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四十章 大決戰

號角長鳴,戰鼓震天。女真大軍的進攻發動了。

以往女真大軍進攻都是純騎兵衝鋒的方式。但是這一次和以往不同,十餘萬步兵打了頭陣,這在女真大軍的作戰歷史上聞所未聞。一方面這是完顏阿古大針對對方建造營地拒守的方式作出的戰鬥調整。從某種角度上看,對於陣地作戰,步兵反而比騎兵更具有優勢。他們對於工事的破壞性更強。

當然,另外一方面也是因爲完顏阿古大手頭已經並非全部都是騎兵了。連番敗績之後,完顏阿古大手下騎兵損失很大,補充的人力接近枯竭,軍中補充的數萬人已經都是尚未成年的少年和老者。從大周擄掠俘獲的青壯人力也沒有馬匹供給,即便有馬匹也不可能短時間內讓普通百姓成爲能騎馬作戰的騎兵。所以,完顏阿古大索性將部分兵馬改換城步兵,將抓捕而來的大周青壯人力編入其中,組成近十萬人的步兵炮灰敢死隊。完顏阿古大的意圖很明顯,就像當初攻汴梁城北門一樣,先以炮灰消耗對方的火力和精力,最好能造成突破,之後騎兵便可長驅直入,攻克對方的營地,縱橫踐踏了。

這些進攻的步兵絕大多數甚至連盔甲都沒有,完顏阿古大可沒有那麼多盔甲給他們。但是完顏阿古大卻爲他們每人都配備了盾牌和兵器。所謂的盾牌,雖然不過是藤條編織而成或者是木頭拼湊而成,但是完顏阿古大隻需要這些盾牌能夠擋住對方的箭支,也許還能抵擋住對方火箭的轟擊便足夠了。他並不指望這些步兵真的能憑藉這樣的手段攻進營寨,他只需要他們消耗對手,消磨對手,製造機會。甚至可以說,完顏阿古大要用這些人的命來換取對方火器弓箭人力的消耗。

十萬步兵組成了十個萬人隊的方陣氣勢着實宏大,鼓點號角聲中,前方四個方陣四萬步兵抵達了距離營牆二百步外。陣中旗號一變,鼓點變得密集而雜亂。一瞬間,四支萬人隊發出震天的吶喊聲開始衝鋒,陣型也從方陣變成散兵陣型。四萬人像是草原上的羊羣一般鋪滿大地,朝着東北兩個方向的營牆奔跑衝殺過來。

落雁軍衆人見了這架勢,反而鬆了口氣。原本對方以方陣的密集陣型逼近,衆人心裡直犯疑惑。這種密集方陣的陣型進攻豈不是成爲一窩蜂火箭筒和小甜瓜的活靶子麼?對方明知己方的火器兇猛,還要以方陣進攻,這不是腦子壞了便是別有陰謀。腦子壞了的可能性不大,那便是別有手段和陰謀了。所以衆人都在想,他們這麼做到底有什麼新奇的進攻手段。結果,一切不過是假象,方陣或許僅僅是他們的行軍方式罷了,跟進攻手段無關。

吶喊着衝鋒的步兵迅速接近,這四萬步兵中有一半以上是隻穿着普通衣着的人。他們都是完顏阿古大擄掠而來的大周青壯百姓。理所當然,他們要當第一波炮灰。他們當然不想,但是後面的女真和遼國步兵的刀子就在背後,他們早已接到命令,這些人膽敢回頭,便就地斬殺。所以,這些百姓們只能悶着頭往前衝。

上一次遇到這樣的情形還是在興仁府和青教作戰的時候,青教教徒蠱惑了老人和少年們打頭陣,進攻興仁府城牆。那時的林覺早已用行動告訴了別人,在戰場上他絕不會因爲對方是大周百姓而心慈手軟。這一回也是一樣。若不射殺這些人,則會給營地帶來巨大威脅,會讓對方步兵輕鬆衝到營牆之下。反而需要以強大的火力去迫使這些百姓敗退,會對對方進攻陣型和士氣造成反傷害。

