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8章 火繩槍

馬鈞說道:“威力嘛,十步以內破玄甲沒問題,但一旦超出十步,威力下降太快,二十步外,連普通人的皮毛都傷不到了。”

黃順噗嗤一聲笑了,“這算怎麼回事?”

馬鈞說道:“我們的工具還不夠精細,子彈的密封難以達到大人的要求。整個中原的能工巧匠幾乎已經全部匯聚襄陽,這是他們的能耐極限了。”

黃順只好說道:“那一次可以連擊幾發子彈?”

馬鈞說道:“六發。”

黃順在心裡盤算了一下,問道:“製作這樣的一支手槍,大約需要多長時間?”

馬鈞說道:“一個人製作,需要半年。即使是分工製作零配件,最後再組裝,沒有五個月的時間,也是不行的。”

黃順苦笑道:“費這麼多時間和人工,不過生產幾把,不可能批量裝備軍隊。”

馬鈞說道:“裝備軍隊自然不可能。不過讓大人送給一些人做近身防身用,還是不錯的。”

黃順一拍手,說道:“就是如此!走,我們這就去試槍。”

知道子彈珍貴,黃順沒有多打,只打了三槍,已經隱隱感覺槍身溫度起了變化。知道這把槍,若是要連擊上十槍二十槍的,槍身恐怕就會燙的不能拿了。

雖然有這麼多的缺點,但到底是劃時代的突破,把夢中近兩千年後的東西在現在還原出來,已經足以稱道了。後面,再一步步慢慢改進唄。

如果有朝一日,黃順能夠訓練一隊火槍兵,那黃順就有足夠的底氣橫行天下了。什麼遊牧騎兵,在密集的火槍陣前,那就是移動的活靶子。

爲了追求這個理想,接下來的日子裡,黃順幾乎整天與馬鈞在一起,研究如何提高和改進槍的性能。手槍當然不能滿足黃順的要求,黃順要的,是那種射程能達百步以外的長槍。

要提高射程,首先就要研究密封技術,只有造成合格的子彈,纔有可能實現這一目的。黃順與馬鈞泡在一起近半月,召集了所有巧匠一起想辦法,密封的技術是有明顯的提高,但要達到黃順的要求,還是相差甚遠。

沒辦法,黃順只好退而求其次,不再追求先進的槍,只好先主攻火繩槍。火繩槍在技術上要求就小多了,但一開始黃順嫌它太低級,看不上,就沒跟馬鈞講。

火繩槍的低級,就在於每次只能發一槍,而且打完一槍,整個人就被火藥煙燻得跟黑鬼似得。

現在看來,跳過火繩槍階段直接到後槽槍,還是不行的。

火繩槍雖然低級,但好歹威力大,要想達到百步射程,就沒那麼大難度了。

黃順把火繩槍的原理跟馬鈞爲首的巧匠們講透,他們馬上動手,畫圖紙,鍛造槍支各部件,三天就拿出了成品,好傢伙,是重達百斤,長約三米的大傢伙!需要兩個人擡着才能使動。

雖然笨重,但威力還真不是蓋的,一百五十步遠的靶羣,星星點點的全是槍眼。就是準星差了點,但製作簡單呀,馬鈞說,不出一年,他就可以組織工匠製作超過三百支!

黃順一想,三百支這樣的火槍,足夠訓練一支火槍隊了。馬上放言,全力支持馬鈞造槍。一月後爭取拿出十支火槍供黃順訓練火槍隊,一年後形成戰鬥力。正好拿來攻打南陽城。

就在黃順一心撲在火槍的大業中時,成都那邊有了動靜。趙統得到黃順的書信後,沒有多考慮,很快就進宮見劉禪,對劉禪請纓道:“皇上,南中平叛進展一直不利,耗費朝廷大量錢糧。我想,李嚴將軍全權委託他的兒子和女兒領兵平叛,是看在李政和李晴都很有軍事指揮天才,這才委二人以大任。

但平叛不同於一般戰鬥,不是僅僅能夠指揮戰鬥就可以的,還需要照顧到地方百姓和地方大族的立場。若不能通盤考慮,叛亂只能是平了又叛,叛了再平。

末將不才,願替皇上分憂,前去平叛戰場,爲朝廷出力,一定在一年之內結束南中平叛戰事。”

劉禪此時已經很有自己的主見了,聞言笑道:“趙統,不是朕小看你,李政和李晴兩人都不行,你去了也夠嗆。南中本就是與朝廷不睦,其領袖孟獲更是力大無窮,在南中諸部中極有影響。你雖然可以出將入相,以朕看來,你怕是難敵孟獲。”

