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天人蔡琰

董祀的家,遠離豪門巨族聚居地,黃順驅車走了一個多時辰,這纔來到一處楊柳掩映的所在,上前叩門,說明身份、來意。

對方顯然識的黃順,沒想到黃順竟會親至拜訪,激動的聲調都變了,來不及回去請示,一回身就亮開大嗓門喊開了:“襄陽黃氏三公子,拜訪老爺、夫人。就在門口了!”

不多會,一個三十多歲的男子,衣冠尚不整齊,就小跑着迎出來,熱情的往裡延讓。

說話間,黃順知他就是董祀,不僅多打量了他幾眼:雖然白淨面皮上,眼角魚尾紋明顯,面部肌肉也略有鬆弛,但眼神平靜無波,氣度隱而不發,一看就是飽學之士。

“曹操果然待蔡琰不薄,爲她挑的這個夫婿,與她倒是相配。”黃順心裡暗道。

聽黃順說明來意,董祀笑道:“黃公子真算來對了。內人,其實也一直在等待着有志於北夷的人出現。黃公子初來鄴城,內人就有心前去相見,只未成行。”

黃順點頭,知道女人拋頭露面,總是比男人多一些顧慮。這個蔡琰,既然有心見自己,就說明,她有話要對自己講。黃順不禁對此次會面,多了幾分期待。

與董祀邊走邊說,沒說幾句話,便見前面一綵衣夫人,在幾個丫鬟的簇擁下,從屋裡迎了出來,款款施禮。

黃順知定是蔡琰,便用心多看了幾眼,如雲黑髮高高挽起,除了一支碧玉蟾蜍釵,再無其他頭飾。耳環大圈套小圈,製作精巧,搖擺中碰撞有聲,面色素淨,略施粉黛,眼眸深沉,透着歲月的磨礪。

黃順注視着她的一舉一動,一顰一笑。無論什麼動作、神態,由她做出來,都是那麼的自然、端莊,再無半絲矯揉做作感。在黃順眼中,她便是女人中的達人。經歷歲月蹉跎,如磋如磨後,已致返璞歸真的境界。

青春少女的美貌,狂野奔放,光芒四射,無需多少內蘊,僅憑外在,便足以讓男人爲之癡迷,不能自拔。如鮮花盛開,爲天地增色添光後,便迅速凋零,歸於塵泥。

而中年婦女的魅力,卻在意境與涵養,天人一色,清流雋永。似山中竹蘭,經風催霜促後,越發激發生命的精髓,綻放美的真諦。男人處之,與品香茗,甘冽香醇,不久自醉。

眼前的蔡琰,顯然是竹蘭中的極品。即使輕浮如黃順,在她面前,心中也是再無半分褻瀆念頭,倒是有一股撲在裙下叫“孃親”的衝動,不時涌動。害黃順不時提醒自己,不能脫口而出丟醜。

“順在襄陽,便久聞夫人大名。”黃順忙說話道,“只是不敢奢望,能與夫人見上一面,當面聆聽教誨。今日得見,足慰平生,還望夫人不吝教我。”

董祀在旁看着微笑,不說話,蔡琰一邊請黃順進屋,一邊笑說道:“賤妾久居大漠,即使親屬故舊,也早已忘卻,認爲故去多時。黃公子遠在襄陽,怎會聽聞?”

白雪笑着說道:“蔡夫人有所不知,我家少爺雖足不出襄陽,但對天下俊傑,卻多有了解。少爺曾多次與我們談起當世他心中最爲景仰之人,女人之中,他只提起兩位,一位是他親姐姐,另一位,便是夫人。”

程瑤橫了董祀一眼,笑着補充:“你這位夫君大人,卻從未聽少爺提起過。”

黃順笑道:“夫人的‘胡笳十八拍’,名聞天下。如此大才,男子中也沒幾個。即使有此詩才,也沒有夫人的心路歷程,斷然寫不出如此上憂國,下憂民的千古詩篇。”

蔡琰眼神暗淡下去,擡首遠眺,良久方回神,歉意道:“方纔失態,失禮了。”

黃順連忙說道:“人非草木,孰能無情。夫人久居塞外,早已生兒育女。在夫人心中,怕是早已把那裡當家了。如今雖重回中土,卻又骨肉分離,夫人內心之糾結,順感同身受。

今天順爲塞外行,前來相擾,勾起夫人深埋心底之往事,深感不安,該是我們向夫人賠罪纔是。”

蔡琰眼中精光一閃,旋又逝去,默默嘆氣道:“初回鄴城,賤妾自是傷痛不能自持,‘胡笳十八拍’便是那時所作。後來心情慢慢平靜,對比中原塞外,賤妾有些想法,若能對公子此行,有所幫助,也不枉公子特意走這一趟。”

