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四一章 惡戰

女真大軍的步兵幾乎全部出動,近十二步兵分爲三個梯隊,陣型展開在封丘門左右兩裡寬度的戰場上。配合這十二萬步兵攻城的是五萬騎兵弓箭手,他們的職責是對城頭的守軍進行火力的壓制。

整隻兵馬如潮水一般緩緩推進到距離城池三百步之外的地方,然後,完顏阿古大親自下達了進攻的命令。一時間戰鼓隆隆,號角長鳴,吶喊聲響徹雲霄。第一波步兵扛着雲梯頂着木盾開始朝着城下猛衝而來。

第一梯隊由五萬投靠女真人的遼軍和部分大周部分投靠女真人的青壯組成,其實也是作爲炮灰去承受第一波的攻擊,後方的兩波七萬女真兵馬纔是真正的攻擊城牆的主力。但是和之前那些在護城河上填埋通道手無寸鐵的百姓們不同,他們是一羣對大周本身就仇視的人。無論是遼國的降兵還是大周的投降者,他們對自己的行爲其實都沒有任何的負罪之感的。遼國原本就是大周之敵,而投靠女真的這一批大周青壯要麼便是因爲被拒之於汴梁城外而心生怨恨,轉而投敵,要麼便是一些青教的餘孽,原本就在找尋機會爲他們死心塌地忠於的青教復仇。所以,這兩類人在攻擊大周時是絲毫不會手軟的。雖然他們在女真人面前只能淪爲炮灰,低人一等,但他們自己卻並不這麼認爲。

他們也確實不是完全意義上的炮灰,女真人給他們配備了簡易的盔甲兵刃,配備了盾牌等等防具,他們確實和之前那些手無寸鐵,身無任何防禦手段的炮灰是大不相同的。但炮灰的含義可不是因爲裝備有多麼精良,許諾的獎勵有多麼豐厚,而是要看整個戰局中所起到的作用。對於攻城戰而言,第一波的反擊火力必然是極爲恐怖的,所以第一梯隊攻城可不是什麼榮耀,而恰恰是因爲毫無價值。完顏阿古大隻需要這些人能衝到城下,吸收城頭守軍的傷害,最好能夠搭上雲梯攻破城牆,如果攻不上去也沒什麼,因爲他們會給後續主力提供掩護,打開通道。至於這些人是死是活,完顏阿古大便不那麼太在意了。他在意的是戰術意圖能否達到。

五萬兵馬在已經被踩踏的一片泥濘的地面上猛衝而來,三百步的距離太短了,轉眼間,他們已經進入了城頭守軍的射程之中。城頭上短短兩里長的城牆上已經集結了近四萬禁軍兵馬,而且在之前短暫的休戰之時,大周守軍已經判斷出對方不會再以天雷車進行轟炸,所以大量的兵馬集結於此,且城牆上已經快速的由民夫搬運上來不少守城的物資。

對方進入弓箭射程之後,城頭萬箭齊發,如瓢泊大雨一般一輪輪的澆在地面進攻的敵人陣型之中。無數的箭支貫穿了城下女真士兵的身體,悶哼和慘叫聲此起彼伏,箭支入血肉之軀時那令人恐怖的城門的噗噗聲讓人膽寒,地面上到處是爆開的血霧,就像是水面上蕩起的血色漣漪,又像是大地上盛開的血色花朵。

短短不到數十息的時間裡,城頭兇猛的箭雨便給予攻方敵軍六七輪洗禮,射死射傷人數高達三四千人之多。陣型實在壓縮太密集了,五萬兵馬集中在兩裡之地的範圍內,幾乎到處都是人,黑壓壓的如同螞蟻一般。雖然是散兵陣型,但這散兵陣型其實並不鬆散,地形太過狹小,想散也散不起來。

女真人並非不知密集陣型帶來的弊端,但他們其實也別無選擇。因爲女真大軍本身的兵馬數量也很有限,滿打滿算不到三十萬人,面對的是對方二十萬禁軍和不知數量的青壯百姓的防禦,他們只能選擇集中攻擊某一點,而非是全面鋪開戰場。那樣的話並非只有利於己方攻城兵馬的陣型鋪開,同樣也會讓對方守軍的兵力得到充分的發揮。況且女真大軍手中的攻城器械有限,作爲攻城主力的雲霄車只有三十六架,所以必須要集中突破城牆,以大量的兵力同時突破某一段城牆方有可能形成破城的條件。所以,權衡之下,這是女真大軍最好的選擇了。

