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二八章 驚惶之夜(六)

林覺愣了愣,對杜微漸的話他其實並不意外,杜微漸是那種一旦給予他尊重,他便會全力報答之人。性子剛直,甚是帶有一絲幼稚。回到京城之後,杜微漸一心一意的辦事,京東西路賑濟的事情做的很出色,三司副使的職位上也做的很用心。這一切都是報答自己的知遇之恩和皇上的恩典。此刻朝廷發生變故,皇上生死未卜,要他跟自己走,他顯然是心中不甘的。

“杜兄,你沒看出來事不可爲了麼?留下來只有一個結果,那便是被清洗,被冠以各種污名殺死。你認爲這是逃跑,我卻不這麼看。無謂的死亡對於事情沒有任何的好處。”林覺耐心勸解道。

杜微漸皺眉道:“不做任何嘗試怎知結果。況且……郭旭難道敢弒君?皇上一定還活着。他難道也敢對我們下毒手。我們並沒有做錯什麼事情啊。”

林覺很想斥他幼稚,但還是耐心勸解道:“杜兄想想我的老師方先生和嚴大人他們的下場吧。呂中天吳春來他們什麼事都做的出來的。你跟他們談底線,無異於跟強盜談道義。郭旭不久前還試圖襲擊殺死我和我全家人,我看透了這羣人了。聽我一言,不要抱着不合實際的幻想,跟我一起離開。”

杜微漸道:“但離開了又能怎樣呢?離開了,對事情便有好處麼?我當初已經逃避過一次了,這一次我不想逃避了。林兄,我感激你,杜某這一生的知己好友唯你而已。你這時候還想着我,我真的萬分感激。可是我不能走。林兄你可以走,畢竟你有家眷妻兒,如果遭受清算,會滿門皆墨。但我不同,我孤身一人,並無家眷,無牽無掛,我什麼都不怕。我要留下來,而且我要去揭露事實,斥責郭旭呂中天楊俊他們。希望林兄能夠理解。大周糜爛至此,我要以此權我的忠義。”

林覺聽出來了,杜微漸在自己的勸解下應該已經明白留下來必死無疑了。但他還是不願走,他對自己的這條命已經不在意了,他要的是他心目中的忠義之行,哪怕是死。林覺不能斥責發愚蠢,這或許正是很多人所讚頌的忠義,正是許多人推崇的不可爲而爲之。本質上來說,杜微漸和嚴正肅方敦孺他們何嘗不是同一種人。

“杜兄!”林覺還待再勸。

“林兄,莫要說了。你要走便趕緊走,否則怕是走不成了。林兄是有大智慧大能力之人,將來一定要讓大周重回正軌。而我,則是微不足道之人,林兄莫要爲我費心,不要耽擱時間了。林兄,杜某在此送別林兄,舍下無酒,便以茶代酒,拜別林兄了。”杜微漸打斷了林覺的話,端起茶盅來向林覺示意。

這既是送客之意,也是拜別之禮。林覺端着茶盅心中甚是糾結難受。他並非不理解杜微漸的舉動,但他認爲這樣是不值得的。杜微漸可以這麼做,自己卻絕對不會這麼做。不僅是自己身邊這些人的性命,就算自己孑身一人,林覺也不會留下來送死。這或許便是自己身爲穿越之人跟這個年代的人思想上的截然不同之處。或許杜微漸認爲這樣可以成就他的內心,他留下來可以求得心安,可以證明自己的忠義。既如此,自己又何必強人所難。

林覺默默出了屋子,迴轉身來,看見杜微漸呆坐在椅子上的身影。林覺似乎看見杜微漸的臉頰上有兩行在燭火下閃亮的東西,杜微漸似乎在流淚。忽然間,杜微漸轉頭噗的一聲吹滅了燭火,整個屋子陷入了黑暗之中,杜微漸的身影也融入了黑暗裡。杜微漸不希望被林覺看到他的眼淚,但他的目光一直注視着院子裡微光中的那個身影,看着他轉身闊步而去,走出院門。

杜微漸在黑暗中站起身來,朝着漆黑的門外恭恭敬敬行了一禮,心中道:“林兄,永訣了!”

