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五:天舞之卷_十四  亂命不從(1)(三)

一封寫給妻子費雲妮。費雲妮現在在霧雲城與可娜夫人住在一起,雖然只有妹妹正式過繼給師尊,傅雁書並沒有義子的身份,但師尊去世後,傅雁書便正式拜可娜夫人爲母,所以雖然他岳父,吏部司司長費英海也在霧雲城,費雲妮還是跟着可娜夫人住。和費雲妮成婚剛要快到一年了,不過這個結婚紀念日顯然已不能一同度過。傅雁書字斟句酌地想着給妻子解釋的話,他爲人一直有點古板,不擅說什麼情話,可是想到嬌妻,心裡總是有一抹揮之不去的柔情。

寫完了給妻子的信,又給可娜夫人寫了一封。寫到“軍情萬變,兒身爲軍人,若有不測,還望義母照料雲妮爲感”時,覺得這話未免不似母子的口吻,而且也更像是遺書,實在不吉利。他將信團作了一團,又抽出一張信箋寫下去,可怎麼寫都覺得不妥當。正想着,外面傳來了更點。

軍中每晚都要打更,一方面是巡邏,二來也是讓人隨時知道時間。此時已交三更二點,夜很深了。傅雁書這時覺得身上有點悶熱,順手推開了窗,卻見窗外正下着濛濛細雨。這是第一場秋雨,吹進來的風將殘餘的暑意驅得一絲不剩,吹到人臉上時還有幾分寒意。天上,卻是漆黑一片,星月皆無。傅雁書看着這一片暮色,無聲地嘆了口氣。

人生如夢啊。他想着。

他從來不是個多愁善感的人,但今夜,真覺得這人生如一場讓人哭笑不得的噩夢。爲了一個口號,本來沒什麼兩樣的一國之人成了血戰不休的仇敵,這一切讓傅雁書越來越茫然。不說別人,妹妹嫁給了鄭司楚,自己和妹夫卻是交戰雙方的主將。這種糾結的關係,在士兵中也會有不少吧。那麼,這場仗的意義到底何在?無論哪一邊勝利的,建立的還是共和國,歷史仍然回到了原點,那麼戰爭到底有什麼意義?慘烈的戰爭,使得人口在急劇減少,而爲了奪取勝利,雙方又都在拼命地徵兵。這種近乎涸轍而漁的做法,又到支撐到什麼時候?即使北軍此次總攻很快就取得全面勝利,得到的,也是一個已經殘破不堪,國力大大衰退的國家。可以說,這場戰爭,註定不會有勝者了。

夜風吹過來,“啪”一聲,將案頭一隻木馬吹得倒了下來。傅雁書揀了起來,拿在手中看着。這是師尊的遺物,聽可娜夫人說,師尊生前最愛惜這些,因爲這本是一個故人所雕。那故人去世後,師尊就在拼命蒐羅故人的作品,已收集了不少,其中最愛惜的還是這匹馬。看這匹馬,刀法流暢自然,馬的形態維妙維肖,照理定是個有名的大匠所作,可是底座也根本沒有落款。這馬神采飛揚,似乎隨時都會騰空躍起,飛揚而去。他看了看,將木雕馬在案頭放好,關上了窗。

鄭兄,妹妹,我如果戰死,你們肯定會照顧雲妮的,我又有什麼放不下?

坐在案前,傅雁書臉上浮起了一絲笑意,給可娜夫人的信也寫得順暢起來,不過無非是一些寒暄。人命由天,一切都讓上天去決定吧。再過幾天,總攻就要開始了。

傅雁書在房中這樣想着。此時的江上,陸明夷卻在想:總攻多半不會開始,一定要未雨綢繆,做好準備了。

雖然馮德清親自前來,嚴命總攻要按時開始,但陸明夷總覺得,總攻不會按時開始。上書遭斥,以及這一次馮德清微服前來,這兩件事讓陸明夷對馮德清失去了信心。這個新任大統制,能力遠不及大統制,卻更加執拗,如此之人,絕對成不了大事。

