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五五五章 條件

林覺坐了下來,他平復了心情,爲自己之前的憤怒而感到有些愧疚。他知道,自己之所以會憤怒,並非因爲呂中天的無恥和柳振邦的狡辯。而是因爲從柳振邦的話語之中想起了許多往事和許多人。

他想起了老師方敦孺,一個正直無私,品行高潔,爲了大周殫精竭慮,有着大智慧大格局的人,明明可以挽救大周於水火之中,但就是被這一羣宵小之輩所攻訐,乃至於理想破滅而身死。就像一個在迷霧黑暗之中找到了光明之人,當他告訴他人正確的前進道路的時候,不但沒有人跟從他,反而被人污衊爲他要帶衆人去送死。無人理解他,無人相信他,這是他最大的痛苦。

同樣,還有嚴正肅嚴大人,某種程度上,他和老師方敦孺之間是真正的知己。無數個不眠之夜裡,他和方敦孺爲了找到大周的出路而苦苦思索探求。兩人之間深厚的友誼來自於彼此理念和脾性的相投。最後共同赴死,共同向世人以死明志。雖然林覺和嚴正肅的交往不多,和他之間也並沒有同方敦孺的兩世交往的情感深厚,但這並沒有妨礙林覺對他嚴正肅的尊敬。有些人無需太長時間的交往便可知道他是怎樣的人。一眼千年,一言傾心,往往便是如此。更何況嚴正肅對自己也多有關愛和提攜。

除了兩位老大人,林覺還想起了很多人。先皇郭衝,那也是一個想勵精圖治的皇帝。大周的衰弱其實跟他關係並不大,前朝幾位皇帝窮奢極欲耗幹了國庫,大周這條大船到了他的手裡其實已經破敗不堪。他很想做一番事情來,他也確實下定了決心。他實際上頂住巨大的壓力,給了嚴正肅和方敦孺極大的權力去變法。但終究因爲壓力太大,朝廷內部的反對和牽制的力量太過強大,最終沒能成功。將變法的失敗推在他的身上是不公平的,他其實做了他能夠做的事情。可悲的是,他居然是死在了自己兒子的手裡,他爲君失敗,爲父也是失敗的。但這失敗卻並不是因爲他自己,這更讓他的人生有了悲劇的色彩。

對於林覺而言,郭衝給自己的影響是很好的。自己和他有限的交往之中對他也是頗爲尊敬的。即便是在方敦孺和嚴正肅去世之後,郭衝還是有意提拔自己,希望自己能接過變法的大旗的。可惜的是,一切終歸於泡影。

林覺想起的人還有楊俊,還有容妃娘娘,還有太子郭冕,還有杜微漸……這些人如今都已作古,都在過去這短短几年的大洪流中被吞沒。他們當中有的人本可以成爲這個時代耀眼的星辰,但卻無情的如流星般的湮滅。這一切的一切都是因爲爭權奪利,爲了私利和野心。呂中天郭旭等人扼殺了這些人,讓大周走向瞭如今這種內憂外患,大廈傾覆的情形。數十萬軍名死於戰亂,尚有數以百萬的百姓失去家園流離失所,數以千萬的百姓正在水深火熱之中。而造成這一切的罪人之一呂中天和他的幫兇們尚在自己面前狡辯和洗白。

這纔是林覺之前情緒憤怒不可遏止的真正原因。

“多謝皇上給臣說話的機會,林大帥,您也不要生氣,在下理解您的心情。不過,過去的事情終究已經過去,總是要往前看的。私人恩怨跟大周江山社稷比起來,不值一提。現如今,我們大周內部先打起來,豈非是讓親者痛仇者快麼?呂相正是有鑑於此,才讓在下來見皇上,表明願意止息紛爭之願。”柳振邦拱手說道。

林覺面帶冷笑,他很想跳起來給柳振邦幾個大耳光,將他那張嘴臉打的稀爛。此人居然將此次落雁軍兵臨汴梁城下說成是個人恩怨,光是這一點,便足見其故意顛倒黑白混淆視聽的居心。林覺不屑於駁斥他,他認爲不用自己呵斥他,郭昆便要斥責他的這種說法了。

然而,郭昆並沒有如林覺所願的斥責柳振邦的言辭,他的注意力彷彿不在這裡。反而點頭沉聲問道:“呂中天當真願意改過自新,那也是件好事。你適才說,他願意止息紛爭,迎朕進京是麼?”

