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險象環生的渡河(下)

“活捉潘正,千官武吉,賞錢10萬,奪其手機,相關三級賞錢5萬!”完顏合達的踏馬大聲宣讀對潘正的性格就在前一刻,潘政的旗幟突然豎立在小方山上,隨後光軍軍心大振,又一次打退了金軍的進攻,步兵們拋下屍首匆匆下山,讓王爺和他又氣又惱。

不過,既然金軍的攻勢已經把潘正本人都請出來了,說明光君確實也沒什麼底牌了,只要在壓倒對手一次,光軍無計可施,也就只能後撤或者投降。把小方山這樣的險要拱手讓給靳軍,隨後,那就是完顏合達成爲風的時候了。

但是,想要在壓倒敵軍一次又何其難,他帶領士兵們衝了兩次,只留下了滿山的屍體,實在是攻不上去。左右包抄的兵馬也遭到敵軍襲擊,差點從包抄變成了被風哥打退,無奈之下,完顏合達只能再一次集中兵力猛攻山峰,不少膽大的金軍猛士甚至脫掉衣甲只帶刀槍,但這並沒使他們的進攻增色多少。

但是,在之後的進攻中,軍還是比較賣力的,也讓潘正蒙受了不小的損失,在最後的兩個時辰裡,守軍損失了近1/3的人員,將近半夜的時候,敵人的進攻終於暫時平息,而守軍已經不足600之數。

不過,傳令兵帶來另一個好消息,數萬光軍已經全部東渡黃河,大軍前鋒部隊還在繼續向前挺進,已經完全佔領了灘頭,之前樹立的營寨壁壘,並在那裡與敵軍的第1批援軍遭遇,但是並沒有被敵人所打退,就在那裡僵持住了。就這個形勢來看,光軍已經可以宣佈勝利渡河了!

潘正懸着的心終於放了下來,大手一揮:“,大家準備下山,河邊還給咱們留了一批船!”

士兵們,在濃濃夜色的掩護下,偷偷離開了營站,,潘正囑咐大家說不要帶着瓶瓶罐罐,營寨帳篷和旗幟也可以留在這裡,這些都不打緊,隨意拆除還會引起敵人的懷疑,大家輕裝簡從趕緊下山。下山纔是正經事。

“這麼好的帳篷羊皮丟掉可真可惜呀。”這帶着些關中腔的老漢聲音,讓潘正嚇了一大跳:“。養老,您怎麼還在這裡?我不是讓陪你喝酒,把你送回家去嗎?”

“潘大元帥這邊打仗中新小人兒也想幫幫忙,就在剛纔,我跟元帥的衛士一起幫忙搬運弓箭,嘿嘿,多少也沒耽誤元帥的事兒,也幫了元帥點忙。”

“哎呀,養老,我們馬上就要東渡大河了,這裡要被官軍佔據,因此我不想你在衆人面前露面,這裡人多眼雜,要是傳出去,您幫過我們,那之後您可就麻煩嘍。”

“您就放心吧,我們都聽說了,光軍是仁義之師,大家都願意幫您的忙,這次我楊老漢不知怎麼修來的福氣,能給潘元帥引路送弓箭,是我要謝謝元帥。而且元帥東渡河之後,是要去平陽府吧,去那的道路我也熟悉,還可以接着給大軍引路。”

“哎呀,我都不知道怎麼感謝您好了。”

“說到謝,小老人還真有事相求。”楊老漢的神情突然嚴肅起來,潘正也立刻洗耳恭聽。”

“小老兒早就知道,你潘元帥帶的兵是菩薩兵,這幾天一相處,光軍的後生們,爲人和氣,不欺辱百姓,有紀律,能打仗,真是,上天派來的菩薩兵。咱也知道,元帥這是要東渡大河去打蒙古,只求潘元帥作戰勇猛,多殺幾個黑達,替我們陝西,這幾年來死難的鄉親們報仇啊!”

