙盛(上)第二十一章 山巒回(上)第十九章 上平西(上)第二十三章 法?理?情(上)第四章 白刃紛紛(下)第一章 通訊兵(上)第十六章 張開手起飛 讓年輕無極限(下)第十三章 餌與誘(上)第十二章 前營騎兵(下)第十八章 段鍾(下)第五章 走在情感與理智之間(上)第十六章 左翼壘(下)尾聲第三章 春曉曲(上)第二十三章 捷書飛上九重天(上)第九章 鬱悶的軍使(上)第二十四章 趙公旭牽引滔天計(下)第二十三章 虛景實情(上)第十八章 進與守(下)第六章 掌新兵軍馬同西走,隔長河魯豫大交兵(下)第十六章 潘正(下)第十章 血酬(下)第九章 四方館(上)第二十章 縱馬嶺(下)第六章 抹不去的信念(下)第二十一章 陳郎中的計策(上)第二十章 現代戰爭(下)第七章 牛(上)第十三章 血染石牆(上)第十二章 陸娘(下)第八章 絕擊天勝(下)第二十一章 驚爆真州城(上)第六章 大興府(下)第二章 風雲斷,日月昏(下)第二十四章 萬物萌(下)第十章 人南渡(下)第一章 忽聞疊鼓一聲飛(上)第一章 紅襖起(上)尾聲第二十一章 錯轂短兵(上)第二十四章 歸(下)第三章 遲疑(上)第十九章 節鎮(上)第十五章 勝利與復仇(上)第十三章 苦鬥營州孫總裁(上)第二十三章 終舉義幟(上)第十七章 地陷魯南(上)第十一章 也王爺掘地三尺,真定府毀家輸軍(上)第七章 再動旌旗催陣鼓(上)第二十三章 天地何所依(上)第二十三章 千萬人的復仇(上)第六章 血銀(下)第二十章 掙不脫的鎖鏈(下)第二十一章 逃避(上)第五章 來之不易的勝利(上)第十五章 遍篩燕山:也古的防守策略(上)第十五章 高舉正義之劍(上)第八章 民主國家兵工廠(下)第二十二章 金朝的陰謀(下)第九章 華東莊(上)第八章 鑄爐(下)尾聲第二十章 以人民的名義(下)尾聲第一章 混戰泰西(上)第七章 陰差陽錯(上)第十三章 木華黎重拳出動,太平軍設兵邯鄲(上)第十五章 高舉正義之劍(上)第二十二章 龍吟虎嘯一時發(下)第十三章 成敗瞬間判若雲泥(上)第二十章 間隙生同牀(下)第十一章 血稅(上)第十三章 誓?隱?網(上)第二十三章 物資(上)第十三章 邢州的結局(上)第二十三章 步兵(上)第十九章 警備騎兵(上)第十一章 狂風過去孤梟啼(上)第十七章 段鍾(上)第六章 書信頻頻(下)第四章 鮑員外的野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