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四二章 震怒

林覺道:“微臣適才聽到這個消息之後,深以爲憂。不知朝廷現在如何應對眼下的局面。”

郭衝沉聲道:“朕已經和呂中天楊俊他們商議了,明日楊俊會發兵前往平息青教作亂,以五千禁軍強力肅清胙城長恆縣一帶的作亂邪教教徒。同時查清楚此事成因。”

林覺點頭道:“還有呢?只五千禁軍麼?”

郭衝道:“沒了。還能有什麼?”

林覺咂嘴道:“看來朝廷對青教的實力並不知曉太多。皇上是不是認爲此次胙城和長恆縣之亂只是這兩處青教徒而已。皇上可知道青教現在有多少教衆?蔓延了多少州府?”

郭衝皺眉道:“你此言何意?青教在別處還有?”

林覺心中嘆息,果然郭衝對青教的規模一無所知,還以爲只是胙城和長恆縣而已。

“皇上,去年年前微臣因爲私人事務前往應天府,在應天府街頭看到了一羣傳教之人,正宣傳其青教教義。微臣覺得好奇,便聽了一些。不過是一些歪門邪道的言論罷了,不值一提。倒是其規模讓臣有些吃驚。事後微臣稍稍做了些瞭解,得知當時應天府境內便有教衆達數萬人之多了。”林覺沉聲道。

“什麼?你是說……應天府去年便青教氾濫了?”郭衝吃驚的問道。

林覺點頭道:“是的,皇上。據臣所知,京東西路纔是青教氾濫的重災區,京畿幾縣是最近才蔓延過來的。不瞞皇上說,臣有產業在應天府。臣讓他們留意此事。數日前他們給臣來信,說包括應天府在內的京東西路數十州縣青教教衆已然滿地都是。青教儼然已經是當地的唯一教派。什麼佛寺道觀都被他們給霸佔了,和尚道士這些人都被稱爲邪魔外教,全部趕走了。這和臣之前的估計差不多,倘若不是京東西路已經氾濫,怎麼會往四周擴散?”

郭衝突然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了。他沿着吐沫問道:“那麼據你估計,現在青教教衆大概有多少人?”

林覺想了想道:“不好說,起碼應該在十數萬衆之巨,或許還更多也未可知。”

“十數萬?幾十處州府?”郭衝吸了口涼氣,頭皮開始發麻。

“朕不信,朕不信,怎麼會冒出來這麼多的邪教徒?怎麼可能?”郭衝搖頭大聲道。

林覺靜靜的站着,默默的看着郭衝。他理解郭衝的心情,自詡爲英明神武,立志爲千古一帝的郭衝怎麼會接受這樣的事實。他本以爲治下是清平世界,新法的頒佈會解決一切的問題,他正等待着大周的復興。可光是京畿路和京東西路一帶,便已經出了大問題了,這對他無疑是巨大的打擊。而且更麻煩的是,如果青教教衆已經達到如此的規模,那麼這一次青教在胙城的暴亂便不是單單那一處這麼簡單了。十數萬教衆,太可怕了,要是鬧起來……簡直難以想象。

“皇上,當務之急不僅是要派兵去京北平息事態,而且要立刻通知當地的官府駐軍做好準備。朝廷也要調大軍即刻前往京東西路控制局面。否則恐生大亂。但願這不是青教的全面起事,否則此刻其實已經晚了。胙城亂起,京東西路也一定會狼煙峰起。但無論如何,都要立刻出兵。亂起則早一天平息,亂未起便防患於未然。只是派兵五千平息胙城和長恆縣事態是絕對不夠的。”林覺輕聲開口道。

郭衝怔怔的站着,心裡亂成一團。今日之事雖然讓人震怒,但還遠遠沒有讓郭衝亂了手腳。但現在,郭衝卻感覺到了巨大的威脅。如果這是一場十幾萬人的大造反,那將是怎樣的局面。就在睡塌之旁,居然有一隻猛虎,自己居然懵懂無知。多麼可怕。

“應天知府錢德章難辭其咎。他爲何沒有片言半語的上奏此事。此人要嚴懲。”郭衝冷聲道。

“皇上……應天知府錢德章……他……本身就是青教中人。”林覺低聲道。

“什麼?”郭衝再一次的震驚了。

“微臣在應天府曾拜會錢知府,向他建議限制青教的傳教行爲,正肅民間風氣。可是被他拒絕了。微臣也無意間發現了他的秘密,他本人正是青教教徒。微臣親眼見他膜拜青教圖騰,狀極虔誠。”林覺道。

“瞧瞧,瞧瞧,這便是我大周的官員。好,很好,官員不效忠朝廷,反而效忠起邪教來了。很好,朕還以爲天下清平,誰料想卻早已污穢不堪,千瘡百孔。爛了,都爛了。這些人都張着兩張臉,對着朕是一副面孔,私下裡又是一副面孔,都是兩面人。林覺,你還知道哪些官員是青教教徒?說出來,朕一併懲處。”

郭衝氣的手都在發抖,他本以爲他是聖君天子,下邊的官員一個個對自己崇拜的五體投地,對自己忠心不二。現實一個個的耳光打下來,他千古一帝的美夢早已幻滅,現在連當個好皇帝的想法也正在崩塌。治下的大周千瘡百孔,不但是政務,連人也都離心了。

“皇上,其他人臣卻不知了,但青教既然連應天知府都能拉攏,其他州縣的官員恐怕也有被滲透之人了。要肅清青教,恐怕要將京東西路的官員從上到下全部換掉,才能得以除。朝廷也不能下旨給京東西路個州府縣官員,因爲那一定會泄密。直接派兵馬接管纔是。”林覺道。

郭衝氣的快要吐血,滿腔的怒火無處發泄,突然指着林覺厲聲喝道:“你既知道這些事,當時爲何不上奏朝廷?怎可隱瞞不報?朕今日不問,你是不是一直不說?你便是這麼效忠朝廷的?”

