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五零章 攻城

(二合一。最近現實中有些事情要處理,所以更新量較少,抱歉。可能要持續五六天,之後儘量補上。感謝諸位。)

涿州城中,忙碌的士兵和百姓正在加固城牆,準備迎接接下來大周兵馬的進攻。雖然昨晚一戰大獲全勝,但城中守將簫達思和皇子耶律石都明白,這只是開始。大週數十萬大軍正在逼近,一場大戰即將爆發。

昨晚戰事之後,耶律石和簫思達便將大周攻城的消息即刻傳遞了出去。除了告知正在中京府準備和女真人作戰的耶律宗元之外,兩人還聯名寫信給駐守南京析津府的南院王韓德遂請求增援。因爲很明顯,下一步大周兵馬的進攻將是迅猛無比的,以涿州城中的數萬守軍恐怕難以守住。析津府有守軍十餘萬,若能增援而來,則涿州或可守住。否則怕是難了。

傍晚的夕陽裡,耶律石滿面愁雲的站在城樓上,看着城牆上忙碌的加固城牆的士兵和搬運守城器械物資的百姓,他的心裡沒有一絲的高興。因爲就在不久之前,他接到了來自析津府南院王韓德遂的回信,信上,韓德遂告訴耶律石,析津府纔是最需要保護的地方,他不能勞師動衆讓兵馬渡過桑乾河趕來涿州增援。既然大周已然向大遼宣戰,他需要即刻部署兵馬作戰。韓德遂告訴耶律石,讓他即刻離開涿州回析津府,涿州府不安全云云。

這封信是韓德遂寫給他的私信,守將簫思達收到的是另一份信。那上面的內容卻截然不同。那封信上,韓德遂命令簫思達死守涿州,因爲涿州是大遼南方門戶,是通向渡口的要衝之城,要不惜一切代價守住城池。他還告訴簫思達,他已經派出五萬兵馬趕來支援,不過因爲要長途跋涉並且需要渡河而來,可能需要耽擱時間,所以要簫思達死命守城,等待援軍到來。

簫思達將這封信給耶律石看的時候,耶律石很是無語。他很想告訴簫思達真相,但他不能。耶律石並不怪韓德遂欺騙手下將領的手段,因爲他知道韓德遂也是沒有辦法。眼下大遼兵馬數量捉襟見肘,幾大部族蠢蠢欲動,朝廷不但要防女真,還得防止這些人忽然生亂。現在又要和大周作戰。整個大遼已經到了風雨飄搖之時,兵馬捉襟見肘。韓德遂手下只有總共十八萬兵馬,肩負着守護大遼南方的重要職責,他確實不敢隨便將兵馬增援到涿州。論重要性,析津府是大遼南方最重要的中心城池,析津府倘若有失,不但通向中京上京的通道大開,人口最爲稠密的地區爲大周所佔據,則大遼基本上便滅了一大半了。涿州雖然也很重要,但和析津府比起來,那是可以捨棄的地方。韓德遂要簫思達死守涿州,並不是要他送死,而是要爭取時間,做好充分的迎敵準備而已。

耶律石知道,涿州怕是守不住了,但他卻並沒有打算離開。因爲他知道,此刻自己若是離開,會讓涿州軍民士氣大衰。當此社稷存亡之時,他耶律石雖無扭轉乾坤之力,但也應該爲大遼做出貢獻。他能做的便是此刻呆在涿州,不到最後的關頭,他不能離開。哪怕只有一丁點的鼓舞士氣的作用,那也是貢獻了一份力量。

耶律石長吁了一口氣走出城樓來到城牆上,衆士兵和百姓們紛紛向他行禮,都認識這位大遼皇子。耶律石從一名老者身上接過扁擔,挑着兩筐石塊踉蹌往前,匯入人流之中。

……

大週二十餘萬大軍急速行軍,終於在楊俊要求的午前時分抵達了涿州城外的山野。漫天遍野的兵馬顯得亂糟糟的,但這亂中其實是很有序的。以步兵爲主的兵馬先行抵達,正在山野之中伐木圍欄紮下營寨。數千名士兵正在整理出一片平坦的地面,以供後續抵達的攻城器械停放。兩隻騎兵在城下砂礫之地來回奔行,那既是向城頭示威,也是爲了防止對方突然出城,趁着大軍立足不穩的混亂之時發動攻擊。每一件事,楊俊都考慮到了,多年前率領大軍作戰時的所有經驗和技能已經在他腦子裡復活,他下達的每一個命令其實都具有針對性和實戰性。正如他誓師大會上說的那樣,他的存在便是大周兵馬勝利的保證。所有的將領士兵都不折不扣的執行着他的命令。