令旗揮動,大周落雁軍發動了攻擊。在對方進入弓箭射程之內時,營牆上,箭塔高臺上,蓄勢等待許久的弓箭手們彎弓搭箭,萬箭齊發。黑壓壓的箭雨像是一團飛速移動的烏雲,從營寨處蓬然而起,劃了一個低低的弧線籠罩了對方步兵的衝鋒陣型。密集的箭支遮蔽了日光,地面上一個飛速移動的影子以極快的速度抵達進攻步兵的時候,萬箭臨空,兇狠的打擊已然臨頭。

密如暴雨的羽箭射在木盾和藤盾上,篤篤篤,噗噗噗發出密集的聲響。盾牌起了作用,每一枚盾牌上都插着幾隻箭,那說明它們起到了防護作用。但是那也僅僅是起到了作用而已。粗製濫造的盾牌堪比一次性製品,中了幾隻箭之後便已經廢了。有的直接爆裂開來,碎成木屑,讓兵士的手中只剩下了一隻把柄攥在手裡。特別是藤盾,更是搞笑。完顏阿古大不知聽誰說的,說藤盾可以抵擋對方的火器,因爲藤蔓有彈性,所以他特意找人去山裡採集了很多藤蔓,編織了像個大蒲團一般的藤盾。拿在手裡倒是面積不小,似乎可以完全遮擋上半身,而且還輕便的很。然而此刻卻現了原形。那些藤盾上也插着許多箭,跟木盾不同的是,藤盾上插着的箭支短了一截。因爲另外一截已經穿過藤盾釘在了人的身體裡。所謂的藤盾,防護力太差,終於被證明是個笑話。

一輪箭雨,便清空了一大片區域的對方步兵。兩面進攻的死傷者足有七八百人之多。第一輪箭雨澆下的時候,第二輪箭雨已然蓬然發射。烏雲再次籠罩在頭頂,如死神的陰影籠罩,讓人毛骨悚然。

四支萬人隊衝到五十步的距離時,四萬人已經死傷了五六千人,而且陣型也發生了混亂。那些被擄掠而來逼迫上戰場的百姓們開始潰逃。就算有後方的彎刀抵着脊背,也無法阻止他們的潰逃。他們逃命的方向是想着戰場外側逃走,居然有數千人成功的逃離了戰場,在曠野上沒命的狂奔而走。但是,完顏阿古大顯然早就有所準備,若是任由這些人逃走,後續還如何進攻?早已準備好的兩支督戰騎兵隊從兩側飛馳而出,縱馬射箭,追殺這些逃走的百姓。數千百姓幾乎被射殺殆盡,只有寥寥數人得以逃脫。

林覺站在指揮高臺上看到這一幕,他的心中也甚是惋惜無奈。自己無法拯救他們,這便是亂世小民的悲哀。一個普通人是無法左右自己的命運的,自己有心,但是無力。戰場之上,他必須爲戰局負責,必須爲大局着想。他知道今日之戰今後必有人會指謫自己射殺大周的百姓,會拿這些東西來黑自己,說自己爲大周百姓謀福祉的話都是空話,都是假話。但林覺心裡卻明白,自己要維護的是絕大多數人的利益,要維護的是天下的大局。所以,犧牲一部分人,保全絕大部分人,從某種程度上卻是極爲正確的選擇。

“時代的一粒微塵,落到每個人身上便是一座大山。”

林覺想起了後世某位公知作家在一場災難中寫的矯情煽動的文字。雖然自己對這位公知作家極爲不屑甚至鄙視,但這句話本身用在這些死去的百姓的身上卻是最恰當不過的。

第一波進攻顯然已經受到了嚴重的挫敗,剩下的兩萬多兵馬已經抵近了甜瓜手雷的投擲射程之中。而前方更有壕溝地刺拒馬等防禦的手段。並且落雁軍的一窩蜂火箭筒尚未發射。顯然這兩萬人已經不足以攻到寨牆之下。但這一切完顏阿古大早就預料,他也根本沒有期望着一波進攻便能奏效。他只是有些惱火,對方顯然沒用全力,這違背了自己消耗對手的初衷,必須要加大壓力。

