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4章 記者會刁難

關於人才培養的問題,李天舒有着自己的想法,江城市的人才肯定在未來不能夠滿足日益擴大的市場需要,那麼從現在開始不斷的招攬人才就成爲了當務之急了。

在常委會上,李天舒也是提出過人才發展的計劃,得到了常委們的一致認同。實際上李天舒在權力方面還是非常的放鬆的,這個才讓江城市的領導班子感覺到了和諧。

如果李天舒大搞一言堂的話,恐怕下面的人也是會怨聲載道的了。李天舒的目標並不是爲了把手中的權力無限的擴大化,他有着更加崇高的理想。

江城市或許只是李天舒的一個踏腳石,他的理想真的就在這邊麼?顯然不是這樣的,江城市只要發展起來,在李天舒的政治生涯中無疑就是最爲閃耀的一個地方。

因爲在地方工作這麼長時間中,李天舒真正主政一方的只有恆樑市和江城市,而恆樑市和江城市的發展模式實際上差不多,不過恆樑市只是一個縣級市,沒有多大的說服力。

憑藉着李家的資源,發展一個縣級市應該是沒有太大的難度的,可是地級市就不一樣了,一個城市幾百上千萬人,想要真正的讓城市提高一個層次是非常的難得的。

如果真正能夠讓羣衆嚐到了甜頭和實惠的話,那麼到時候組織上對於李天舒的評價那就要高出一大截了,中央看的就是能否惠及於民,只要能,那就是好乾部。

當年南巡首長曾經說過:“不管是黑貓,還是白貓,只要逮到耗子那就是好貓……”,這一句話看似平常,卻也說的極爲的貼切。

市場經濟一切都是以市場說話,不是說今天你要發展這邊,這邊就要發展的起來的。不遵循市場規律,一樣要被市場所淘汰。

所以真正的資源爭奪不是別的,就是人才資源的爭奪,只要能夠爭奪人才資源,那就是非常的靠譜的。江城的未來最終還是掌握在這些科技型人才的手中。

錢明博的講話並沒有持續多長時間,因爲他主要的目的就是爲了拖住記者提問的時間,李天舒還沒有到來,錢明博也只能硬着頭皮上了。

這一次不單單有華夏的記者,不知道爲什麼竟然還會出現很多國外的記者,至少在錢明博看來,這個裡面好像透入着一絲不同尋常的味道在裡面。

錢明博看着下面有些蠢蠢欲動的記者,並沒有太過的理睬,大約半個小時之後,李天舒西裝革履的出現在了會場,這個時候閃光燈又一次的開始閃起來了。

不管怎麼說,華夏與國外不一樣,華夏的體制和國外的體制也是不一樣的,在江城並不是錢明博這個政府的市長說了算,黨指揮槍,黨領導政府,書記要比市長大點。

李天舒是真正意義上的江城市一把手,雖然說名義上李天舒是分管黨羣工作的,實際上兩個經濟園區基本上都是靠着李天舒跑下來的。

當然了,本着能者多勞的心態,李天舒自然也是非常的樂意,其實錢明博要是狠下心跑一個項目的話,也是可以跑的下來的。

畢竟瘦死的駱駝比馬大,錢明博自然不會屈居人後了,有李天舒的影響力在,物流中心的項目實際上雖然算在了錢明博的頭上,不過錢明博自己知道是怎麼回事。

錢明博現在這麼感謝李天舒的原因是什麼?就是因爲李天舒這個人的人格魅力,如果是一般的人的話,面對這樣兩個巨大的政績,誰願意放手?

可是李天舒就能夠放手出來一個,物流中心的項目本來錢明博是想都不敢想的,最後竟然落到了自己的手中,讓錢明博感覺有些詫異的同時又有些感覺不可思議。

其實即便是連鄭國均等人都覺得李天舒實在是有些對於對手太過的縱容了,李天舒這麼做自然有自己的想法。

如果錢明博沒有政績的話,華家人可能就會找個名頭將其調離,到時候即便是別人也沒有什麼話說,然後要是在換一個人過來的話,那最後真的就是烏煙瘴氣了。

李天舒當然不害怕和這些人爭鬥,可是現在李天舒手中掌握這偌大的一個江城,對於政治鬥爭他覺得根本就是在浪費時間。

更爲重要的是,錢家現在落魄,華家把錢家人當成狗一般的對待,呼之則來揮之則去,錢家人心中能夠痛快?這個時候幫助他們一把,無疑在他們心中留下一個不錯的印象。

李天舒雖然沒有什麼必要去討好這些人,不過李天舒要的效果是現在麼?顯然不是現在,而是將來。將來錢明博能不能夠主政一方?到時候裡天舒如果真的進入中央,到時候很多事情就很難說了。

