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海嘯之卷_十五 磨刀霍霍(2)

他想着,又看起手頭這份卷宗。這份卷宗是之江太守蔣鼎新寫來的。蔣鼎新的卷宗還特別厚,其中對放跑了鄭氏一家自責不已。若是往日,因爲這一過錯,蔣鼎新這太守之位鐵定已保不住了,但現在卻只能讓他繼續幹下去。蔣鼎新大概也急着將功贖罪,嘮嘮叨叨地說了不少自責的話,但也彙報了不少有意義的事。其中一條,便是當得知鄭氏一家奪取一艘螺舟渡江,鄧滄瀾當機立斷,派出一支尖兵追擊。雖然追擊仍是失利,但錯實不在鄧滄瀾。從這一點上來看,鄧滄瀾目前還是靠得住的。只是大統制仍然有點懷疑,這會不會是鄧滄瀾的苦肉計?但再看下去,大統制便打消了這個念頭。蔣鼎新說,鄧滄瀾收到自己的命令後,立刻把支配權全部交給了蔣鼎新,毫無保留,當中也完全沒有與可疑之人聯繫過。

鄧滄瀾可用。

這是大統制好不容易看完卷宗後得出的結論。現在的問題,就在於鄧滄瀾能不能擊潰五羊城了。按軍區實力,之江軍區並不能凌駕於廣陽軍區之上,現在派他出兵,會不會嫌操之過急?

大統制權衡了一下,拉了一下喚人鈴。這是召喚文書伍繼周的鈴,只不過片刻,伍繼周的聲音便在外面響了起來:“大統制。”

“進來吧。”

門“呀”一聲開了,伍繼周走了進來。

“大統制。”

伍繼周從來不多說一個字,現在也一樣。大統制斟酌了一下,道:“繼周,你去發一個委任狀,委認火炮營組軍趕赴東陽城。”

伍繼周沒有說話,因爲他知道大統制定然會交待得一清二楚。此時大統制接道:“委任狀上,填發下將軍甘隆。”

“是。”

甘隆當初是畢煒的得力副手,但在徵朗月省前夕,有人告發他與當時盤踞在朗月省的五德營殘部有聯繫,因爲甘隆還在舊帝國時期,曾多次代表畢煒與五德營聯繫,關係不錯。大統制得到這份告發後即刻讓南鬥前去調查,南鬥發回的彙報說這事純屬誣告,甘隆並無此事。雖然得到了南鬥否定的彙報,但大統制仍是責令甘隆退伍回家,按年紀,甘隆現在亦不過五十來歲,正是年富力強之際,重新起用他倒也不奇怪,尤其是這個畢煒戰死,他嫡系的火炮營羣龍無首之際。讓甘隆這個舊指揮官重披戰袍,實可算上策。伍繼周別的話也沒多說,坐到一邊小案上起草了一份委任狀,遞到大統制手上,大統制看了一遍,覺得文辭並無不妥,便籤字畫押,敲上了自己的圖章。

鄧滄瀾有甘隆助陣,實力大增,應該能夠對付五羊城了。只是要從東平城前往五羊城,可以走水路,也可走陸路。陸路行軍失之太緩,走水路的話,糧草補給又有些問題。大統制想了想,又道:“再寫兩張手諭,一張給鄧滄瀾,要他事不宜遲,即刻出兵。另一張麼,”大統制清了清嗓門:“給沙建侯,要他備齊糧秣,進行海上補給。”

沙建侯是海靖太守。海靖省,是東南海中的一個大島,舊帝國時是孫氏世代所居。海靖因爲孤懸海上,與中原向來聯繫不夠,民風孱弱。在共和軍北上時,孫氏曾宣佈獨立於帝國,響應共和軍,共和國成立後,名義上以獎賞孫氏大功,讓他們這一族定居霧雲城,其實就是奪取他手中權力的意思。孫氏始祖亦是名將,但到了這一代早成了吃飯不幹事的贅癰,只能聽從,從此海靖省由共和軍委派官員駐守。海靖駐軍不多,因爲與中原交通不便,向來比中原要落後許多。共和國成立後,海靖省大力發展農耕,實力大大增強,但這實力也只是自保有餘,出擊無力。雖然海靖的兵力派不上用處,但那兒積糧甚多,讓鄧滄瀾即刻出擊,糧草由海靖解決,進行海上補給,便可事半功倍。而搶在五羊城預料的日期之前,勝機也就更大一分。只是海上補給不是易事,萬一失期,停留在海上的軍隊水米無着,戰力非大大減退不可。不過,這一點大統制倒不擔心,因爲他相信以鄧滄瀾之能,肯定能做到這一定。