攻城兵馬衝到護城河邊,再往前便可過河進入城牆下方的死角,可以免受弓箭的兇狠射殺了。但這短短的一段衝過護城河的距離卻絕對是一場噩夢。二十多條通道雖然寬達兩丈之多,但是數萬人衝鋒到這裡,卻自然而然會形成擁堵。城頭的弓箭便專門對着這二十多處通道上密集攢射,造成了大量的死傷。無數的攻城士兵在這些過河通道上被射成刺蝟,無數的兵士落入護城河中,鮮血讓原本已經一片血紅的護城河水更加紅的發紫發黑。短短七丈寬的距離,就像是一道鬼門關一般,奪取了上千人的性命。

但無論如何,在付出巨大的代價之後,第一波數千攻城兵馬還是成功抵達高大的城牆之下。

幾名身材高大的青教餘孽,口中喊着‘聖公至大,刀槍不入’的口號,完成了歷史性的一刻。他們豎起了長達三丈三的巨型雲梯搭上了大周京城汴梁的城牆。雖然這幾名青教餘孽很快被城頭丟下來的礌石砸死,雲梯也被守軍以長叉推翻倒地,但這卻是大周在大周立國一百多年後,京城的城牆下第一個豎起的敵方的攻城雲梯。

隨着無數的雲梯搭上城牆,對城牆的血腥攻防戰正式開始。城上城下滾木礌石滾油開水滾滾而下,將城牆下的攻城士兵砸的鬼哭狼嚎。要說大周兵馬的守城手段可不止這些,大周作爲一支以防禦作戰爲指導思想的兵馬,自然在守城的方法上想出了不少好的點子。除了常規的手段之外,還專門有用來對付敵人攻城行爲的手段。

十幾名士兵一隊,用長柄木叉將攻城雲梯推離城牆,硬生生推倒之後的攻城士兵便隨着雲梯倒向地面,摔得筋斷骨折哭爹喊娘。還有專門的持兩丈長槍的守城長槍隊,他們探出頭來以長槍對下方攻城雲梯上的士兵進行猛烈的攢刺,將攻城士兵戳到渾身冒血,不得不跳下雲梯保命。這些手段雖然已經不是什麼秘密,但確實是大周守軍這麼多年所獨創出來的。

攻擊一方死傷慘烈,但這也在意料之中。攻城作戰原本便是攻方付出巨大代價的戰鬥,當然,擁有強大攻城器械的情形下除外。此刻,當第一梯隊的攻城兵馬在城牆下備受煎熬的時候,後方女真精銳七萬步兵也終於鋪天蓋地而來。密密麻麻的人羣中有三十多架高聳如塔的雲霄車緩緩逼近,還有數十架攻城衝車也被士兵們簇擁在陣型之中。

當數萬女真精銳步兵幾乎毫無滯礙的衝到城下後,女真人也有了他們的反擊手段。數萬女真士兵從腰間取下鉤索,那只是一種長繩前端拴着鐵製四爪撓鉤的繩索,原本是女真人在山林之中勾樹抓巖便於行動的工具,偶爾也用做近距離的控制暴虐的野獸,幾人從幾個方向用鐵鉤勾住獵物,便可將野獸合力制服且無需近身。此刻,這種鉤索被用到了戰場之上,成爲了攻城時的利器。呼呼在頭頂旋轉的鉤索藉助旋轉之力直接被女真士兵拋上城頭,那可不是要勾住城牆直接往上爬,他們的目標是城頭那些失去了城垛工事防護的大周士兵。鉤索只需勾住守城的士兵的身體,下方便會用力拉扯,措手不及的大周守軍便會被直接拉的倒栽下城牆來,摔不死也要被亂刀砍死。

這出奇不易的進攻手段瞬間讓城頭上千名守軍着了道兒,一個個像是下餃子一般被拉扯下城牆來。有的士兵被勾住了手臂這樣的地方,反應迅速的尚有反抗之力,用雙腳抵住城垛根部與之對抗。動作快的會迅速砍斷繩索,動作不快的便要經受皮開肉綻之苦,被鐵鉤硬生生的扯下一大塊血肉去,才能擺脫這索命的鉤索。

即便如此,女真人想要攻上城牆還是頗爲困難的,在對方猛烈的防守手段之下,僅僅以雲梯攻城的方式登城,那豈是易事。守城的禁軍雖然只有四五萬人,但是源源不斷的援兵就在城牆兩側和城牆內側。雖然守軍死傷的人數也自不少,但是在第一時間便有人手填補空缺,戰鬥力絲毫不減。而且戰場兩側的城牆上的大周禁軍雖然無法加入戰鬥,但他們可以用牀弩.弓箭加以支援。他們可以射殺在他們攻擊範圍內的攻城敵軍,給女真人帶來了不小的騷擾。

女真人不斷的從雲梯爬上城牆,但因爲能夠突破城牆的人數太少,零星的登城士兵根本不成氣候,上去了也是白給,很快便被絞殺乾淨。這種情形下,女真人想要攻破城牆便只能寄希望於雲霄車的抵達,而云霄車也正緩慢的抵近城牆,很快便要渡過護城河了。