其實物流中心的項目相比於高新技術園區的項目來說,在李天舒看來幾乎是可有可無的了,雖然物流中心的項目肯定政績非常的不錯的。

但是在高新技術園區這個項目的面前,一切都感覺有些虛妄了。李天舒相信,未來的江城高新技術園區肯定能夠成爲整個江城人的驕傲。

一個人對於自己家鄉的認同感是非常的強烈的,李天舒就是在培養江城人這種感覺,讓人有一種身爲江城人而感到驕傲感到自豪的感覺。

只要人有了這樣的感覺,那麼做任何的事情就會顯得是非常的自信了,李天舒心中美好的藍圖正在一點點的呈現在衆人的眼前。

李天舒步入會場之後坐了下來,錢明博看着李天舒點點頭,現在兩個人之間的關係所不少有多好,不過錢明博從內心深處開始對李天舒有些尊敬了起來。

這種尊敬和對華家人那種懼怕有些不同,在錢明博的心中,李天舒的層次或者說李家的層次的確是要比華家要高出一籌。

但凡別人能夠崛起,肯定是有其過人之處,原先錢明博覺得李家的崛起一直都是靠着運氣,可是現在想想覺得自己的想法是多麼的幼稚,有一個人能夠一直靠着自己的運氣存活麼?

難不成中央的那些人都是笨蛋不成?顯然不是,能夠屢屢力挽狂瀾本身就說明了李家的實力實際上已經到了一個境界了。

在當時和華家的對抗中,實際上最終吃虧的人還是華家,至少目前李家的兩位都在高歌猛進之中,而華家現在只剩下華立民一人了。

據說華家第三代中,還有一位要進入政壇,不過才二十出頭,顯然他想要追趕上他們的步伐也是不太容易的。

實際上李家第三代中,李宏近的兒子也年近二十,如果不出什麼意外的話,應該進入政壇的可能性是非常的大的。畢竟李家的資源是如此的豐富。

錢明博中斷了自己的講話,李天舒的到來自然吸引了很多人的眼球,尤其是李天舒的英俊帥氣,又不失剛毅的臉龐讓一些女記者都感覺有些興奮。

膠捲跟不要錢一樣的拼命的抓拍着李天舒的瞬間,李天舒始終面帶微笑,李天舒笑着道:“我有些遲到了,真是對不住大家了。剛纔那邊有些事情,下面請錢市長繼續講話。”

錢明博輕聲的咳嗽了一聲道:“剛纔我也差不多說完了關於我們江城市未來發展的一些思路,基本的情況就是這樣的。江城市的發展不是靠我們某一個人,而是靠着大家的發展,希望大家能夠在以後的日子裡面,多多的愛護江城,多多的保護江城,多給江城一些意見。”

主持人接過話道:“今天的新聞發佈會第一個環節結束,下面我們進入第二個環節,記者提問環節,時間爲兩個小時。在這個期間,任何人都可以舉手示意,由我們的領導同志點名提問,被點名的記者請在一分鐘之內說出你們想要提問的內容,下面記者提問環節開始,請各位記者注意認真記錄,謝謝。”

英文翻譯一遍之後,刷的一下幾乎所有的記者都舉起了手,看着那麼熱烈的場面,李天舒笑了笑道:“老錢,還是你先來吧?”

錢明博笑了笑點點頭道:“那好吧,我就先選擇一個吧,第十六號……”,錢明博雖然表面上不迷信,可是心中也還是有些迷信的,他希望接下來能夠順順利利的。

第十六號記者是一位男性,看上去也是頗爲的年輕,此人站起來笑着道:“我是南方報的記者xxx,我想請問一下錢市長的是,江城市的經濟在全國來說也沒有太多的優勢,此刻有這樣一個機遇,是否意味着江城經濟的騰飛呢?”

錢明博道:“是否意味着江城的騰飛我還真的不敢跟你保證,我相信在場的人應該也沒有人可以給你保證江城的經濟一定會騰飛。不過作爲這一屆政府的市長,我會傾盡我們的全力,爲江城經濟的發展做一個很好的推動作用,至於我們的功過是非我相信後來人自然會給我們一個評價。”

底下響起了一片掌聲,李天舒笑了笑道:“四十一號!”