屋外,孫大勇等人見林覺走出來,忙朝林覺身後張望,沒看到杜微漸的身影,不免疑惑道:“大人,杜大人呢?”

林覺擺手道:“上馬,去楊秀楊大人的住處。這一回見到楊大人之後,大勇你安排兩個兄弟直接將他拿了上馬帶走,我什麼話也不想跟他多說了,我受夠了。”

衆人愕然。林覺已然飛身上馬,策馬而行。衆人忙紛紛上馬,追隨而去。

……

西北湖畔,王府門前。數千兵馬正在集結。千餘名王府衛士和小王爺郭昆所轄的侍衛步軍司近六千兵馬已然集結於此。

青石臺上,樑王郭冰和小王爺郭昆都全副武裝,盔甲兵刃齊全的站在上面。樑王身上穿着他許久沒有穿過的盔甲,雖然體態有些臃腫,那盔甲也有些不合身了。但是他站在那裡,依舊有威風凜凜之勢。

從裕德樓回來之後,王爺父子再一次進行了一次認真的長談。他們認爲林覺的話不無道理,楊俊一定會擁立郭旭,加入呂中天一派之中。所以局勢會變得很危險和惡劣。但同時,這一對父子也達成了共識,他們認爲這絕對是一次絕佳的機會。他們父子蟄伏多年,等待的便是像這樣的機會。

現在郭旭篡位,太子被殺,皇上生死未卜。此刻登高一呼,必然會讓忠誠之士雲集於麾下。他們要攻入皇宮之中,殺了郭旭,最好郭衝也死了,那麼大周江山便只能是郭冰一派來執掌了。

這一對父子多年來蟄伏行事,小心翼翼,處於被動挨打的境地。但現在,他們終於有了昂首向前的機會,也鼓足了行動的勇氣。因爲,距離皇位只有那麼短短的一步,不必做大量的謀劃,不必有太多的經營。眼下正是他們的一次機會。他們相信,只要他們打出旗號,將宮闈之亂的真相告知天下人,便會有無數的人支持他。守衛皇宮的殿前司兵馬也會倒戈投降,加入他們。

讓他們有這樣的勇氣的不僅是道義上的制高點,更因爲小王爺郭昆的職位。身爲侍衛步軍司指揮使,郭昆手中握着兵馬。雖非全部的步軍司兵馬,但郭昆計算過,他可以調動的兵馬多達六七千人。這便是底氣。在郭冰父子看來,三衙兵馬之中殿前司雖然地位最高,裝備最好,但卻是最無戰鬥力的那個。因爲是拱衛皇宮,所以並沒有實戰機會。況且因爲是近侍兵馬,被很多人當做是進身之階,所以充斥着各種官員皇族子弟,這些人都是來鍍金的,打仗是不成的。

所有這些,都是事情成功的因素。給了他們父子奮力一搏的底氣。更何況,一旦勝利便可一夜之間得到大周的皇位,光是這一點,便足以讓他們父子甘冒這一生最大的一次風險了。

沈曇皺着眉頭率領千餘名王府衛士站在隊伍裡,他本希望在午夜前勸服王爺和小王爺跟隨林覺出城的。可是,他甚至沒有機會開口勸說,王爺父子便已經商議決定了。沈曇相信林覺的判斷,他知道這麼做是幾乎沒有勝算的。但他知道,此刻如果他去勸說,王爺父子會毫不猶疑的殺了他。會認爲他動搖軍心。

“衆將士!”郭冰站在青石臺上朗聲開口了。

亂哄哄慌亂議論的士兵和衛士們靜了下來。

“衆將士!你們怕是不知道發生了什麼。本王告訴你們,淮王郭旭謀反了。就在黃昏時分,他殺了太子,軟禁了皇上,意圖篡奪皇位。他的幫兇呂中天爲他策劃了一切。殿前司指揮使趙元康是呂中天安插在皇上身邊的奸細。這次篡位行動是精心策劃的大陰謀。皇上現在生死未卜,我大周江山岌岌可危。眼看便要被弒父弒兄的逆賊所攫取,被不忠不義的逆臣所荼毒。當此之時,本王身爲皇上之弟,責無旁貸要救出皇上,清除叛逆。故而,本王在此宣佈,今晚我們要攻入皇宮救出皇上。諸位都是忠義之士,爲了皇上,爲了我大周江山社稷,爲了諸位的忠義,我們要血戰到底。本王在此承諾,今晚平息了逆賊篡位之後,在座諸位都將得到極爲豐厚的褒獎,護國之功,拜官封爵,高官厚祿都是應該的。我正義之兵,必將所到之處盡皆披靡。”

