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錯轂短兵(上)

“北人恃騎射,戰勝攻取。今夏月久雨,膠解,弓不可用。”

——兩名契丹人爲南宋軍隊出的主意

“軍使,郭延嗣太老實,耳根子軟,恐怕是拗不過完顏白撒。”潘正焦急地說:“讓我也去西寨吧。”

一開始高俊不可置否,但眼看着月亮也出現在天空上,只能無奈的同意了潘正的建議。又等了好久,直到深夜,西寨的人才浩浩蕩蕩的開進小山墩堡。

高俊沒有時間責備郭延嗣,白卉帶領繡工們已經做好了紗布和繃帶,有關戰傷的處理,郭延嗣的經驗比何志也更豐富,高俊乾脆的讓他的現在馬上去給白卉做講解。

“我……”垂頭喪氣的郭延嗣似乎好像還要說些什麼,但是看着高俊的目光,他欲言又止,順從的離開了,高俊看在眼裡,心裡有些難受。

深夜,大部分軍兵都已經安排好住宿,但是各寨的村民們只能一起蜷縮在空地上,高俊再怎麼高風亮節,也不會讓軍兵們在這個天氣睡覺,然後第二天再出陣廝殺。

開玩笑,我領的又不是人民子弟兵。

儘管如此,高俊心裡面還是頗有掛念,何志也忙完第二天的安排之後,兩個人在空地裡走了一圈,看看大家的狀況。

猛安謀克戶們視爲婚姻,在小山墩堡大多有幾個親戚,故而都跑到親戚家投宿去了,住在空地裡的多數爲原本的奴婢和驅口。他們衣衫破敗,面有菜色,懷裡抱着一兩件行李,或者是家裡的雞鴨,儘可能的蜷縮在一起,彼此靠着取暖。儘管何時也安排在空地上點了兩叢篝火,但依舊不足以抵禦11月份的嚴寒。

“五十歲以上、十歲以下的人都接到宅院裡去睡了。”何志也也是面色不好,自從他們來了小山墩堡,這裡日夜激盪,很多人都覺得疲憊了。

巡視之後,高俊派出了李銘爲首的十名軍兵,呈扇形向南搜索,尋找時全的蹤跡,觀察他們的動向。

李銘本人今天下午睡了一覺之後,感覺精力充沛,他矯健的越過茫茫曠野,一直抵達南寨附近,看到了村裡面星星點點的火把,時全將他的大營設在南寨。

此刻,時全就坐在原本溫敦傑的家中,和幾個老弟兄喝酒議事,然而大部分首領都沒有議事的打算,只是喝酒聊天。在他們看來,帶了兩千圍這一座小小的堡壘,只怕明天大兵一到,那個百戶官就得乖乖投降,納粟獻財了。

時全在主座上聽着,覺得這次議事實在沒意思,也沒有多留各位首領,喝了一陣就各自回去歇息了,到這個時候時青才進來。

“叔父,宿營已經安排妥當。”時青低聲彙報:“巡哨都已經安排齊備,炊糧、飲水全都不缺。”

時全很是滿意的點點頭,和其他首領只想一輩子當個逍遙好漢相比,自己這個侄子的目標是成爲真正的統軍將領,辦起事來也勝過其他人遠矣。

“叔父,我還是覺得咱們沒必要打押剌百戶。既然那個高俊想跟咱們結交,那就認識認識唄,何必爲了這五百石小米而撕破臉呢?叔父不是一直想受招安嗎,剛好這也可以搭條線。”但是時青隨後的話就讓時全拉下臉來,從他決定出兵開始,時青就不放棄一切機會勸說自己。

“我也說過,山寨缺粟米,不能得個三五百石粟米,今冬過得不快活。”時全很不開心的回答。

時青彷彿沒有看出他叔父的臉色,依舊在極力爭辯:“叔父,雖然缺些糧食,今年冬天也不是過不去,可是一旦爬上了高俊這條線,咱們聯繫官府就容易了,到那個時候受了招安,還怕缺糧嗎?”