柳振邦忙點頭道:“正是,呂相將皇宮內院都清洗打掃了一遍,命百姓將內外城街道沖洗打掃的乾乾淨淨,準備好了鞭炮焰火,準備好了儀仗車馬,便等着迎接皇上進京城呢。只要皇上一句話,呂相便大開城門,迎候皇上入城登殿。”

郭昆眼中都是喜色,但卻也並沒有昏了頭。

“然則,既然如此,爲何還不打開城門迎接朕進城呢?他在等什麼呢?”郭昆道。

柳振邦咂嘴道:“這個……倒也不是那麼簡單……皇上……皇上明白臣的意思吧。”

郭昆皺眉道:“你是什麼意思?”

林覺實在忍不住,冷笑道:“他的意思還不明白麼?呂中天是要提條件的。天下哪有免費的宴席,呂中天豈肯就這麼開城投降?不滿足他的要求,他豈肯迎接皇上進京?”

郭昆一愣,臉色沉了下來道:“柳振邦,是這樣麼?這種時候,呂中天還要跟朕提條件?朕的大軍就在城下,他還要跟朕討價還價麼?”

柳振邦咂嘴道:“皇上,常言說的好,醜話得說在頭裡。呂相自然有他的顧慮。鑑於之前呂相和皇上以及林元帥你們之間是有所誤會的,或者說是有些恩怨的,呂相自然心裡也是擔心的。而且,現如今大週上下對呂相有所誤解,都說呂相勾結外敵意圖篡位謀國,這等天大的冤屈和罪名,呂相豈敢揹負?所以有些事倘若不現在說清楚,不解決,將來豈非更多了許多紛擾。呂相希望能在皇上進京之前,解決這些事情,以免帶來不必要的紛擾。”

郭昆冷笑道:“果然是想要提條件,你倒是說說,呂中天想要怎樣的條件?”

柳振邦沉聲道:“其實也很簡單,呂相只是希望皇上做兩件事。其一,皇上須得爲呂相正名,下詔告知天下人,呂相絕非竊國之賊,他的所作所爲都是爲了大周江山社稷着想,是大大的忠臣。無論是幾年前的奪位之變,乃至近來之所爲,呂相都是站在大周全局的層面考慮的。女真人入侵至京城之外,呂相領軍守住了京城,這本就是事實。和女真人確實有些和議,但那也是不得已而爲之。以小的代價換取大周江山社稷整體不至於爲女真人所侵佔,所以纔在西北軍不聽號令私自出兵,導致兵敗之後大局危急的情形之下同女真人達成協議,這其實也是爲了保全京城,保全大周江山。先皇去往女真軍中爲質的事,也是他自願爲之,呂相死諫未果,先皇決心已下,執意要禪讓皇位。這才引來許多人猜疑呂相想取而代之。事實上呂相絕無此意。先皇是不希望大周無主,導致混亂,結果卻毀了呂相的聲譽。以上這些都是呂相爲保全我大周而竭盡全力的證明。呂相不能因爲盡忠爲國反而受他人詆譭,所以皇上必須要給呂相下詔正名,呂相才能釋懷。”

林覺怒極反笑,他終於聽到了柳振邦之前便準備爲呂中天這一年以來的行爲所編織的洗白的說辭了。果然沒有最無恥,只有更無恥。呂中天居然將自己竊國之行如此粉飾,堪稱天下第一無恥無德之徒了。

“呂中天果然是天下第一大忠臣,哈哈哈,爲了保全我大周,可辛苦他了。”林覺大笑道。

柳振邦翻翻白眼道:“皇上,您瞧,就連林元帥也不信,何況天下人。”

郭昆冷聲道:“他還有什麼條件?”

