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8章 楚國風雲

楚太后孟嬴得到費無忌麾下三萬大軍在長岸附近被樑虎子、赤忠、平布三路大軍水陸合圍,全殲於彼的消息,不禁振奮而起,喜上眉梢地道:“吳軍果然驍勇,費無忌的人馬軍心已亂,戰力已然大減,如今又驟失三萬大軍,他是再難翻得起什麼風浪了。”

小楚王熊章見母親歡喜模樣,也不禁開心起來,拍手道:“寡人在九鳳谷時初見慶忌,便覺此人吳國第一勇士之名名不虛傳,此人倒真是了得呢。孃親,兒的姨母嫁去了吳國做王后,那他就是兒的姨父了。有這樣一個很了不起的姨父做我楚國的鄰居,天下諸侯以後一定不敢小覷寡人欺負楚國了。”

“幼稚!”孟嬴瞪了天真的兒子一眼,輕嘆道:“兒啊,國與國之間,永恆的只有利益,而不是友誼。再君子、再大丈夫的男人,一旦身爲一國之主,他所代表的也不再僅僅是他個人的利益,他做什麼事也不能再由着個人的喜惡而行。若因小義而忘大義,即便是最強勢的一國之君,也會被他的臣民所拋棄。大義者,便是國之利也。你是一國之君,只能靠你自己,倚仗別人的人,永遠沒有大出息。”

熊章對母親的話半懂不懂,卻很乖巧地唯唯稱是。不過小孩子總想有個強大的靠山,或許這是小孩子的一種英雄情結,尤其是熊章這種揹負着很大責任,卻缺少足夠的執政能力和實際權力的君主。只要想起慶忌那副結實的似乎連山都擔得起來的肩膀,想起他是自己的姨父,熊章心裡總會有些莫名地寬慰。

孟嬴臉上喜色漸去,又幽幽一嘆道:“只可惜了我楚國那三萬將士全做了費無忌那奸賊的陪葬。唉!闔閭伐楚。於雲夢澤殺我楚人無數,舊墳未乾,又添無數新墳,我楚國幾年來連逢劫難,再雄厚的國力也禁不起這樣三番五次的折騰呀。”

“母后……”,熊章怯怯地拉了拉孟嬴的衣袖,孟嬴展顏一笑。安慰他道:“兒啊,莫要擔心,費無忌失去三萬大軍,力量更形疲弱,吳軍一定能將他的兵馬盡數殲滅,剷除你君王位前最大的障礙。雖說咱們楚國因此付出了潛山以東地領土,不過……那裡本來就是久蓄反意、舛傲不馴的一些附庸伯國,用這些領土換取一個真正的令出於上的楚國還是值得的。你現在還小,只要好好學習治國之道,長大了做一個有爲的君王。咱們楚國一定能夠重新崛起,成爲南方諸侯甚至天下諸侯之首。”

“嗯!”小楚王熊章認真的點頭:“母后放心,兒一定隨太傅認真學習,長大了做一個有道的明君,中興楚國。”

“好孩子!”孟嬴莞爾一笑,擡頭看看一側的滴漏,快要到了楚王隨太傅學習的時間,便從座席上盈盈站起。剛想囑咐熊章幾句便趕回後宮,外邊匆匆奔來一個內侍,搶步進殿,翻身拜倒,高呼道:“報!軍前急報!”

“快講!”

“軍前傳來消息,費無忌率軍衝破吳軍包圍,翻過潛山,直取柏舉,如今已奪了柏舉關。發兵向郢都而來!”

“甚麼!”孟嬴俏臉攸地變成一片蒼白。顫聲道:“怎麼……這怎麼可能?你休要虛言恫嚇本太后!”

那內侍砰地嗑了個響頭。大聲道:“奴婢不敢。軍前急報卻是這樣說地。”

“費……費令尹……啊不。費無忌他殺回來了?”積威之下。一聽說那個驕橫跋扈地令尹又殺回來了。小楚王熊章嚇地臉色慘白。他怯怯地看着母親。眼睛裡已經冒出了淚花兒。

孟嬴在殿中急急走了兩圈。攸地站定身子。急叫道:“快。馬上去宣子西將軍來見。還有。把信使也傳來。”

“是是!”那內侍也知此事重大。慌忙又磕了個頭。跳起身急急跑了出去。

“母后……”熊章見孟嬴臉色難看。不由心中害怕。孟嬴咬緊玉齒。半晌才狠狠地道:“好歹毒地計策!”