“說那麼遠的事兒能有什麼用?眼下有糧纔是最重要的。”時全放下酒碗。“想招安我隨時都能招安,不差高俊這一個,這廝接了我的信居然敢不回覆,不敲打敲打他,我的面子往哪裡放?人活一張臉,說什麼我也得把這面子找回來。”

“在江湖上有面子雖好,能穿紫芝麻羅,戴四樑冠豈不是更好!”時青這話的意思是說時全接受招安就能授五品官職,比哪門子社會大哥都威風。

“行了,行了。都已經到這裡了,再說這個還有什麼用。”時全擺擺手。“你早點歇息吧,明天你要做前鋒。”

第二天清晨,高俊早早的登上了寨牆,昨夜派出去的五名軍兵均已返回,高俊得知,時全沒有分兵,也沒有留什麼後手,以南寨爲據點,全家老少一波流的攻過來了。

小山墩堡位於一座小山丘上,雖然不過十幾米高,但是畢竟居高臨下,尤其是這座小山丘外還有一條小溪圍繞着大半個山丘,大約有兩三丈寬,深度在小腿中間,但是最窄的地方,成年人如果不穿盔甲可以一躍而過,大約有到腰間那麼深。小溪裡有用青石墊出來的小路,昨夜西寨的人來到後也被高俊拆毀。

很快,高俊再次看到了那面黑旗,但是這次不是十幾名騎兵護送了,而是兩三百名步兵,中間夾雜着幾個騎馬的人。雖然現在還沒有紅襖軍的名稱,但是這羣人確實身穿赭紅襖,這也是整個山東地區的起義軍、土匪、豪強土兵都喜歡的裝束。

時全的手下當然不想在這麼寒冷的天氣裡徒步涉過溪流,黑旗搖動了幾下,在那羣騎馬的人的驅趕下,軍馬開始向東前進,準備從東面溪流沒有圍繞的地方準備進攻。與此同時,一名騎手從陣中奔出,向小山墩堡而來。

“我是嶧山時全的弟兄,高百戶,只要你們給我八百石粟米,我們就此撤走,以後再不相犯。”

“漲價還挺快。”高俊心裡吐槽了一句,示意了一下,潘正心下明白,就回喊起來。

“粟米就在這裡,都是我押剌百戶的人一耕一鋤種出來的,你等有命來取嗎!”

軍兵們聽到對面要八百石粟米還有一些吃驚,聽潘正這麼一說,吃驚全都轉化爲憤怒:糧食是我們累死累活掙出來的,你兩嘴一張就要走八百石?真以爲我們手裡沒有傢伙嗎?

那名騎手並不以爲意,立刻打馬回陣稟報去了。看着敵人越靠越近,高俊命令師靖:“去把郭延嗣找來!”

“是。”師靖現在是什將,在戰場上掌管旗幟,同時還是高俊的警衛員,他把手中的五色旗交給旁邊一名軍兵之後,趕緊下牆去把郭延嗣找來。就在這時,一個瘦小的身影上了牆,要把五色旗搶過來。

“李小七,你幹什麼?”高俊發現這居然是李小七,不由得愕然。“你現在應該在何志也那裡待命。”

“我跟何先生說了,要跟高大哥去打仗,何先生答應我了。”

“何志也,你夠……”高俊在心裡面怨念了一陣,非常嚴肅的指着李小七,囑咐他說:“聽着,過一會兒我讓你幹什麼就去幹什麼,讓你站着你就站着,讓你趴着就趕緊趴着,一個命令不聽我的,你就死定了。”

“是!”小七手持五色旗,非常嚴肅的回答。

就在這時,郭延嗣揹着弓箭,急匆匆的登上牆來。

郭延嗣彎弓搭箭,耐心的等待着,那人正在指揮軍馬布陣,就在他側身揮手的時候,郭延嗣猛地一收,隨着弓弦一聲霹靂響,那支利箭“簇”地一聲就飛了出去,避開了一身皮甲,正中此人腋窩下面的空隙,那人猛的一震,直接翻馬掉了下去。