其實在來東陽城之前,他安排的細作已然將北方各省發生民變的事都報過來了,甚至比傅雁書接到的還要詳細一些。

只有狄復組有這個能力。在看過了一遍彙報後,陸明夷已然得出這個結論。說實話,他對狄復組其實一直沒有多在意,覺得這只是一夥烏合之衆,成不了大事,只是異想天開地要謀求狄人復國。連狄人中的大部份都很認同共和國,狄人復國這個目標無異於癡人說夢,可見這個組織的不切實際。然而現在卻證明,這個組織豈但沒有不切實際,還非常實際,具有極其強大的力量。馮德清並不知兵,偏生膽子還大,居然敢微服趕到東陽城來。這樣一個衆矢之的,還敢如此妄爲,實屬輕而無備,雖貴爲萬衆之尊,無異於孤身獨行。而狄復組既然要竭力阻止北軍這一次總攻,最好的辦法還不是發動動民變,而是刺殺馮德清。甚至,很有可能,就是馮德清回霧雲城的歸途中,狄復組就會下手。

這當然並不一切。不過,陸明夷也已算定了,即使馮德清安然回到霧雲城,現在發動總攻也仍然不是時候。總攻想要一舉勝利,必須要兩個條件,一是充足的後勤保障,二是高昂的士氣。但目前第一條做不到,各省民變的消息傳來後,第二條都做不到了,相應的是南軍得到這個消息後,士氣定然大振,守禦也一定會更加得力。因此目前最好的辦法還是以靜制動,看情形的發展,不要急於求成。可惜傅雁書雖然是天下名將,卻仍然沒聽懂自己的言外之意,如果二十三號那天他真的發起了總攻,多半要啃上一塊硬骨頭。

現在,應該先做好準備了。希望傅雁書只是啃上硬骨頭,而不是一敗塗地。那麼接下來自己該怎麼做?陸明夷坐在船頭,夜風一陣陣吹來,他腦海中卻已將將來的事分門別類,一樣樣考慮周詳。

如果馮德清遇刺,那其實是件好事。新大統制,十有八九是五部司司長中產生。兵部司司長傅雁書,資格太淺,不太可能。刑部司司長扈邦裕資格雖老,但一直沒有什麼建樹,也沒有當大統制的資格。至於魏仁圖與方若水兩位上將軍,資格和威望一般都夠,但方若水已經對一切都不感興趣,多半不會出任,魏仁圖連兵部司長都沒有爭,更不會接任大統制了。這樣一來,有可能接任大統制的,多半便是吏部司司長費英海與禮部司司長程敬唐兩人中的一個。費英海是傅雁書的岳父,如果他當大統制,這一對翁婿的權勢太大了,爲了制衡,所以基本上就是程敬唐。陸明夷與程迪文有過一番交涉,對程迪文的印象很不錯,而程迪文軍人出身,對魏仁圖和方若水向來尊敬,他當大統制的話,應該對自己有利,這樣自己更說得上話。

這是馮德清遇刺後的情形,如果他沒有遇刺,又該如何?陸明夷皺了皺眉。他沒有遇刺,八月二十三日總攻仍然要如約發起。總攻有三種結果,一是一路順利,兩月後掃平南方;二是開局不順,一直打不下東平城;三是失敗。算起來,三的可能性最小,一的可能性則比二要小,最大的可能還是在東平城下對峙。然而這其實是對北方最不利的情形,對峙中會消耗大量的糧草,而這樣勢又使得民變不住爆發,結果是糧草接應不上,然後總攻失敗。所以馮德清如果不遇刺,最大的問題倒不是削平南方,而是平定民變了。只是民變造成的損失一定很大,用強硬手段固然可能減少損失,卻也大失民心。用懷柔手段呢?總攻開始後,更不可能,完全不會有餘糧去安撫暴動的民衆。那麼,最後結果,就是隻消不能一舉得勝,北方這一次弄巧成拙,反而比南方更快陷入絕境。而自己要做的,就是如何在這樣的變數中,得到最大的利益。

