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7章 高新技術園區

說道經濟發展,李天舒就有些口若懸河的味道了,物流中心建成之後的意義已經不容多說了。

楊鎮江自然有着自己的理解和判斷,在楊鎮江看來,物流中心帶動的自然不僅僅是某一個地區的發展,但是李天舒講了這麼多的好處,楊鎮江可不覺得他是無的放矢。

李天舒談了這麼都的好處的原因在哪裡?物流中心既然有這麼多的好處,甚至能夠帶動除了江城以外的其他地區致富,那麼這個是不是就不是江城一家的事情了?

就在李天舒和楊鎮江交談的時候,楊珊又一次的做到了自己父親的旁邊,她也不知道爲什麼,反正她就是準備過來奚落奚落這位跟她年紀相仿的高官的。

其實楊珊對於李天舒一開始充滿了不屑,不過從李天舒的神態舉止,楊珊看到了一種容人之量,雖然有些時候自己的奚落他,但是他總是一笑了之。

楊珊覺得這個是在自己的父親面前,李天舒要表現一下自己,現在看到李天舒和自己的父親侃侃而談,楊珊也是想要聽聽這個人到底是不是真的有什麼水平。

畢竟楊珊也是接受過國外先進思想的洗禮的,她覺得自己的眼光要比國內的絕大多數人的眼光要好很多的,這個就是她的自信。

不過聽着李天舒說了這麼多,基本上都是描述物流中心的一個前景,楊珊有些疑惑的問道:“喂,你難不成只有紙上談兵,既然那麼多的好處,那豈不是什麼地方都能弄了?”

李天舒呵呵一笑道:“其實這個物流中心的想法,我還是看的之前美國的一些實例,說實在的,華夏的交通拿美國相比,還是有很大的差距的。不過鄂北有着很多的優勢在裡面。”

楊鎮江呵呵一笑,他其實也知道,李天舒並不是只想說這些,他的目的應該是想要贏得省委省政府的扶持的,楊鎮江並沒有着急表態。

不過李天舒的話楊鎮江聽得懂,楊珊可就聽不懂了,她在美國呆的時間長了,思維習慣也變幻了不少。

楊鎮江看了看李天舒道:“呵呵,還是美國的思維,不過在發展經濟方面,美國人至少在近一段時間以來,還是非常的不錯的。”

楊珊道:“就咱們華夏這個交通,我可不認爲鄂北有什麼太多的優勢,相反像滬海等地我覺得優勢還真的是非常的明顯的。”

李天舒道:“如果單純的拿鄂北和滬海相比的話,鄂北的確不佔據多大的優勢,但是滬海本身就是全國經濟的一箇中心,它輻射整個全國也是很正常的。鄂北的優勢到底在什麼地方?其實它的優勢就在於第一:它地處中部地區,貫通南北;第二:水陸條件都非常的發達;第三:中原省、山城市等地的道路建設不斷的抓緊,中原省貫通鄂北的一條高速公路也已經成型了,我們可以利用一下;第四:我相信省委省政府對我們的絕對支持,是我們能夠有勇氣成爲全國物流中心的一個底氣。”

楊珊癟癟嘴道:“我怎麼感覺你最後一句話又像是拍馬屁呢……”

李天舒苦笑着搖搖頭,內心暗歎:“這個妞還真是聽不懂人說話啊,不過相信楊書記已經明白了自己的意思了。”

楊鎮江呵呵一笑道:“珊珊,不要這麼說話,天舒同志說的也是有道理的,像這種造福全省人民的事情,省委省政府肯定會大力支持的。不過要建設全國的物流中心,恐怕需要發改委、財政部等部門的支持,這個是很有難度的啊……”

李天舒道:“省駐京辦應該可以活動活動的吧?呵呵”

楊鎮江嘆了一口氣道:“整個華夏有好幾個省份不受京裡面的人待見,其中有一個就是鄂北,鄂北本身就是相對獨立,而且最近事故頻頻,讓很多部門都不待見。我已經聽駐京辦的人說過不止一次,在京城裡面他們辦事的難度是人家的好幾倍。”

李天舒道:“造成這種局面絕對不是短期的,尤其是以後的影響是非常的大的。首先一點就是目前經濟發展很快速,省與省之間的交流越來越緊密,想要真正的發展鄂北省,國家的政策扶持是肯定少不了的,如果在這個時候不能夠很好的把握這樣的機會的話,鄂北可能在未來就會落後於其他的省份了。”

