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0 男色時代

730 男色時代

730 男色時代

今天第四更,求訂閱!

人類學家海倫-費希曾經預言過,二十一世紀,女性是世界的“第一性”,以女性作爲消費訴求的主要對象,一個女性消費的時代已經來臨。簡單來說,就是女性消費者崛起,商人們將會將市場的開發重點逐漸轉移。從“人物”、“時代”等雜誌每年“最性感男人”、“最美五十人”等排行榜越來越受關注的態勢,包括電影市場中女性觀衆的崛起,都可以看到,女性消費市場的逐漸壯大。

女色時代的風潮還未退散,男色時代的需求就已經迎面而來了。大衛-貝克漢姆千變萬化的髮型和服飾引起世界的關注,喬治-克魯尼的品味和喜好也成爲諸多女性們矚目的焦點,埃文-貝爾更是讓他身上的一舉一動都成爲無數人追逐模仿的對象……

這個社會不但以貌取女人,也逐漸開始以貌取男人,身材高大、長相英俊的男子比個子矮小、相貌平庸的男子會有更多的機會;一身名牌裝束的男子比散發着劣質菸草味兒、一身廉價衣服的男子更加受人尊敬。現在是商品社會娛樂時代,有一副好身材好面貌就是本錢。

曾幾何時,廣告招貼畫上搔首弄姿的美女被四處拋媚眼的帥哥們取代,好萊塢票房排行榜上高居前十位的只有一個女人。人們這才恍然大悟:男色時代已經來臨。

現今全世界都在流行着小臉美人、骨感美人,型號過了時的美女就不再是美女了,但是帥哥不同,女人喜歡帥哥就像喜歡冰激凌,各有各的口味。善變的女人那善變的審美觀才造就了不同型號的帥哥們——由此可見,女人比男人更懂得欣賞美,更有想象力。這也使得尚未開放的男色市場擁有了無窮的潛力。

以色事人則難免色衰而愛弛,紅顏易老、剎那芳華是女藝人們心中永遠的恐懼,年齡對於她們來說無異於催命符。不過在這一點上男人不用擔心,女人要心胸寬廣得多,她們善於捕捉不同年齡段男人的不同魅力。肖恩-康納利今年已經七十四歲,至今還不是被多少少女如癡如醉地奉爲帥哥,每每獲得與妙齡少女搭檔的機會。反觀之,即使是被奉爲玉婆的伊麗莎白-泰勒,也不見妙齡帥哥和她演對手戲。這是好萊塢一直以來的潛規則,但何嘗不是男色市場發展潛力的另一體現。

男色也好,女色也好,都是人類對美的追求。誰不喜歡對着一張漂亮的臉?多年來的傳統也許更適合女人去看男人:上萬少女爲大衛-貝克漢姆尖叫可以被傳爲美談,可如果上萬大老爺們高喊:“維多利亞我愛你!”那場面就有些恐怖了。

“花瓶”這個詞,一度只是放在女藝人身上的形容詞,現在也成爲了不少男藝人的代名詞。近年最大名鼎鼎的,莫過於“星球大戰前傳”系列的海登-克里斯滕森,還有“魔戒”系列的奧蘭多-克魯姆了。男人渴望看到漂亮的女花瓶,女人也希望看到帥氣的男花瓶,養眼,卻是成爲了所有人的共同需求。

一直以來,社會的各個重要領域基本都由男性統治,男人是主女人屬從,男人用智慧和力量威懾着女人,女人用美色誘惑着男人。可近幾十年來,婦女的地位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女性通過社會的寬容、自身的努力,不斷佔據男人的地盤,爭得男人的飯碗。一些具有獨立生存能力與經濟支配權的成功女性,不再依靠男人的肩膀,也不再看重男人的力量、智慧、權力和地位,她們像早年男人對待女人那樣,色迷迷地盯着男人的身體外貌,以滿足她們的感官慾望。這一切不借助於外在的美化和妝飾,有幾個能達到讓成功女士一見傾心、再見傾城的顛覆效果?男爲悅己者容,已經不再是一個想象中的名詞了。

