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7章 徐平上位

江東孫權稱帝以來,對外擴張的雄心消減了很多,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內政上。與曹魏和蜀漢相比,東吳的內政算是最亂的。孫權雖然登基爲帝,但內部四族和東順閣的力量仍然相當強大,而且都是手握兵權。這讓孫權越來越感到威脅。校事的成立,可以說就是專門衝着四族和東順閣去的。

但首先發難的卻不是孫權苦心孤詣創立的校事組織,而是選曹衙門。選曹衙門,顧名思義,就是爲朝廷選官的衙門,歷來爲四姓所掌控,通過選曹衙門測評的人員,就可以進入“郎”的行列,郎就是官員儲備,哪裡出現空缺,就從郎裡面選任。

其時選曹衙門的長史是張溫。孫權沒有直接動張溫,而是在選曹衙門裡安插了一位特別的選曹郎:暨豔。暨豔是吳郡人,出身寒門,是孫權一手提拔出來的心腹。這次把暨豔安插進選曹衙門,自然要有一番作爲。

但有張溫在上,暨豔在一段時間裡鬱郁不得志,始終不能有所動作。孫權獲知此事後,便借要與蜀漢重修舊好爲由,安排張溫出使蜀漢,臨走時,孫權還親率百官相送,表示對張溫此次出使的重視。

但孫權的真正目的,就是要調離張溫。張溫走後,暨豔便順理成章的掌握了選曹的實權。暨豔也不負孫權期望,馬不停蹄的開始了他的動作。

在暨豔看來,郎署機構中渾濁淆雜、貪污瀆職成風,必須徹底整頓,進行考覈。考覈不合格者,必須退出郎屬。暨豔的考覈把關極嚴,那些郎官能夠合格者,十里無一。

暨豔的作爲,嚴重侵犯了四族的利益,四族當然強烈反對。所以,張溫回來後,就要着手開始“撥亂反正”。這時,孫權又對張溫表彰,說張溫出使蜀漢有功,特加爲太子太傅,給張溫來了個明升暗降。同時,孫權對空出來的選曹長史一職,始終不給出人選。等於是給了暨豔繼續的空間。

強大的四族,豈會是一個小小的暨豔就能打垮的四族聯名給孫權上書,要求嚴懲暨豔,否則,孫權看着辦。上書威脅的意味很濃。

孫權閱後火冒三丈,整個書房裡的擺設都遭了秧。但脾氣發過之後,孫權還是要面對現實。此時的四族,還不是他能夠動的了的。暨豔既然已經成了四族的眼中釘,就只能犧牲掉暨豔,來換取與四族的關係緩和。

但孫權好歹也是皇帝,豈能輕易就此低頭。搞掉暨豔的同時,孫權對張溫下手了。羅織的罪名很可笑:張溫是暨豔的上司,暨豔進入選曹司,是暨豔提名,顯然是張溫的人。現在暨豔有罪,張溫就是幕後黑手。暨豔罪小,張溫罪大!

孫權如此強硬,就是要試一試四族到底能強硬到什麼程度。郎屬是四族的核心利益,動他不得,既然如此,那孫權就退而求其次,拿張溫開刀,看看四族是否會誓死力保。

四族中,陸家的實力最爲強大,但陸家的掌門人陸遜,卻是四族中態度最爲曖昧的一個。孫權只要做通陸遜的工作,保證陸遜在此事上不出頭,孫權有就有十足的確信:此事,四族不會爲張溫強出頭。

事實果如孫權所料,四族不過抗議了一番,並沒有拿出破釜沉舟的勇氣來與孫權對抗。孫權心裡得意,自己河邊不過折了一個過河卒,無關痛癢,而四族那邊,張家的代表人物張溫卻倒臺了。這便是成功的開始,如此一步步蠶食,早晚有一天,四族將成爲歷史。

幫助孫權打贏這一場選曹司戰役的人,便是那位叫徐平的傢伙。在外人看來是巧合,但實際卻是精心策劃的結果,就在孫權在書房裡大發脾氣時,當值的校事正是徐平。此時,一般的校事都是大氣不敢出,躲在外面等着孫權消氣的,而徐平卻大膽的走進書房,幫着孫權收拾殘局。

孫權看到徐平收拾的很有條理,便自己嘆息了一聲:“此殘局不比彼殘局,如何收場呢?”