午後時分,已經初見規模的大營中心地帶,一頂藍色中軍大帳搭建了起來。黃龍旗高高升起在大帳前方的旗杆上迎風招展。這意味着主帥營帳已經設立,將士們的心也穩定了下來。

簡單的吃了些飯食之後,楊俊率數十名將領策馬出營,來到涿州城下的一座山包上查看涿州地形,現場擬定攻城策略。

涿州城兩側山野連綿,丘陵環繞。涿州城就像是一道閘門坐落在北去的通道上,死死的扼守住往北去的路口。

“諸位,涿州城的地勢頗爲險要,不過本帥看來也不過如此。城牆高度兩丈多,不超過雲霄車的高度。雲霄車無需改造。不過城下地面的砂礫可能會讓雲霄車難以前行,需要做些應對。”楊俊仔細的觀察地形,沉聲說話。

“大帥明鑑,末將也注意到了這一點。砂礫地形影響雲霄車前行速度。末將已經想出了辦法。以木板鋪路,可讓雲霄車順利前行。木板我們是現成的。”白奇道。

“好,可行。”楊俊讚許的看了白奇一眼點頭。自出兵以來,白奇兢兢業業從未有差錯,而且做的事都很正確,深得楊俊欣賞。楊俊幾乎忘了他是郭旭派來的監軍副帥了。

“那日韓剛攻城時,據說他們的弓箭火力很猛。還有一種能投射數十顆卵石的投石車安裝在城牆上。所以攻城之前必須考慮這些,本帥可不想在涿州這座小城上死傷太多的兵馬。之前死傷數千人已經是不應該了。第一次衝鋒可讓配盾士兵突前,以減少傷亡。”楊俊道。

“大帥,爲何不以投石車壓制啊。咱們五百架投石車往城頭轟擊,任他什麼都給轟塌了。城頭遼軍也根本立不住腳的。何必持盾攻擊,徒增死傷?”一名將領不解的問道。

楊俊冷笑一聲道:“殺雞焉用牛刀。投石車壽命有限,製造也麻煩,我大軍的目標可不止是這座涿州城而已。涿州算不上堅城,析津府大定府纔是,那些投石車可是要用到那些城池上去的。兵馬死傷人數或許會多一些,但那又如何?實在要壓制,便以弓箭手壓制。但本帥以爲是沒有必要,我們的弓箭射程沒有他們的遠,效果不會很好。以盾兵佈陣攻擊,應是最好之策。若非不想糾纏太久,本帥甚至連雲霄車都不想用。”

衆將無言,大帥看着涿州,心裡想的卻是析津府和大定府,彷彿這涿州已是囊中之物一般。大帥是否太過輕敵了些?但既然大帥決定了,那也只能照辦。

“着騎兵兵馬餘側翼做好準備,本帥最擔心的是他們派騎兵從東西兩側殺出來,擾亂攻城戰場。除此之外,本帥沒有任何可擔心的。傳令,全軍休整,做好警戒。明日凌晨發動進攻。拿下涿州後我們還有大半天的時間趕路,明日黃昏前當可抵達桑乾河邊。都聽明白了麼?”

楊俊顯然沒有輕敵,從他說出的這句話中,便知他的思慮很是周密。他甚至考慮到了對方會出城以精銳騎兵衝擊攻城陣型的可能,這絕對不是輕敵的表現。

“末將遵命!”衆將軍齊齊拱手高聲應諾。

……

攻城大戰在黎明時分打起,隨着戰鼓的轟鳴聲響徹山野,擔心了一夜的涿州守軍終於從惺忪睡夢之中驚醒,爬起身來看向城下時,城下已經是一片黑壓壓的人頭的海洋。

楊俊一旦指揮作戰,看似勇猛粗放,其實考慮的細到了極致。原本昨日午後紮營,按理說昨夜便可攻城,但他偏偏要拖到今天凌晨時分才攻。這當然不是爲了休整兵馬,只是趕路而已,大周兵馬還沒有那麼疲倦。楊俊這麼做其實是爲了疲城頭守軍。因爲他知道,大軍在城下紮營之後,涿州城中的遼軍便不敢有絲毫的懈怠。他們這一夜會擔驚受怕,不敢掉以輕心,因爲他們擔心大周兵馬會在夜間進攻。

楊俊要的便是他們擔驚受怕,即便對方可以在城頭宿營,但這個天氣,春寒料峭之時,可也夠他們受的。而且即便是睡在城頭,他們也難以安眠。身在行伍之中多年的楊俊自然會充分的瞭解這一點。他知道一場好睡對於士兵們恢復體力的重要性。他也知道一場半夢半醒擔驚受怕的睡眠會對兵馬產生怎樣的影響。這些他都沒告訴手下的將領們,即便他們中有人提出既然要速戰速決,爲何偏要耽擱半天一夜的時間。這些東西都是楊俊壓箱底的密不外傳的手段,很多次作戰都是因爲這些小細節而取得勝利。這和楊俊表面上呈現出的喜歡正面硬剛,勇猛兇悍的作風形成了極大的反差。

