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6章 縱論改革(二)

李天舒現在也知道,即便是自己有着一些後世的經驗,畢竟沒有真正的研究過,這些人很多都是在政壇上摸爬滾打很多年的人,他們對於這些自然是有很足的經驗的,這個時候他們說出來的話,說是金玉良言也不爲過的。

現在李天舒需要的就是整合,把這些人說出來的問題整合到一起。

改革的難度是顯而易見的,不過即便是有再多的難度,改革也必須是要前行的。

秦榮國繼續道:“紀委工作的難度我在這邊就不一一說明了,不過我認爲幹部制度改革的一個核心監督應該是我們紀委,所以我在這邊說的可能有一些多。”

楊鎮江呵呵一笑道:“不怕榮國同志有意見,就怕榮國同志沒有意見。”

秦榮國也是呵呵一笑道:“下面我具體的說一說,首先第一點就是民意測評這個問題。現在官民對立的情緒已經是越來越嚴重了,那麼我想說一點,民意測評就一定準嗎?這個評判的標準是什麼?”

李天舒道:“自然是以絕大多數的人爲標準了,如果一個地區超過百分之五十的人對主政者不滿意,難不成我們還要繼續讓這樣的同志留在這個工作崗位上嗎?我看也沒有這個必要了吧?”

秦榮國搖搖頭道:“天舒部長,這個觀點在很多時候是對的。可是我們現在改革是什麼?如履薄冰,一旦有一個反例,到時候恐怕隨之而來的就是狂轟濫炸。”

秦榮國的擔憂是不無道理的,輿論的引導在鄂北或許還受這些常委的一些控制,但是鄂北的改革是改革給誰看的?整個華夏的媒體恐怕都在等着看戲。

到時候如果民意測評出現錯誤,那麼很多人肯定會抓住這個漏洞開始反擊。

李天舒一開始還真是沒有想到這樣的事情,民意有些時候也是可以被利用的,這一點李天舒並沒有否認,改革最大的難度就在這邊,你出現了錯誤,有沒有抵禦錯誤的能力?如果沒有這樣的能力,豈不是太過鬱悶了?

李天舒知道,改革的阻力只會越來越大,中央難不成一開始就會堅定的支持?在李天舒看來是肯定不會的,這個是牽一髮而動全身的事情,沒有人敢在這個時候冒天下之大不韙來做這件事情。

李天舒既然做了,那麼他隨時都可能有粉身碎骨的一種可能性。

實際上李家目前的形勢雖然樂觀,但是因爲李天舒的改革,其實李家又一次的被推到了風口浪尖之上,李宏遠也不得不感嘆這個是李家有史以來最爲有魄力的一個人,整個李家都好似在刀尖上舞蹈。

李天舒道:“秦書記的問題我記下了,的確這也是一個存在的問題。鄂北能不能扛得住來自全國的壓力?不過我認爲既然有反對的,就應該有支持的。如果全是反對的,改革之路那將會是異常艱辛。”

褚天江呵呵一笑道:“這個倒是真話,所以我們現在要盡一切可能的集中我們的資源優勢,有人的找人,有關係的託關係,不管怎麼說,我們每尋找到一個支持者,那麼我們改革的步伐就將前進一步。”

秦榮國道:“其實改革的阻力我們已經有了預知,當然,我們承擔了這樣的歷史使命是有壓力,但是更多的我感覺我們是光榮的。我有一點小小的建議,既然我們要改革,那就要拿出一些實際的效果。”

楊鎮江看了看秦榮國道:“榮國同志的想法有點意思,繼續說。”

秦榮國道:“之前我們鄂北頻出大案,這個倒是對於我們有好處的。如果不是到了無可挽回的地步的話,誰願意改革呢?我們可以在這個上面做做文章。”

秦榮國算是掏心窩子的話了,要知道利用這樣的輿論對於鄂北之前的工作算得上是一種否定,不過能夠勇於承認錯誤,在外界看來也是一個積極的信號了。

白丹笑着道:“秦書記的話我認爲是有道理的,既然我們走的是一條不同尋常的路,那麼我們也應該走一些不同尋常的路線。”