四十一號的一個男子,站起來看了看李天舒,然後用英文道:“你好,我是日本朝日新聞的記者三浦知衣郎,我想問一下你的是,華夏的科技騰飛是不是一個笑話?跟我們日本相比,華夏真的有所謂的科技嗎?”

李天舒看了看三浦知衣郎道:“你的問題我本來是拒絕回答的,不過現在我想回答你這個問題。華夏改革開放以來的進步是有目共睹的,雖然很多人都覺得華夏的經濟還處在一個幼年期。但是誰不是一步步的發展過來的呢?華夏經歷了戰爭的摧殘和社會的過渡,現在正在以一個新的姿態重新加入到國際大家庭中來。難不成沒有日本發達的科技就不要科技了麼?是誰給你定的標準?又是誰讓你大言不慚的站在這邊說出這樣的話呢?華夏人民聰明熱情勇敢,我相信華夏的經濟在未來的發展中超過日本只是時間問題。”

李天舒的一番言論出來之後,基本上就進入李天舒的個人表演時間,一連幾個問題,針對江城市經濟發展的前景,李天舒都是做了非常充分的說明。

其實錢明博也樂得看見這種情況發生,要知道這樣的場合說錯話就會引發出一系列的問題,就像剛纔日本記者的問話,回答的不好就會容易造成很多的誤會。

不過李天舒也是實在是敢說啊,什麼話都往外說,不過李天舒說話似乎又很有道理,錢明博在中組部呆過,面對這樣的問題,回答一般都是非常的小心的。

一個外國記者站起來,看上去非常的友善,李天舒朝着他微笑了一下,不過接下來聽到這位外國記者的當場提問,一下子就變得有些不太友善了。

現在畢竟是在一個地級市,沒有太多的關注度,要是國務院的新聞辦弄這樣的事情的話,恐怕也不可能有這樣的問題問出來,李天舒的臉色也是有些不太好看了。

“尊敬的李書記您好,作爲江城市的最高領導人,您今年才三十二歲,而且據我所知您三十歲的時候已經貴爲華夏地級市的最高領導人,這個在華夏改革開放以後是非常的罕見的。我想請問的是,您的晉升是靠着您的能力還是靠着您背後的關係呢?”

現場一片譁然,其實這個問題早在之前褚玲倩已經發生過一次了,不過當時很少有人知道李天舒的背景。因爲背景這個東西越早被人知道越是容易引起別人的憤怒。

如果李天舒現在在中央的話,恐怕百姓們即便是知道了背景也就是在想想到底是不是李天舒接班或者幹什麼了。

可是如果現在一旦曝光出來的話,李天舒幾乎就是在顯微鏡下面一樣被無線的放大了起來,這個是有着本質的區別的。

李天舒沒有想到這個人竟然問出了這樣的話出來,而且是一個外國的記者,很多外國的記者在這個時候都一開始關注紅色政權,這個是因爲紅色政權的強勢崛起讓他們感到了憂慮。

李天舒的資料相信他們都已經看到過了,而且研究的應該說是非常的細緻了,否則的話他們怎麼可能特地趕過來參加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地級市的經濟園區的剪彩儀式和新聞發佈會呢?

當時李天舒就覺得有些不對,沒有想到這幫人竟然在這裡等着自己呢,現在看來如果不能夠很好的處理這個問題的話,接下來帶來的影響應該是不會小的。

李天舒看了看這個記者道:“請問我是什麼背景?我又是靠什麼得到這個位置的呢?”

錢明博看着李天舒也是有些緊張,在錢明博看來,李天舒現在應該有些惱羞成怒了。說句良心話,錢明博覺得現在自己的發展也是有絕大部分靠着家族的背景的。

顯然今天的苗頭不是指向自己的,而是指向李天舒的,畢竟錢明博快四十了,而李天舒不過是隻有三十二歲。七歲是有本質的區別的。

華夏的官場很難有火箭式的提拔,一旦有,很多人都覺得這個人的背景肯定很深厚,很少有人能夠想到這個人的能力有多大的。

其實在場的很多媒體同行都已經知道了李天舒的政績斐然,不過國外記者關注一個華夏內地的官員顯然是非常的罕見的,可以說是用破例來形容了。也正是因爲這個破例,所以在這個時候衆人都是非常的多的人都在不停的閃動着照相機,那個記者笑着道:“我只知道你是華夏高官的兒子,至於其他的,我知道的也不多。”