這就是楊俊,關注細節,這正是他成功的秘訣。只是不足爲外人道而已。

城頭響起低沉的號角之聲,所有的遼國守軍立刻各自就位,刀出鞘,箭上弦,投石車也各自就位,一勺勺的鵝卵石彈也準備就緒,做好迎擊的準備。

他們很快發現,大周兵馬的陣型有些奇怪。大周兵馬是以方陣的形勢往城下挺進。伴隨着鼓點,一個個方陣排成兩排,以極爲規整的方式朝城頭走來。是的,那確實是走,不是衝鋒,不是奔跑,只是一步步的邁着步子走向城下。每一個方陣的中間簇擁着的是一架高高聳立的龐大的攻城雲霄車。這就像是一羣螞蟻扛着一隻大甲蟲在搬運一般。方陣行進的速度極爲緩慢,因爲雲霄車的移動極爲緩慢。

方陣共有十個,有心人數了一下方陣的人數,得出大概的數字。每一個方陣人數當在三千五百人到四千之數。也就是說,大周兵馬投入進攻的人數在四萬左右。這不是一個很大的數字,但是遼軍守將是個明白人,他立刻便意識到對方是行家。涿州的地形,只有南城開闊可以展開陣型攻擊。東西兩側是丘陵山野,根本無法展開部隊。而南城的地形,堪堪可以容三四萬人展開陣型攻擊,再多的兵馬也只能自己堵塞自己的進攻通道。而對方進攻兵馬的數量正好是南城進攻可容納的數量的上限之下,則可見對方主帥是經過精心算計的,並非隨意爲之。

不過,遼軍守將簫思達覺得奇怪的是,對方以這種密集方陣的進攻方式攻城?豈非是正好給了城頭己方弓箭手提供了活靶子。集中射擊的結果會讓這些密集方陣死傷慘重。這絕對不是一個優秀的領軍將領所應該做的事。這行爲甚至有些愚蠢。

謎底很快揭開,在前方五座方陣進入一百八十步範圍之內,也就是遼人的強弓可以射出的最遠射程之時,一聲響亮的號令之後,所有的方陣迅速變幻了模樣。方陣上方突然間覆蓋了一層盾牌,那盾牌是少見的方形盾牌,一塊一塊拼接成一塊巨大的鐵板。若是你仔細觀察,你會發現,所有的盾牌邊緣都有細小的鉤索,相互間以鉤索相連,形成一道巨大的屏障。隊伍前方和側翼也都豎起了長盾。整個方陣瞬間形成一個毫無死角的被盾牌護住的整體。

這便是楊俊設計的盾牌陣,這種方形盾牌設計的本意是防備遼人騎兵突襲之用。楊俊知道,和遼人作戰總免不了要和對方的精銳騎兵作戰。而大周兵馬以步兵爲主,如何防騎兵突襲便是一個必須要解決的嚴峻問題。弓弩等傳統手段自然可以使用,但必須還有防止騎兵速度過快,衝散陣型時對步兵的巨大傷害。故而楊俊改進了盾牌的形狀,讓盾槍陣這種防騎兵突襲的陣型能更大的發揮作用。原來的盾牌需得靠人力強頂,但一旦盾牌以鉤索方式連接起來,便是形成一條以數百人或者數千人合力抵消騎兵衝擊的盾牆。

攻城之前,楊俊便想好了,這盾牌可以立在身前,自然也可以在頭頂形成防箭屏障,以方陣形勢組成盾陣,對方再密集的箭支也將對己方士兵產生不了傷害。

領軍者不但需要有謀略,更要懂得隨機應變,懂得因地制宜。這纔是優秀領軍者的素質的體現。

事實很快便證明了這一點。當方陣進入城下一百五十步範圍之內時,城頭上遼軍弓箭手的箭支便如狂風暴雨一般的襲來。密密麻麻的箭支就像是一團團烏雲一般從城頭升起,以極快的速度落在方陣中。噼裡啪啦,發出爆豆一般的聲響。彷彿驟雨落在一池蓮葉之上一般,密集而鴰噪。

盾牌都是硬木外包鐵皮製作而成,箭支無法穿透。有的箭支確實穿破了鐵皮釘在上面,在方陣上方形成一片箭支的叢林。但大多數箭支都在盾牌屋頂上跳躍彈起,滑行而過,根本造不出任何的傷害。密集的箭雨之後,方陣安然無恙,繼續鼓譟前行,一步步的逼近城下。

