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1章 代郡戰事

姜維試探着說道:“但是以主公向來謹慎的風格,既然司馬懿提到了荊州,主公一定不會放過荊州的防禦。而且,荊州是主公的大本營,主公無論如何不能放棄。司馬懿如果一開始就拿荊州開刀,豈不是徹底得罪了主公?難道他不怕主公首先針對他嗎?”

黃順點頭道:“這個道理我也明白。或許,司馬懿沒有提及的纔是最危險的地方。不過我們也不需戰戰兢兢,草木皆兵。只要大勢走向不變,主動權就還在我們手上。”

不光是黃順在事後細細剖析司馬懿的每一句說話,司馬懿也在跟心腹幕僚探討着黃順的話語。

黃順以雷霆之力拿下武關,又出乎所有人預料的拿下漢中後,黃順已經悄悄的完成了對關中地區的包圍。至此,所有人都看清了黃順的下一步重心:就是關中地區。所以,曹魏朝廷經過研究,決定派遣重兵進駐長安,由夏侯琳、夏侯霸等人負責長安軍事。

曹氏和夏侯氏族人人才濟濟,此時更不乏久經沙場的老將。曹睿誰也不能,單單啓用年輕的夏侯琳和夏侯霸,當然不會是簡單的任用親信那麼簡單。

關中關係到朝廷的西大門,不容有失。司馬懿是鎮守關中最合適的人選。這個時候,就算曹睿對司馬懿再有猜忌,也不能不放手使用。如果派遣威望甚至還高於司馬懿的宿將過去,勢必會與司馬懿形成競爭,反而爲外敵所乘。派遣夏侯琳和夏侯霸前去,當然主要是存在鍛鍊二人的意思,但以二人放在司馬懿身邊,也有監視司馬懿的用意在。

曹睿不懼司馬懿在關中做大。因爲關中地廣人稀,關中所產根本供應不了這樣規模的大軍日常消耗,更不用說支持一場大戰了。曹睿只要抓牢了糧草供應,司馬懿就無能爲。

對黃順漢中攻略產生懷疑的人,寥寥無幾,司馬懿就是其中一個。司馬懿對黃順,從黃順崛起時就開始關注了。可以說,黃順走過的每一步路,司馬懿都仔細的看在眼裡。他對黃順的風格和習慣,非常瞭解。

這次黃順的三路攻擊關中的策劃失敗,所有人都歸功於司馬懿的運作,但司馬懿私底下卻一直懷疑這一點。因爲自己的那些小動作,進展的太過順利,順利的連司馬懿都不敢相信。

司馬懿相信,如果黃順在全力以赴進行關中攻略的話,就憑黃順掌握的實力優勢,黃順不可能搞成現在這般局面。

退一萬步,就算前期黃順謀略上不敵司馬懿,被司馬懿牽着鼻子走,那黃順後面也不應該放任司馬懿的小動作成功而不管不問。代郡且不說,武關的兵馬那可是黃順的嫡系,如果黃順下死命令必須出擊,不管馬超遇上了什麼困難,馬超就算自己不能出擊,也一定會另遣將出擊的。

只要武關一路兵馬成行,關中受到的軍事壓力就會倍增。以現在的關中實力,根本扛不住。

但黃順顯然什麼補救措施也沒采取,而是乾脆的決定撤兵了。如此兒戲的決策,不能不讓司馬懿懷疑,黃順是在虛晃一槍。

既然在關中這麼大的動作,都是虛晃一槍,那黃順真正的目標在哪裡?在黃順真正用力的戰場上,又會是怎樣的驚濤駭浪?司馬懿不敢想象。

就如同黃順猜不透司馬懿的動向一般,司馬懿也猜不透黃順的主攻方向。所以,二人選擇了同樣的策略:按既定方針行動!

在這天下多事之秋,各處都相繼發生一系列精彩故事,時間上完全重合,難以按照時間順序一一敘述,只能一枝數表。

先看代郡,代郡的呼延煌和俟奴完我接到黃順對關中用兵的消息後,就開始大張旗鼓的準備出兵。這是呼延部和俟奴部進入中原,成爲中原望族的千載難逢的機會。兩部自然不願放過。

按黃順的規劃,三路大軍齊攻關中,關中不可能抵抗的住。只是黃順的書信中寫的奇怪,信中多次提醒,此次出兵以撈實惠,搶好處爲主,不要一門心思務於搶地盤。關中是百足之蟲死而不僵,不能想着一口吃掉,得慢慢的蠶食。

