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騎兵(下)

統帥這支強悍軍隊的是吉惕忽裡,汪古人的首領,此人在明昌年間就開始與蒙古人暗通款曲,但是直到鐵木真稱汗之後才正式投靠。

汪古部臨近漢地,技術先進,實力強大,因此鐵木真也不可等閒視之,給了吉惕忽裡三個千戶的編制,還嫁了個女兒。此刻,投桃報李的吉惕忽裡率領着上萬騎兵南出燕山,準備一舉破掉潘正的營寨。

由於戰場容積的因素,重騎兵的正面衝鋒往往不可阻擋,規模上萬之後更是可以在區域戰場內輕鬆的克敵制勝,史上很多以少勝多的戰例,都是精銳騎兵把步兵像多米諾骨牌一樣,一串串的推平,而對方空有巨大的人力,卻無法在戰場上展開。

騎兵完全調動起來,不斷髮動進攻,這是戰場上最危險的情況,但他們面對的是潘正。

“敵軍是衝着潘正來的,很明顯是想一鼓作氣擊垮我軍,那他們就大錯特錯了,現在只需讓潘正帶領着他的集團抵禦住敵人的反擊,我就應該繼續做攻城戰的準備,並擊破交亭、金水閘、盧溝橋等敵軍重兵把守的要道,進一步的壓縮敵人的防守範圍!”

在得到潘正一連串的報信之後,高俊卻出乎意料的沒有選擇全力應戰,而僅僅把敵軍鋪天蓋地的進攻交給潘正應付,南線光軍依舊有條不紊的做攻城戰的準備。

“敵軍雖然只有一萬多騎兵,但這些騎兵是通過充分調動的,我認爲還是不應該掉以輕心,只讓潘總裁一方面去應付這麼大的危機,只要咱們全力以赴打退這路敵軍的進攻,之後對中都就可以徐徐圖之,豈不更好?”徐規力勸。

“我相信,西線我軍一定能夠得勝。不用考慮那麼多的條件,因爲敵軍碰見的是潘正,這就足夠了。”高俊非常有信心:“敵軍有勇無謀,不好好守住北口,就急着想要吃掉潘正,我看他們是要竹籃打水一場空,發動進攻的上萬名騎兵固然逃不出潘正的手掌心,留守在燕山的部隊也會被李銘孫庭吃掉,趁這個機會,咱們把中都城周圍的幾個釘子全部拔除,五天之內,光軍士兵長槍的槍尖要能碰到中都的城牆!”

一言既出,各軍立刻開始行動。

潘正正在編織他爲對手精心設計的牢籠,個步兵營都接到命令,謹慎行動,嚴密抱團,嚴防敵軍踹營,不斷以騎兵部隊襲擾對手。

尤其是進攻戰的第二天傍晚,一隻光軍騎兵居然神不知鬼不覺的穿越了蒙古大軍間的縫隙,燒掉了蒙古人背後的屯糧點,一把火逼迫蒙古人必須在十天內找到新的糧食。

因此,第三天早上,蒙古人的進攻開始變得焦躁,這纔是潘正所要的效果,敵軍的騎兵太兇悍了,正面完全抵擋不住,最好的解決辦法就是逼迫對手自亂陣腳,而這其中最有效的方式莫過於讓對手分兵。

蒙古軍隊又下光軍一個營盤,迄今爲止光軍已經連續被擊破七個步兵營,損失數千之多,情形極差。但是,蒙古人得到了另一個不好的消息:根據俘虜的口供,潘正正率領主力軍團向東南方向後撤,意圖和高俊派來接應的人馬會合,而糧秣則向西運往太行山中,只要進了山,任憑蒙古騎兵如何驍勇,也不敢與據險防守的光軍相抗衡。

又給蒙古人出了一道選擇題,向東南追擊敵軍的主力以求擊破敵軍,還是向西尋找對手的糧草?

向東追擊的話,固然能給對手帶來重大殺傷,但是糧食很快就將吃盡,幾天之內無論如何也不能全功,向西的話補給倒是不愁了,但是又錯過天賜良機,不能擊破敵軍,到頭來搶來的糧草也守不住。

看着已經趨於崩潰的敵軍,吉惕忽裡做了簡單的心理鬥爭,做出了讓他後悔一輩子的決定:兵分兩路分頭追擊。

儘管後來的一小撮蒙古流亡分子指責他失智恍惚,斷送了蒙古最後翻盤的機會。

但平心而論,當時做出這樣的決定也不是完全由於狂妄愚蠢,在之前,蒙古軍隊的征戰都順風順水,尤其是蒙古重騎兵的威力幾乎無可抵擋。中世紀,騎兵就是戰場的皇后,重騎兵更是戰爭之神,吉惕忽裡手中的本錢相當雄厚,而敵軍建有戰敗之兆,這是做出這樣決定的信心所在。

對於潘正他們來說,焦躁的對手終於犯下了致命的錯誤,蒙古人看到的是近乎崩潰的潘正軍兵,而潘正手上掌握的情報裡來看個步兵營,雖然情況較差,但都堅守在崗位上,也還能夠按照指令行動,光軍在沒有聚集的情況下指令依舊相當完善,各營可聚可散,組織鏈條完好。

潘正得知敵軍東路六千、西路四千分頭追擊之後,立刻作出決定,以少量步兵拖住對手在西線的兵力,集中全部騎兵立刻分化吃掉敵軍。

戰場不是簡單的加減法,如果分兵得當,6000+4000可以等於兩萬,但是蒙古人在騎兵集團衝鋒已經成型的狀況下,貪圖全功而強行分兵,這兩部分加起來是否能等於五千,都未必可期了。

