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六五章 倔強的少年

座上衆人之中,其實大部分都認爲,林覺若能參與省試,考中的機會要大的多。畢竟林覺在杭州乃至兩浙路名頭頗響,去年花魁大賽的內幕早已被抖落出來,謝鶯鶯的幾首詞皆出自林覺之手的事情早已爲衆人所知。衆人皆驚歎林覺之才。本來,謝鶯鶯此舉是欺騙了衆人,但望月樓早已放棄了花魁之名,且退出花界,衆人自然也就沒什麼好譴責的了,此事也不了了之淪爲談資而已。故而林覺此舉在衆人眼中未必是個好主意,很可能弄巧成拙。

“那便請二伯回京後幫着問一問。不過即便這名額不可轉讓他人,我也不會用的。這一點,二伯還請跟聖上明言。林覺感恩聖上恩典,但卻也有我自己的堅持。”林覺道。

林伯年皺眉道:“切莫忙着下決定,秋闈還有數月,到時候再說。”

林覺點頭稱是,當下又道:“還有一件事,還要跟二伯說清楚。”

郭冰笑道:“林覺,你還讓不讓我們喝酒了?”

林覺道:“王爺,萬分抱歉,這件事也必須說清楚。”

郭冰擺手道:“罷了罷了,你說便是。看來不讓你說完,咱們這酒是沒法喝下去了。”

林覺道:“多謝王爺。”轉頭對林伯年道:“二伯,聖旨恩准我簪花遊街的事情,我想知道可不可以不要如此張揚?”

林伯年皺眉道:“這又是怎麼了?這可是讓你揚名,讓百姓們知道朝廷對於忠義之士的推崇和褒獎的大好事。你臉上有光,我林家臉上有光,朝廷臉上也有光。何樂不爲?”

林覺搖頭道:“要王爺和知府大人以及各位大人陪同巡遊,這並不妥當。況且,我並不覺的此事我臉上有光,我想王爺和嚴知府也不會覺得臉上有光。”

林伯年驚愕道:“此話怎講?簪花巡遊,杭州官員陪同,這可是莫大的禮遇,你怎說出這等話?”

林覺道:“表面上自然是風光無限,但內心裡卻將我置於不仁不義之地。這裡都不是外人,我便明說了吧。此次剿匪能成功,得益於龜山島大寨主的鼎力相助。他們只是想讓朝廷給他們一個體面招安既往不咎的安排罷了。這一點王爺和嚴知府也是事前便答應了的。然而,剿匪成功之後,龜山島上發生的事情讓人痛心。王爺和嚴知府的承諾並未兌現。我作爲中間牽線之人,心中愧疚難當。”

樑王和嚴正肅的臉色都很尷尬,這件事終於還是被林覺抖落出來了。

“林覺……這件事……”嚴正肅咳嗽一聲沉聲道。

“嚴大人,我並非是要怪你們。雖然你們確實沒能兌現承諾,但我明白這其中必是有你們也沒想到的原因。然而,於我而言,失信於人,且讓龜山島遭受如此大的災難,我心中如何能坦然?甚至於還簪花巡遊得意洋洋?我做不到。所以,這巡遊之事,我是絕對不會參與的。我未能忠於信諾,失信於人,反而要去炫耀功勞?這是絕不能做的。希望諸位能理解我的心情。如果此舉是違抗了聖旨,要問罪殺頭的話,那麼便請立刻拿了我便是,我絕無二言。”林覺沉聲道。

衆人盡皆動容。座上衆人剿匪成功之後也都知道了剿匪的詳情,自然也知道龜山島寨主派人協助之事。但對於龜山島山寨的遭遇,衆人其實並不在意。目的已經達到,龜山島那些土匪們的命運又有什麼好關心的。可是此刻聽林覺之語,不免有些慚愧。官場上的打滾,利益上的糾葛,已經讓他們失去了很多最基本的準則。譬如信諾,譬如仁義。

林伯年自然也是知情的,不過他聽到這件事的第一反應也並沒有大驚小怪。龜山島的土匪不過是土匪罷了,跟他們還講什麼承諾?只能說,怪這些人倒黴,不知道朝中的複雜。他們成了夾在王爺和宰相之間的犧牲品罷了。呂中天就是要以此事落了樑王的面子,這一點朝中很多人都清楚的很。但林伯年沒想到的事,這件事林覺的反應會這麼大,這讓他隱隱有些擔憂。林覺跟龜山島土匪講情義,替他們說話,這未免有些立身不正。這些事是極容易被人詬病和攻擊的,甚至會牽連林家。

“林覺,注意你的言辭。不要說這種激憤之語。不要如此幼稚。”林伯年隱晦的提醒道。

“二伯,我不是激憤,我只想問一句,忠人之諾難道有錯?若人人不守信諾,天下誰人可信?他們雖是土匪,但有歸順之心並且爲朝廷出力,付出了巨大的代價。然而他們得到的卻是背信棄義,卻是一場無情的突然襲擊。這難道是朝廷該做的麼?或許你們以爲我幼稚,但我堅持我的想法,我是不會去巡遊炫耀的,那會讓我羞愧而死。”

林伯年皺眉還待再說,嚴正肅突然站起身來,沉聲道:“什麼都不要說了,我同意林覺的話。這件事我已經上奏朝廷問詢,爲何會出現這種情況。朝廷如此,豈非讓那些有歸順之心的匪徒鐵了心的不再考慮招安?此事造成了極壞的影響。而且,於我個人而言,也讓我失信於林覺。林覺的心情我能感同身受。林覺,你可以拒絕簪花巡遊,若朝廷怪罪下來,老夫替你擔着便是。”