趙統笑道:“皇上英明!但末將不行,但末將可以請出一人來輔佐末將,就一定能行。”

劉禪笑道:“你請出一人?難道是你父親?不行,趙叔父年事已高,又是我們蜀漢的中流砥柱,他不可輕動。南中平叛雖然不順,但還不到叔父出馬的地步。”

趙統笑道:“當然不是我爹了。”

劉禪笑道:“那朕就好奇了。什麼人是你能請動,而朕卻沒想到的?滿朝當中,若真有此人,朕還不早就委以平叛重任了?”

趙統笑道:“皇上不是不知道,而是因爲種種原因,不能啓用罷了。但末將沒有皇上的顧慮,末將可以啓用。”

“那會是誰?”劉禪好奇問道。

“諸葛孔明!”趙統說道。

劉禪一愣,說道:“孔明現在荊州,輔佐黃順。就是朕要啓用孔明,也要徵得黃順的同意才行。你就更不行了。”

趙統笑道:“皇上別忘了,末將的弟弟就在荊州,爲黃順辦事。我若不是早就疏通好門路,又怎敢在皇上面前誇下如此海口呢?”

劉禪高興道:“若是諸葛孔明出面,南中孟獲不足爲懼!”

趙統進一步說道:“請孔明進川容易,但南中平叛結束後,若再放孔明回荊州,那可是我們的損失。要想辦法把孔明留在朝中才行。”

劉禪一下就明白了趙統的意思,笑道:“先皇的遺詔,只是不允許六姓在外主兵的同時又掌控朝局。並沒有反對六姓人士在朝爲官。只是,孔明大才,除卻丞相,什麼樣的官職能留得住孔明呢?”

趙統說道:“留在皇上身邊,總是惹人議論,若能留在我身邊,不是照樣能爲皇上分憂嗎?”

第657章 動手第79章 夏吟坊出世第488章 好吃難要第728章 黃順的勢力範圍第658章 問話第822章 主公第268章 進一步行動第416章 魯肅的遠見(三)第673章 暗鬥第963章 鄴城往事第823章 黃順的秘密第17章 魔女程瑤(上)第646章 曹仁退兵第992章 借荊州第1013章 規則之爭第106章 馬謖以外全拿下第528章 孫氏舊人第669章 依計行事第1000章 安排第1083章 司馬懿出現第836章 暗戀的故事第148章 蔡瑁之死第650章 強買強賣第1187章 黃承彥的逍遙生活第820章 黃婉貞的來信第927章 論前程第668章 女人的智慧第814章 循循善誘第23章 程瑤闖禍第131章 孫權滅火第152章 火攻大計第1048章 孫權稱帝第151章 專使來到第1211章 第一次庭審第1022章 孔明的佈局第778章 疑雲重重第149章 小心應付第759章 盤問第915章 黃順的藥方第289章 遇馬岱第407章 大忽悠馬良第1112章 司馬懿的憂愁第1195章 第二方案第254章 漢人歸我第365章 談判(上)第875章 痛快!第998章 新政第392章 開始反擊第359章 密議(下)第593章 震撼全場第1172章 研究退兵第653章 以強欺弱第574章 勝負易手第338章 委屈(下)第1235章 酒會陸府第429章 英雄所見略同第342章 孔明下說辭第1154章 衝突第124章 三馬同槽第1226章 腹心第1224章 孫武爲太子第62章 好歹算一次約會吧第655章 商議對策第754章 孤注一擲第850章 呼延煌的話第1056章 鬥蛐蛐的道理第1098章 一勝一敗第193章 打造重騎兵第1029章 追擊第983章 用間第439章 衆人拾柴第1278章 各方反應第1240章 龐尚支招第316章 激將第85章 新的危機第639章 蒯氏兄弟第736章 長老院的設計第3章 神奇的夢第1022章 孔明的佈局第92章 我命由我不由天第1149章 用兵第893章 家事第604章 黃順的彩禮第656章 偷聽第624章 談合作第790章 呼延部的選擇第37章 此行非你莫屬第778章 疑雲重重第965章 司馬懿的另一面第543章 情敵第495章 墨氏內情(三)第290章 馬超現身第127章 以退爲進第28章 此行不簡單第238章 再戰扶余第589章 大人物登場第153章 曹操敗走第272章 見曹操第16章 祖淵凱旋第23章 程瑤闖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