楊鎮江道:“這一次的改革,看似簡單,實則複雜的很。中組部的支持代表着中央也是有決心要改革的,我們作爲排頭兵,自然是要一鼓作氣。榮國同志的話我認爲是有道理的,捂蓋子我們是捂不住的,既然捂不住,那麼索性就在造點聲勢,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夠讓全國人民支持我們。”

“反腐一直是百姓們最爲關注的話題,我們從這一方面着手,應該是能夠把握住民意的。只要把握住民意,我們就能夠立於不敗之地。”

楊鎮江的話很直白,但是卻也很管用,說到底這個國家還是人民當家作主。

現在很多的官員並沒有認識到這一點,他們認爲他們當官了就是高人一等了,實際上每年紀委查處的幹部不在少數,爲什麼?因爲他們觸犯了黨紀國法。

李天舒道:“我同意楊書記的想法,這一次的改革對於我們來說不單單是一個挑戰,更是一個機會。江城市的改革我認爲難度是很小的,我在江城市工作過一段時間,之前幹部的標準實際上和我現在改革的差不多。”

褚天江哈哈一下道:“這個我還正要說,李天舒同志在江城的改革取得了顯著的效果,很多投資商過來的時候也是非常的誇讚,我認爲這個可以重點宣傳一下。以江城爲原點,開始向鄂北周邊地區輻射。”

一個副省長道:“我同意省長的意見,既然江城市有着成功的經驗,那麼我認爲這個就是突破點,而且是一個有說服力的突破點。”

楊鎮江笑着道:“江城已經率先實施改革了?呵呵,做的很好嘛!”

楊鎮江顯然對於這件事情知道的並不是很多,因爲李天舒把江城經營的非常的好,楊鎮江重點關注的還是江城之前的重建和後來的經濟發展。

李天舒道:“江城的幹部制度改革是我定下的,其他地方的同志我不管,但是在我的轄區內,我希望幹部能夠一如既往的爲人民服務,跟人民羣衆打成一片。不過一個江城好辦,但是到了整個鄂北的話影響力就大了。”

“是啊,改革一個城市難度並不是非常的大,但是改革一個省,改革一個國家,那麼這個難度就越來越大了。”方子雄也是感嘆道。

李天舒道:“我還是希望大家多提提意見,現在我們最大的問題就是意見太少。”

省委副書記萬榮勝道:“那我來說兩句吧,剛纔秦書記說了民意測評的問題,我也說兩句。實際上民意測評這一項改革,我們之前都有實施,只不過實施的力度是不太夠的。既然力度不夠,現在我們充其量就是加強力度。”

“既然是加強力度那麼我們這個民意測評算得上是改革麼?我認爲咱們可以換一種方式,那就是加強與羣衆交流,這個是中央一直提倡的不是嗎?”

李天舒暗贊,顯然萬榮勝作爲組織工作的老手,在這方面還是非常的有經驗的。

楊鎮江哈哈一笑道:“榮勝同志果然是有經驗的人,如果是這樣的話,那麼我們改革的難度又要小了一分了,而且你剛纔提出來的意見還是非常的不錯的。這樣能夠省去很多的麻煩……”

萬榮勝道:“江城模式我認爲是可行的,而且江城歷經了這幾年的發展,我看這種模式越來越能夠現代化的需要了。”

“這一點倒是真的,從投資商的態度來看,江城的辦事效率要領先於全國的水平,真是江城的辦事速度在全國應該算得上是前三位的。投資商們看什麼?就是看這個啊,這個主要是靠什麼?就是靠我們幹部的自覺性。”褚天江點點頭道。

李天舒道:“咱們國內辦事人員的效率並不是非常的高。這一點很多人都是知道的,而且有很多的人喜歡打官腔,設立辦事大廳這樣的想法,我並不是在江城纔開始弄的,早在鹽寧縣工作的時候,我就提出了這樣的觀點。”

“有了辦事大廳,那麼我們有很多的事情就好辦了,我認爲可以在辦事大廳設立攝像頭,上班時間必須要提高工作效率。咱們很多企業時間本身就是非常的緊張,可是有些同志明明能夠一天辦完的事情,卻用了三五天,這個造成的是什麼?”