這樣的打仗方式,正合呼延部和俟奴部的心意。就在兩部全力以赴準備出兵的時候,卻傳來消息,軻比能部落大發兵,向代郡進發。

軻比能是最近幾年草原上的後起之秀,短短數年就成功收攏了一大批大小部落,成了氣候。呼延部和俟奴部與軻比能部領地不衝突,兩者一直相安無事。沒想到,在這個節骨眼上,軻比能卻要來與代郡硬碰硬。

消息很快得到證實,因爲軻比能的使者隨後也來到代郡,向呼延煌和俟奴完我下了戰書。

兩部縱橫草原多年,向來只有他們攆着人家跑,哪有敢主動觸碰他們虎鬚的?呼延煌和俟奴完我當機立斷,停止出兵關中,全力以赴迎戰軻比能,一定要給軻比能一個好看。

兩部的核心主力,當然就是以黃順提供的玄甲戰甲武裝起來的草原重騎兵。在一望無際的草原上,一身黑甲的玄甲兵就像後世的坦克兵團,橫衝直撞,一往無前,無人能夠抵擋。

軻比能雖然早就知道兩部重騎兵的厲害,也在司馬懿的幫助下,裝備了大量重甲騎兵以應對。但重甲對重甲,比的就是硬實力。

兩部方面玄甲,那是加入了鎳、鉻等金屬元素的合金,各方面都性能都完爆一般鋼鐵。而軻比能的重甲,不過是簡單的鋼甲加厚加重罷了。兩下里比較,裝備上完全不是對手。數量上又不佔優勢。在平坦的草原上對拼騎兵,軻比能當然不是對手,被兩部一戰就殺了個丟盔棄甲,落荒而逃。

兩部被人冒犯,當然不肯就此收手,每人兩匹甚至更多戰馬,晝夜不停的追殺。軻比能被攆出千里之外,兩部仍然沒有收手的意思。害的軻比能不得不再次派出使者,詢問兩部攆到什麼時候纔是頭!

如此一來,前方打的是很熱鬧,但後方的兵力就不足了,這情形當然被司馬懿看在眼裡。所以,司馬懿籌劃着趁虛進攻代郡,拿下兩部的大本營,就是順理成章的事情了。

第537章 惹禍了?第145章 各訴衷腸第1019章 狩獵第999章 分工第235章 偷襲得手第469章 穆府刺客第967章 趁人之危第407章 大忽悠馬良第368章 女丞相第833章 斛律鄔榪第1212章 提出申請第194章 墨氏刺客的恐怖第632章 十姓不能分第1119章 推薦李尚第660章 封城第253章 打上門討說法第544章 賣弄第899章 養家的壓力第1262章 馬謖的見識第1053章 武威侯第27章 船的問題第446章 朋友與敵人第799章 不速之客第1072章 獻策第888章 山窮水盡第951章 政治的天分第594章 斡旋第53章 偃月城是難點第287章 牀弩第718章 駐紮第500章 聯手合作第1257章 黃順的優勢第1249章 形勢喜人第376章 刺激蕭凝第1271章 劉禪的煩惱第747章 補救第1024章 出發第58章 無腦爭風第175章 豔福第1034章 曹丕遇刺第290章 馬超現身第200章 女人間的戰爭第1235章 酒會陸府第62章 好歹算一次約會吧第1100章 盤算第1255章 趙雲的轉變第109章 出兵樊城第365章 談判(上)第1153章 陰謀第1253章 許蒙的算計第73章 夜闖深閨第495章 墨氏內情(三)第685章 大漢忠臣第675章 審問第501章 天下第一高手第811章 呼延魅惹的禍第499章 墨昆已死!第421章 劉備的底限第778章 疑雲重重第499章 墨昆已死!第351章 這回栽了第939章 李氏兄妹第746章 幫倒忙第402章 拜師第124章 三馬同槽第895章 談歸順第1216章 徐平來歷第891章 擦屁股第859章 思路第830章 妥協第605章 周瑜的憂慮第844章 路線之爭第587章 打情罵俏第437章 我是高手!第535章 神秘小姐第1139章 路上插曲第314章 歸心似箭第141章 神篇問世第1062章 牢騷第965章 司馬懿的另一面第493章 墨氏內情(一)第1232章 再次拜訪第412章 奸商本色第672章 見面第1120章 談判第62章 好歹算一次約會吧第1211章 第一次庭審第403章 射術第956章 美男計第360章 各有心思第420章 劉備的小心思第515章 密商(一)第858章 民爲重第1094章 嫌疑人第684章 皇族的王牌第161章 對陣關張第138章 郭嘉遺書第635章 發財機會第726章 西川未來之主第235章 偷襲得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