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10月6日.
新任外交部長約阿希姆?馮?裡賓特洛甫與波蘭大使會晤,提出其聯盟必須以但澤劃歸給德國、並在走廊地區建立一條高速公路來連結德國領土爲前提,倘若波蘭答應,希特勒將會未來給予波蘭烏克蘭北方的領土,並將德波條約將延長25年作爲補償。
然而波蘭認爲,若加入了德國爲首的軍事聯盟將會淪落爲一個衛星國,甚至最終其國家地位將受到威脅,如同捷國被德國所吞併,因此貝可勒爾拒絕其提議,波蘭外交部與軍事領導人的看法也走向一致,波蘭政府領導人亦不信任希特勒。
10月8日,貝可勒爾前往柏林與希特勒會晤,後者強硬地要求其接受德國的條件,但遭到拒絕,雙方不歡而散。希特勒即命令軍方擬定入侵波蘭的計劃—《白色方案》.
“白色方案”,是二戰初,德軍爲了消除進攻西歐的後顧之憂,並建立入侵蘇聯的軍事基地,而對波蘭進行的攻擊戰計劃。該計劃制定周密,佈局細緻,從陸、海、空三方面有效對波蘭實施進攻。
但是因爲布瑞斯?巴勒穿越到意大利,並且派刺客殺死了墨索里尼;讓自己當上了意大利的新首相後,他就提前引導希特勒出臺“白色方案”,以及準備閃擊波蘭。
白色方案——進攻波蘭1937年10月6日“白色方案”指令(進攻波蘭)一、 鑑於波蘭目前的態度,不僅需要使修改後的東部邊界有安全保障,而且還需要進行軍事準備,以便在必要時永遠消除來自這一方向的各種威脅。
政治上的前提和目的德國同波蘭的關係仍然要遵循避免引起騷亂的原則。如果波蘭改變其迄今基於同樣原則的對德政策,轉而採取對帝國進行威脅的態度,那麼,同它進行最終清算就有可能勢在必行。
那時要達到的目的是,粉碎波蘭的防禦力量,在東面造成一種能滿足國防需要的態勢。最遲在衝突開始時,宣佈但澤共和國1爲德意志帝國的領土。
政治當局認爲自己的任務是:在上述情況下必須儘可能地使波蘭孤立,即把戰爭侷限在波蘭進行。
щшш⊙TTκan⊙¢Ο
這種局面在不太遠的將來就可能出現,因爲法國的內部危機日益加劇,英國會因此而採取剋制態度。
俄國的干預(它有能力這樣做)很可能對波蘭毫無益處,而僅僅意味着波蘭被布爾什維主義吞併。
周邊國家的態度如何,完全取決於德國的軍事需要。
德國不能輕易地將匈牙利列爲盟國。意大利的態度是由柏林一羅馬軸心已經確定了的。
國防軍各軍種的任務編輯陸軍在東線的作戰目標是殲滅波蘭陸軍。爲此,在南翼,可進入斯洛伐克地區。在北翼,應迅速在波莫瑞和東普魯士之間建立聯繫。
必須做好開戰的各項準備工作,以便以現有的部隊也能發動進攻,而無需等待動員後組建的部隊按計劃開到後再行動。現有部隊的廕庇的進攻出發地區,可在進攻日直前予以規定。我保留對此事的決定權。
預定擔負“西部邊界掩護”任務的兵力是全部調往該處,還是留一部分作他用,將取決於波蘭的局勢。
海軍在波羅的海,海軍擔負下述任務,1殲滅或者打垮波蘭海軍。
2封鎖通往波蘭海軍基地(特別是格丁尼亞海軍基地)的海上通道。開始進入波蘭時,即宣佈停泊在波蘭港口和但澤的中立國家船隻離開港口的期限。期限一過,即由海軍採取封鎖措施。
必須估計到,規定離港期限會給海戰造成不利的影響。
3切斷波蘭同海外的貿易聯繫。
4掩護帝國一東普魯士的海上通道。
5保護德國至瑞典和波羅的海沿岸諸國的海上交通線。