徐平聞言便擡頭回道:“大危機背後往往是大轉機。如果眼睛只盯着危機,就看不到背後的轉機,白白失去機會。事後只能懊惱的嘆息。”

話中有話!孫權當然聽得出來,馬上問道:“大道理誰都會講。朕養着你們,可不是讓你們在旁邊看熱鬧,耍嘴皮子的。”

徐平說道:“四族勢大,三招兩式是動不了他們的。只能一步一步來。這次選曹司案,暨豔已經爲四族所不容,留他不得。暨豔雖可棄,但仍然有利用價值。四族不是給暨豔網絡了許多罪名嗎?其罪都發生在張溫任長史時,張溫自然難辭其咎。皇上當然也可以借題發揮,對張溫發難。”

孫權嘲笑道:“朕還道你有什麼妙計。張溫是誰你不知道嗎?動張溫,四族能幹嗎?”

徐平說道:“朱、陸、顧、張四族,坊間向有議論:顧厚陸忠、朱武張文。張家可說是四族中實力最爲弱小的一族。而且,皇上動的也不是整個張家,而是張溫其人。爲了確保郎屬的安全,四族不會因爲一個張溫與皇上撕破臉。所以,微臣斗膽揣測:四族對此事不會有強硬反應。”

孫權情緒有所平復,認真考慮一半響,自嘲道:“局勢已經如此,朕已經失了面子。就算在此事上再丟臉一回,也沒什麼大不了。就按你說的,先試試看好了。”

這一試試看,就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孫權高興之餘,自然對此役立了大功的徐平另眼相看。提拔徐平爲校事郎,與呂壹官階齊平。

呂壹多年來擔任校事郎,始終沒有什麼建樹,孫權這次提拔徐平,也是有刺激呂壹的意思。

果然,呂壹感受了緊迫感,迫不及待就出手了。呂壹沒有選擇四族,而是盯上了東順閣。這些,都在徐平的意料之中。

與四族相比,東順閣的實力要小得多。作爲呂壹,自然想到柿子撿弱的捏。而徐平,等的就是呂壹拿東順閣開刀的這一刻。

第184章 天人蔡琰第12章 黃順的算計第466章 周瑜的箭傷第763章 黃順的疑慮第1254章 劉禪行動第683章 交易第285章 算命第235章 偷襲得手第46章 攻滅懷家第1148章 接兵第447章 強大與衰弱第743章 戰前預籌第1195章 第二方案第792章 祖桂的成就第787章 彭威論兵第322章 李銘露臉(下)第889章 關羽身死,諸葛迴歸第1113章 矛盾第963章 鄴城往事第206章 重騎兵的第一戰第526章 太阿神劍第970章 醜女婿見老丈人第118章 諸葛亮調兵第1278章 各方反應第976章 離開第482章 江東之主第636章 曹仁的自信第662章 尚家村第824章 黃順的秘密第1066章 謀定第259章 討厭的張既第98章 諸葛兄弟第170章 找茬者來了第910章 激進四族第568章 談判的焦點第60章 鎖定陸吟霜第354章 贖身第1093章 脫身第1002章 江東往事第92章 我命由我不由天第444章 準備忽悠了第860章 對策第500章 聯手合作第123章 曲折的內情第844章 路線之爭第1066章 謀定第894章 官制第512章 蕭凝出走第465章 見孫權第1181章 代郡戰事第150章 挺身而出第748章 蕭凝的行動第1027章 巢湖戰場第1264章 白雪的擔心第134章 默契第366章 談判(下)第497章 墨氏內情(五)第749章 刺殺行動第1076章 初戰第278章 兵不血刃第541章 立約比試第1049章 曹睿登基第247章 褚仁的進展第932章 黃順的妙計第505章 司馬懿的大劫第787章 彭威論兵第523章 討價還價第1091章 紅燈坊第346章 借荊州的由來第738章 開始動手第347章 成功說服第473章 誰爲主使?第150章 挺身而出第613章 川中動靜第512章 蕭凝出走第73章 夜闖深閨第278章 兵不血刃第773章 再見蕭凝第694章 拔刀相助第85章 新的危機第751章 曹彰第1158章 大戰起第1205章 劉茂出手第469章 穆府刺客第669章 依計行事第1107章 真相第1255章 趙雲的轉變第74章 坦白交代第783章 呼延魅的煩惱第64章 過招第221章 俟奴夫人的辣手第613章 川中動靜第177章 曹操的困惑第381章 入川的籌備第678章 崔俊的身份第641章 諸葛恪第223章 懦弱公子第91章 劉備開始行動第839章 花好月圓第604章 黃順的彩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