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3章 江城國有企業的問題

李天舒現在分析判斷,目前李天舒身邊有幾個人?首先第一個就是鄭國均,鄭國均連帶着孫玉河成爲一體,那就是兩個人。

在加上失去了臂膀的蔡曉明,目前來說蔡曉明的穩定性相對是比較差的,真正可以保障的人實際上李天舒只有四個。那就是鄭國均、孫玉河、胡向榮、王長青。

也就是說,蔡曉明這一票到底最後真正的花落誰家實際上現在也是不太清楚的,不過不清楚歸不清楚,至少現在還是在李天舒的陣營之中。

目前江城市的常委人數還是十二個,因爲毛斌的問題沒有解決,即便是錢明博和羅東聯手,自己和他們也不過是五五之數,在毛斌的問題沒有解決之前。

這個平衡在李天舒看來是很難打破的,所以李天舒才抽這個空檔去辦事情,如果真正的到了毛斌事發的時候,李天舒說什麼也是要到省委去爭取這一個常委的名額的。

其實李天舒真正的要爭取這個常委的名額的話,難度也還是不小的,他相信錢明博應該是會極力爭取的,事實上錢明博的優勢是非常的大的。

首先他孤身一人來到江城市,這個時候組織上難不成會不給他配一個人麼?顯然不會這樣的,因此李天舒也分析了,這件事情他會去爭取,不過希望真的不是非常的大。

即便是希望不大,李天舒也絕對不會讓錢明博這麼稱心如意的就拿下一個名額,到時候他們拿到名額,要是羅東和錢明博聯手,也有可能壓制自己。

雖然目前一切都在李天舒的掌控之中,實際上人心隔肚皮,自己能夠在這邊暗中拉攏王長青,難不成錢明博就在那邊做吃等死麼?

顯然不會是這樣的,李天舒相信,錢明博等自己走了之後必然也是有不少的動作的。

李天舒笑着道:“呵呵,人總是有自己的判斷的,我也是一樣,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不過現在老王應該心中有些計較了吧?”

王長青呵呵一笑道:“反正總歸我們是聽黨指揮的,書記代表黨委,黨指揮槍,情理之中的事情嘛!”

李天舒哈哈一笑道:“嗯,老王給我看着點就行了,有些事情胡來的話也是不好的,江城需要一個穩定的局面。錢市長有什麼動作就讓他做做,但是出格了,就不是什麼好事了。市委市政府要本着對百姓負責的態度,希望錢市長不負衆望,能夠對於災民實質性的一些幫助。”

李天舒也知道,錢明博這個人應該肯定是會有動作的,只不過李天舒希望錢明博能夠把握一個度,否則李天舒也是要不客氣的了。

李天舒留在了江城市軍分區吃了一頓飯,和王長青等人對飲一番,喝的是酩酊大醉,李天舒也知道,真正要和這幫人做朋友,可不僅僅是關係的問題。

在地方上有關係的人很多,王長青未必就非得跟着自己,如果真正想要真心實意的讓王長青誠服的話,就要和他們打成一片,也自由這樣才能夠最終解決很多的問題。

李天舒一直到第二天早晨才離開了江城市軍分區,上了車的李天舒腦袋感覺還是有些發脹,昏昏沉沉的感覺。

不過他的目的已經達到了,至少自己喝醉了,拿出了自己的誠意。爲什麼很多人說地方上的工作很難做呢?因爲很多東西有些時候需要付出很多,甚至是健康。

李天舒自然也知道飲酒過量的壞處,不過即便是知道了,這一場酒他也是必須要喝的,爲了以後江城的工作能夠順利的展開,李天舒必然是要這麼做的。

楊鎮江跟自己說過,江城市最大的問題並不是官員的問題,而是國有企業改制之後出現的問題,很多的國有企業改制之後,比之前要更加的讓人痛惜。

一把手責任制落實以後,真正的責任能夠有多少?但是一把手的權威性卻得到了最大的保持,一個企業,幾百人,上千人,甚至是幾萬人的企業,一個人獨攬大權。

這樣有沒有好處?自然是有好處的,不過權力的過渡集中產生的問題就非常的多了,楊鎮江隱晦的透入了一些問題。

尤其是很多國企,爲了在地方上方便辦事,開始不斷的賄賂地方領導,很多人和國企的那些老總們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繫,也真是因爲這樣楊鎮江才非常的鬱悶。