熊章嚇了一跳,惶然道:“母后,你說甚麼?”

孟嬴冷笑一聲道:“吳人以爲能瞞過本太后的眼睛麼?只要不是瞎子,誰還看不出這是他們有意縱虎爲患,繼續削弱我楚國實力。”

熊章驚奇地道:“不會吧?母后,吳國不是與我楚國有約,以潛山以東領土爲代價,助我楚國消滅費無忌麼,吳王慶忌一代豪傑,想當初大江釋敵,光明磊落、豪氣干雲,他會有意縱使費無忌爲亂麼?”

孟嬴面沉似水,嬌美無儔的玉面上一片冷意:“或許是他,或許是他臣子們的主意,總之……費無忌這麼快突破他們的包圍殺回楚國境內,若說不是他們有意縱容,我是絕不相信地。”

小楚王熊章撓撓頭,還是不明白費無忌明明是吳楚兩國共同的對手,吳人爲什麼不利用費無忌軍心大亂的機會把他殺掉,反而有意放過了他。

孟嬴看着這不爭氣的笨兒子,心中便覺有氣。可他總是自己身上掉下來的肉,是自己的親生兒子,明知他智慧一般,孟嬴還得耐着性子予以教誨。

她道:“兒啊,我們既與費無忌公開決裂,又有吳人從旁相助,費無忌縱有大軍在手,但是軍心既亂,士氣低迷,十成戰力發揮不出一半,他的覆亡也是早晚之間的事。可是,吳人如果現在迅速把他幹掉,對吳人能有什麼好處呢?

他們付出很多兵員的犧牲,結果是幫助我楚國剪滅了奸臣,我楚國國力雄厚,遠非吳國可比,只要你爭氣,二十年後我楚國重新凌駕於天下諸侯之上亦非難事,可是吳國卻要付出比我楚國大十倍地努力纔有這個可能。兩個都想爭霸於天下的近鄰之國。即便有着姻親關係,也是天生註定的對手。費無忌,不過是吳國暫時的敵人,楚國卻是吳國今後數十年甚至數百年的敵人,你說削弱哪個對手更重要呢?”

“如果能縱費無忌入境,在我楚國再攪起一場混亂,我楚國連逢劫難元氣大傷。便失去了和吳國爭霸地能力。既便我們能把費無忌趕回潛山以東,勢必也要付出極大損傷,而且費無忌的人馬也不會毫無損失,到那時吳人再收拾他豈不容易多了。

更何況,潛山以東是由幾個素來舛傲不馴頻起叛亂的伯國組成,你雖答應把那些地盤劃給吳國,可他們一旦成了吳國臣屬,吳國對他們輕易不能動兵、政令又難以下達,到時頭痛的就是吳人了。

如果費無忌的人馬能在我楚國再生一場禍亂,吳人便得了一個好處。一旦費無忌失利。唯有退回我楚人控制有限地潛山以東地區,到那時,那些小伯國要麼依附於他,要麼投靠吳國,不管歸附哪一方,在費無忌和吳人這兩頭巨獸地搏鬥中都很難保薦自己地實力,一俟費無忌落敗身亡,吳國再將地方勢力已被打地破破爛爛的潛山地區收入吳國囊中。歸攏起來豈不容易地多?”

孟嬴本是王室長女,於國家大事並非一竊不通,待兒子被立爲太子後,做母親的未雨綢繆,對政事更是關心。尤其是在先王過世之後,太子年幼不能主政,太后攝政,先後與囊瓦、費無忌這樣的權奸老臣周旋,政治經驗磨鍊的十分純熟。說起這些軍國大事來井井有條、頭頭是道。

熊章聽到這裡纔有些明白,不禁氣憤地道:“豈有此理,寡人待吳國一片赤誠,吳人卻如此包藏禍心。寡人……寡人……寡人要……要……”

“你要怎樣?”