韓正變了臉色,緊緊的握住老漢的手:“,養老人放心,我們一定。驅逐一切侵略者!”。

然而就在這時,後面突然嘈雜起來,不斷傳出女真語的叫喊,完顏合達已經發現營寨空了,正在率軍追趕。

“怎麼被發現的這麼早!”?韓正臉色一沉,急忙下令,拋棄一切不必要的輜重,強行軍趕快下山,但畢竟天黑路遠,行走不便,光軍之前爲了隱蔽撤退,也沒有點亮火把,一時間居然甩不脫敵人,等下山到了河灘上,好不容易點起火把來,沒走幾步,敵人就已經在後面追了上來。

潘正知道這次徹底沒辦法處理了,就這點時間,光軍根本來不及上船,兩軍將在河灘邊上展開廝殺,少數幸運兒可以登船,趕緊離開,但大部分人都會命喪和談。

從敵人追上來的一刻起,大部分光軍士兵也知道他們最後的結局了,船就在眼前,可是卻來不及登船離開,這個結局讓大家無法接受,不少人甚至已經放聲大哭。

東岸剛剛渡過大河的士兵們,正在河灘上翹首以盼,等着總裁過江,他們也目瞪口呆着看着敵軍追擊的火龍翻過小方山,這意味着什麼他們都很清楚,眼看着主帥和數百名弟兄困在西安,大家卻不能去幫忙,士兵們咬碎了牙,卻只能徒喚奈何。

“苗生,,聽命令,趕快上傳東路,傳達我的指示,要求東岸立刻重建指揮秩序,遊培貞暫代指揮之職!”韓正長嘆一口氣,指着自己年紀最小的一,因爲是初戀,把消息儘快傳遞到東岸裡去,這個年紀輕輕的,皮匠含着熱淚,誓死不從,潘正急切的罵了他兩句:“,糊塗蛋,我還沒死呢,你快過去,我會率軍抵抗,突圍到北面與生前是帥會合。”

夏前山拍了拍巴掌:“,德勒,我就是這個命,沒辦法,大家準備好武器,不能讓官軍討了便宜!”

把哭哭啼啼的苗生擠上了船,幾個人解開纜繩,此時,敵軍已經衝了上來,雙方開始交戰,潘正最後一次東望黃河,摘下了自己的頭盔,他想到了,遠在山東的妻子,想到了楊妙珍,還想到了正處於西夏宮廷當中的李朱羅,以及另外許多人。

當然也想到了潘政,這個讓他感激涕零的人,他的思緒越飛越高,俯瞰整條大河,俯瞰華北大地,一路難忘,直至浩瀚大洋。

但就在這個時候,上游突然傳來一陣巨大的響聲,讓敵我雙方都爲之一愣,夾雜着冰凌的河水突然變得湍急,裹挾着大片大片的浮冰,互相撞擊三年,不過片刻的時間,奇蹟發生了,原本還在流淌的河流,表面上居然積攢了一大層冰靈,一層層拍打堆疊,不一會兒就變得一尺雪厚,表面堅實可走人,剛剛被推出去的船,七扭八歪的直接凍在上面,苗生,大吃一驚,從船上跳下來,在冰面上右,蹦又跳:“。總裁,這邊後能走人!”

隨後,光軍士兵們,又驚又喜的踏上了冰凌,發現真的能走人之後,立刻歡呼着往這邊衝,東漢的光軍戰士們也立刻假期正式,準備迎接金軍追兵,追擊的,金軍本來就不足,看到冰凌居然通了,面面相覷之後不敢追擊。