3儘可能以不引人注目的方式實施偵察和警戒,防止蘇俄海軍從芬蘭灣進行干涉。應預先規定適當數量的海軍兵力用於保衛北海海岸和瀕陸海區。
在北海南部和斯卡格拉克海峽,須採取措施防止西方列強突然對衝突進行干預。採取的措施應侷限在絕對必要的限度以內,務必保證不引人注目。關鍵是應避免採取可能會使西方列強的政治態度變得強硬起來的一切行動。
空軍空軍必須對波蘭實施突襲,而在西線則可只保留必不可少的兵力。
空軍應在極短時間內殲滅波蘭空軍,此外,主要擔負以下任務:
1干擾波蘭的動員,阻止波蘭陸軍按計劃開進。
2直接支援陸軍,首先是支援已經越過邊界的先頭部隊。
開戰之前航空兵部隊可能要向東普魯士轉場,但這不可危及達成突然性。
第一次飛越邊境時,在時間上應與陸軍的作戰行動協調一致。
只有在給中立國家船隻規定的離港期限(參見國防軍各軍一種任務中海軍的任務)過了之後,方可對格丁尼亞實施攻擊。
對空防禦的重點是施特廷1、柏林和包括梅倫地區的奧斯特勞3和布呂思3在內的上西里西亞工業區的空域。
當希特勒對他的部隊,出臺“白色方案”後;在1937年10月10日;希特勒於同月11日以波蘭接受英法兩國保護爲由,宣佈廢除《德波互不侵犯條約》,並命令德軍在8月前做好進攻該國的準備。
1937年10月12日凌晨5時45分,德軍轟炸機羣呼嘯着向波蘭境內飛去,目標是波蘭的部隊、軍火庫、機場、鐵路、公路和橋樑。幾分鐘後波蘭人便第一次嚐到了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來自空中的突然死亡與毀滅的滋味。邊境上萬炮齊鳴,炮彈如雨般傾瀉到波軍陣地上。約1小時後,德軍地面部隊從北、西、西南三面發起了全線進攻。
同時,停泊在但澤港外僞裝友好訪問的德國戰艦“石勒蘇益格-荷爾施泰因”號也突然向波軍基地開炮。波軍猝不及防,500架第一線飛機沒來得及起飛就被炸燬在機場,無數火炮、汽車及其它輜重來不及撤退即被摧毀。
交通樞紐和指揮中心遭到破壞,部隊陷入一片混亂。德軍趁勢以裝甲部隊和摩托化部隊爲前導,很快從幾個主要地段突破了波軍防線。
當天上午10時,希特勒興奮地向國會宣佈,帝國軍隊已攻入波蘭,德國進入戰爭狀態。他宣稱,“從現在起,我只是德意志帝國的一名軍人,我又穿上這身對我來說最爲神聖、最爲寶貴的軍服。
在最後的勝利之前,我決不脫下這身軍服,要不就以身殉國。”希特勒的演說激起了議員們一陣陣狂熱的歡呼。
10月12日上午9時,英國向德國發出最後通牒,要求德國在上午11時之前,提供停戰的保證,否則英國即將向德國宣戰。據希特勒的譯員希米德回憶,當希特勒接到英國的最後通牒時,他沉默靜坐不動。
而戈林則回過頭來對他說:“假使我們輸掉了這場戰爭,那麼上帝應該饒恕我們。”正午時,法國也向德國發出類似的最後通牒,其期限爲下午5時。德國對英法兩國的最後通牒,均置之不作答。
於是,英法兩國相繼對德宣戰,第二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當晚,希特勒將他的辦公地點從柏林的總理府移到了“亞美尼亞”號火車專列上,乘車去前線視察,並在火車上處理東線和西線的戰事。
德軍突破波軍防線後,以每天50-60公里的速度向波蘭腹地突進。倫斯德的南路集團軍羣以賴歇瑙的第10集團軍爲中路主力,以李斯特的第14集團軍爲右翼,在左翼布拉斯科維茲的第8集團軍掩護下,從西面和西南面向維斯瓦河中游挺進。