柳振邦道:“還有便是,呂相知道他之前的所爲得罪了皇上和林元帥,還有落雁軍中的很多人。他知道一旦皇上進京之後,必有人會秋後算賬,彈劾詆譭於他。呂相希望皇上能給他一個保證,他開城迎接皇上進京之後,皇上需得保證呂相以及城中官員將領們的安全。呂相不奢望皇上因爲他的忠誠護國而嘉獎他,也不希望因爲別人的仇視而死於非命。所以請皇上下旨爲呂相正名,還需下特旨赦免所有城中軍民百姓,並不可秋後算賬,再行追究。”

郭昆冷聲喝道:“豈有此理,這難道是在要挾朕麼?他口口聲聲說效忠於朕,怎地還提出這麼多條件來?朕若是不答應呢?朕若是攻進京城呢?他當如何?”

柳振邦沉聲道:“皇上,臣說的話您不要生氣,京城城防堅固,四十萬女真大軍攜帶千架攻城器械也未能攻破,臣不是貶低落雁軍的戰鬥力,但若想以這十幾萬兵馬攻下京城,恐怕……更不容易吧。城中軍民百萬,守城人手充足,城中物資糧草也充裕的很,真要攻城,怕是未必能如皇上的願啊。而且呂相說,倘若皇上不能體諒他一片公忠體國之心,也和其他人一樣認爲他是不忠之臣,那麼他便太失望了。如果是那樣的話,呂相將同汴梁城一起玉石俱焚。不但要全力死守,若是城將破的話,他將放火燒了皇宮和城中所有的房舍,將整座京城燒成白地。皇上得到的不是京城汴梁,而是一座死城和空城了。汴梁城從此便永遠的消失了。”

“無恥!”

“大膽!”

林覺和郭昆幾乎同聲怒喝出聲。

第一七零三章 漸入佳境第三九四章 凱旋第三八九章 重逢第七九四章 僵局第九三九章 完美之法第三三四章 艱難求存第一三七九章 潰敗第八五三章 忽悠,接着忽悠第三五一章 第一日第六百六十四章 陳年舊事第九九一章 商議第九四六章 脣槍舌劍第五六三章 切中要害第一二四三章 不同的世界第八五六章 冷酷無情第一四七一章 天雷滾滾第一二五三章 擒獲第三一八章 掌上可舞第八七零章 救人第七三九章 鬧劇第十八章 讀書第一零六七章 境界第一五四三章 自責第七三六章 翁婿小酌第三九六章 對戰第四六一章 禮部故人第四六九章 上巳節第八四四章 歷練第七三四章 油鹽不進第五五四章 管教第二八七章 捲鋪蓋混蛋第一五一七章 出征第一五六五章 攻城第三零六章 緊鑼密鼓第一五二零章 入甕第一六二五章 潛入第一千零一章 孰言無義第六零九章 拆臺第一四四五章 欺騙第三一四章 故人如舊第一二四三章 不惜一切第一四九三章 真實目的第一零一一章 大早朝(二)第七五零章 不顧一切第一一一零章 心緒難平第一四九八章 詭計第九零九章 主動上門第一五二五 進退之間第一三零九章 提親第一五四二章 一雪前恥第四八九章 首演第一一四五章 喋血黎明(十五)第四一八章 石人山大寨第九二零章 城易破第一二九一章 遭遇第四三零章 擒賊擒王第一二三零章 完顏明月第五八九章 現實冷似冰第二五六章 指手畫腳第一一八八章 硬碰硬第一一四九章 喪家之犬第一五七零章 崩塌第七二二章 不歡而散第一七七章 心碎第六十八章 樓外有樓第七十五章 共眠第五五二章 應戰第一四一三章 秣兵歷馬第七八零章 遊說第七二五章 夜探第一五八九章第六五零章 遠遁第九十章 牢籠第四七二章 幫手第五五一章 階下之囚第八二四章 更進一步第四三五章 肅清(續)第七二九章 今非昔比第六十九章 人外有人第三二二章 仙才嘆第一四二零章 藉口第七一五章 拜見岳父第九七二章 覲見第九十四章 獻策第一二三章 毒龍潭第七二零章 相談第一五四七章 回生第三二零章 如火如荼第一五二零章 入甕第八一八章 頓悟第五四九章 案發第一四零七章 血戰第五七七章 初定第九六七章 聚首(續)第一五二零章 入甕第六百四十三章 師傅駕到第一三一六章 野遊第一四六一章 生死之間第一一八九章 兵臨峽谷第一零五四章 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