搶在五羊城有所準備之前,給他們一個雷霆之擊,霧雲城這邊,再加緊整頓軍務,儘快讓三大軍區回覆,事態仍然可以不越正軌。解決了五羊城,五年之內第三次遠征西原,徹底解決五德營,如此一來,共和國仍然堅如磐石,屹立不倒。

想到此處,大統制嘴角終於浮起了一絲笑意。

歷史將證明,我是對的。他想着。共和,已經牢牢地建立了,不需再造。

給鄧滄瀾的這份手令五月十八日午後便抵達了東平城。就在鄧滄瀾接到大統制手諭,正在書房中細看的時候,傅雁書拎着個包走到了大堂前。

大堂前,可娜夫人正在細一本盆景細細澆着水。雖然傅雁書等如鄧滄瀾家人,穿堂入室不必稟報,但他還是站定了,輕聲說了一聲:“師母,傅雁書求見。”

可娜夫人擡起頭,見是傅雁書,淡淡一笑道:“喲,雁書來了?你是來看阿容吧?不巧,她正好出去了。”

傅雁書一怔道:“她出去了?”

“是啊。聽說是個姓劉的琵琶高手經過。阿容說她不屬穆曹兩家,自有一功,所以早就吵着要去見她呢。這不,一早出去,現在還沒回來。”

真是不巧。傅雁書心裡有點遺憾。他時常駐紮在東陽城,只有這種輪休日才能過江來看望老師師母,偏生阿容今天不在,又得隔十幾天才能見到她了。他將那個包遞過去道:“師母,給。”

可娜夫人接了過來,見這東西頗有點沉重,不由笑道:“你又給她買了鴨肫肝?這回就一包麼?”

東陽城有一家叫“新昌記”的滷味店,是家老字號,做的滷味很是鮮美,他們出的鴨肫肝是可娜夫人和阿容母女兩人最愛吃的零食,傅雁書每回過來,都要買上兩包,這回卻只有一包。傅雁書臉上微微一紅道:“師母,這回我趕來得急,當時他們就這麼點了,這是給您的,下回我多買點帶給阿容。”

可娜夫人不禁也是一笑。丈夫的這個得意門生,相貌俊秀,溫文爾雅,雖然沒有過繼之實,實際上也等如是自己的義子。她道:“那先給阿容吃吧,省得她回來嘟着嘴說當媽的跟她搶東西吃。”

傅雁書心裡突然浮起了一絲溫柔之意。他母親早逝,父親沒空管他,自幼就在軍校中渡過,年紀雖輕,卻總是一本正經,甚至被人說成無趣,也只有在老師家中,才感到了家中的溫暖。他道:“老師在嗎?”

可娜夫人道:“在書房呢。”

傅雁書向可娜夫人行了一禮道:“師母,那我過去了。”

他正待要走,卻聽得可娜夫人在身後忽道:“雁書……”他站住了,回過頭道:“師母,還有什麼事?”

可娜夫人的眼神有點遊移不定,也有些猶豫地說:“雁書,最近軍中是不是有些不尋常的舉動?”

傅雁書點點頭道:“學習增加了不少。”他突然也壓低了聲音道:“是不是老師因爲鳴雷的事受到大統制責罰?”

螺舟隊潛虯號舟督宣鳴雷反叛,這件事說大不大,說小也不小,何況宣鳴雷也是鄧滄瀾的得意門生。出了宣鳴雷這事,之江軍區守軍上下都被責令要寫出一份檢討,“務求深刻”,原來每週一次的大統制著作學習亦一下猛增到每天一次。傅雁書自己對這些事頗有點不以爲然,因爲這些舉措已經影響到螺舟隊的正常訓練了。只是他自己只是螺舟隊十舟督之一,作爲宣鳴雷昔日的直接同僚,自是檢討要比別人更爲深刻才行。這些天來,他一直有點擔心老師會受宣鳴雷連累,被大統制嚴厲責罰。

可娜夫人搖了搖頭道:“這個倒沒有。今日,大統制還發下一份手諭,我覺得,只怕將有大陣仗了。”