“寡人要詔告天下,讓天下人都知曉此事,都唾罵吳人的無恥。”

“你……”孟嬴爲之氣結,頓足罵道:“我怎麼會生出你這麼笨的兒子,比你那混帳父親也強不了幾分。”

熊章被母親訓的訥訥不語,孟嬴氣道:“你雖年幼,畢竟已是一國之主。遇事要先動動腦子再說。你想得到。難道吳人便想不到?這個啞巴虧,吃了就吃了。根本說不得地。若是你說出來,吳人會說他們浴血拼殺。助我楚國鋤奸,只是力有不逮,不能全殲費無忌人馬,容他落敗逃走,不想卻招來楚人如此非議,分明是見費無忌已然大敗,便生反悔之意,想要撕毀盟約,不再割讓土地,那你不就和反覆無常忘恩負義的晉惠公一樣,成爲天下人恥笑的人了麼?”

孟嬴正在訓斥,那軍中信使已然趕到,孟嬴忙宣他上殿問個明白。原來,費無忌奪了邵關,暫在那裡歇足,樑虎子、平布、赤忠三路大軍則趁機挺進,但又有意和他保持一個安全距離,意圖形成合圍。就在這時,吳國又派了呂遷率衛城人馬趕來增援。

四路大軍的總兵力,比起費無忌的五萬大軍仍少了一萬,不過吳軍此時士氣比費無忌的人馬高漲十倍,真要作戰,仍是勝算多多,樑虎子有意一戰全殲楚軍,得了呂遷增援後兵力上的調度也就更加從容了。

只是,這四路大軍的將領成分十分複雜,這卻是個不太引人注意,但是在通訊條件極差、重大戰役需要諸部將領默契配合,如臂使指地進行調度才能完美做戰地古代戰場上十分重要的缺陷。

四人中,平布是燭庸一系出身的重要將領,與其他三位將領的關係一向不算密切。赤忠本是軍前降將,但是卻因屢次戰功被提拔爲上將軍,此次做戰由樑虎子全權指揮,可是論軍階,他卻並不在樑虎子之下。因此縱然他一向謹言慎行地尊重樑虎子,他手下諸將卻未必個個服氣於讓自己的主將聽從樑虎子調遣。

而樑虎子雖是三軍主將,但是因爲赤忠並非慶忌嫡系,而是陣前降將,同時目前軍階不在其下的緣故,所以對赤忠總是刻意帶着幾分尊敬和忍讓。不想讓他覺得自己是個獨斷專行、飛揚跋扈的主將。同時,剛剛趕到的呂遷雖在四人中軍階最低,偏偏是他的老上司。

四名將領間有着這樣錯綜複雜地關係,如何調度、如何安排,讓誰主攻、讓誰策應、讓誰承擔敵軍主力攻擊,光是這些問題就足以讓任何一位主將頭疼了。何況樑虎子是個善打硬仗的將軍,偏偏不是一個八面玲瓏、長袖善舞。精於處理人事關係的政客。

費無忌的軍隊一旦遭受攻擊,最可能的逃竄方向就是楚國方面,所以最後樑虎子把自己的主力安排到了西方,長途跋涉繞過邵關,擋在了他們前面。赤忠在北,呂遷在南,平布的人馬則安排在西面負責佯攻驅敵。

只要費無忌地兵馬一動,承受主要壓力的就變成了他這位主將的大軍,那時呂遷和赤忠自兩翼發動攻擊,呂遷也由佯攻轉爲實攻。他們承受地壓力最小,但是撿便宜地機會卻是最大,這也是樑虎子有意要給老上司一個立大功的機會。

孰料,他主意打地是好,但費無忌與樑虎子、赤忠和平布都交過手,知道他們的厲害,此時費無忌地軍隊士氣比較低迷,所以未敢挑選他們三個任何一方做爲突破口。反倒選了名不見經傳、軍階也最低的呂遷。

呂遷休養兩年後首逢大戰,尤其主將是自己地老部下,更激起了他的豪邁之心,楚軍主力氣勢洶洶而來,呂遷毫無懼死,指揮做戰寸步不退,最後還手持長矛親自衝上陣去殺敵,帶動了軍心士氣,人人驍勇如虎。

奈何敵軍比他們兵力多的多。所差者只是士氣不振不已。如果不是因爲他們是挑戰方,而費無忌志在逃跑,根本不想與他們決一死戰,以總兵力仍遜於對方的情形,樑虎子根本不會分兵禦敵。如今情形,敵人雖志在逃跑,但困獸之鬥亦不可小覷,無論他想逃往哪個方向,負責阻截的軍隊所要承受的壓力之重都是難以想象的。