“好!”小山墩堡的軍兵們都熱烈的歡呼起來。

第九章 食鹽法令(上)第二十一章 順與叛(上)第十七章 冒險與危情(上)第五章 辛勞的家主(上)第三章 身後身前事莫猜(上)第二十四章 上下同欲者勝!(下)第二十三章 魯南根據地的最後一戰(上)尾聲第九章 聚義宿遷縣(上)第四章 白刃紛紛(下)第十九章 理學派再起北伐議(上)第十八章 十面埋伏大將名(下)第四章 撼不動的柱石(下)第五章 不想負責的就無解(上)第八章 間諜(下)第十六章 左翼壘(下)第十九章 意離離(上)第八章 決戰朔方劉伯林(下)第四章 身前身後事莫猜(下)第四章 厲兵秣馬(下)尾聲第二章 詩人高唱而至(下)第二章 連虜平寇,完顏珣的選擇(下)第二章 桃花盡日隨流水(下)第七章 彭義斌堅守泗州城(上)第十二章 宋軍之敗,彌遠之得(下)第二十三章 四海一心:決戰的最高戰略(上)第二十四章 天地無路,忠義無法(下)第十八章 段鍾(下)尾聲第十章 勾腸債務(下)第二十一章 出擊擾亂敵軍(上)第十九章 雲裡帝城雙鳳闕(上)第十三章 在寬大機動中大量消滅敵人(上)第十一章 守衛與潰散(上)第十九章 理學派再起北伐議(上)第七章 曬網村逆擊戰(上)第四章 春曉曲(下)第三章 衆將士灑淚別親,大本營圖畫中原(上)第六章 來之不易的勝利(下)第四章 獨騎能當百萬兵(下)尾聲第十五章 游龍調(上)第十二章 血稅(下)尾聲第五章 一日之差,百年之愧(上)第十五章 熬不過的非議(上)第二章 彭義斌元氏就義,高太尉開州點兵(下)第七章 萬壑千巖位置雄(上)第十五章 愛恨河坊街(上)尾聲第十章 金光殊途:敗軍會講大實話(下)第二章 意外的故人(下)第九章 月朗朗(上)第十七章 血雨腥風(上)第八章 木柝傳,金鼓振(下)第二十二章 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下)第十四章 行軍法令(下)第八章 血鐵(下)第九章 血酬(上)第二十四章 吏員(下)第二十二章 留守司(下)第二章 意外的故人(下)第十九章 屹立千仞的守軍(上)第八章 憧憬的災民(下)第十九章 俘虜法令(上)第十一章 見(上)第十五章 苦?甜?怨(上)第二章 詩人高唱而至(下)第一章 炮火準備(上)第二十一章 順與叛(上)第十七章 暮遲遲(上)第十一章 雄州的屠殺(上)第十六章 瘴氣三時作陣雲(下)第二章 瘴雲滾滾(下)第二十章 匯(下)尾聲第十章 愛情與瞭解 不一定關聯(下)第二十四章 喋血玉津園(下)第十八章 工?農?擇(下)第二十章 縱馬嶺(下)第十章 水火相勝 宋金交兵(下)第二十三章 告別所有舊的想法 別害怕 不像話(上)第九章 全面穩中求進(上)第十二章 整軍法令(下)第十六章 熬不過的非議(下)第十四章 東風惡(下)第五章 來之不易的勝利(上)第十一章 胡山堡(上)第五章 不想負責的就無解(上)第一章 一片山河好氣象(上)第十六章 西夏的內亂(下)第四章 青萍之末(下)第二十三章 東遼的終結(上)第五章 掌新兵軍馬同西走,隔長河魯豫大交兵(上)第五章 白銀(上)第七章 郭延嗣(上)第十章 全面穩中求進(下)第十章 巧用力叢氏奪睢陽,勢蓋天高俊再和議(下)第十四章 也古(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