江城市市委組織部幹部四處就是負責國有企業的,可是有些企業即便是省委組織部都沒有辦法動他,因爲它是央企,屬於國資委直管部門,受中組部節制。

這樣就造成了一個矛盾,那就是天高皇帝遠,他們想要乾點什麼就乾點什麼一點壓力都沒有,即便是有些壓力也是可以承受範圍之內的,腐敗的滋生,很多時候就是外部環境的影響。

不過這件事情李天舒暫時也沒有辦法動,因爲這些國有企業至少每年可以給江城提供不少的稅收,更爲重要的是,想要真正動一些企業的話,必須由上而下。

如果真的直接動的話,李天舒也知道自己有些不合適,李家對於國企這一塊實際上並不是非常的受待見的,尤其是作爲國有企業改革的先鋒,李家在國企這一塊可以說是名聲不好。

很多央企和地方性的國企對於李宏遠是深惡痛絕的,如果不是李宏遠抵禦亞洲金融風暴有功勞的話,恐怕也支撐不到現在了,不過李天舒要是動了江城市的一些國有企業的話。

恐怕接下來面臨的就是很多國有企業大佬們的反撲,這個裡面涉及到的矛盾就多了,因爲很多國企的背後都是一股勢力的體現,這一點李天舒也是知道的。

這個問題,李天舒是要找自己的大伯談一談,這個時候也是一個關鍵時期,如果弄不好的話,李家很有可能又一次被推到風口浪尖上。

因此即便是李天舒想要動誰的話,那也必須是有一個理由的,而且這個理由要能夠封住所有人的口,當時楊鎮江跟自己說這個事情的時候,李天舒其實心中就有了計較了。

那一次自己的表妹和鄂北石油分公司的一把手發生衝突的時候,李天舒並沒有太多的表示,爲什麼?就是因爲考慮到這些事情。

只不過後來這件事情那個畢文凱的父親也沒有弄出什麼事情出來,彷彿兩方都是非常的平靜,不過畢文凱被打了躺在牀上幾個月,相信畢文凱的父親肯定是不會善罷甘休的。

只是不善罷甘休又能夠如何呢?雖然級別上來說和李天舒差不多,但是真正的論到實權的話,和李天舒有着非常大的差距。

而且江城市石油分公司還在江城,李天舒作爲市委書記,畢文凱的父親就算是傻子也知道,這個時候和李天舒過不去是多麼的愚蠢的。

李天舒的大名,其實畢文凱的父親也是聽說過的,當年國有企業改革的時候,這個傢伙就發表了一篇幾乎讓所有人都咬牙切齒的文章。

只不過後來國有企業改革被確定了,有一些廠卻是是需要改制的,他們石油公司是隸屬於當年的石油部管理的,後來也成爲了改制的對象之一。

不過改制之後畢文凱的父親發現,其實比改制之前自己的權力更大了,這個時候畢文凱的父親才體會到了改革的好處,其實很多目前的大企業都感受到了。

不過那些只是主要負責人感受到了,而其他很多人的權力就被削減了,事實上國有企業改制的一個根本原因就是杜絕絕大多數人的貪墨,然而事實上上有政策下有對策。

不過國家不會一直養着他們,他們也能夠破產,也能夠下崗,不再是鐵飯碗了。所以國家的改制最根本的原因就是讓他們有壓力,窮則思變,讓他們自己謀生路。

人在危急時刻爆發出來的潛能是巨大的,壟斷性的國有企業自然就不必說了,他們如果在虧了的話,那就不是能力的問題了,是智商的問題了。

而非壟斷性質的企業,他們的目的就是謀求發展,創造效益,因爲他們增強了自我的危機意識,如果連年虧損不出效益的話,那麼國家也只有捨棄他們了。

國有企業雖然改革,實際上還是有很多的分配不均。非壟斷性企業爲了生存實際上他們付出了很多的努力,而壟斷性企業他們揮揮手就有大把的鈔票飛過來。

民間將所有的國有企業混爲一談實際上也是不對的,很多的國有企業的員工工資並不是很高,而一些央企,或者壟斷性質的企業他們的工資高,是因爲他們坐着都能收錢。

關於國有企業的問題,李天舒暫時也沒有想多少,這個問題他暫時也解決不了,到時候只能自己和自己的大伯談一談,到時候聽聽大伯的意見。

不過如果誰敢在江城發生點什麼事情的話,李天舒只要有證據,絕對是不會手軟的。這一點自信李天舒還是有的,再有證據的情況下,李天舒給他們面子麼?

李天舒回到了辦公室,昨天的一場酒,讓他的狀態有些不好,鄭國均來到了李天舒的辦公室。就這兩天李天舒就準備出發了。

“書記,我定了後天晚上飛往京城的機票,您看……”鄭國均笑着對着李天舒說道。

李天舒道:“我這邊帶着高峰吧,畢竟咱們去京城也得找一個司機嘛,老鄭你看呢?”