“是一種資源的浪費,人家浪費了資源,增加了企業的成本,而他們降低了工作效率,最終損失的是國家的錢。拿着國家的錢,他們認爲他們就是大爺,是吃皇糧的,幹多幹少一個樣,多幹少幹一個樣……”

“目前幹部制度改革就是要改革這樣的一種習氣,讓他們不要在這邊混日子,要努力維持政府的形象,提升服務的質量。咱們政府也相當於服務性的單位,我們服務的是整個管轄區域內所有的百姓。”

第1241章 南錫風雲(五)第296章 鹽寧形勢第510章 鬱悶的公安系統第1084章 買車風波(九)第1105章 新秘書(七)第577章 第一次聯手第288章 鄭潔和華立剛第320章 熱情的衙門們第612章 李天舒的身份第24章 孫榮偉吃了個虧第4章 天涯海閣會所第678章 試探蔣金山第738章 呂天認慫第1108章 參加婚禮地五百四十六章 當爸爸了八千字第467章 招商團到達第803章 搗亂的又來了第107章 給齊子軒解惑第739章 孫龍的愛情第504章 婚禮(下)第806章 局長免職再說第264章 建大廈?第1026章 投資目的(一)第711章 改變行程去滬海第622章 慰問烈士家屬第1231章 溫故(四)第1016章 黨校開課(上)第521章 突如其來的悲慟第290章 華立剛的第一次常委會(中)第1052章 讀研(一)第1031章 大老闆驚慌第1018章 與衆不同的選擇第533章 彭雲剛的主動第43章 給邱燕一次進步的機會第632章 會說話的女人第634章 被開除的褚玲倩第342章 愚蠢的王廠長第264章 建大廈?第833章 錢家“造反”第531章 王羣的未來第1263章 問題太多第132章 激動的李明第143章 李天舒的背景第1104章 新秘書(六)第26章 大灣豆製品廠第470章 敲定投資意向第1181章 風向標變了第951章 綁架第713章 舒暢的心結第334章 第一個拿誰開刀?第903章 再臨小石頭村第533章 彭雲剛的主動第1246章 郭宇航的想法第246章 定親(中)第575章 軍警較量?第913章 幹部制度改革(下)第788章 去恆樑第963章 親自考覈(下)第1068章 輔政川西第1175章 上訪者(中)第608章 初到江城第77章 林海一霸第645章 甄別出來的人才第716章 誰是真牛人(上)第1006章 校車事件(一)第1293章 新的高度(上)第91章 單明濤的選擇第711章 改變行程去滬海第1147章 心懷感激第647章 小姑的請求第813章 都有一些收穫第576章 開槍了第367章 失態的王在發第43章 給邱燕一次進步的機會第567章 培養機制中的競爭者第40章 又來一個省委常委第847章 抓捕祁傑,序幕拉開第724章 人間仙境第1091章 小鎮風雲(二)第1241章 南錫風雲(五)第1285章 美國之行(二十)第876章 第一彈(上)第1142章 劉洪亮進京(四)第1002章 教育部黨委會議第448章 結束歐洲之行第565章 李天舒有擔當第114章 給老丈人出點主意第276章 再回林海第317章 驚呆了第571章 攔路虎?第531章 王羣的未來第1142章 劉洪亮進京(四)第931章 袁同斌的意外收穫第68章 狐假虎威第1112章 桂書記有所求第1083章 買車風波(八)第142章 魏國斌又升官?第673章 錢明博上任(上)第44章 楚凌飛第299章 羣體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