李天舒的話楊鎮江焉能聽不出來,李天舒的意思其實就是說他們這幫省委領導呢,要是鄂北真的排名越來越靠後的話,恐怕他們這幫人的仕途全部就完蛋了。

可是楊鎮江雖然知道這個情況,但是沒有辦法啊,他沒有一個很好的解決的方案。朝中無人不做官,楊鎮江雖然做官了,但是朝中現在無人。

朝中無人,你辦事情就非常的不利索,辦事情不利索很多的機會就這麼失去了,到最後他們想要真正的發展起來的話,基本上就不太可能了。

大家都在同一起跑線的時候,你不努力,想要從後面往前趕超的難度是可想而知的,楊鎮江就因爲知道,所以對李天舒的這個物流中心非常的感興趣。

不過楊鎮江希望弄成這個項目,但是他知道,憑藉着鄂北省在京城中的關係,想要弄成這個項目的難度無疑是非常的大的。

楊珊道:“既然是好項目,爲什麼不能夠讓你們弄呢?”,楊珊是單純的從經濟學的角度出發的。

李天舒笑着道:“政治和經濟是相輔相成的,鄂北如果一旦被人圍攻的話,即便是再有能力也沒有辦法……”

楊珊搖搖頭道:“華夏的這種體制還是不健全,我覺得應該學習西方的制度,這樣辦事情的效率就要高很多了。”

李天舒呵呵一笑道:“照搬照抄是沒有用的,每一個國家的國情是不一樣的,華夏人的思想和美國人的思想也是不盡相同的。而且,美國發展成爲今天這個樣子花了多長的時間,好幾百年!而我們華夏呢?算起來真正的改革開放也不過才十幾二十年的光景,想要一個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在十幾二十年就趕英超美我恐怕也不太現實……”

楊鎮江頗爲同意的點點頭道:“珊珊,很多事情不是嘴皮子上說說就能夠成功的,如果真的是這樣的話那就好了。只可惜制度是死的,人是活的,很多時候有人會鑽這個法律的空子……咱們華夏有一句古話叫做法理不外乎人情……”

楊珊道:“一是一二是二,你們這樣的說法不就是給自己找一個藉口麼?”

李天舒點點頭道:“事實就是楊珊說的這樣,不過現在已經形成了一種風氣,這種風氣還在不斷的蔓延,既然已經形成了這種風氣了,你想要改變就很難。隨着經濟的發展,其實改革的阻力是越來越大……因爲利益集團掌握了權力,這個是一個惡性循環,利益集團怎麼可能改革自己本身得到的利益呢?”

楊鎮江點點頭,不過還是道:“國家很多的政策到了地方就變味了,其實像凌總他們一心爲國,很多的出發點都是好的。只不過下面人卻不按照他的思路做,如果真正都按照凌總他們的思路來的話,現在的華夏恐怕已經是比現在至少上一到兩個臺階了。”

楊珊無奈的說道:“這幫人怎麼這樣,我們在美國,戴爾公司你們可能沒有聽說過,是一家電腦公司,看看人家的管理水平,你們就會知道,國內的一些國有企業的管理什麼的都是白扯,讓這些人管理還不如不管理呢……”

李天舒道:“國有企業的存在有着它本身的作用和使命,目前國家也正在積極謀求國有企業轉型,這一切都是國家在不斷的做出努力。我們不能看着別人已經成功了,就在指責我們的政府不作爲,其實任何一屆政府都是希望把國家搞好的,只不過上行下效的問題,如果不能做好監管,一切都是徒然。”

“江城市目前的腐敗問題我之前已經談過了,我也不想在多談了,希望你們江城市能夠保持現在的力度。我聽說有人在倒賣賑災物資?”楊鎮江的臉色有些難看。

李天舒點點頭道:“已經查處,對於責任人防總的毛斌副市長,我已經提請省委作出暫停職務,接受調查的指示。”

楊鎮江道:“就應該這麼做,即便是這樣的人沒有任何的過錯,讓這件事情發生就是一件非常不好的事情。省委省政府非常的重視這類事情的發生,只要參與這一次倒賣賑災物資的官員和人員,職位無論大小該抓的抓,該判的判,嚴懲不貸,絕不姑息!”

楊鎮江雖然在有些事情上會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但是在這種原則性的問題上絕對不手軟,李天舒道:“我也是這麼想的。有些事情是不能觸碰的,既然他們敢這麼做,我們就敢比他們兇狠十倍百倍,對於涉事官員即便是有後臺保護,我也絕對動用一切手段和力量,讓他們知道這麼做的後果。”

楊鎮江道:“好了,這件事情你自己去辦,不過天舒同志你也放心,這件事情省委省政府肯定會給你絕對的支持。我和天江省長也會討論一下這個問題的。”

李天舒點點頭,然後道:“那我接下來說說我的另一個計劃吧,我有一些朋友目前在美國,他們從事對於未來形勢的判斷還是非常的到位的。美國已經開始逐步進入計算機時代,他們覺得我們國家在未來的十年左右的時間,也會逐步進家庭計算機的高科技時代……”

楊珊一聽來神了,這個可是她的強項,楊珊道:“十年?現在很多的地方還都吃不飽飯,你現在就敢這麼大言不慚的說十年華夏就能夠進入計算機時代?”