郭冰的口才還是不錯的,短短几句話調動起了衆人的情緒。他們震驚於宮闈之亂的同時,也生出了痛恨之心。更何況有巨大的利益在前,自然蠢蠢欲動。郭冰也可以淡化了對方的實力,完全不提對方兵力數目比自己多的事實,他需要的是給這些人打雞血,而非是給他們潑涼水。

“昆兒,你說兩句吧。”郭冰轉頭對郭昆道。

郭昆挺胸上前掃視全場,將手中長劍當天一揮,喝道:“什麼都不用說了,救出皇上,護我大周。誅殺逆臣賊子,就在今夜。出發。”

加上王府衛士在內近七千兵馬從樑王府前開闊的廣場開始開拔前往皇宮。雖然只有七千人,但是整條大街全是兵馬的感覺還是讓人感覺頗有威勢。

第七六十四章 抵京第一四八六章 備戰第一八五章 同心一力第二十四章 愛蓮一篇動人心第七九零章 火拼第一四六六章 大戰第一五六八章 轟然第一二六一章 耳旁風第九四一章 局中第七一一章 還鄉第一千零三章 得救第八十六章 攤牌第四四四章 衆寨盟會第三零四章 別有內情第八四四章 歷練第七零九章 一爭高下第六五四章 皇家宴第十九章 故地猶在第一四八章 美夢成魘第一三二一章 逆轉第四三四章 肅清第一三五二章 幕後人物第五四一章 苦中作樂第一五三一章 崩塌第一一五八章 別無選擇第九四六章 脣槍舌劍第一二一四章 人已故第九三零章 無情揭露第二六七章 林家有了新氣象第三九七章 對戰(續)第一四七零章 鐵騎突出刀槍鳴第九六三章 大周公務員第一六零五章 思緒第四七五章 人言可畏第七零二章 箭如疾火第一零二六章 大錯已成第六零五章 常平新法第一三零三章 浴血第一三五六章 夜襲第二五一章 京城衆相第五十六章 真相第一三四二章 混亂第一六七一章 驚雷第五十五章 懲罰第七四四章 得手第九七三章 覲見(續)第一零三九章 豬狗不如第一零三零章 本心猶在第六九六章 一觸即發第一四八九章 計劃有變第五七四章 家族會議第三零八章 不堪的過往第八六七章 圍殺第七六六章 強顏歡笑第九八四章 宴無好宴第二六七章 林家有了新氣象第七七八章 勉爲其難第一二零五章 漫天要價第四九四章 大事終決第四九四章 大事終決第二零五章 玩弄於股掌之上第十八章 讀書第一二五零章 攻城第七六一章 往事(續)第五十六章 真相第六三七章 立場第七八一章 遊說(續)第三十九章 一廂情願第八四零章 知情人第一二零六章 未雨綢繆第四四零章 睚眥必報第六五七章 笨拙生禍殃第一一九六章 負隅頑抗第三九七章 對戰(續)第八六零章 突襲(續)第九五七章 追尋第二一七章 有所爲第九六一章 歸來第八二九章 密會第六八六章 同行第一六七七章 大會第一四四六章 禍心第七三五章 借題發揮第八七九章 大水衝了龍王廟第三六七章 現真身第五一八章 榜下捉婿第一五四八章 質疑第一零三七章 噩耗第一四五八章 種種第一五八章 塵歸塵土歸土第一一七九章 震怒第一四五三章 心機艱深第一三六五章 自尋死路第二六八章 不歡而散第一二四九章 警鐘第六八二章 養老院第一零九七章 誘敵第三五五章 硬實力和軟實力第一四六九章 變陣第六百四十八章 人亡事未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