卷一:風起之卷_十三 人人平等(4)卷一:風起之卷_四 天網之漏(1)(三)卷一:風起之卷_尾聲(2)(二)卷四:雲飛之卷_十四  東征中原(1)(二)卷二:海嘯之卷_十 自立門戶 (3)卷一:風起之卷_十八 血洗刀兵(1)卷一:風起之卷_十六 兵貴神速(3)卷三:地裂之卷_十一  強中之強(2)(一)卷四:雲飛之卷_一  得不償失(4)卷四:雲飛之卷_二十  掌握民心(4)(一)卷四:雲飛之卷_十五  恩斷義絕(3)卷五:天舞之卷_十一  血火飛迸(2)(三)卷一:風起之卷_一 追擊千里(上)(二)卷五:天舞之卷_五  血戰大江(1)卷三:地裂之卷_十二  咫尺天涯(1)卷三:地裂之卷_二十  生死關頭(4)卷四:雲飛之卷_六  國事爲重(5)卷四:雲飛之卷_二十一  以瞻家邦(1)(一)卷五:天舞之卷_一  內亂將起(4)卷五:天舞之卷_四  風雲突變(3)(二)卷五:天舞之卷_七  良機錯失(3)卷一:風起之卷_七 紀念堂(3)卷三:地裂之卷_十七  各出奇謀 (2)卷一:風起之卷_十八 血洗刀兵(4)卷一:風起之卷_十一 誘之以利(2)卷五:天舞之卷_六  大江東去(1)(二)卷五:天舞之卷_十五  鋌而走險(1)(二)卷五:天舞之卷_十四  亂命不從(1)(一)卷一:風起之卷_十一 誘之以利(3)卷五:天舞之卷_十七  天命有歸(2)(一)卷四:雲飛之卷_六  國事爲重(2)卷三:地裂之卷_五  樂逢知音(3)卷一:風起之卷_十五 兵不厭詐(6)卷三:地裂之卷_二十  生死關頭(4)卷三:地裂之卷_十二  咫尺天涯(3)(二)卷三:地裂之卷_十五  殺人有道(2)卷三:地裂之卷_九  十一長老(4)卷五:天舞之卷_十  絕後之計(2)(二)卷三:地裂之卷_十七  各出奇謀 (2)卷一:風起之卷_六 歃血爲盟(3)卷五:天舞之卷_十八  血火激戰(2)(一)卷三:地裂之卷_十四  各展其能(4)卷五:天舞之卷_九  三箭齊發(1)(一)卷一:風起之卷_尾聲(2)(二)卷一:風起之卷_十五 兵不厭詐(3)卷五:天舞之卷_十九  快刀亂麻(1)(一)卷一:風起之卷_六 歃血爲盟(3)卷四:雲飛之卷_十九  牆邊血戰(4)(二)卷三:地裂之卷_二十  生死關頭(2)(一)卷三:地裂之卷_二  火漸燎原(1)卷五:天舞之卷_八  共和新政(1)(三)卷二:海嘯之卷_六 酒中豪傑(1)卷三:地裂之卷_五  樂逢知音(4)卷四:雲飛之卷_十六  句羅水軍(4)卷四:雲飛之卷_八  慈母之心(4)卷五:天舞之卷_十八  血火激戰(2)(二)卷五:天舞之卷_十三   鐵甲艦(3)(三)卷五:天舞之卷_九  三箭齊發(2)(一)卷四:雲飛之卷_八  慈母之心(4)卷五:天舞之卷_七  良機錯失(3)卷五:天舞之卷_十二  以死報之(2)(一)卷三:地裂之卷_十六  劈波斬浪(3)卷一:風起之卷_十七 蓄勢待發(4)卷五:天舞之卷_九  三箭齊發(1)(三)卷三:地裂之卷_四  絕境逢生(3)卷一:風起之卷_十九 決死突擊(1)卷五:天舞之卷_十  絕後之計(2)(二)卷五:天舞之卷_六  大江東去(2)卷三:地裂之卷_九  十一長老(3)卷五:天舞之卷_六  大江東去(1)(一)卷五:天舞之卷_十八  血火激戰(1)(一)卷五:天舞之卷_一  內亂將起(4)卷二:海嘯之卷_十 自立門戶(4)(二)卷一:風起之卷_十三 人人平等(2)卷一:風起之卷_二 勢弱用奇(上)(二)卷五:天舞之卷_二  脣槍舌劍(1)卷三:地裂之卷_六  絕後之計(2)卷一:風起之卷_十二 計出必絕(4)卷四:雲飛之卷_二  調虎離山(5)卷二:海嘯之卷_十三 再造共和(5)卷一:風起之卷_四 天網之漏(3)(二)卷二:海嘯之卷_四 破網而走(4)(一)卷四:雲飛之卷_三  隻手回瀾(1)卷三:地裂之卷_一  南北決裂(4)卷二:海嘯之卷_十一 一觸即發(3)卷五:天舞之卷_一  內亂將起(4)卷三:地裂之卷_十九  唯心不易(1)卷五:天舞之卷_十三   鐵甲艦(3)(一)卷五:天舞之卷_十六  疾風驟雨(2)(三)卷三:地裂之卷_七  逃出生天(1)卷五:天舞之卷_十一  血火飛迸(2)(三)卷一:風起之卷_一 追擊千里(上)(一)卷三:地裂之卷_三  玄蓋門人(3)卷二:海嘯之卷_十八 決死衝陣(5)卷三:地裂之卷_三  玄蓋門人(1)卷四:雲飛之卷_十四  東征中原(3)(二)卷三:地裂之卷_十一  強中之強(1)(一)卷一:風起之卷_九 斬草除根(5)(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