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2章 皇帝難當

剩下的,就看榮奎的行動了。

從小屋出來,來到人前,黃順打着哈哈說道:“榮大人沒想到也有馬失前蹄的時候。”

榮奎一愣,旋即接口道:“好在歪打正着,結果還算圓滿。”

其他人不知他倆話意,打着哈哈就過去了。

白雪繼續問道:“依榮大人之見,當今皇上何許人也?”

榮奎嘆口氣,說道:“能隱忍,但膽略不足;有短謀,保全身家無憂,無遠慮,重整江山沒門。”

黃順一下樂了,說道:“看你說的一套一套,顯然是思慮已久。可否詳細剖析一番?”

榮奎說道:“當今皇上,當年在董卓當權時被扶上位,其實有很多機會,可以揚眉吐氣,重掌大權。可惜,皆因皇上膽略不足,一一錯過了。

最可惜的一次,就是十八路諸侯討伐董卓。當時,董卓率主力迎戰,對皇上的盯防鬆弛。那個時候,只要皇上送出一道密旨,令十八路諸侯勤王,結局就會完全不同。

十八路諸侯得勢,誰也沒有絕對的實力壓過其他人,正便於皇上控制局面,把兵權收回。

可惜,皇上一直選擇隱忍,沒有絲毫作爲。

後來曹操迎駕許昌,皇上終於準備有所作爲,卻又因時機不對,行事不密,被曹操中途破壞。

選擇時機,起碼要選在曹操不在許昌期間行事。曹操領兵四處征戰,不在許昌的時候很多,皇上沒有選擇那時候行動,偏偏選擇曹操身在許昌的時候動作。可謂不明。

行事不密,書寫詔書,好好的筆墨不用,偏偏用血書。皇上的指頭破了,這可是大事,內侍中曹操的人肯定要上報曹操的。曹操趕過來與董承撞個正着,可不是什麼巧合,而是必然。

雖然曹操當時沒有搜到什麼,但不代表曹操沒有懷疑,從此對董承提高了監視的級別,事情沒有不敗露的道理。

那個時候,皇上需要的是忍,忍到時機來到,該忍的時候不忍,這是皇上謀略不夠的表現。”

黃順笑道:“曹操盯防如此嚴密,皇上能夠送出衣帶詔,已經是盡了力。在我看來,衣帶詔的敗露,跟皇上無關,是董承他們行事不密。不應該怪責於皇上。”

榮奎說道:“衣帶詔暴露本身,沒什麼問題,得看暴露的時機對不對。現實中,衣帶詔暴露之時,董承他們尚未有掌握任何武裝力量,對曹操根本毫無反抗之力。那個時候暴露,就等若失敗。

歸根結底,還是皇上選擇的時機不對。”

黃順笑道:“要是你爲皇上,你會選擇隱忍下去嗎?”

榮奎說道:“是的。”

“那你準備什麼時候發動呢?我的意思是,你與皇上一樣,深居皇宮,對外面的事情一無所知。你不知道誰忠於朝廷,誰有能力匡扶漢室。你準備找誰替你奔走呢?”

榮奎說道:“那時候,我們墨氏已經聯繫上皇上,只要皇上能下一道密旨,我們墨氏,就可以從河西起兵,重整漢室江山。許昌那邊,我們則派出刺客,偷出皇上,遠赴河西,東山再起。”

程瑤冷笑道:“在皇上眼裡,你們還不是下一個曹操嗎。”

諸葛恪笑道:“怕是連曹操都不如呢。曹操至少沒有前科。”

榮奎漲紅了臉,說道:“按部就班,皇上怎有機會翻身?只有兵行險着,纔有一線生機。好過現在生死操在別人之手。”

黃順見他們爭執起來,連忙打住道:“爲這些假設起爭執,毫無意義。我們還是關注下眼下吧。”

白雪說道:“聽榮大人的意思,皇上倒還稱得上是一個好人。我想再問,榮大人如今還能見到皇上嗎?”

榮奎一愣,說道:“依靠我們在宮中的人安排,見上一面,不是不可以,只是時間不能太久。”

白雪點點頭,不再說話。黃順詫異的看了一眼白雪,心道:白雪問這個,難道,她有進宮見皇帝一面的意思?