“射那雲霄車,火箭,射!”簫思達嘶吼着發出了命令。

一隻只蘸了火油的箭支朝着高高的雲霄車車身射去,那雲霄車總是木頭製作的,倘若燒了雲霄車,確實能給攻城製造麻煩。雲霄車外殼上很快釘滿了燃燒的箭支,然而,燃燒的也僅僅是箭支而已。龐大的雲霄車的側面這正面全以鐵皮覆蓋。箭支可以穿破鐵皮釘在上面,但燃燒是不可持續的。看起來整個雲霄車上煙塵滾滾,火頭冒起多處,但是那只是箭桿在燃燒,燒完了,也就完了。

“轟隆隆!轟隆隆!”方陣推進的態勢從容不迫。雲霄車巨大的木輪在地面鋪設的木板上碾過的聲音黯啞的轟鳴着。

不甘心的遼國守軍再一次射出更爲密集和強勁的箭矢,但結果依然如故。除了讓盾陣頂端多了無數只箭支,讓雲霄車上多了更多燃燒的箭支,像個渾身冒煙的怪物之外,根本沒法阻止對方的推進。方陣後方的地面上,只留下零星的數十具屍體。那是因爲盾牌之間並不太緊密,密集的箭支有一部分湊巧射進縫隙之中,造成了傷亡。但對整體陣型根本無法起到打擊作用。

“投石!”在方陣進入百步之內的距離後,簫思達無奈的下達了命令。雖然他心裡也清楚,這些鵝卵石更不可能對對方陣型造成嚴重的打擊。但是,這是固有的守城的程序,他也只能機械的下令,看看有無成效。

沒有任何懸念,城頭的小型投石車拋射出無數的拳頭大的鵝卵石。石塊落在盾牌上發出乒乒乓乓的噪音。但盾牌完好如初,鐵皮被砸出一個個坑洞,卻也根本無奈下方士兵。倒也不能說全無功效,城門前的方陣出現了缺口,似乎有些混亂。但那卻不是因爲被砸塌了,而是壓塌了之故。大量石塊堆積在盾牌上,重量不輕。下方的士兵支撐不住這重量,摔倒了十幾人,造成了整個陣型的短暫混亂。遼軍弓箭手乘機將箭雨從破損處灌入,射殺了數十名士兵,但很快整個盾陣快速連接,又恢復了原樣。

第一四七三章 總結第一六零七章 備戰第一三七八章 對策第一二一五章 瀕海小縣第五九五章 浮生半日閒(續)第一三五四章 轉變第一零七二章 大刀闊斧(續)第一九八章 挑撥第一六六六章 操控第一五三九章 烈火第一零九章 迷霧重重第三三二章 不甘第一二零七章 出山第五六十四章 千里赴京第十章 原形此刻畢露第一三七五章 大戰第一五一一章 堵截第一四三五章 嘴炮第一五六十四章 此心此時第一六一九章 胡攪蠻纏第一二一二章 熱血青年第一六七六章 非常之人第三四七章 出生入死第一二八二章 埋伏第一三二三章 夢斷第六一三章 當年事第一二四四章 序幕拉開第一四零二章 決戰草原之上第三四零章 另類人物第四四九章 扯來扯去第六三三章 來意第八四四章 歷練第一五九零章 誓言第六九一章 定計(下)第七十一章 同悲共傷第一零二二章 松柏之性第二八九章 給我打第九零八章 進軍興仁府第三一九章 障眼法第二三四章 山崩地裂第一七零二章 架構(續)第一一一三章 血色黃昏(一)第一二三八章 敗軍之將第一一零章 暗中觀察第八六六章 一意孤行第一四六零章 可疑人物第一四八一章 聯手第六三七章 立場第五二五章 約法三章第一四九九章 人質之城第五三七章 撫琴而歌第五五四章 管教第十二章 今非昔第六五一章 送歸第八六五章 求存第三七零章 啓發第一二二章 驚人之秘(續)第一五九九章 故人第一五八六章 會議第一八九章 海上之王第三二八章 摸蝦兒第八十六章 攤牌第四九二章 遠大志向第二十三章 前度恩師第七五六章 補救第二一八章 勢如破竹第一陸四五章 大決戰(六)第八一三章 疑似故人來第一零四六章 彈劾 (終)第三四二章 意圖第二零四章 各懷鬼胎第五四一章 苦中作樂第九七一章 宿命第六十五章 意料之中第九九二章 目標第二九六章 穩定局面第四零六章 涉險第一三零三章 浴血第一一一零章 心緒難平第一三二四章 劇變第七五五章 後怕第二五九章 夜會第四七二章 幫手第一一八五章 大膽計劃第五三二章 人去屋空第九七九章 不安第七一零章 告別第一一八一章 改進版一窩蜂第八八三章 南城門第五七二章 悔不當初第一二四二章 意決第四五四章 遇襲第四九三章 理想和現實第一零二四章 大逆之言第一一九章 原形畢露第六九六章 一觸即發第八八四章 老馬帶路第一三八二 全力猛攻第七六九章 安排第一五三四章 撤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