費無忌佔據了邵關關隘險要之利,四路大軍要聯成一片形成合圍並不容易。線報不斷傳來南線苦戰。呂遷所部傷亡慘重的情報,樑虎子終於坐不住了。如果這位好不容易康復身體。重新踏上戰場地老上司第一仗就在自己的指揮下葬送了性命,他這一輩子也會良心不安。

在第五次緊急軍情傳到之後。樑虎子終於承受不住這種心理壓力了,他明知平布和赤忠的大軍還未對費無忌的軍隊形成有效合圍,還是下令本部人馬馬上向南線轉移,全速馳援呂遷所部,這樣一來,整個包圍圈便被扯開了一道口子,費無忌得訊之後果斷將大軍轉移,從樑虎子讓開的道路上殺了出去。

在這個過程中,爲了死死咬住呂遷所部,吸引樑虎子馳援,費無忌在南線戰場上還是丟下了一萬五千多人,最後只帶着三萬掛零的人馬衝出了重圍。

當樑虎子率軍趕到南線時,呂遷所部的七千多兵卒尚能做戰的已不足三千,樑虎子成功地救下了呂遷,與先後趕到的平布、赤忠合力吃掉了費無忌拋下地一萬多楚軍,卻放跑了費無忌。

聽那信使講完這慘烈的一戰,熊章不禁動容道:“母后,看這情形,吳軍確是已經盡了全力,並非有意縱敵逃竄啊。”

孟嬴揮手屏退了信使,放緩了語氣教訓道:“兒啊,以慶忌的威名和性格,以及這一戰的慘烈情形來看,或許這真的不是慶忌的主意,可是用兵首重將,孫武派了呂遷這個人來,不像是增兵,倒像是有意牽制樑虎子的行動。孫武自隨慶忌伐吳復國以來,用兵如神,百戰不殆,如今仗打成這個樣子,你不覺得奇怪麼?”

熊章眉毛一挑道:“這麼說來,是那孫武使詐了,那孩兒修書一封給吳王,讓他治他……他……他……”

一見母親閃目瞪來,熊章頓時結巴起來,後面的話再也說不出來。

孟嬴淡淡地道:“沒有人可以治他的罪!如果……吳國的王后不是我地妹妹,我想他甚至不會用這調將貽兵之計,而是會直接向慶忌闡明利害,直接縱費無忌逃走。這不是不忠。也不是違命……

放在臺面上來說,這只是做臣子指揮上有失誤,理解上偏差,對臣下難免地失誤,君王也不能苛求地,於是他便變相地達到的目地。所以說,臣下想要改變主上的意旨。其實是非常容易的。

王兒總有一天要親政的,你要記着,等你掌管了整個楚國,對你地臣子也是這樣,許多時候,你只要分清楚他的用心是好的還是壞的、他的目的是對你有利還是不利,對他的作法卻不可有太多的干涉。

王兒,看看你的冠冕,君主的冠冕爲什麼要做成這副樣子?王冠上地冕旒玉串,是告訴君王。你要擋住自己銳利的眼睛。兩旁的絲帶上系的那顆允耳,是告訴君王,要掩住自己靈敏的耳朵。

一國之君,要有包容一切的胸懷。有些事你看見了只能當作沒看見,聽到了只能當做沒聽到。對善的德行要予以肯定,對人犯下的小錯和私心要給予原諒和理解,人無完人,不可求全責備。要記得。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

這個道理你也許還不明白,但是吳王慶忌一定會明白地,你還差得遠呢,平素要跟太傅好好學習一下爲君之道。”

熊章畢恭畢敬地道:“母后教訓的是,孩兒明白了。”

孟贏教訓完兒子,幽幽地嘆了口氣,黛眉緊鎖,愁容滿面地道:“娘是希望你能成爲一代明君。可是……咱們孃兒倆先要過了這道難關才成。楚國大軍此刻尚不能牢牢掌握在咱們手中,費無忌已氣勢洶洶而來,這該……如何是好呢?”