包克的北路集團軍羣以克魯格的第4集團軍爲主力,向東直插“波蘭走廊”,另以屈希勒爾的第3集團軍從東普魯士向南直撲華沙及華沙後方的布格河。
這是人類戰爭史上空前規模的機械化部隊大進軍。在這場大進軍中,德國裝甲兵創始人古德里安成功地實踐了他的裝甲兵理論,率領第19裝甲軍取得了輝煌的勝利。
第19裝甲軍隸屬北路集團軍羣第4集團軍,轄有1個裝甲師、2個摩托化師和1個步兵師。它既是第4集團軍的中路,又是集團軍的攻擊前鋒。開戰後,古德里安率部迅速突破波蘭邊境防線。
波蘭在和英法結盟後,在德國進攻的威脅下,波蘭統帥部也制定了代號爲“西方計劃”的對德作戰計劃。
由於在人數和裝備上大爲遜色於德軍,波蘭爲抵抗侵略僅能出動39個步兵師,11個騎兵旅,3個山地步兵旅,2個裝甲摩托化旅,近80個民防營。
共計有輕型坦克220輛、超輕型坦克650輛、4300門火炮和迫擊炮,407架飛機。波蘭海軍編有16艘戰鬥艦艇和輔助船隻,總兵力爲約100萬人,最高司令官爲斯米格威-羅茲元帥。在戰役開始前,波蘭武裝力量的動員和展開並未完成。
波軍指揮部在預定的防禦地區僅展開了24個步兵師,8個騎兵旅,1個裝甲摩托化旅,3個山地步兵旅和56個民防營。
在戰爭開始初期波蘭軍隊的展開還在繼續。波軍總司令部計劃實施戰略防禦,阻止敵人,爲英法聯軍的行動贏得時間並根據形勢採取進一步行動。波軍主力沿德波邊境展開,佔領北部防線的是“莫得林”集團軍(2個步兵師,2個騎兵旅指揮官是普謝德齊米爾斯基—克魯科維奇將軍),“維希庫夫”戰役集羣(3個步兵師)和“納雷夫”戰役集羣(2個步兵師,2個騎兵旅)。
在“波蘭走廊”是“波莫瑞”集團軍(5個步兵師、1個騎兵旅,司令官爲博爾特諾夫斯基將軍),在波茲南省西部是“波茲南”集團軍(4個步兵師,2個騎兵師,司令官庫特謝巴將軍),“羅茲”集團軍(4個步兵師,2個騎兵師,司令官魯梅爾將軍)擔任羅茲和華沙方向的掩護。在琴斯托霍瓦、卡托維採、克拉科夫地域集結了“克拉科夫”集團軍(7個步兵師、1個騎兵旅、1個摩托化機械旅,1個山地步兵旅,司令官希林格將軍)。
保衛南部邊界的任務由“喀爾巴阡”集團軍(2個步兵師,2個山地步兵旅,1個摩托化機械旅,司令官法布里奇將軍)擔任。“普魯士”集團軍(8個步兵師,1個騎兵旅,司令官多姆布-貝爾納茨基將軍)爲第2梯隊,配置在凱爾採,托馬舒夫-馬佐維茨基、拉多姆地域。
而此時此刻的德軍參戰兵力,共投入44個師,其中包括7個裝甲師、4個輕裝甲師、4個摩托化師,另外還有1,939架飛機,2,800輛坦克,總兵力達到88.7萬人。
二次世界大戰,終於在野心勃勃的穿越者布瑞斯?巴勒的引導和幫助下;提前爆發了出來,而且德國現在的武器裝備可是比波蘭,法國,英國和美國要強大,和先進很多。
在這種劣勢下,還完完全全不知道情況的趙星星究竟會怎麼做呢?
這一次的世界大戰的勝利者又會是走向何方?人類的歷史又會發生怎麼樣的大變化?
一切的一切都是未知數,都是令人不敢想像的。
(以上白色方案和閃擊波蘭的歷史資料是從網上搜來,不是原創的請原諒,因爲我的歷史知識不強,所以查了很多資料,來了解二戰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