李天舒呵呵一笑道:“你倒是非常的誠實,但是我想請問在場各位一點是,官員的晉升看什麼?背景?能力?組織上看重的最主要的還是能力。如果我不能勝任這個位置,大家覺得組織上會把這樣的千斤重擔交給我麼?我想應該是不會的,江城是地級市,不是那些機關單位做一些行政類的工作,這個是要實打實的發展地方經濟的。”

“我姑且不說我自己的能力如何,我現在想說的是,從我主政江城到現在,我自問是盡心盡力,雖然到目前爲止還沒有什麼太大的改變。但是發展總是要有一個過程的,我們最終要看的是什麼?是結果,我們想要的是什麼?就是讓人民過上好的日子。”

“國外的記者提問任何的問題我都不覺得奇怪,但是抱着某種目的來提問一個問題我就有些懷疑了。我的父親是華夏政壇的高官之一,這個我不否認,可是我走到今天是怎麼走過來的?是用我自己的成績一步步的走過來的,我從政過的地方,大家可以去走訪可以去調研,也可以給我提意見。”

“我只用一句話回答你的問題,組織上相信我,給我這麼重的擔子,我相信我也能夠挑起來。江城的發展就是一個試卷,或許我會不及格,或許我會成績很高。這一切都要用實際行動說話!”

“我相信在未來,江城市人民不會唾罵我,或許會感激我。這個就是我從政的理念,在我的從政裡面之中,我希望的是一心爲民,只有老百姓過上好日子,我們這個官才能夠當的穩當。華夏纔會有希望。”

ps:事情太多了,不好意思各位,上傳的有些晚。

第294章 蘇聯解體第683章 江城國有企業的問題第554章 周岷山要來青河第808章 拿到壽禮第1116章 明爭暗鬥(三)第156章 拒絕吃飯第420章 常委會(下)第37章 公安局裡的衆生相第205章 常務副縣長(上)第573章 華立民興奮了第725章 挖牆腳第650章 請李天舒回去坐坐第244章 李天雲也有追求第594章 兩個常委的提名第449章 輾轉湘南第931章 袁同斌的意外收穫第504章 婚禮(上)第440章 引資的難度和必要性第388章 李老的失落與激動第348章 袁書記的任務第396章 李天舒請客第1252章 證據第115章 回鹽東第820章 華老的嘆息第861章 表裡不一第1108章 參加婚禮第708章 二哥很牛第245章 定親(上)第929章 陳婉茹的反擊第343章 賈龍成功了第1155章 擺上檯面(完)第607章 王彬約談第175章 黨校畢業第685章 到京城第934章 又遇老熟人第501章 教育問題第942章 以小見大第1244章 黃鑫投靠第544章 李宏遠還有翻身的機會第254章 家族會議(五)第502章 迎親第816章 後勤部黃部長第1174章 上訪者(上)第1002章 教育部黨委會議第511章 消息傳開第648章 高雅麗很頭疼第651章 魏大勇的潮起潮落第381章 莫元華第1160章 股權問題第442章 施佩茨到來第498章 陳明的老大難問題第946章 買衣風波(四)第990章 鄂北大變化第1170章 改造李天雨(完)第350章 鄭建第927章 孫怡柔的追求者第724章 人間仙境第1050章 李宏遠的詢問第202章 稅收的使用問題第135章 首長要召見?第1004章 發展規劃司司長第754章 拍賣會(下)第1192章 李天雨的緣分(七)第788章 去恆樑第507章 劉平的表白第899章 紀委季青青第718章 臨時起意第1252章 證據第37章 公安局裡的衆生相第616章 漢江分局第76章 病,我先給治了第323章 朱斌的選擇第148章 突如其來的耳光第902章 何昌華的決定第496章 恆樑發展第35章 拼爹?第1191章 李天雨的緣分(六)第293章 山雨欲來第732章 靠人終須靠自己第19章 書記的下馬威第169章 黨校開學第590章 華李又一次的合作第434章 孟婷第676章 鄭錚第847章 抓捕祁傑,序幕拉開第968章 華老走了第146章 故技重施第558章 周岷山與王彬第1076章 買車風波(一)第1268章 美國之行(三)第295章 華立剛雄起一把第847章 抓捕祁傑,序幕拉開第1043章 黃偉忠要改革第1253章 常委會上的意外(上)第766章 約見雷豹第1029章 投資目的(四)第969章 舒夢的情意第1135章 省委態度(一)第600章 李天舒的舉動第1026章 投資目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