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蓬勃發展

ps:很多讀者反映,一個小小副鄉長沒意思,讓我加快進度!我只能遂了大家的心願了啊!呵呵,不過大大們也給我點鼓勵和支持吧!

大灣村一個月的銷售成績很快的就出爐了。大龍帶着喜悅的心情來到了李天舒的辦公室!

王一飛問過李天舒之後,帶着大龍很快的就進入了李天舒的辦公室。這些天李天舒也是很少呆在辦公室之中,林海鄉的人終於知道,爲什麼人家李天舒能夠當上書記,自己還差一些火候了。

李天舒的表現讓林海鄉的衆位領導幹部一些汗顏了,這人就是一個工作狂啊!李天舒每天都帶着自己的小本本不停的記錄着,不斷的考察着林海鄉每個村子的情況。

一個月的時間他將全鄉所有的村子的情況都熟記於心,而且針對這些村子都提出了一些想法。

全鄉的工作當然不止這麼些,但是現在頭等大事就是帶領林海鄉的人脫貧致富。雖然現在對於改革還是保守的爭議不斷,不過李天舒可不管這些,他知道未來的運勢,自然知道未來的走向。

既然知道了,就義無反顧了!現在還在那抖抖霍霍的,那以後還能幹成什麼事情?這一段時間正是大力發展的好時機,很多地方在中央沒有明確之前,都是猶猶豫豫的。

只要這個時候能夠把握住時機的話,以後的發展就比人快一步了。人家起步,你已經發展了,人家發展,你已經做強了,人家做強,你又做精了!這就是李天舒的發展思路。

今天恰好李天舒正在辦公室思考着如何整合整個林海鄉的資源,一個月的時間足夠李天舒做好多的東西了。李天舒在這一個月中召開了兩次黨委會,明確了政府的幹部職能。

“大龍,喝茶?”李天舒問道“不了,李書記,我今天是來跟您彙報一下這個月來大灣村豆製品廠的成績的!”大龍面露喜色的說道。

“哦?說說看!”李天舒有些期待的問道。

“是這樣的,目前我們大灣村豆製品廠的日生產量是三千斤,每天生產的產品到了市面上也是供不應求的!目前我們主要的供貨是鹽寧縣和市區,即便是這樣,我們也經常出現斷貨的現象!”大龍大略的說了一下。

李天舒沉思了一下道:“那現在看來擴大生產也是勢在必行的了!”

大龍欣喜的說道:“李書記也是這麼覺得?我們經過這一個月的市場調研,周圍的縣區需求量也是很大的,擴大一倍是沒有任何問題的,我相信即便是擴大兩倍三倍我們也是有能力把茶幹銷售出去的!”

李天舒笑着道:“大龍啊,你有信心是好的,但是企業想要做大做強,並不是一口吃成胖子的!你即便是擴大十倍,我相信市場也還是有的,但是資金呢?人手呢?供貨渠道呢?這些都是要提前準備的。我看可以一步步的來,這個月不是正好有些閒散資金?我看完全可以利用起來嘛!先擴大一倍規模,然後過一到兩個月在擴大一倍,你看怎麼樣?”

大龍撓了撓頭道:“都聽您的,李書記!我考慮問題不周到了!”

李天舒道:“考慮不周不要緊,但是要學會吃一塹長一智啊!對了,關於你們大灣村,我還有一個建議!那就是你們村裡的老人婦女,可以組織起來一起種豆嘛,既然你們可以從外邊進貨,爲什麼不能利用本地優勢呢?而且我可以提出這麼一個設想,就是利用你們大灣村豆製品廠的優勢,讓林海鄉有空閒土地的百姓們種豆。這樣你們也好不過錢讓別人賺去了?還可以幫助一些家庭分擔一些壓力!”

大龍一聽就覺得可行,立刻道:“這個沒有任何的問題,李書記,這件事我回頭就跟胡支書商量一下!”

李天舒從小本子中拿出一個電話號碼道:“這個是金陵那邊的電話,擴大規模最主要的就是機器,你打這個電話,就說是我訂貨的就行了!到時候讓他們送過來就好!”