雖然自己也很像,但風險畢竟太大。若只是爲了見皇上一面,冒此大險,似乎不值得。

白雪向來不會無的放矢,她既然有此問,想來已經有了主意。等瞅個機會,一定好好問問她。

黃順等人又問了若干皇宮的問題,榮奎倒是知無不言,言無不盡。黃順再考慮一會,感覺沒什麼好問的了,這才罷手。

“寧大人,”黃順問道,“你對鄴城百官、民情,十分了解。我且問你,曹氏世子之爭,百官與士層有何看法?”

寧森考慮了一會,說道:“這個,即使坊主不問,我也準備重點稟告。有能力競爭曹氏世子,只有曹丕、曹彰與曹植三子。

曹丕年長,按照嫡長子繼承製,曹丕最有資格。而且,曹丕行事穩重,雖無什麼大功勞,但也沒什麼太出格的事。

曹彰,雖然不是嫡長子,但他在戰場上成就最高。現今是亂世,而曹操不能親手一統天下,已是世人皆知的事情。爲了能夠保持優勢,進而奪得天下,曹彰成爲世子的可能,無疑大增。

曹植,才華縱橫,且最爲曹操喜愛。但他不拘小節,聽說當年曹操有意讓他帶兵,積累戰功,那曹植卻因喝酒大醉,誤了出征時間。曹操從此再不提曹植帶兵之事。

本來,三人各有優勢,難分伯仲。後來,曹植主動宣佈:不再考慮世子之位,從此逍遙世間。原先支持曹植的人,被迫重新站隊。

結果,本來雲裡霧裡的世子之爭的形勢,反而就此有些分明瞭。”

“分明瞭?”黃順問道,“你的意思是,你已經確定,誰會當上世子了?”

寧森點點頭:“八九不離十。”

“好!”在世子這件事上,黃順本來是十分肯定,現在卻有些動搖了,現在聽說寧森有了結論,不由大喜,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寧森的意見,對現在的黃順來說,太重要了。

“你說說看。”黃順一拍大腿,說道。

第649章 曹操的行動第177章 曹操的困惑第645章 貓鼠遊戲第747章 補救第767章 見曹操第654章 引蛇出洞第712章 正事來了第945章 主持大局第187章 程瑤的表白第257章 逼出來的“勤政”第1171章 各有勝負第597章 江東鏢局第1189章 江湖謠言第9章 硬闖衙門第1276章 大變故第273章 遠征準備第384章 說服曹仁(中)第263章 決戰(下)第831章 臥底雙子星第636章 曹仁的自信第322章 李銘露臉(下)第353章 生死談判(下)第319章 曹操的懷疑第436章 第六感!第177章 曹操的困惑第167章 曖昧第6章 大意被擒第753章 試探第119章 樊城大勝第679章 神秘人第566章 苦勸孫尚香第493章 墨氏內情(一)第246章 陳平奇計第678章 崔俊的身份第804章 有故事發生第817章 馬超來到第382章 黃順的推算第527章 傅嬰現身第1109章 部署反擊第218章 白雪解憂第1273章 接受現實第361章 黃循的擔憂第422章 說刺客第310章 要回家了第1158章 大戰起第309章 急流勇退第814章 循循善誘第758章 曹操出現第539章 製造機會第585章 驚豔第1225章 孫權的選擇第1030章 戰果第1136章 大計出籠第93章 要享受,也要仕途第641章 諸葛恪第89章 回到襄陽第431章 劉備開始行動第1章 天降大任第1061章 交易第82章 新秣陵城第1168章 約戰第661章 五封密信第760章 父子第1092章 誣陷第1215章 徐平的策略第1199章 大戰略第361章 黃循的擔憂第629章 黃順的兵力第386章 行程確定第97章 陸吟霜有喜第1169章 士氣第235章 偷襲得手第480章 再見陸遜第376章 刺激蕭凝第121章 孫武出世第1006章 兒女行事第39章 程瑤出事了第1092章 誣陷第274章 兩部的算盤第899章 養家的壓力第645章 貓鼠遊戲第1200章 從容審案第1183章 馬超的煩惱第159章 生意上門了第1120章 談判第323章 真正的虎豹騎第433章 二代武將登場第523章 討價還價第157章 再會襄陽第217章 呼延康的心事第859章 思路第901章 討價還價第699章 深入虎跳崖第441章 魯肅的評判(上)第490章 先吃了再說第97章 陸吟霜有喜第1068章 密謀第706章 開始戰鬥第1144章 大戰將起第553章 李尚的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