林覺甚是無語,自己這可真是躺着中槍了。

林覺並非知情不報,事實上當初從應天府回來後便曾跟方敦孺和嚴正肅稟報過這件事。然而方敦孺和嚴正肅並沒有重視。方敦孺當時跟林覺說,要他不要分心多事,要他集中精力爲僱役法條例的事多動腦子。至於地方上的一些事情,自有朝廷處置。地方上出來一個所謂的青教又算什麼?不必大驚小怪。林覺聽了這些話,也只能暫時放下此事。畢竟就算是林覺,當時他也並沒有意識到這青教居然會蔓延的如此迅速,最終竟然到了今日的局面。

但這樣的話林覺不能說出口,他知道,自己此刻說出實情來固然可以不受斥責,但是這卻是將方敦孺和嚴正肅出賣了。就算恩斷義絕,林覺也不會拿方敦孺和嚴正肅給自己當擋箭牌。

如果沒有出漏子倒也罷了,偏偏現在青教已經幹了這等大逆不道之事,形同反叛了。自己倘若說出實情來,必有人會抓住這一點攻訐嚴正肅和方敦孺當時沒有及時的重視和處置此事,甚至沒有稟報朝廷。即便嚴正肅和方敦孺確實疏忽了此事,卻有失職之嫌,但站在林覺的立場上,他是絕對不會出賣嚴方二人的。那是做人的底線。

“微臣無知,當時不知青教教徒有不軌之心,並沒有加以重視。回京後又忙於僱役法條例制定之事,便將此事淡忘了。請皇上降罪。微臣甘願領罰。”林覺躬身道。

郭衝鼓着眼看着林覺,他很想責罵林覺幾句,但他又覺得這似乎有些沒道理。林覺只是個小小的官員罷了。這件事其實是當地官員的責任,跟林覺可沒有半點干係。再說他有怎能知道青教會如此膽大妄爲?責怪他可有些沒道理。

“罷了,怪你也是無用。然則,你認爲這一次將不僅是胙城青教教匪生亂,其他各處也要生亂麼?”郭衝頹然道。

“微臣認爲,即便青教總壇頭目並無起事之心,胙城和長恆縣的事情一起,也逼得他們不得不起事了。還請皇上早做準備。”林覺道。

郭衝微微點頭道:“雖然朕不願相信這一切,可朕也不得不承認你說的有道理。朕這便再宣楊樞密進宮商議對策。林覺,今日幸而召你來問了情形,否則,朕還矇在鼓裡一無所知呢。你很好,你且去吧。”

林覺躬身行禮,告退而出。

第六五六章 伶牙合君意第一四八七章 識破第六一七章 中秋團圓夜第二十三章 前度恩師第一六一零章 卑鄙手段第二三六章 智取第一一零八章 驚恐第五六八章 老丈人的欽佩第三七二章 弱點第六三九章 心跡第六百四十章 說服第九四四章 密會(續)第一六六七章 欺負老實人第五零二章 堅決第九十四章 獻策第一一三五章 喋血黎明(五)第一五六六章 近在咫尺第二七九章 入土爲安第五四六章 造化弄人第三九一章 歸去難第六一三章 當年事第一四四七章 分割第四九零章 完美落幕第二八九章 給我打第一九三章 算賬第一五三二章 未知第一七零二章 架構(續)第四四九章 扯來扯去第一六三二章 入甕第一一九四章 亂石驚魂第四三七章 攤牌第一三五零章 大勝第一三八八章 執迷不悟第一三五二章 幕後人物第一一二零章 血色黃昏(八)第一千六百四十章 大決戰第四五八章 定局第一零三六章 煎熬第九三七章 黑歷史第一零八一章 糾結第六七二章 雷霆第一六六五章 交底第一陸四一章 大決戰(二)第一六三七章 標準第八六五章 求存第九八零章 實錘第五一五章 漏夜訪客第一三六五章 自尋死路第三八九章 重逢第九十一章 驚變第九六零章 罪己第四七六章 虎父犬子第一三一一章 脫身之策第一二三二章 緩和第一五零一章 另有打算第七五七章 曲線第一二三三章 緊急施救第一二四九章 腦洞第六一一章 月下獨自語第三三七章 溫書備考第一九三章 算賬第一三九一章 複雜局面第一一五六章 鎩羽第一七零二章 架構(續)第六八一章 赴任第七八九章 衆志成城第一四三七章 天雷(續)第八五三章 忽悠,接着忽悠第一五七八章 孤家寡人第一四零零章 好戲開場第五六五章 意見相左第二四零章 無可奈何第一六三章 後遺症第一二一五章 瀕海小縣第一三五零章 大勝第七七零章 來訪第一四一四章 重甲鐵騎第七十九章 股東第五三四章 兄弟之間第一四零九章 最大的贏家第一四七九章 人心迷離第一零六章 孤島匪巢第一零一章 花式秀實力第一五九五章 前倨後恭第一三六五章 自尋死路第一三五八章 計謀第一六二三章 夜行第八五二章 狼來了第五二七章 妻賢知君意第五六九章 盡在掌握第一零六九章 惶怒第一零五章 入夥第六五零章 遠遁第一四八一章 聯手第九八零章 實錘第一二五八章 強渡第七八四章 不妙第一一四零章 喋血黎明(十)第九二五章 誰勝誰敗第六十章 入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