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時全出現(上)

“復相團結,所在寇掠,皆衣紅納襖以相識別。”

——金人描繪紅襖軍的形象

山腰間,十幾個年輕人正圍坐在一起,輪流傳着一口瓢飲水,嚼着粗糲的餅。高俊喝下一點冰涼徹骨的水後,傳給了坐在旁邊的李澤,這個年輕人剛纔打柴出了一身汗,抱起水瓢就灌了一大口,顯得十分舒爽的樣子。

“李大郎慢點喝,天氣冷,一口氣喝這麼多涼水是要鬧肚子的。”何志也關切的說了一句。

“鄉下人,不講究。”李澤不在乎的說,把剩下的半瓢水傳給他旁邊的範有田。

高俊和何志也在八白石村轉悠了一個時辰,也沒遇到幾個願意攀談的人,聽說村裡的年輕人都上山打柴之後,兩個人拿出事先備好的一點點心換來些乾糧,撿路跟上山來,準備找這些年輕人聊聊。

路哲等人看到這三個突然上山,看上去就是殷實人家的人十分驚訝,高俊解釋說自己是中都大興府來的,這幾個人才半信半疑的點點頭。高俊兩人不好說動手幫忙,乾脆就在旁邊幹看着,等到該吃晌午飯的時候,何志也掏出乾糧,主動請幾個年輕人一起吃飯,此舉大大打消了路哲等人的戒心,氣氛開始變得融洽起來。何志也順便說了幾個有關中都的故事,年輕人們完全不再戒備,幾個人同喝一瓢水。

“我們從南邊的押剌百戶過來,聽說他們要把承安年間括的地退回去,你們村收了嗎?”何志也裝作不經意的問了一句。

“不可能。”李澤咬下一小塊餅子。“我看這是邪性的很,無緣無故誰會退地啊。”

“就是,我看這事兒不對。”範有田接過這句話。“我們跟押剌百戶非親非故的,也沒點情面,這事兒八成有問題。”

“押剌百戶的地都是官地,本來就不是他們自己的,還怎麼退給我們?回頭等下一次括地的時候又給括回去了。”路哲情緒沒有李澤那麼激烈,倒是講了一些法律層面的問題,確實是高俊還沒想到的。

“我看他們是把地弄廢了,想要咱們幫他養地。”劉國安是個瘦小的年輕人,但是偏偏有一雙吊梢眼,生氣的時候就眯起來。

“我倒是知道點消息。”魏小乙壓低聲音:“南邊嶧山的賊人時全要來了,押剌百戶這是害怕了,想要裝窮呢!”

“你說什麼?”高俊失聲問了出來。

“我前不久剛跟着文太公的車幫工,去了一趟濟州,聽人說那邊的時全帶了兩千人馬,要來打押剌百戶借糧呢!押剌百戶害怕了,所以要退地,裝作沒糧的樣子,讓賊人來打咱們莊子。”

“原來如此。”儘管這邏輯不是很通順,但是幾個人完全相信了,紛紛義憤填膺的聲討押剌百戶嫁禍於人的行爲。

看着這幾個人憤恨的話語,高俊和何志也面面相覷,確實,退地這件事簡直可以用魔幻來形容,毫無理由退地,任誰都會覺得有詐的。至於時全的消息,他們倒是有些心理準備,眼下就是他們和時全進行時間競賽,看是否能完成戰爭準備的時候。

何志也覺得還是應該從村民的需求入手,於是又接着問:“現在你們村日子過得怎麼樣?”

“馬馬虎虎吧,餓不死。”李澤啃完了自己的乾糧就罷手了,今天早上碰到文月兒把他一整天的心情都毀了,每次他碰到這個女人都會覺得心裡面亂糟糟的。

路哲看出來現在的場景有點尷尬,幫忙打圓場:“日子一般,大家都受窮,尤其是柴炭貴,周圍能打柴的地方是越來越少了。”

“十字坡那邊不是還有不少樹嗎?怎麼不去那裡?”高俊突然想起來他們來押剌百戶的時候,路經十字坡吃的好大饅頭。

“那邊官田地多,不是官地的就是幾個莊上的林子,離我們這裡又遠,來回一趟也得一天。”範有田抱怨起來,不免有些垂頭喪氣。

“鍋竈起不來,家裡不興旺啊。”高俊帶着點悲天憫人的語氣,深深嘆了一口氣。

李澤冷笑一聲:“我們這樣的怎麼成家?在座的幾個都沒結親。”

“哦?”一個人打光棍可以理解,全村人都這樣就是個問題了,高俊把好奇的目光首先投向了路哲。

“還不是因爲窮嘛。”路哲倒是沒什麼不好意思的,把最後一口餅塞到嘴裡愛。“過年的糧食都沒有了,八白石村快過不下去嘍。”

“那怎麼辦?”