在西線擔當重要任務的,是光軍第27步兵營。

光軍第27步兵營是卻是陝西光軍中大名鼎鼎的拳頭部隊,這支兵馬是由第一批進入陝西的光軍部隊兩個都和蘭州當地的金軍合併而成,首任統制裴真。

這支拳頭部隊曾經參加過陝西的數次大戰,並且是第一批進入平陽府的光軍兵馬,因此全軍榮獲平陽榮譽稱號。和當年叢方印指揮率先進入濟南的第四步兵營、在小地之戰中堅守黃河河灘的第55步兵營、費文孝指揮攻克香爐石的第七步兵營、王則所率領的全軍最早的近戰步兵營第八步兵營、被高俊寄予無限希望的山東第88步兵營一樣,都是光軍中大名鼎鼎的隊伍。

在去年秋季發動全面決戰之前,一些山東軍官和步兵補充到了陝西方面,也帶來陝西軍隊的新變化,曾經觀摩過山東軍馬作戰的各軍官,都對秦寧打造的赫赫有名的紅杆兵印象十分深刻。尤其是得知遼東方面已經有模仿紅杆兵組建的白桿兵部隊之後,陝西這邊也行動起來,第27步兵營接受了最新換裝,原本的鴉項槍和龍門槍被換成了槍桿被漆成黑色的銅環長槍,因此又得了黑杆兵的外號。

該步兵營還補充了數目相當的盾牌、長斧,並且增強了分縱隊作戰的經驗,河東之戰結束後,跳蕩兵的新作戰經驗推廣,該部隊又是陝西方面的試點部隊,在雁門關之戰前的操演中,該步兵營僅僅用了三分鐘時間就從大橫排的隊形變成五路縱隊,隨着令旗快速展開縮進,令人歎爲觀止。

第二十一章 喋血雞鳴山(上)第十二章 狂風過去孤梟啼(下)第十五章 張開手起飛 讓年輕無極限(上)第十九章 屹立千仞的守軍(上)第五章 二郎君遇險州城外(上)第十三章 木華黎重拳出動,太平軍設兵邯鄲(上)第五章 來之不易的勝利(上)第十章 四方館(下)第十三章 老將知兵,宿臣善政(上)第七章 失敗(上)第十三章 血染石牆(上)第十章 鎬如雲,鍬如雨(下)第二十二章 馬(下)第二十章 鹽糧事發,高畢相競(下)第五章 彩票法令(上)第五章 省中啼鳥吏人稀(上)第二十二章 馬(下)第十三章 大練兵高俊衛山東,短言語潘正說西夏(上)第十三章 霹靂現,狂飆落(上)第二章 霧重重(下)第十章 血酬(下)第十二章 胡山堡(下)第二十二章 燒不盡的野火(下)第十三章 血案(上)尾聲第十六章 潘正(下)第一章 醉中看劍,再動星文(上)第十七章 星轉鬥,駕回龍(上)第十八章 人口(下)第六章 貓(下)第十一章 堅持(上)第八章 狼煙茫茫(下)第二十二章 出擊擾亂敵軍(下)第二十三章 天地何所依(上)第十七章 吐蕃的幫助(上)第七章 留客住(上)第十章 支援前突(下)第二十四章 吹不散的悲怮(下)第十六章 應將性命逐輕車(下)第二十一章 洶涌澎湃的追擊(上)第二十四章 虛景實情(下)第二十章 奮戰的軍兵(下)第五章 保障陝西地區(上)第十九章 血策(上)第十四章 木華黎重拳出動,太平軍設兵邯鄲(下)第十章 史彌遠弄權政事堂(下)第二十一章 覺醒的巨人(上)第十二章 問道中淮上(下)第六章 揭秘利國寨(下)第二十三章 解圍梁山(上)尾聲第十三章 老將知兵,宿臣善政(上)第二十二章 太平軍南線大戰,盧鼓椎語涉謗譏(上)第二十一章 右廳(上)第三章 厲兵秣馬(上)第二十二章 痛苦的頭領(下)第二章 交兵黃河岸(下)第六章 溫迪罕僧虔(下)第二章 一片山河好氣象(下)第十四章 狂夫瞿瞿(下)第二十二章 夜深深(下)第十六章 馮叔至強打真定,新騎兵妙破蒙古(下)第二章 東真的覆滅(下)第十四章 行軍法令(下)第一章 攻與防(上)第十二章 問道中淮上(下)第十八章 再度交兵,反敗爲勝(下)第十三章 黑鴉與花帽(上)尾聲第十一章 陸娘(上)第八章 西軍營(下)尾聲第十七章 莊園(上)第十八章 潘彥真的詢問(下)第二十三章 萬物萌(上)第四章 春曉曲(下)第五章 來之不易的勝利(上)第一章 混戰泰西(上)第十章 牛馬(下)第十九章 理學派再起北伐議(上)第十七章 徐參軍六裡敗退,完顏珣一下金牌(上)第十四章 石橫鎮強攻戰(下)第二十章 反對單純防禦,實施積極防禦(下)第二章 風雲斷,日月昏(下)第十四章 東風惡(下)第二十二章 軍語法令(下)第八章 兩羣不速之客(下)第三章 判?決?待(上)第十一章 穆王何事不重來(上)第十三章 彙集四方猛銳(上)第十四章 血染石牆(下)第十六章 輕銳檢山林(下)第二十三章 歸(上)第十七章 天理昭昭(上)第三章 李驍奇(上)第十二章 下臺階二將盟河北,上期貨高俊探江南(下)尾聲第五章 不想負責的就無解(上)第八章 兵者,詭道也(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