大龍喜出望外的拿着電話號碼,然後喜滋滋的走了出去。大龍現在當上這個廠長十分的得心應手,現在大龍在大灣村的地位可以說僅次於胡大海,甚至是下一任村支書的有力競爭者。

大龍的成功,實際上就是李天舒的成功,大龍心中怎麼能不明白呢?要是李天舒沒有來之前,大龍也就是一個無業遊民的角色,不過是有些小聰明而已。但是沒有遇到伯樂,這一切都是空談。

大龍帶着喜悅的心情離開之後,李天舒卻陷入了思考當中,產業鏈的確是比較好的選擇。但是現在面臨的機遇可不是這一星半點,如果現在李天舒是一縣之長的話,恐怕他拉的格局會更加的龐大,只可惜路要慢慢走。

又是三個月之後,大灣豆製品廠的生產規模比之原先已經擴大了三倍有餘。現在一天的產量達到了一萬斤!這個數字相當的驚人了,如果不是靠着大量的機器支撐的話,根本不可能達到這樣的高度。

銷售、運輸、供貨等渠道已經逐步的形成規模,雖然中央沒有明確的指令,但是該發展的還是要發展。縣委縣政府對於這樣的鄉辦企業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這三個月中,李天舒帶領着林海鄉四套班子逐步的開始讓羣衆有信心起來了。大灣村的成功,讓所有的村子羨慕不已,現在大灣村吃肉,其他村子焉能沒有什麼想法?

在全鄉的擴大會議上,很多的村支書們都主動的跑到了李天舒這邊,希望李書記能夠讓貧窮落後的某某村子改變現在的格局。

李天舒看着他們積極的姿態也是欣慰不已。養豬是李天舒一早就想好了的,李天舒去縣裡面,跟原來林海鄉鄉長現在的林業局局長毛建行商量了一下之後,毛建行毅然的派出了一個十多人組成的技術小組,奔赴各個村子駐點。

養豬是一門技術活,豬場規劃建設,設備購買,引種,疫病防控,飼養管理,環境控制,銷售渠道這些都是需要弄明白的事情。這些李天舒都是經過大量的工作之後,纔有了現在的成績。