“管文太公借錢唄,先過這個年再說,大不了也給人家當奴婢去,反正現在這樣,也許還不如當奴婢呢。”範有田爲難的看着高俊,舒手拿過了一小塊兒乾糧。

“李澤兄弟,你有喜歡的姑娘嗎?”何志也語氣很輕緩,高俊仔細聞聞,話語裡還帶着點兒雞湯味兒。

“沒有!”何志也尾音尚未落,李澤就斬釘截鐵的否認了,也許也是覺得自己說話太沖,李澤的語氣軟化一些,朝路哲努努嘴。“路兄弟喜歡村西家裡的韓小娘,兩個人早就情投意合了,估計明年就要結親了。”

但是聽了這話,路哲的臉卻黑了下來。“還沒跟你們說呢,我結不了親了,韓小娘要到東平府去做工,明天就要走。”

很顯然其他年輕人也是剛剛知道這個消息,大家都露出驚訝的表情。

“這,這是怎麼了?你們不都談好了嗎?”範有田問話都不大利索了。

“還不是因爲沒糧,再這麼下去,不用過年他們家就要斷炊了。”路哲舒了口氣,神色又正常了一些。“也好,做工一年既能省糧食,說不定還能攢下點錢,我今年努努力,爭取明年結親。”

“咱們就這麼點兒地,怎麼侍弄都是這樣了。”李澤站起身來,準備繼續幹活。

前鋒部隊大搖大擺地渡過了泗水,取道濟州、兗州之間,大張旗鼓向西北而去。濟州刺史和泰寧軍節度使彷彿一夜之間變成了聾子瞎子,對招搖過市的時全不聞不問。

“濟州刺史手下並無鎮防軍,兗州節度使都軍司不過三百鎮防軍,這點人馬怎麼攔得住我?”時全頗爲自得,一路上除了少數掌管捕盜之責的效節軍略微騷擾了一下,大批人馬並未受到阻攔。以這樣的行軍速度,不過五六天就可以抵達押剌百戶。

第二十一章 馬(上)第十四章 邢州的結局(下)第九章 全面穩中求進(上)第一章 糧(上)第二十二章 覺醒的巨人(下)第二十三章 秋風烈烈(上)第一章 炮火準備(上)第六章 貨物(下)第二十四章 虛景實情(下)第一章 數數鈔票永遠都比標籤少(上)第十九章 溏濼磐石馮叔至(上)第六章 不想負責的就無解(下)第三章 南宋的混亂(上)第十六章 合(下)第十九章 屹立千仞的守軍(上)第二十一章 龍吟虎嘯一時發(上)第十二章 前營騎兵(下)第十九章 梁山鏖戰(上)第二十一章 山如是,海如是(上)第十七章 鼠(上)第十七章 洺州的回擊(上)第二章 金蓮川(下)第十七章 浪淘沙(上)第十六章 峰迴路轉的反擊(下)金朝末期的關河爭奪戰第九章 正與奇(上)第二十一章 攻?防?學(上)第二章 糧(下)第十三章 工兵(上)關於金朝中後期軍事制度的介紹第八章 兵者,詭道也(下)第十八章 新顏換(下)第四章 判?決?待第二十二章 軍語法令(下)第十五章 外界形勢有利(上)第二章 令人疑惑的情報(下)第四章 判?決?待第二十一章 驚爆真州城(上)第十章 沃州的援軍(下)第四章 北鄙備戰急(下)第四章 起落山道(下)第二十一章 燒不盡的野火(上)第七章 說不出的想法(上)第十五章 苦?甜?怨(上)第十九章 國子監(上)第五章 東與西(上)第二章 彭義斌元氏就義,高太尉開州點兵(下)第十二章 雪之進軍(下)第二十二章 覺醒的巨人(下)尾聲第七章 艱苦卓絕的守衛(上)第十六章 左翼壘(下)第四章 路茫茫(下)第十七章 浪淘沙(上)第十五章 外界形勢有利(上)尾聲第八章 無論你肯或不肯 我都選擇等(下)第十九章 縱馬嶺(上)第十一章 宋軍之敗,彌遠之得(上)第二十章 血策(下)第十四章 出其所不趨,趨其所不意(下)第十三章 妥協(上)第十五章 豬(上)第三章 延伸殺傷(上)第十五章 日月昏昏(上)第九章 後遼的陷阱(上)第一章 殷有禎(上)第十九章 反對(上)第七章 憧憬的災民(上)第七章 絕擊天勝(上)第十三章 身體力行:宣傳之道(上)第十八章 人口(下)第十五章 一堆蒼煙收不起(上)第十四章 在寬大機動中大量消滅敵人(下)第五章 抹不去的信念(上)第二章 完顏珣遣兵下淮北(下)第三章 轉運司(上)第六章 勸?恨?歸(下)第五章 柳暗花明(上)第二十章 西夏的新生(下)第十一章 兵貴勝,不貴久(上)第六章 事重重(下)第八章 朝朝馬策與刀環(下)第十二章 人(下)第十章 簾卷西山硝煙盛(下)第十章 正與奇(下)第二十四章 降霹靂高俊申天罰,上和書嚴實求苟且(下)第十八章 星轉鬥,駕回龍(下)第六章 散漫與果決(下)第十七章 密謀(上)第十五章 糧食(上)第十四章 于闐的遺民(下)第十三章 東風惡(上)尾聲第十六章 應將性命逐輕車(下)第二十一章 閒棋冷竈(上)第十八章 地陷魯南(下)第十三章 老將知兵,宿臣善政(上)第四章 忍耐不是壞事(下)第二十一章 獻州的收復(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