郢都大牢裡,偃將師蓬頭垢面,身穿小衣坐在牆角的草堆上。昔日威風不可一世,在楚國地位僅次於費無忌的偃大將軍此刻比一個叫化子還要狼狽。

高高的石牆壁上,只有巴掌大的一個通氣口,那珍貴的,唯一的一縷陽光便從那兒照下來,照在他蒼白的臉上。舒服啊……

唉!舒兒。服兒,那兩個俏婢。原本要扶爲側室夫人地,現在也不知淪落到了哪戶人家。是爲妾還是爲婢。她們想必就像當初侍候自己一樣,此刻正笑顏如花,百般嫵媚地侍候着新主子,也不知會不會偶爾記起自己這個人來。

偃將師嘆了口氣,忽地擡手撣了一下,將一隻大膽地爬上他的身子的臭蟲撣落在地,然後伸開巴掌“噗噗”地拍打起來。不想這一拍,充作褥子的草堆下面臭蟲、蟑螂的爬出來一大堆,越打越多。偃將師打得累了,便住了手,攤開雙腿靠在石壁上,看着那些蟑螂臭蟲在腿上爬來爬去的解悶兒。

他的身份不同,所以在牢裡有個單獨的牢房,而且和其他犯人隔着很遠的距離,每天除了巡弋的獄卒和送犯地人,他整日整夜地不見一個人,除了他自己,能見到的生物只有這些蟲子。

看了一陣兒,偃將師無聊地打了個呵欠,迷迷糊糊地閉起了眼睛,打起了瞌睡。

“啪啪啪啪……”清晰地腳步聲傳來,然後在身邊停住了,偃將師沒有睜眼,只是想:“又該吃飯了吧,什麼時辰了,到中午了麼?”

“嘩啦”一聲,牢門開了。

偃將師詫異地張開眼睛,只見眼前站立一人,一身白色梅花紋路的深衣長袍,腰懸佩劍,頭戴高冠,偃將師眯起眼睛仔細看了看,忽然吃驚地瑟縮了一下身子,將後背緊緊靠在了牆上。

“子西?莫非……莫非我地大限已經到了麼?”

“偃將軍!”兩人對視良久,子西將軍微微一笑,向他拱了拱手。

偃將師心中打鼓,強忍恐懼,做出一副從容模樣道:“子西將軍,是來送老夫上路的麼?”

“呵呵,偃將軍誤會了,本將軍是奉太后之命,來爲偃將軍指點一條明路。”

“喔?”偃將師眯起了眼睛,心中念頭急轉,問道:“甚麼明路?”

子西道:“偃將軍昔日附逆,爲禍朝廷,固然有罪。不過,將軍戎馬一生,能征善戰,乃是一員虎將,如果就此與草木同朽,未免可惜。如今王太后已經罷黜費無忌此獠的一切官職,重整楚國山河。國家大業,百廢待興,正是用人之際,不知將軍在獄中這些時日可有悔過之意,可願爲太后效力?”

偃將師眼珠一轉,忽地放聲大笑起來:“哈哈哈哈……,我明白了,老夫明白了,令尹大人率兵殺回國來了,而你們……你們現在還沒有把舉國兵力盡皆掌握手中,如今倉惶失措,無計可施了,哈哈哈……”

偃將師笑的猖狂,子西卻面無表情,只是冷冷地看着他,慢慢地道:“不錯,費無忌的確殺回來了,不過……卻不是完完整整地回來了,你以爲吳國會放過打擊他的這個大好機會?不錯,我們的確還沒有把軍隊全部掌握在手中,不過……就算費無忌能殺回郢都,你以爲……你能活着見到他嗎?”

偃將師的笑聲戛然而止,他雙手據地,如猛虎般向前一撲,披頭散髮,面目猙獰地道:“你欲何爲?”

子西慢條斯理地道:“王太后心意已決,寧爲玉碎,不爲瓦全,決不再做費無忌的傀儡。國家存亡之際,正是用人之時,現在你有兩條路走,一條路,效忠於太后,領兵卻敵,官封司馬。另一條路,賜你一死,黃泉路上再做那費無忌的走狗。你……怎麼選?”

楚國官職與中原不同,最高的官職是令尹,其次是司馬、左徒、司敗等等,司馬之職,對一個階下囚來說,已是極難得的高位了。

偃將師臉上陰晴不定,一雙眼睛卻死死盯住子西,許久許久,他目光一閃,才從喉嚨裡像擠出來的聲音似的低低說了一句:“好,老夫……願效忠於王太后陛下。”

子西微微一笑,似早知他的選擇,他從腰間解下佩劍,往偃將師面前一丟,悠然道:“很好!那麼就請偃將軍證明給太后看,讓她知道你的忠心。”

偃將師眼角微微一縮,寒聲問道:“這是甚麼意思?”