攻城戰進行到一個半時辰左右的時候,三十餘架雲霄攻城車終於緩緩的停在了城牆之不足十五步的地面上。女真士兵們迅速的在地面上打下木樁固定底盤,四個重達六百餘斤的配重箱被他們從推車上搬運下來,壓在地盤的鐵樑上。有了這兩千多斤的重物壓住地盤,加上十幾根釘入地面的木樁作爲固定,整架雲霄車可謂穩如泰山。完顏阿古大也是吸取了當初遼人攻遼陽城時的經驗,當時妹妹完顏明月出了主意,以馬匹拉拽的方式將遼軍的雲霄車硬生生拉倒的情形是絕對不能在這裡發生的,所以女真人的雲霄車不但結構更加的堅固,而且配備了更多的重物來配重。頂部更是有多達十幾名手持長鐮的士兵隨時準備割斷對方拉拽雲霄車的繩索。完顏阿古大確保了一切萬無一失。

雲霄車就位,女真士兵魚貫而入衝上雲霄車頂部空間,一扇扇吊橋開啓,通向城頭的通道瞬間打通。無數的女真士兵如狼似虎一般往城頭衝去。這可不是之前零星的從雲梯上登城的兵馬,三十餘架雲霄車一次性便可讓近兩千人撲上城頭,就算人數尚不足佔據城牆,但也不是短時間便能解決的。只要一耽擱,源源不斷的後續兵馬便將衝了上來。而被牽扯了兵力之後,雲梯攻城的女真兵馬也將會得到攻城的機會,那將打破目前這種攻守兩方的平衡態勢,極有可能造成防守方崩盤的局面。

雙方在城頭迅速形成肉搏絞殺之態,大周禁軍雖然久不經戰事,並且其中充斥了不少希望以參加禁軍爲進身之階的世家子弟們,戰鬥力早已不是大周立國之時冠絕天下的那隻大周最爲強悍精銳的兵馬了。但是大周禁軍作爲拱衛京城的唯一一隻兵馬,重任在肩,也不敢太過鬆懈。這麼多年來,禁軍的訓練模擬演戲之類的基本的作戰技能的磨鍊還是沒有荒廢的。而且禁軍的武器裝備顯然是所有大周兵馬當中最爲齊全和精良的,此時此刻,面臨城破之險,大周禁軍爆發出了他們曾經的底蘊,表現出了非同一般的戰鬥力。

女真人的肉搏作戰能力堪稱強悍,但是面對女真人的兇悍,大周禁軍絲毫不退,死磕到底。雙方在寬闊的城牆上展開了殊死的搏殺。雙方都有源源不斷的援軍,女真步兵雖然之前攻城損耗甚大,但到現在依舊有九萬多作戰兵力。而禁軍則在之前只死傷了不到六七千人,城牆內側和兩側城牆上的援軍多達十幾萬之多。所以,想象中的守軍崩潰的局面沒有發生,雙方以城頭爲戰場,絞殺在一起,裹挾在一起,展開了瘋狂的廝殺。

好幾次女真人差點控制了局面,大周禁軍也差點便陷於潰敗的邊緣,但是,他們還是頂住了對手的進攻。血腥的廝殺進行到了申時將末時候,雙方死傷的人數已經不計其數。城頭城下,到處是屍體,鮮血沿着城牆頂端流淌下來,匯聚成涓涓細流。所有人都殺紅了眼,已經不顧生死不顧一切。女真騎兵抽出五萬人上城支援,完顏阿古大親自帶着狼牙棒親衛營上城廝殺,大周兵馬漸漸有些支撐不住了。

但就在此時,郭旭率一千殿前司禁軍衝上了封丘門殘破的廢墟城樓之中。龍旗高高舉起的那一刻,郭旭身着黃金盔甲站在高處親自擂起了戰鼓。在那一刻,所有的禁軍士兵都似乎渾身上下注入了新的力量,煥發出了獅虎一般的戰鬥力。皇上的御駕親臨戰鬥,讓大周禁軍士氣大振。節節敗退的大周禁軍展開猛攻,將女真兵馬的勢頭壓制了下去,雙方又陷入了纏鬥焦灼之中。

夕陽慢慢落下,殘陽照耀之下的汴梁城北城內外已經是一片地獄。精疲力竭的雙方兵士們還在做最後的廝殺,城牆兩側的屍體堆積如山,血流成河。

就在此時,高昂的號角之聲從汴梁以西的夕陽餘暉之處傳來,遠遠的地平線上,無數的黑點正在雪原上奔騰而來。雙方兵馬都有些發愣,心中都很迷惑。

猛然間,有人高聲喊道:“援軍到啦,西北軍袁振乾大人的兵馬到啦,女真人要完蛋啦。”