郭冰也沉聲道:“本王也同意,本王也有責任。這件事有人從中作梗,導致好好的一舉兩得平息兩處匪患的好事變得的不能盡善盡美。這件事本王也會查個清楚。本王會立刻上奏朝廷,請聖上主持公道。林覺,這件事若論錯處,在本王和嚴大人未能盡責。你這不是抗旨,而是至誠至信之舉。聖上知曉詳情後非但不會怪罪你,還會褒獎你。嚴大人可以替你擔着,本王也可以爲你擔着。”

林覺既沒有表示感謝,也沒有表示激動。對於林覺而言,他現在並不相信這兩個人的表態。林覺就是這樣的人,你一次的承諾沒有兌現,之後便需要多次的證明才能挽回在他心目中的印象。嚴正肅和郭冰現在便已經在林覺心中被烙上了不可聽其言,只可觀其行的烙印。

“既如此,看來這巡遊是不必舉行了。王爺和嚴大人都如此說,看起來其中有些隱情。林覺,此事便暫緩再說,但我還是要忠告你,不要太意氣用事。世間之事並非非黑即白,你年紀還輕,將來會明白。”林伯年的話頗有些苦口婆心的教誨之意了,這些話他還從未公開說出來過,畢竟他是小心謹慎之人,從不肯將心中之言說出來。

……

酒席在一種奇怪的氣氛中結束,原本是一場歡宴之席,而林覺在席上說的那些事情,卻讓這酒席變得索然無味。林覺基本上是全盤的推掉了所有的賞賜,除了所謂‘義士’之名和一些財物的賞賜未能推掉之外,兩項重大的賞賜他基本上都推辭了。甚至還說出了寧願揹負抗旨之名的話來。

林伯年的心情是複雜的,回到杭州僅僅半日時間,他便感覺到這個三房庶子的不一般。更感受到他在樑王和嚴知府心目中的位置,以及和林家之間那種說不清道不明的隔閡。

對林伯年而言,此行的意義在於,林家在此次剿海匪之戰中得了實惠,自己也得了欽差大人的任命,這本是一個契機。藉助此契機,或許可以讓自己不再永遠的韜光養晦,可以做出一些事情來。或許此次杭州之行可以藉助林覺的功勞和林家的地位讓自己和樑王和嚴正肅之間的關係取得進展。最好是能搭上樑王爺這棵大樹,今後可以背靠這棵大樹。

所以,事情其實沒有變的太壞。起碼林家得了忠義之家的匾額給林家提升了一個巨大的檔次。起碼可以看得出來,林覺在王爺和嚴正肅的眼裡的位置還是頗高的,這一點必是可以利用的。現在的問題是,要弄清楚爲何大哥和幾個侄兒和林覺之間到底有些什麼瓜葛,要捏合林家上下,迎接這個難得的機會。

因爲是林家之人,林伯年放棄了居住於館驛之中,而是直接住進了林家大宅。

第九七四章 獻策第一五三六章 成長的代價第九七一章 宿命第九七二章 覲見第二六七章 林家有了新氣象第一三六五章 自尋死路第九二二章 最後的機會第一章 誰家少年誰家院第四八零章 寬容大度第一六三七章 標準第把三四章 烏合之衆第一零九三章 誰人得利第七八零章 遊說第一二四六章 有變第一四六二章 抉擇第二四零章 無可奈何第六零九章 拆臺第一四五五章 窮途末路第八四九章 兵發何處第二十九章 街頭鬧劇第一三九零章 結局第三五五章 硬實力和軟實力第二八一章 說服第二三八章 心腹之患第一四二七章 掃清障礙第二二五章 聖公的誕生第五九五章 浮生半日閒(續)第八五九章 突襲第一三六八章 破城第一六六六章 操控第一二八六章 優劣第二二九章 地獄烈焰第一四八三章 怒火第一五九二章 早朝第六八八章 問責第一一一章 心事第一五五七章 勸進第一二一四章 人已故第一一二八章 驚惶之夜(六)第一一八六章 妙計第一四五八章 種種第一零二二章 松柏之性第八七一章 出戰第九章 反戈一擊第九一八章 決不當聖母第二零一章 自取其辱第四七四章 真朋友第一六二二章 救援第二六九章 弦外之音第一千六百四九章 大決戰(十)第一二六五章 浴血第七八二章 傳詢第一四二五章 籠中雀第二百六十四章 奇怪的想法第八十九章 前途未卜第一三五二章 幕後人物第一五六五章 攻城第一五二七章 強攻第八零五章 捅了馬蜂窩第三一一章 三城爭霸第一零二七章 底線第一一六零 苦戰不休第一一九八章 騎虎難下第五九一章 新衙第三五四章 疑惑第八七二章 地不利第一三八章 宴席第四六八章 千里追愛第一五三七章 危險處境第一一三八章 喋血黎明(八)第五三五章 兩位皇子第三七八章 解元公第五二七章 妻賢知君意第七七九章 打擊第三十六章 路遇第一零四五章 彈劾(四)第九六五章 陷阱第二四九章 病歸第一五三四章 撤兵第六六七章 功虧一簣第一三一零章 逼迫第一五三六章 成長的代價第一二三二章 緩和第一五二零章 入甕第三四零章 另類人物第一六一七章 拖延第四九七章 聖駕第一四八零章 終遂心願第一零八零章 因果第一二八八章 洪流第一五二六章 洞悉第一三六六章 君子之戰第二百六十四章 奇怪的想法第一一二五章 驚惶之夜(三)第四三六章 勝利果實第三六五章 大肆斂財(續)第二七五章 混亂之夜(中三)第七三三章 仇人見面第二九四章 那一天(續)第三十九章 一廂情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