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0章 三人的心思(下)

反覆研究劉備的履歷,便會現,劉備的運氣極好。在士層剿滅黃巾起義的大浪潮中,劉備也躍躍欲試的準備爲朝廷效力,想踏上這條通往仕途的捷徑。

結果,還未起事,便招攬到關羽和張飛兩員大將,並且與他倆推心置腹,直至義結金蘭。劉備的勢力,便從這三人的小團體開始,慢慢擴大。

從之後的糜竺、糜芳、孫乾、簡雍,再到後來的陳到、趙雲,個個都是一身本事。劉備身邊,似乎人才濟濟,再加上劉備劉皇叔的金字招牌,按說該有一番大作爲,至少,也能做到一方諸侯,哪至於現實中被人追攆的如喪家之犬,四處亂竄,惶惶不可終日?

以前的黃順,對此沒有任何的疑慮,只不過認爲劉備生不逢時,遇到一代雄才曹操,在曹操的威勢下,他難以施展而已。

但現在,黃順似乎從另一個角度現了問題所在:劉備招攬的這些人,都是一些身懷“一技之長”的人。

關羽、張飛、陳到、趙雲自不必說,武功一流,沙場爭勝,即使曹操手下的如雲戰將,都難與之匹敵。

糜佇、孫乾之流,則是經商理政的行家。當好劉備的管家,爲劉備籌集錢糧,是一把子好手。

糜芳跟着哥哥,輔佐劉備,暫且不論。簡雍爲人風趣幽默,天生的外交家!

這些人,若不是跟隨了劉備,無論在曹操處還是在孫權處,隨便混混,官位到一州治中、別駕,輕輕鬆鬆,哪像現在,混的窘迫潦倒,還在辛苦的“創業”。

當今天下大亂,很多先天條件不如劉備的,都混的比劉備好,突出的便是曹操和孫權,更是隱隱有一統天下的希望。

爲什麼?黃順現,劉備青睞的人,都是一些“專家”,他更看重的是“技”!而不是“謀”。

在劉備接觸到荊州六姓之前,劉備身邊,沒有一個戰略級的謀士、軍師。劉備闖蕩江湖這麼多年,閱人無數。他若是真有心收攬這樣的人才,就一定能收攬的到。

連呂布那樣的莽夫,都能有陳宮這樣的謀士爲他奔走效命,劉備揹着皇叔這樣金光閃閃的招牌,像陳宮這樣的謀士,一路走來,收個十個八個,還不是手到擒來?

但劉備真不重視“謀”嗎?劉備闖蕩江湖多年,打過幾場得意的勝仗,都是靠着劉備的謀略取勝。能在戰場之上運用謀略的人,會不重視謀的作用嗎?

想到這裡,似乎一層窗棱紙被捅破了,黃順彷彿一下看清了一個真實的劉備,或者說,是劉備的另一面:過於自負!

劉備的自負,當然不是在武力方面。在劉備的眼裡,武功再厲害,也不過是供自己驅使的下人。能夠驅使這些能人,打勝仗、攻城略地,那纔是真正的本事。

而劉備,顯然認爲,自己有這個本事。

所以,從剛出道,近乎白手起家起,劉備從未想過在別人麾下,在別人的指揮下,戰場殺敵。劉備自始至終,都是牢牢掌握着自己的命運:哪怕戰敗,也要自己指揮,自己做主。

看看劉備先後投靠了多少人,各自在那裡又待了多長時間。便會知道,劉備從來不是一個甘居人下的人。這麼多年的挫折,都沒有打消劉備的這個初衷,可知這個念頭,在劉備心裡,是多麼的根深蒂固。

在荊州,六姓的強勢,使得在荊州之戰的前期謀劃和排兵佈陣上,劉備沒有多少言權。現在看來,萬幸如此,否則劉備早就被曹操消滅了。

或者說,六姓的那幾位老骨頭,早就看出了劉備的弱點。而六姓中,不乏諸葛亮、龐統這樣的小輩戰略大師。六姓相信,有六姓參與輔佐劉備,劉備才能真正的羽翼豐滿。

理想點想,這確實沒錯。但劉備如此自負的人,他能用好諸葛亮,用好龐統嗎?