李天舒道:“這些判斷雖然是我朋友判斷的,不過我分析了一下覺得應該也是可行的。所以我認爲目前我們江城市想要在老工業和農業方面想要趕超滬海等一些城市應該是沒有太多的希望的,不過我們可以從另外一個方面入手,建設一個國家級的高新技術園區。這樣就能夠吸引一批高精尖的人才到江城,只要有了人才,江城的發展指日可待……”

楊珊充滿驚奇的看着李天舒道:“你就這麼有把握?”,楊珊即便是在美國,她也不敢說已經進入了計算機時代,沒有想到李天舒現在就說未來的十年左右,華夏就要進入一個計算機時代,他的論據到底是什麼?

李天舒的論據就是因爲他親身經歷了一個不可思議的飛速發展的時代,而這個他卻無從談起,不過這個就是他目前最大的優勢。

楊鎮江道:“江城的規劃可不小啊,兩個國家級的項目,我恐怕這個要弄下來還真是不太容易啊!”

楊鎮江又一次提到了這個問題,李天舒心領神會道:“書記,這個你放心,我家在京裡面也是有一些關係的,我試着走動走動,國家高新技術園區的項目我就跑跑看看……”

楊鎮江呵呵一笑道:“嗯,既然有這個能力就要發揮發揮,得到的都是自己的政績嘛!省委這邊也幫忙牽線搭橋,這件事情儘快開始啓動項目程序……” Wωω◆ ttκá n◆ C O

李天舒道:“江城目前災情已經緩解,正是百廢待興的時刻,這個時候實際上是最好的時機,因爲地塊什麼的相對就要便宜很多了,也沒有什麼拆遷的問題,不過有一點那就是給當地原本屬於的居民一個安定的居所……”

楊鎮江道:“正好是一舉兩得事情,其實這一次只要拿下這兩個項目,國家的財政撥款也是不會少的,到時候拿出一部分繼續賑災之用。”

李天舒點點頭道:“不過啓動資金恐怕需要不少,我先回去做一個預案吧……”

楊鎮江咳嗽了一聲道:“那個什麼,天舒同志啊,有一件事情我要通知你一下……”

第951章 綁架第724章 人間仙境第744章 李天舒要去粵東第979章 改革本就是火中取栗第188章 飛來橫福第841章 卲凌菲的付出與收穫第1195章 李天雨的緣分(十)第1027章 投資目的(二)第1035章 來得快去的快第746章 大度的魏涵第605章 又要調動第305章 單明濤的結局第65章 京城暗流(三)第722章 孫龍要來第171章 出發第482章 挖牆腳第510章 鬱悶的公安系統第609章 王高峰家的困難第1190章 李天雨的緣分(五)第853章 中紀委的電話來了第932章 官字兩個口第214章 常委會(下)第89章 李天舒的下一步計劃第64章 京城暗流(二)第51章 邱燕倒戈各位散心出差去了第579章 凌總都被動第514章 西青的未來第635章 李天舒幫忙第975章 元宵晚會(四)第205章 常務副縣長(上)第442章 施佩茨到來第961章 張徵宇第738章 呂天認慫第431章 出國考察的問題第416章 忍不住的一巴掌第245章 定親(上)第49章 李家的改變第321章 見部長第640章 收網行動第533章 彭雲剛的主動第790章 張鎮長第45章 文章要發表第605章 又要調動第20章 工作分工第952章 各懷心思第1252章 證據第714章 懦弱的侯明第595章 樊麗有點看不清第611章 先出口氣再說第13章 流言第610章 王成年的震驚第1219章 沉浮(二十)第20章 工作分工第116章 公路成第881章 劉美華、秦怡第1254章 常委會上的意外(下)第1092章 小鎮風雲(三)第956章 不歡而散第1247章 賬本第683章 江城國有企業的問題第1004章 發展規劃司司長第24章 孫榮偉吃了個虧第603章 盧俊輝,我草你老木第12章 該發生的總是會發生的第315章 計劃要提前第923章 同學的關係第138章 縣委書記視察第888章 秦榮國的橄欖枝第392章 馬葉的家事第72章 麻煩不斷的芸芸第805章 要開個現場辦公會第1292章 改革與支持(二)第1156章 李宏遠詢問第912章 幹部制度改革(上)第191章 陸廳長的震驚第327章 酒店衝突第224章 投資團第157章 通話袁剛第601章 潘亮歇菜了第698章 衝突漸起第703章 大度的魏涵第222章 敲定第一筆投資第122章 李天舒的新職務第1231章 溫故(四)第444章 高下立判第450章 會面宗俊第203章 鄭潔第198章 於海又被震了第770章 江城發展(三)第497章 臨時起意第98章 提錢傷感情第643章 市長人選由你定第515章 王彬召見第348章 袁書記的任務第828章 華國中第1218章 沉浮(十九)第346章 鬱悶的胡瑜第71章 找韓文幫忙第999章 家長會(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