這一嗓子石破天驚,很快完顏阿古大和郭旭便從千里鏡中看到了遠處夕陽下那隻兵馬的旗號。沒錯,那正是大周駐紮西夏的西北軍袁振乾的兵馬抵達。在等待了他們近一個半月之久後,他們終於在關鍵時間,關鍵時刻抵達了戰場。

“是他們,哈哈哈,天佑我大周,天佑朕,我汴梁城有救啦。哈哈哈。”郭旭仰天大笑,笑的眼淚都流出來了。他之所以來到城頭親自作戰,不僅僅是沽名釣譽,他確實感受到了城破的危險的來臨。他不想最後窩囊的死去,所以他選擇了來城頭作戰。對於他的行爲,呂中天只象徵性的阻撓了幾句便不再勸解。或許呂中天巴不得他去送死也未可知。但現在,西北軍到了,援軍到了,局面將會逆轉,怎不讓郭旭喜極而泣。

援軍的抵達讓城牆上下的大周軍民歡聲雷動,士氣大振,他們吶喊着發動猛攻,個個勇猛無比。反觀女真人,則一下子如墜冰窖之中。數個時辰的殊死搏殺,眼看成功就在眼前,對方的援軍卻到了,這簡直讓人難以置信。大周西北軍可是擁有二十五萬人馬的主力大軍,即便現在也許未必有二十五萬兵馬,但也絕非是女真大軍此刻所能招架的。特別是在攻城正酣的時候,對方一旦攻擊,將首尾難顧,那便是覆滅之局。

完顏阿古大怒罵連聲,雖然萬般不甘,卻也不得不下令撤兵。

軍令一下,女真兵馬倉皇下城,偃旗息鼓,草草收兵回營。連三十多架雲霄車都棄之不顧了。大周軍民在城頭高聲歡呼勝利,一個個高聲大笑,但不久後卻渾身浴血的癱坐在滿地的屍體之間流淚哭泣。

第六七九章 終脫樊籠第一五六二章 攪局兩姐妹第四八六章 酒後真言(續)第五五五章 求助第三十九章 一廂情願第七五零章 不顧一切第八三七章 襲擊第五四零章 混吃等死第一二六章 寨中事(續)第六三八章 偷聽第二三四章 山崩地裂第一一五七章 匯合第九一一章 迷途不返第一六一章 王爺的回憶(續)第一五九章 歸來已是春第一四零一章 勝利在望第八十九章 前途未卜第四七三章 幫誰第六三零章 不速之客第一一零零章 屠殺第一六零五章 思緒第二十四章 愛蓮一篇動人心第八八三章 南城門第六零五章 常平新法第一三五八章 計謀第一零三四章 求援第二十一章 亡命之徒第一零六三章 盛事第一一五章 紅顏爲匪第六二九章 開業大吉第五五八章 副相第二六三章 外當寶內當草第一四八零章 終遂心願第五十五章 懲罰第六八五章 劇變第一二三五章 得救第一零三四章 求援第一零九一章 流言第一零五九章 破解第一二三三章 緊急施救第五三三章 形勢漸迫第二五七章 好消息和壞消息第一零一六章 大早朝(七)第一一二六章 驚惶之夜(四)第一四零零章 好戲開場第二零七章 借人第八二四章 更進一步第三九五章 演兵場上第一六七六章 非常之人第一六六六章 操控第六八九章 傾訴第一三六五章 自尋死路第三五九章 撮合第八一三章 疑似故人來第一一五九章 一往無前第一四五九章 一鳴驚人第一一九七章 屠戮第六六六章 膽大妄爲第五九四章 浮生半日閒第一六六五章 交底第一五零七章 夢醒時分第六八六章 同行第一六九章 如何善了第三九二章 強詞奪理第一一二七章 驚惶之夜(五)第一六六十四章 菜意第一二四六章 有變第一零八一章 糾結第一五零九章 夜襲第九三三章 賀信第四一五章 貪得無厭第一一五一章 簡單有效第一五五五章 條件第一零五四章 行動第一三六章 功成人散第四五七章 約戰第一四五八章 種種第一四一章 面師第一三零七章 重逢第一五五六章 底線第四十八章 話本第六一九章 送歸第一三二六章 焦頭爛額第一六七七章 大會第一一四六章 謊言第一二八八章 洪流第三三四章 艱難求存第一零四章 試探第一一六五章 訓話第二一三章 駭浪驚濤第一七七章 心碎第九十七章 工欲善其事第一四九七章 虛實難測第一三零九章 提親第六三六章 終極目標第一二四六章 故人來第七五四章 殞命第五五四章 管教第一零八七章 推波助瀾第七十四章 碾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