時尚界,也是如此。

習慣了男人看女人,習慣了女衛悅己者容,習慣了女裝的花樣多變,如同一潭死水的男裝市場,基本就像是一塊尚未開墾的新世界。其實,不是各大品牌沒有看到這塊香饃饃,重點是在於各大品牌每年投入的精力,往往難以得到相對應的回報,總是讓人不由沮喪。

一方面,是因爲男人沒有自我打扮的意識,他們沒有意識到:打扮這個詞不再是女人專用,也不再是女氣的代名詞。另一方面,是因爲女人對男人的欣賞只停留在八塊腹肌之上,男裝所代表的男性時尚實在是太難有新意。

現在,凱瑟琳-貝爾卻帶着“十一”的兩季少年系列,向所有人展示了男色的全新定義,這也正式標誌着男色時代的帶來!

凱瑟琳-貝爾將“打扮”這個詞做出了新的解釋:打扮不一定就要花枝招展,也不見得就要濃妝豔抹。一件剪裁合身的西裝,也一樣可以是打扮;一雙皮鞋、一條皮帶、一條領帶,甚至是一副眼鏡,都可以是打扮;從襯衫到t恤的改變,從黑白色到鮮豔色彩的改變,從傳統的西裝到七分袖西裝的改變,也全部都是打扮。打扮之於男人,也許和女人有所不同,但同樣可以通過細心的裝點,將男人的個人氣質和魅力完全進行改造。

同樣的,凱瑟琳-貝爾也讓女人意識到:服裝套在男人身上,不僅僅是依靠倒三角身材、八塊腹肌撐起來的。僅僅憑藉一件白色t恤、牛仔褲就可以帥氣到逆天的男人,也就是萬中無一,更多普通的男人們,也許沒有好身材,但他們依舊可以依靠不同的服裝展示出不同的魅力。西裝不僅可以穿出正式傳統,還可以穿出休閒貴氣,甚至可以穿出搖滾哥特;牛仔褲不僅可以穿出悠閒街頭,還可以穿出張揚個性,甚至可以穿出優雅淡然。剪裁、搭配的魅力,在凱瑟琳-貝爾那雙巧手之下,被髮揮到了極致。

最後,凱瑟琳-貝爾還對男人提出了最重要的一點要求:“只有懶女人,沒有醜女人”這句話,套用在男人身上也是一樣適用的。如果想要吸引女人的視線,如果想要魅力大殺四方,那麼男人也勤勞起來。

看看凱瑟琳-貝爾挑選的模特就知道了,纖瘦,這是凱瑟琳-貝爾對男人做出的全新定義;但是不僅僅是纖瘦,還要身材分明,也許不是八塊腹肌如同巧克力一般線條清晰,但至少不能是軟肉一塊,否則是無法將衣服的線條撐起來的。

在男人們欣賞女人的幾個世紀之後,女人大膽欣賞男人的時代到來了;在男人消費女人的歷史長河之後,女人消費男人的方式也書寫進了歷史;在女人們堅持減肥了近半個世紀之後,男人減肥的時代也到來了……

難怪,難怪安娜-溫圖爾會在“時尚(vogue)”美國版中高喊,“男色時代來臨!”因爲凱瑟琳-貝爾將男性的魅力、將女性對男性的渴望、將“男色”一詞都進行了生動的展示,將所有人內心的慾望都調動了起來。

在觀看過“十一”巴黎時裝週第二季的走秀之後,時尚大帝卡爾-拉格菲爾德接受採訪時表示,“我想我是應該要開始減肥了,四十六碼的衣服已經落伍了,我會爲了穿上凱瑟琳設計的服裝而努力。當然,像埃文那樣穿四十碼、甚至三十八碼的衣服對於我來說是有些困難,但我相信,就算我能夠穿上四十二碼的衣服,‘十一’也會讓我的男性魅力大放光彩。”