最後一名光軍士兵剛剛踏上東岸的土地,又聽到平地一串巨響,原本已經通暢的冰面,突然又被河水衝開,片刻之後,連一塊冰都找不到了。

“黃河這千八百年可只動了兩次,一次是光武帝劉秀過黃河,一次就是咱潘大總裁過黃河!”,楊老漢激動的喊道:“,蒼天護佑啊!”。

第七章 血染邊關路(上)第十六章 控扼膠東(下)第一章 說不出的話語(上)第十章 燕(下)第五章 省中啼鳥吏人稀(上)第七章 牛(上)第二十一章 驚爆真州城(上)第二十二章 鄒乃濟(下)第十二章 辟舉(下)第五章 揭秘利國寨(上)第二十章 生活像等待創作的黏土(下)第十四章 誓?隱?網(下)第二十三章 生活對正義沒有憐憫!(上)第二十一章 金朝的陰謀(上)第十五章 外界形勢有利(上)第四章 臨安暗流 宿遷烽火(下)第八章 遵循良心的義務(下)第十三章 木華黎重拳出動,太平軍設兵邯鄲(上)第十七章 吐蕃的幫助(上)第十六章 潘正(下)第九章 牛馬(上)第八章 決戰朔方劉伯林(下)第十六章 一堆蒼煙收不起(下)第二十二章 山如是,海如是(下)第九章 勾腸債務(上)第二章 肇端易州靖安民(下)第六章 驚心嬀川道(下)第十二章 宣徽院(下)第二十四章 吹不散的悲怮(下)第五章 抹不去的信念(上)第二十二章 右廳(下)第四章 身前身後事莫猜(下)第二十二章 騎兵(下)第八章 蒙漢分明:蒙古人的觀念(下)第十八章 理不清的變亂(下)第七章 再動旌旗催陣鼓(上)第十九章 衝鋒與後撤(上)第二章 武學(下)第十五章 叱吒灤河張實濟(上)第十八章 期待着一個幸運 和一個衝擊(下)第一章 東真的覆滅(上)第二十一章 逃避(上)第二章 蔭下行夏啓牽情網,燈前對夏師彈箜篌(下)第九章 華東莊(上)第五章 辛勞的家主(上)第十九章 上平西(上)第七章 商業法令(上)第二十一章 逃避(上)第十章 身當恩遇恆輕敵(下)第二十二章 總有一天我的謎底會揭開(下)第十四章 黑鴉與花帽(下)第二十章 深情寄(下)第十一章 整軍法令(上)第十三章 東風惡(上)第二十章 生活像等待創作的黏土(下)第八章 蒙漢分明:蒙古人的觀念(下)第六章 血銀(下)第六章 抹不去的信念(下)第十一章 奮進的義軍(上)第十三章 心殷殷(上)第十四章 成敗轉眼判若雲泥(下)第二章 風雲斷,日月昏(下)第二十章 李銘(下)第八章 留客住(下)第十章 牛馬(下)第十四章 土地工作(下)第十章 簾卷西山硝煙盛(下)第二章 破壞與建設(下)第十二章 回鶻的士兵(下)第十三章 木華黎重拳出動,太平軍設兵邯鄲(上)第四章 大青山(下)第七章 邢州的首戰(上)第十八章 期待着一個幸運 和一個衝擊(下)第四章 礪氣桃源鎮(下)第四章 路茫茫(下)第十七章 人口(上)第九章 戰地風來草木腥(上)第八章 甕城守衛(下)第十五章 叱吒灤河張實濟(上)第八章 武大公講禮迎客,李師帥斷糧進兵(下)第十七章 濱州混戰(上)尾聲第二十四章 風雷還,雷霆破(下)第十六章 熬不過的非議(下)第十四章 行軍法令(下)第二十章 上平西(下)第十四章 身體力行:宣傳之道(下)第六章 犯錯(下)第二十二章 痛苦的頭領(下)第十三章 橫刀立馬英雄膽(上)第二十二章 閒棋冷竈(下)第二章 必須注意經濟工作(下)第十四章 木華黎重拳出動,太平軍設兵邯鄲(下)第八章 尺素傳(下)第二十一章 太平軍南線大戰,盧鼓椎語涉謗譏諷(上)第十六章 軍管法令(下)第十二章 號角起,鐵騎連(下)第二十四章 天地何所依(下)尾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