陸明夷淡淡地笑了起來。夜色濃得粘稠,他又坐在船頭,划船的士兵一個都看不到這位陸軍區長的神情。也只有這個時候,陸明夷才覺得如此坦然。

計劃是傅雁書定下的。如果一切順利,最大的功勞自然也屬於傅雁書,自己永遠都站不到他前面去。所以,這個變數雖然是北方的不幸,卻是自己的良機。陸明夷自從軍以來,想的就是如何出人頭地。爲了這個目標,他從來不覺得有什麼是不能做的。所以,就算北方有可能遭到前所未有的大困境,卻也是自己從未有過的大好機會。現在自己想的,就是該如何把握這機會。

只是,這個機會實在太難以預料了,或者一飛沖天,或者就是萬劫不復……然而只要在馮德清手下,離經叛道總是不會得到他賞識的,所以自己與傅雁書兩人中,馮德清更欣賞一板一眼的傅雁書一些。難道,應該除掉他麼?陸明夷被自己突然冒出的這個念頭驚呆了。除掉馮德清!除非幹得乾淨利落,天衣無縫,否則只消漏出一點風聲去,自己也會成爲全國上下口誅筆伐的國賊叛逆了。他不由有點心虛地看了看身後。好在,正在划船的水兵根本不知道這位長官在想這些,仍是悶着頭划着,另一些則在趁機休息,準備着輪換。

要除掉馮德清,自然不現實。但假如馮德清真如自己所料,被刺殺了,接下來上臺的是程敬唐,自己會有機會超越傅雁書麼?陸明夷想着。很快,他就有點沮喪。因爲不論從哪一點來看,傅雁書都是會比自己更具優勢,除非是……