卡爾-拉格菲爾德不是第一個表示要爲了“十一”少年系列減肥的人,湯姆-福特更是頗爲扼腕,“我一直以爲肌肉纔是男人的審美標準,現在看來我錯了。凱瑟琳的少年光澤系列已經將我下半年的時間都預約了,我想我應該回去和我的健身教練開會制定一下減肥計劃了。”

雖然說去年凱瑟琳-貝爾的少年系列就已經掀起了一股風潮,但這一次的少年光澤系列纔是徹徹底底地紅火了起來。少年光澤系列的剪裁、風格、氣質,成功讓卡爾-拉格菲爾德爲代表的一衆時尚男士們心動了,他們願意爲了穿上“十一”的衣服而加入減肥的行列。

湯姆-福特更是表示,“希望今年十月份的時候能夠穿着‘十一’的衣服來參加巴黎時裝週。”這就是一個時間期限了,大家拭目以待。

而不同於安娜-溫圖爾,個性洋溢的“時尚”法國版主編卡琳-洛菲德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表示了對凱瑟琳-貝爾的欣賞,以及對“十一”少年光澤系列的讚賞,“由於‘十一’現在只製作男裝,所以我想,我應該和凱瑟琳聯繫一下,對少年光澤系列的幾件外套進行一下修改,相信不久之後我就可以穿上凱瑟琳的設計了。”當記者納悶地詢問原因時,卡琳-洛菲德笑呵呵地說到,“因爲我看着‘十一’就眼紅,非要據爲己有不可,就算是男裝,也無法阻止我將它套在身上的慾望。”

“十一”在巴黎時裝週上連續第二次的成功,讓“十一”少年系列、少年光澤系列成爲了引領2004年男裝時尚當之無愧的第一選擇!

全新八月,一萬二的更新求月票,求訂閱!

891 取捨之間956 忙中偷樂1031 又一記錄1942 放寬心態925 生命女孩1153 客串決定1753 餘波嫋嫋1912 情感糾纏1572 二十年代1861 意外強勢1379 再戰炎夏2285 沉睡甦醒2231 情人標準1108 價碼幾何814 堅持夢想082 音樂革命049 初次亮相2002 音樂洗牌1928 旁觀者清829 脫口而出1772 又見典禮1047 發行部門1291 健美冠軍1505 雙龍搶珠937 黑馬資格1578 馬到成功048 糖果小生2269 選秀排序595 經典妖孽2069 圈外女友487 後臺交鋒292 懸念製造1152 兩通電話759 挑戰連連1773 撲朔迷離1201 熱情海洋890 步步爲營214 古怪選擇544 兩難抉擇1217 心語無聲580 陸續到場2045 人山人海1863 全球首映2318 基情滿滿071 精彩表現2143 誇大其詞1154 拒絕來電1644 再見手稿1242 英雄出身097 一鳴驚人799 我的榮幸1932 趣談緋聞280 意外邀請2052 回家之路2119 再現黑馬1041 各有所思1742 七大公司1458 外語電影1523 人紅躺槍1218 悲痛悼念625 奠基儀式1800 關鍵單詞1577 志在必得083 艱難談判2263 三顆星星438 朗廷酒店2345 父親歸來1286 選角導演908 吃了話筒1907 死豬怕燙844 再遇極限503 兵來將擋1888 自我救贖2169 慵懶魅力2280 亦師亦友403 落魄編劇343 挑戰經典1645 南牆撞頭1113 一日導遊1771 四部提案168 聲音演員157 佳作兩首1313 禍從口出475 意外競爭2111 分工合作1232 油鹽不進1535 出師不利1723 又見說唱1031 又一記錄1122 無心插柳925 生命女孩2243 公事公辦1277 混戰開始1830 無情槍響2117 強勢逆襲2192 放鬆心情411 單館票房736 調教演員1041 各有所思806 欣喜若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