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紅襖起(上)

“天道好還,中國有必伸之理,人心效順,匹夫無不報之仇。”

——開禧北伐時宋軍的宣戰書

深夜,臨朐縣城。

臨朐是山東東路益都府下屬的六縣之一,而益都府是山東東路的總管府,山東東路總管府兵馬司、山東路統軍使司、山東東路轉運司均設立於此,是金朝東方的重鎮。而臨朐則是益都府的南部門戶。夜深人靜,除去街上偶爾的更聲之外並無聲息。

忽然,城外出現了一條火把組成的巨龍,沿着山路游到縣城之下,發出嘈雜的吶喊聲!

城牆上幾個正在打瞌睡的弓手猛然驚醒,十幾架梯子已經搭到了女牆邊上,往下一看,成百上千身穿紅襖的壯漢,口裡銜着長刀,正在奮力的往上爬!

“紅襖賊來啦!”不知道是誰喊了一聲,一羣人丟下手中的弓箭刀刃,連滾帶爬的從城牆上跑了下去,連裝模作樣的抵抗都沒有,紅襖軍迅速佔領了城堞。

臨朐縣令還在被窩裡做着美夢,直接被僕役拖出來,連外衣都來不及穿,趴在一匹馬上從北門逃了出去,縣尉、主簿等人也逃之夭夭,數千名紅襖軍在一個時辰之內,兵不血刃的佔領了整座臨朐縣城。

清晨,居民們不安的從窗戶間的縫隙往外眺望,一名威風凜凜的大漢,在數十名騎兵的簇擁之下走過衙街,其他的紅襖軍們正在搬運倉裡的糧食。

十一月,楊安兒攻克臨朐縣城,金末山東影響最爲深遠的勢力紅襖軍正式登場。

不過在同一天晚上,高俊對這件事情確實一點也不知情,他正在偷襲東寨的路上。

白天,數千名農民幫助高俊解了圍,時全的部隊倉皇的撤離回南寨,高俊顧不得力戰一天的疲憊,立刻投入到了整編、安撫、訓練農民的工作當中。就在這個時候,孫庭再次提出意見:時全的軟肋不僅是糧食,還有住宿。

從前一天晚上李銘的偵查結果來看,時全沒有攜帶多少帳篷,完全是借宿南寨的民房,這本來也不失是一個辦法,可是今天大家清楚的看到,這羣人爲了攻城,把南寨房子的房樑都拆了個乾淨。換句話說,如果不想在十一月的冷風之中露宿街頭的話,時全今天晚上就該挪挪窩了。

今天頗有斬獲的騎兵們再次出動,四散偵查時全所部的住宿動向,天剛剛黑的時候,情報就來了,時,全機員將部隊分成了三部分,主力依舊駐紮在南寨,一部分在東寨,還有少部分駐紮在心觀寺。

高俊當即拍板,偷襲東寨的敵軍。

夜襲不在於數量,但很看重質量,只有紀律好,士氣高的部隊才能在夜襲作戰當中所向披靡,土地革命戰爭時期,儘管數量,裝備都遠遠不如敵人,井岡山的部隊卻經常組織夜襲,奪取白天失去的陣地,這辦法屢試不爽。

所以高俊也沒有派出幾百農民軍,而是親自率領六十名軍兵,趁着夜色偷偷向東寨進發。

“還有多遠?”高俊低聲的詢問嚮導,這是一名來自東寨的軍兵。那人用力踩了踩地面,回答說:“我一刻鐘就到了,我對這條路太熟悉了,人記不起來,腳都能記得起來。”

高俊沒有說話,回頭看了一眼身後朦朦朧朧的人影,一想到稍後夜襲作戰的難度,心裡也忍不住打起鼓來。

敵人根本沒有隱蔽他們在東寨的打算,村口就連着兩盆篝火,成羣的人馬聚集在各房屋內飲酒作樂,高俊等人匍匐在地面上一點點靠近,僅憑肉眼就能看出,這絕對不是一座空營。

三十丈,二十丈,十丈……一點點靠近預定的衝擊位置,高俊等人絲毫沒有被察覺,東站門口的兩名哨兵一面打着哈欠,一面眼巴巴的看着村裡的酒肉。

到了預定的位置,高俊站了起來,抽出直刀,那金燦燦的光芒,黑暗中一目瞭然,就像是在黑夜中抽出的陽光一般。刀尖劃過一個豪邁的痕跡,筆直的劈向前方!

“衝啊!”軍兵們高呼起來,紛紛從地面躍起,從不同的方向衝進東寨。

“不好,有人劫營!”時全的人馬大呼小叫起來,有個人立馬抽出兵刃出村察看,有的人跑回營帳收拾東西準備逃跑,更多的人瞪着一雙醉眼,茫然的左顧右盼。

高俊並沒有衝鋒在前,而是緊張的看着軍兵夜襲的效果,敵軍果然方寸大亂,秩序全無,手裡拿着兵刃,茫然的尋找偷襲的官軍,不經意間身後就會突然躥出一個人,一槍捅在自己的肚子上。

“啊!!!”更多的人崩潰了,甚至開始自相殘殺起來。

高俊滿意的看着效果,決定見好就收,從懷裡掏出一面鑼來,噹噹噹的敲響。

隊正們一直豎着耳朵,聽到鑼聲之後,紛紛從東寨撤出,不一會兒一個個跑到高俊面前報到。

“樓升隊,全體在此!”