想到這,黃順不禁偷眼看了幾眼諸葛亮。

或許,諸葛亮和龐統在荊州之戰中的突出表現,讓劉備看到一個天下級別的軍師的作用,讓劉備改變一直以來的用人觀,重用諸葛亮和龐統,確實大有可能。

但在黃順這裡,就又不同。黃順沒有強的謀略,更沒有歸附他劉備。黃順的崛起,幾乎就是異軍突起,短短几年,便讓夏吟坊的大名,變得天下皆知。

六姓中,除去前期投奔劉備的,剩下的,全被黃順一鍋端,都收羅在夏吟坊裡。整個荊州十姓,都以出了一個夏吟坊而自豪。

這在自負的劉備那裡,肯定就是一根眼中刺:堂堂劉皇叔的金字招牌,竟然敗給一個二十不到的愣小夥,還不務正業,一門心思的經商賺錢。

想到這,黃順不禁打了一個寒顫:或許,自己幫劉備這麼多,他劉備根本就沒有絲毫的感恩之心,甚至還覺得宰的不夠痛快呢。

黃順煩躁的甩了甩頭,禁止自己再這麼順着這條思路想下去。自己的這些想法,再有道理,畢竟只是自己想的,是否就是事實,還需現實的驗證。

至於怎麼驗證這個棘手的問題,黃順偷偷樂了:這麼費腦筋的事,當然要白雪來幫自己解決。自己可沒那個本事。

三人這麼各自想着心事,靜靜的坐在那裡,直到外面有人過來敲着車廂板壁,喊黃順出去,這才各自起身,離開車廂。

從荊家村至江陵的路程,他們整整走了三個月。這三個月裡,黃順大部分時間,都是在做戳球的練習。其他人如馬謖、林卓、向充、龐尚等輩,開始還練習射箭練的起勁,後來都跟着黃順,也開始練習戳球。

都很精明,都知道黃忠這是在給黃順開小竈呢。他們不好意思跟黃忠要同樣的待遇,卻絕對好意思跟黃順要求,不能吃獨食!

彭威、彭風、荊恬和程郊他們,雖然也跟着練習射箭,卻不僅侷限於射箭。其他方面的拳腳刀槍功夫,照樣不落下。不僅是黃忠、魏延,連趙雲,也被他們拉着,成了半個師傅。

一衆女人裡面,其他人開始還挺熱情,跟着練了一陣,後來就失去興趣了。

程瑤不隨大流,一個人單獨練。現在的程瑤,武功已是極高,接觸黃忠、魏延和趙雲的招式,並不像其他人般拼命練習,以便儘快掌握。

程瑤先找出這些招式的破綻,然後自己再琢磨着加以改進,改到自己滿意了,這才上手練習,變成自己的。

這是黃順此前傳授給程瑤的最高武學理念:任何招式,都有它的破綻。學習新的招式,要從它的破綻學起。

只要做到能夠看破每一招的破綻,並知道自己的招式破綻所在,久而久之,就能融會貫通,達到無招勝有招的境界,到那時,便是一劍在手,天下無敵。

第839章 花好月圓第82章 新秣陵城第33章 結盟第625章 天命第184章 天人蔡琰第1276章 大變故第144章 相談歡第525章 都非善類第20章 拒絕美人計第166章 徐氏的算計第1042章 問詢第280章 意外收穫第169章 夏吟坊真牛第1138章 河西諸事第742章 黃順的任務第237章 狂點鴛鴦譜第286章 劉子羽第736章 長老院的設計第1250章 科舉紛爭第574章 勝負易手第511章 劉備出手第1131章 難題第204章 危險來臨第772章 跟蹤第641章 諸葛恪第980章 大戰來臨第34章 墨氏故事第178章 祖淵的擔憂第1047章 廟算第798章 當鋪掌櫃第683章 交易第139章 腹心齊聚首第210章 神級刺殺第588章 談判前夕第568章 談判的焦點第264章 腦洞大開第617章 “紅旗”不倒論第298章 爭奪第1043章 君臣問話第654章 引蛇出洞第745章 戰鬥第618章 亂臣賊子第1079章 說服第486章 同病相憐第564章 摸底丁奉第11章 激將第622章 真正主事第582章 郡主的意中人第2章 指點迷津第1247章 黃順的選擇第93章 要享受,也要仕途第1174章 出使第633章 墨門的前途第481章 四族的韜略第785章 穩紮穩打第1077章 擒孟獲第547章 正義使者第1122章 引薦第802章 兩利第704章 煽風點火第818章 諸葛恪露臉第561章 養傷第94章 襄陽分舵第850章 呼延煌的話第512章 蕭凝出走第712章 正事來了第945章 主持大局第175章 豔福第568章 談判的焦點第71章 見招拆招第96章 姐姐完克弟弟第690章 定位第812章 自立的呼聲第160章 護送軍糧第1014章 倚老賣老第562章 效忠第599章 劉備出場第944章 密旨第883章 呂蒙舉薦第1161章 贏得漂亮第594章 斡旋第790章 呼延部的選擇第11章 激將第877章 張郃第9章 硬闖衙門第1137章 啓程第414章 魯肅的遠見(一)第180章 一擲千金第1178章 黃順的意圖第148章 蔡瑁之死第439章 衆人拾柴第1010章 相位之爭第1061章 交易第1091章 紅燈坊第180章 一擲千金第1231章 父子夜話第428章 條分縷析第117章 諸葛亮開始出手第463章 補強劉備(中)第367章 姐妹同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