子西反問道:“將軍不明白?”

偃將師頰肉一陣抽搐,眼中閃過一片獰厲之色……

偃將師衣衫襤褸,披頭散髮地走出牢房,手中提着一口鋒利的長劍,劍上鮮血淋漓。他的破爛袍襟上,甚至他的臉上都濺滿了鮮血,更襯得他的形容獰厲有若魔神。

在他身後的牢房裡,橫七豎八躺滿了屍體,那全是費無忌的至親家人,父母、妻子、兒子,所有的費家人,全部葬命在這牢房之中……

一出牢房,滿天陽光燦爛,偃將師下意識地眯起了眼睛,但他並沒有低下頭,仍是仰着臉,貪婪地看着滿天的陽光。

當他適應了陽光低下頭時,只見兩個姿容婉媚的俏婢正站在面前,一個端着銅盆,一個託着毛巾,兩個少女容顏俏麗,身段婀娜,正是舒兒、服兒兩個他最喜歡的侍婢。

“請將軍淨面。”

兩個女子屈膝相迎,恭敬如昔。

“拜見偃大將軍。”

兩女身後,是三排衣甲鮮明的軍中悍將,俱是他多年領兵帶出來的舊部,其中有些人原來也隨同他一齊入獄了,另外一些惡跡不彰,再加上軍中將領不能一掃而空,是以倖免於難的,如今都站在他的面前。

一見偃將師向他們望去,當先一名大將手託大將軍的盔甲佩劍,從隊列中向前跨出一大步,朗聲說道:“請大將軍披甲著袍!”

第137章 馨香盈懷袖第209章 家國兩難第76章 兵不厭詐第77章 不可沽名學霸王第268章 閨議第81章 請見夫人第47章 二桓密謀第63章 惜生第52章 有女搖光第101章 一代奸雄第234章 兵臨城下.第210章 援軍來也第87章 ·四面楚歌第235章 成王敗寇第24章 密議第279章 ……興亡.第207章 乘勝逐之第160章 鴻飛冥冥第241章 工欲善其事第278章 觀天下…….第247章 我不是金魚佬第260章 人倫之常第225章 伺機第211章 疲於奔命第137章 馨香盈懷袖第132章 野塘無人時第118章 烏龍救美第221章 勾踐使者第55章 宴飲之樂第279章 ……興亡.第247章 我不是金魚佬第242章 選賢任能.第189章 暗戰第211章 疲於奔命第286章 各人自掃門前雪第24章 密議第126章 心思第278章 觀天下…….第216章 齊人之“福”第230章 一線生機第217章 智奪幹隧第45章 季孫詢計第27章 異心第9章 新生第265章 古不如今第175章 反擊第203章 設伏第111章 拔了頭籌第274章 如火如荼第185章 說服第100章 壯士!第270章 大婚之“喜”第134章 尋春誤入桃源境第226章 謀劃吞吳第211章 疲於奔命第72章 軟刀子殺人第160章 鴻飛冥冥第26章 夜歌第157章 大論爭第276章 惡日定鼎第258章 驅虎吞狼第113章 美人計第205章 斷其手足第166章 磨劍霍霍第284章 巾幗第47章 二桓密謀第136章 各捕其蟬第275章 胭脂馬,臥槽否?第85章 忙碌夜第12章 雙姝第47章 二桓密謀第201章 銅牆鐵壁第155章 喜納兵聖第289章 紛紛乞降第206章 搗其腹心第45章 季孫詢計第248章 圖謀天下第38章 你來我走第219章 孫武中計第70章 一袖乾坤第225章 伺機第241章 工欲善其事第103章 情動第282章 長夜漫漫待天明第1章 要離刺慶忌第271章 秦女季嬴第241章 工欲善其事第96章 十步殺一人第286章 各人自掃門前雪第278章 觀天下…….第279章 ……興亡.第184 兵破郢都第222章 人要夠狠第81章 請見夫人第215章 登基大典第34章 萬人敵第274章 如火如荼第219章 孫武中計第130章 新君之爭第198章 小試身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