“馮達隊,全體在此!”

“張大春隊,全體在此!”

……

六個隊全部撤出,高俊心下鬆了一口氣,一揮手,“走!”

東寨裡面還在混亂,喊殺聲還沒有停歇。

在撤回去的路上,馮達湊到高俊旁邊,高俊一下子聞到酒肉的香氣,不由得奇怪的問:“這是怎麼回事?”

“撤走前就地撈了一把,也沒弄到什麼東西,一瓶村酪酒,一隻烤雞。”馮達嘖嘖讚歎,這隻烤雞確實很香,看樣子時全手下還是有些“能人”的。“軍使,我把這隻雞給您和何先生。”

一句話就勾起了高俊的饞蟲,但他還是儘可能穩住了心神,用殘酷的語氣對馮達說:“東西是你繳獲的,分給你們隊的人吃吧。”頓了頓,又補充一句:“以後別這麼幹了,爲只烤雞,萬一傷了性命不值得。”

“那……也行。”馮達嚥下一口口水。

大概走了一刻鐘,前頭部隊停了下來,對面傳來聲音:“是高軍使嗎?”

宅院裡還在緊張的工作着,白天的傷員全部運進,正在包紮救治,在白卉的負責下,繡工們妥善的爲傷員們包紮。何志也剛剛和趙汝凡對完倉庫的帳,正在準備傷病員的撫卹物資,高俊急匆匆,但是踮着腳走了進來,兩個人在正堂的屏風後面悄悄談起話來。

“周虎的傷情怎麼樣?”

何志也搖搖頭。“大概也就一晚上可活了,他現在很痛苦。”

第一章 風雲斷,日月昏(上)第二十二章 騎兵(下)第十八章 深化軍事改革(下)第八章 郭延嗣(下)第六章 貓(下)第二十三章 刑事法令(上)第十五章 軍管法令(上)第八章 兩羣不速之客(下)第十八章 期待着一個幸運 和一個衝擊(下)第八章 民主國家兵工廠(下)第十二章 致力公心:潘正的態度(下)第二十四章 喋血玉津園(下)第十三章 妥協(上)第二十四章 蛆(下)第二章 桃花盡日隨流水(下)第二十三章 物資(上)第二十四章 天地無路,忠義無法(下)第十八章 濱州混戰(下)第十九章 衝鋒與後撤(上)第十三章 出其所不趨,趨其所不意(上)第二十章 狼(下)第十一章 宣徽院(上)第二章 劉家渡突襲戰(下)第十二章 整軍法令(下)第七章 牛(上)第二章 詩人高唱而至(下)第二十一章 戰鬥到底(上)第二十三章 歸(上)第二十四章 四海一心:決戰的最高戰略(下)第十八章 血雨腥風(下)尾聲第十章 掙扎(下)尾聲第七章 商業法令(上)第九章 尋找道德,但別扔掉法律(上)第七章 商業法令(上)第七章 蒙漢分明:蒙古人的觀念(上)第九章 月朗朗(上)第二十三章 天蒼蒼(上)尾聲第八章 絕擊天勝(下)第十六章 勝利與復仇(下)第二章 通訊兵(下)第十六章 商船(下)第十四章 暗中人事忽推遷(下)第八章 牛(下)第十章 李世昌遊說治軍,蒙古軍掣肘地道(下)第二章 孔元政的決心(下)第三章 狗(上)第四章 北鄙備戰急(下)第二十章 奮戰的軍兵(下)第十一章 見(上)第十二章 鬥百草(下)第十四章 三縣合討賊(下)第十七章 親軍司(上)第十八章 教育法令(下)第十二章 狂風過去孤梟啼(下)第七章 關於暫時放棄沂州和保衛根據地的兩個文件(上)第二十四章 懸崖勒馬也王爺(下)第二十章 匯(下)第十六章 愛恨河坊街(下)第六章 掌新兵軍馬同西走,隔長河魯豫大交兵(下)第二十三章 降霹靂高俊申天罰,上和書嚴實求苟且(上)第六章 來之不易的勝利(下)第十章 秩序與混亂(下)第十四章 百業興(下)第十六章 血簿(下)第十二章 宣徽院(下)第一章 意外的故人(上)第十九章 溏濼磐石馮叔至(上)第十八章 人生險阻艱難裡(下)尾聲第七章 邢州的首戰(上)第四章 白刃紛紛(下)第三章 伏(上)第二十一章 痛苦的頭領(上)第十八章 徐參軍六裡敗退,完顏珣一下金牌(下)第九章 金光殊途:敗軍會講大實話(上)第九章 戰鼓鼕鼕(上)第十六章 西夏的內亂(下)第三章 厲兵秣馬(上)第二十一章 心念忉忉(上)第十章 人南渡(下)第六章 溫迪罕僧虔(下)第二十二章 逃避(下)第十四章 木華黎重拳出動,太平軍設兵邯鄲(下)第十九章 火漫山東(上)第二章 意外的故人(下)第八章 警巡院(下)第九章 進退兩難的處境(上)第十三章 方向調整(上)第十二章 高城落日隱悲茄(下)第十六章 亂紛紛(下)第五章 一日之差,百年之愧(上)第二十章 梁山鏖戰(下)第二章 殺士卒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下)第十四章 血案(下)第二十四章 告別所有舊的想法 別害怕 不像話(下)第九章 地裂莒州(上)第八章 尺素傳(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