鄭國均笑着道:“我聽書記的,反正這個人員由書記定!”,鄭國均反正這一次肯定是孤身一人前去,這一次去這麼長時間,以李天舒的能耐應該肯定是要見一些人的。

這些人對於鄭國均以後到底有沒有幫助還不知道,但是鄭國均能不能夠認識他們纔是關鍵,關係都是人處出來的,沒有一個人天生就會被別人幫忙。

即便是家裡的親戚朋友,你如果得罪了家裡當官的領導的話,人家一樣不鳥你。做人和處關係是有着很多的學問的。

這一次李天舒既然帶着鄭國均去京城的話,那麼必然是要鄭國均一些好處和甜頭的。

鄭國均和李天舒聊了兩句就匆匆的走了,這個去往京城的機票可不是那麼好定的,好在他有一個身份在這邊呢。

錢明博對於李天舒帶着鄭國均去京城是有些擔憂的,首先從理論上講,這一次李天舒去京城應該是要展示一下他的能力的。

鄭國均見到李天舒的能力之後恐怕就會死心塌地了,更爲重要的是如果鄭國均一旦宣傳的話,那麼自己的那麼一點時間差和優勢就沒有了。

所以必須儘快在這段時間內多爭取一些常委過來纔是王道,如果不能夠盡力的爭取過來的話,到時候等李天舒在回來的時候恐怕就沒有任何的機會了。

知道了這一點的錢明博也是非常的用功了起來,他開始不斷的專營,看看這個裡面到底有什麼人是他能夠拿下的?

錢明博唯一的機會也就在這邊了,錢明博分析了好一會才鎖定了第一個目標那就是蔡曉明。

蔡曉明現在應該是李天舒的支持者,不過根據蔣金山的分析,蔡曉明這個人還是有些遊離不定的。現在的蔣金山已經進入了角色,這個時候完全充當一個智囊的角色。

錢明博聽到了這樣的事情之後,自然要把第一個目標鎖定在了蔡曉明的身上了,只等到到時候李天舒一走,錢明博就會對李天舒的人發動攻勢了。

錢明博還有一個目標,那就是軍分區的司令員王長青,只不過拿下王長青的把握到底大不大,這個還不知道,不過秦榮國說已經鋪墊好了。

ps:八千字,求朵花,目前鮮花告急,兄弟們支持一下散心啊,最近家中鬧拆遷,有情後補。

第227章 省交通廳何才章第791章 胡翠華重回秘書崗位第108章 答應幫忙第834章 談判僵持第76章 病,我先給治了第885章 就這麼走了?第974章 元宵晚會(三)第675章 萬榮勝的想法第637章 村支書吳磊第95章 李天舒到來第126章 見袁剛第1100章 新秘書(二)第1157章 悄然而至第362章 偶遇華立民第798章 擔憂與放鬆第880章 裂痕第706章 銷魂一腳第775章 突發事件第174章 華家的擔憂(下)第743章 總指揮的問題第296章 鹽寧形勢第733章 李天舒請客(上)第946章 買衣風波(四)第1127章 搞定一個是一個第858章 密談(下)第1235章 溫故(八)第1085章 買車風波(完)第787章 李天舒要回恆樑市第1146章 劉洪亮進京(完)第743章 總指揮的問題第1263章 問題太多第1075章 以小見大(下)第922章 老同學第680章 楊珊和李天舒第411章 莊志軍第1014章 校車事件(完)第393章 馬葉的哥哥第1293章 新的高度(下)第671章 蔣金山的無奈選擇第679章 身份的敏感第876章 第一彈(上)第832章 談判開始第855章 黃雀在後第615章 書記市長一肩挑第827章 卲凌菲的心態第461章 一句話的事第770章 江城發展(三)第788章 去恆樑第554章 周岷山要來青河第198章 於海又被震了第1274章 美國之行(九)第587章 明與暗第1167章 改造李天雨(七)第267章 張同堯的改變第124章 都有些小緊張第193章 到達第868章 組織談話第243章 華家人的擔憂第281章 小小下馬威第592章 樊麗第1120章 黃國棟的仕途轉折第675章 萬榮勝的想法第1251章 鬱悶的羅明輝第928章 陰險季川第1063章 開導馮教授第894章 幫扶第549章 郭宇航的主動第1252章 證據第11章 鄭含煙第1229章 溫故(二)第135章 首長要召見?第290章 華立剛的第一次常委會(中)第646章 鄭國均的見解第257章 郭老很開心第948章 張明浩的支持第1128章 暗訪(上)第958章 胡之剛的蛻變第1088章 各有所思(上)第1119章 韋宏明請客第223章 臨港也能投資第1084章 買車風波(九)第1202章 沉浮(三)第592章 樊麗第1177章 拆遷工作(上)第1133章 李桂交流(三)第103章 給老丈人送禮第304章 首長南巡第824章 錢明博的鬱悶第229章 鄭書記的想法第1253章 常委會上的意外(上)第385章 幾點建議第1063章 開導馮教授第1266章 美國之行(一)第1043章 黃偉忠要改革第1100章 新秘書(二)第1106章 化被動爲主動第66章 有女芸芸第1134章 劉洪亮的考驗第1074章 以小見大(上)第743章 總指揮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