令旗揮動,第二波三支萬人隊開始吶喊衝鋒,這三萬人是逼迫落雁軍出招的砝碼。因爲對方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在第一梯隊步兵身上,第二波這三支萬人隊的進攻便順利的多,在抵近百步之內時遭受的打擊也小得多。如果對方再要託大,則這三萬步兵將會同第一梯隊步兵衝到營牆之下,直接對營牆發動攻擊。

果然,落雁軍不允許這樣的情形發生。林覺授意樑七發動。樑七早就等着這一刻了,當下立刻下令。三十門一窩蜂火箭筒開始點火發射。一時間煙火奔騰,火光沖天。一窩蜂火箭筒的兇猛當真讓人魂飛魄散。每一輪近兩千枚火箭呈扇形面積傾.瀉在百步外的地面上,爆裂的箭頭在煙塵之中火花迸濺,讓被火箭籠罩的位置化爲地獄火海。雖然三十門一窩蜂不能完全覆蓋兩面寨牆長寬裡許的面積,但是對對方的打擊已經足夠了。

一窩蜂發射了三輪,三萬後續女真步兵陣型崩潰,他們沒能往前衝鋒,反而不得不抱頭後撤,脫離一窩蜂火箭筒的射程。手持木盾和藤盾的步兵再一次證明了這些東西除了變成引火之物外毫無作用。

第五七二章 悔不當初第一一八三章 勢在必得第一五零六章 推演第一二八三章 襲殺第一一四零章 喋血黎明(十)第一零七八章 泄露第六八四章 牛刀小試第四四九章 扯來扯去第四四二章 好花堪折直須折第二四九章 病歸第一零七章 一入匪穴深似海第八三一章 激怒第一四二七章 掃清障礙第一九零章 心跡第二十五章 自作孽第一三九零章 結局第七十二章 誓分高下第一零五六章 御風而行第一六三九章 一觸即發第八八六章 城樓裡的絞肉機第一五四七章 回生第六一九章 送歸第八一八章 頓悟第九六五章 陷阱第一六一四章 玉佩第一二零五章 乘火打劫第一三零七章 重逢第二八八章 聚衆滋事第一零八二章 辯解第一三六三章 伏擊第一一三三章 喋血黎明(三)第五四六章 造化弄人第三五五章 硬實力和軟實力第七四三章 賊夫妻第一一五九章 一往無前第五六一章 正題第一五零五章 春雨第一二七六章 鬥智鬥勇第七七三章 重逢第五零四章 參奏第九八三章 劍拔弩張第八一四章 老驥伏櫪第一一四二章 喋血黎明(十二)第二一四章 荒島餘生第一一五七章 匯合第八六一章 孤注一擲第二四六章 往事第七七一章 決裂第八六六章 一意孤行第一五六九章 酣戰第一二七二章 釋疑第二二八章 洞天第三七零章 啓發第一零二章 羣匪環伺第一二四一章 論罪第六一一章 月下獨自語第一四五四章 各有算計第一六一五章 虛與委蛇第七六零章 往事第二一二章 功敗垂成第一二九零 困境第七六零章 往事第八二四章 更進一步第一三七六章 大戰(續)第一二一三章 舊日同僚第一一六五章 訓話第五四二章 和盤托出第六三八章 偷聽第五二七章 妻賢知君意第一二一二章 熱血青年第一二零二章 撤兵第一零九八章 局面嚴峻第六二四章 醞釀第一四三二章 草芥第一二六十四章 大遼名將第一二七九章 夜話第一四四六章 禍心第三六一章 救命物資第一零六七章 境界第一一一零章 心緒難平第一三七八章 對策第四三七章 攤牌第把三四章 烏合之衆第一六五一章 大決戰(十二)第五零九章 賊心不死第五三七章 撫琴而歌第七五七章 曲線第二二六章 順藤摸瓜第三七二章 弱點第一四六三章 廊橋之會第一三五二章 幕後人物第一九六章 擎天一柱第一零八三章 舊事重提第一零二五章 辯駁第一三二三章 夢斷第一三六一章 大義滅親第六五零章 遠遁第一二五章 寨中事第三九零章 來去一陣風第一五零三章 真相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