陸明夷不敢再往下想了。然而,念頭已起,就再也打消不掉。從王離開始,他已經在一個個地超越着對手,現在,也許就是最後一程了。而這一程,也許將是自己越超一切人的契機。

卷一:風起之卷_十五 兵不厭詐(5)卷一:風起之卷_二 勢弱用奇(上)(二)卷三:地裂之卷_十九  唯心不易(4)卷五:天舞之卷_十四  亂命不從(1)(二)卷四:雲飛之卷_四  一飛沖天(4)卷四:雲飛之卷_八  慈母之心(3)卷四:雲飛之卷_二十  掌握民心(4)(一)卷四:雲飛之卷_十九  牆邊血戰(1)卷五:天舞之卷_十四  亂命不從(2)(三)卷四:雲飛之卷_七  人生至痛(2)卷五:天舞之卷_十五  鋌而走險(1)(一)卷三:地裂之卷_十五  殺人有道(4)卷一:風起之卷_七 紀念堂(2)卷三:地裂之卷_二  火漸燎原(3)卷三:地裂之卷_三  玄蓋門人(4)卷五:天舞之卷_二  脣槍舌劍(4)卷一:風起之卷_七 紀念堂(4)(二)卷三:地裂之卷_二十  生死關頭(1)卷二:海嘯之卷_四 破網而走(4)(一)卷五:天舞之卷_五  血戰大江(3)卷五:天舞之卷_五  血戰大江(3)卷二:海嘯之卷_六 酒中豪傑(1)卷五:天舞之卷_十四  亂命不從(2)(二)卷四:雲飛之卷_四  一飛沖天(3)卷一:風起之卷_十七 蓄勢待發(2)卷一:風起之卷_十六 兵貴神速(4)卷三:地裂之卷_七  逃出生天(5)卷三:地裂之卷_十八  狂風烈火(2)卷五:天舞之卷_十八  血火激戰(2)(二)卷五:天舞之卷_十一  血火飛迸(2)(二)卷一:風起之卷_十二 計出必絕(2)卷五:天舞之卷_十二  以死報之(1)(一)卷一:風起之卷_十五 兵不厭詐(5)卷四:雲飛之卷_七  人生至痛(2)卷五:天舞之卷_十五  鋌而走險(1)(二)卷四:雲飛之卷_二十  掌握民心(3)卷一:風起之卷_十六 兵貴神速(4)卷一:風起之卷_十五 兵不厭詐(1)卷三:地裂之卷_二  火漸燎原(4)卷四:雲飛之卷_十八  大開殺戒(4)卷四:雲飛之卷_十一  奇兵突襲(1)卷五:天舞之卷_十四  亂命不從(2)(一)卷三:地裂之卷_十四  各展其能(4)卷二:海嘯之卷_九 俯仰之間(1)卷五:天舞之卷_十四  亂命不從(2)(一)卷二:海嘯之卷_三 天命在我(3)卷三:地裂之卷_十四  各展其能(1)卷一:風起之卷_五 功虧一簣(3)卷一:風起之卷_十四 曲中鋒芒(4)卷三:地裂之卷_六  絕後之計(3)卷五:天舞之卷_四  風雲突變(1)卷三:地裂之卷_十八  狂風烈火(3)卷五:天舞之卷_九  三箭齊發(2)(二)卷一:風起之卷_二十 天下雷行(5)卷三:地裂之卷_三  玄蓋門人(1)卷四:雲飛之卷_十六  句羅水軍(2)卷二:海嘯之卷_十六 碧波紅血(1)(一)卷二:海嘯之卷_九 俯仰之間(4)卷三:地裂之卷_十三  風雪之夜(4)卷五:天舞之卷_二  脣槍舌劍(2)卷四:雲飛之卷_十一  奇兵突襲(1)卷一:風起之卷_三 燎原之火(上)(三)卷四:雲飛之卷_十  捲土重來(3)卷一:風起之卷_九 斬草除根(5)(二)卷一:風起之卷_十 知我心憂(5)卷二:海嘯之卷_二 我命由天(2)卷四:雲飛之卷_一  得不償失(2)卷四:雲飛之卷_三  隻手回瀾(5)卷三:地裂之卷_十四  各展其能(3)卷四:雲飛之卷_十  捲土重來(2)(二)卷五:天舞之卷_十三   鐵甲艦(2)(二)卷二:海嘯之卷_六 酒中豪傑(2)卷一:風起之卷_一 追擊千里(下)(一)卷一:風起之卷_二 勢弱用奇(下)(二)卷一:風起之卷_十二 計出必絕(3)卷一:風起之卷_十 知我心憂(2)卷一:風起之卷_三 燎原之火(下)(一)卷二:海嘯之卷_十八 決死衝陣(1)卷一:風起之卷_四 天網之漏(3)(一)卷五:天舞之卷_九  三箭齊發(1)(一)卷四:雲飛之卷_十四  東征中原(3)(二)卷三:地裂之卷_十  中分南北(4)卷一:風起之卷_十二 計出必絕(3)卷一:風起之卷_十八 血洗刀兵(5)卷一:風起之卷_七 紀念堂(4)(一)卷四:雲飛之卷_九  生死有命(2)卷三:地裂之卷_四  絕境逢生(3)卷四:雲飛之卷_十八  大開殺戒(4)卷一:風起之卷_九 斬草除根(5)(一)卷五:天舞之卷_十五  鋌而走險(1)(一)卷五:天舞之卷_四  風雲突變(1)卷二:海嘯之卷_八 最後關頭(3)(一)卷三:地裂之卷_十三  風雪之夜(2)卷二:海嘯之卷_十三 再造共和(3)卷五:天舞之卷_十九  快刀亂麻(2)(三)卷五:天舞之卷_一  內亂將起(1)(二)卷五:天舞之卷_五  血戰大江(2)卷四:雲飛之卷_十  捲土重來(2)(一)卷三:地裂之卷_二十  生死關頭(3)卷二:海嘯之卷_十四 風暴將至(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