林海鄉剩下的村子之中,有三分之二的村子建成了養豬場。剩下的村子中,有兩個村子專門建立了飼料廠,還有一些村子建立了家禽養殖場。

反正現在的林海鄉,除了少數幾個村子之外,幾乎每個村子都有養殖,有集中規模的村辦養殖,村民參與入股。有自己家裡的養殖,一家養三四頭的有,五六頭的有,十來頭的也有。

李天舒知道,現在的這種情況下,前期投入是大了一些,但是好在村民們在看到大灣村的成功之後,很多都是把家裡的閒錢都湊出來,開始養殖了。

因爲每個村子都配備了技術員,而且在與技術員的交流過程中,村民們也能夠有很好的學習機會,所以接下來的事情異常的好辦了。

林海鄉整個都在蓬勃的發展之中,大家都盼望着秋後豐收的那種喜悅之情。

林海鄉的所有幹部,幾乎都快變成了業務員一般,不斷的聯繫着各個地方,看看有沒有需要生豬的。龐大的數量,也讓接到電話的那些商人們,聞到了一些味道。

目前粵東等地已經進入了改革的前沿,那裡的豬肉需求量異常的龐大。粵東的人在這個時期,算是華夏最爲有錢的一批人了。另外一個地方就是滬海了。

如果能夠就近賣給滬海的話,李天舒到也樂得清閒了!在經過了好多天的宣傳和尋覓之後,一個滬海人終於忍不住要來林海鄉看了。

這個人的名字叫做李明,是滬海一家肉食品廠的老總,僧多肉少,是他在上海的感覺之一。滬海的生肉需求有多大,別人不知道他還不知道嘛?現在就是沒有那種形成規模的那種。

如果林海鄉真的像他們所說的那樣,一年能夠供應十萬頭生豬的話……

李明心中不是很相信,鹽東市他打聽過了,最大的一個生豬廠規模就幾千頭,而且基本上都是供應給本市的。所以很多人聽到這樣的消息的時候都是有些嗤之以鼻的。

尤其是這些消息是由林海鄉政府放出去的時候,很多商人都覺得很假。因爲他們有些人經常和政府打交道,一般有個幾千規模的,他們都能往十萬甚至二十萬的說。

幾千頭雖然也不少了,但是李明覺得沒有必要興師動衆的。但是如果真的超過十萬頭的話,那麼至少在李明看來,他的事業必將迎來一個輝煌的時期。

李天舒這些天也是有些發愁,生豬的飼養是沒有什麼問題,但是飼料是個大問題啊。林海鄉的兩個飼料廠已經建成了,但是距離他們生產還有一段時間。

現在最主要的任務就是聯繫好供應商,這樣生豬養大之後可以直接出效益,只要形成穩定的供需關係,李天舒覺得林海鄉的發展指日可待了。

有錢之後,林海鄉才能進一步的發展,進一步的擴大規模。李明的到來,適時的決絕了李天舒的燃眉之急……

第1259章 難受的常委們(一)第964章 白丹很開心第331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773章 江城發展(六)第904章 蛛絲馬跡第57章 胡金貴第712章 舒暢第355章 王書的去向第812章 褚玲倩帶了個男朋友第196章 誰跟誰姓?第25章 大灣茶幹第986章 省委對話第158章 介紹個後臺給袁書記第842章 楊鎮江憤怒了第322章 新官上任燒把火第201章 與老部下的談話第1166章 改造李天雨(六)第125章 有底氣的魏國斌第431章 出國考察的問題第635章 李天舒幫忙第64章 京城暗流(二)第499章 見大世面了第1273章 美國之行(八)第83章 悲劇的孫榮偉第522章 李家的形勢第19章 書記的下馬威第717章 誰是牛人(下)第950章 誤會解開第1169章 改造李天雨(九)第1225章 履新(四)第1045章 投資閩南(一)第328章 市委副書記王書第290章 華立剛的第一次常委會(中)第1278章 美國之行(十三)第1232章 溫故(二)第584章 華家談心第29章 邱部長第598章 潘亮的心理變化第540章 基層工作最難做第774章 記者會刁難第1258章 對話張同堯(下)第98章 提錢傷感情第1181章 風向標變了第964章 白丹很開心第475章 恆樑縣的大事第385章 幾點建議第913章 幹部制度改革(下)第1079章 買車風波(四)第288章 鄭潔和華立剛第1263章 問題太多第2章 要從政!第363章 準備收網第1230章 溫故(三)第46章 心驚的省委書記第981章 微服私訪(二)地八百三十六章 卲凌菲抵達江城求朵第972章 元宵晚會(一)第23章 毛建行的反擊第494章 同學聚會(下)第810章 褚天江的兩個目的第94章 高幹病房的歸屬第112章 李天舒表白第151章 激將老爸第779章 兩個層面,一個套路第495章 時間過隙第689章 天地人第560章 青河省委大變樣第1002章 教育部黨委會議第905章 要行動第229章 鄭書記的想法第157章 通話袁剛第265章 廣告第110章 魏國斌的前途第1093章 小鎮風雲(四)第1015章 高考加分制度改革第305章 單明濤的結局第308章 大人物第1280章 美國之行(十五)第909章 廖小軍的自我救贖第1095章 小鎮風雲(六)第674章 錢明博上任(下)第324章 掌控二處第1129章 暗訪(下)第1095章 小鎮風雲(六)第221章 商人劉連傑第260章 李天舒的計劃第519章 潘建斌的改變第1008章 校車事件(三)第440章 引資的難度和必要性第582章 轉危爲安第588章 嚴老的態度第1254章 常委會上的意外(下)第183章 開房了第978章 錢明博的態度第733章 李天舒請客(上)第620章 鄭國均的想法第1286章 美國之行(二十一)第527章 姚進年來了西青市第1229章 溫故(二)第1261章 難受的常委們(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