說話間,人們已在桌几前就坐,早有丫鬟奉上春茶。黃順恭敬一低頭,說道:“還請夫人指教。”

蔡琰想了一下,說道:“我們漢人,素來看低胡人,認爲他們野蠻不開化,從心底覺得自己高人一等。以往漢人與胡人對決戰場,往往靠着兵甲之利,佔據上風。趙充國便有‘漢兵一抵胡兵三’的說法。

但據妾身觀察,時至今日,胡人之力量,早已今非昔比,兵甲上絲毫不弱於中原,而他們最爲熟慣的騎兵,其戰術也逐漸成型。中原步卒在其面前,絕難抵抗。

而且,隨着中原戰亂,胡人不斷侵蝕原漢人駐地,對漢人的生活習性和戰術戰法,已慢慢了解、熟悉。在漢人的影響下,他們也開始建造堅固的城池,再不是以往一戰即潰的遊兵散勇。

先前,北方匈奴、鮮卑諸部中的強者已開始覬覦中原富庶,不斷派兵侵擾,幸賴有曹丞相在,對這些蠢蠢欲動之徒給予迎頭痛擊,並派兵據險扼守,這才保得一時平安。

妾身擔心,目前中原戰亂,自相殘殺,雖有曹丞相做中流砥柱,但畢竟年事已高,其後呢?誰能抗住這些兇殘的騎兵入侵?

若有利慾薰心之輩,看到胡騎強大,引爲援兵,請其入關。一旦胡人領略中原物產豐饒,熟識中原道路後,必反覆侵略。

朝局穩定的中原朝廷,也受不住如此強大的衝擊,何況目前的羣雄割據,朝廷闇弱。

如今羣雄逐鹿中原,百姓已是顛沛流離;若再讓胡人打進來,中原土地上,勢必十室九空,華夏文明的傳承,也會面臨斷裂的危機。

而我們漢人,一旦沒了孔孟之言,斷了禮儀傳承,將與諸蠻夷無二。

我知道,這話聽起來,很像是危言聳聽,我也寧願是危言聳聽。但就我目中所見,若無人站出來,改變這一狀況,我所說的,遲早會發生。”

?

第285章 算命第62章 好歹算一次約會吧第581章 搶奪山頭第665章 霍讓的選擇第1198章 山中宰相第989章 軍前對話第194章 墨氏刺客的恐怖第85章 新的危機第1135章 提上日程第55章 錦芳閣風波(中)第617章 “紅旗”不倒論第599章 劉備出場第1226章 腹心第824章 黃順的秘密第268章 進一步行動第1082章 黃婉貞來到第280章 意外收穫第199章 呼延康蛻變第781章 祖桂的建議第121章 孫武出世第190章 世族的春天第111章 劉備獲勝第27章 船的問題第1215章 徐平的策略第977章 久別重逢第665章 霍讓的選擇第395章 棋手與棋子第746章 幫倒忙第526章 太阿神劍第846章 覆盤第1034章 曹丕遇刺第238章 再戰扶余第1115章 震撼第53章 偃月城是難點第283章 漢胡之爭第357章 江東動態(下)第767章 見曹操第470章 欺近身前第763章 黃順的疑慮第526章 太阿神劍第804章 有故事發生第988章 難收場第1274章 談判第591章 談判開始第539章 製造機會第1042章 問詢第700章 行動第1050章 趙統來到第126章 拍曹操馬屁第426章 發現端倪第1253章 許蒙的算計第1120章 談判第444章 準備忽悠了第545章 全力獻殷勤第694章 拔刀相助第847章 軍事爭論第451章 衝突第990章 襄陽大戰第823章 黃順的秘密第122章 四族的嫌疑第1161章 贏得漂亮第557章 玄甲衛登場第1005章 兒女初長成第218章 白雪解憂第872章 行程匆匆第1121章 握手第771章 合作愉快第146章 反間計第29章 祖淵有問題?第814章 循循善誘第177章 曹操的困惑第919章 勝利的計謀第431章 劉備開始行動第1074章 談妥第21章 暗算第702章 大亂第182章 秋意齋第116章 愣沒趕上第858章 民爲重第232章 決議出兵第353章 生死談判(下)第274章 兩部的算盤第375章 說服(下)第96章 姐姐完克弟弟第902章 陸琳來到第969章 碰見李政第372章 找黃順算賬第432章 平衡術第1043章 君臣問話第122章 四族的嫌疑第1051章 趙統的大謀略第76章 聚焦偃月城第1212章 提出申請第1158章 大戰起第813章 黃順發聲第490章 先吃了再說第993章 遺旨現第649章 曹操的行動第927章 論前程第1069章 拜訪李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