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5 脣槍舌劍

515 脣槍舌劍

是非對錯,其實總是有一個衡量標準,才能進行判斷的。

埃文一貝爾拒絕出席第七十五屆奧斯卡頒獎典禮,一如他對媒體所說“我拒絕出席戰爭爆發之後三天時,依舊歌舞昇平的頒獎典禮,這是我的立場。僅此而已。”這只是他自己的個人立場,並沒有牽扯其他問題。就算埃文一貝爾示威遊行了,就算埃文一貝爾煽動一羣演員一起退出奧斯卡,這都是他的〖自〗由。至少,他沒有綁着炸彈,衝進柯達劇院的裡面抗議頒獎典禮的舉行。

弗蘭克皮爾森代表的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老派勢力,他們生氣的不是埃文一貝爾的〖言〗論,而是埃文一貝爾出格的行動,以及對奧斯卡權威的挑戰。反戰,喊着反戰口號的人多了去了,就連學院自己都是反戰立場的。不過,別人只是喊鹼罷了,而埃文一貝爾付諸了行動。就學院本身,他們不喜歡埃文一貝爾,但是對於埃文一貝爾的行爲卻沒有指手畫腳的打算。美國是一個講究人權的國家,不是嗎?所以,學院雖然生氣,但最佳男配角獎最終還是頒發給了埃文一貝爾。

埃文一貝爾沒有錯,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也沒有錯,因爲這不是一件可以判斷是非對錯的事,雙方也沒有站在完全對立的立場之上。

只是,媒體的轉述,讓事情變得一發不可收拾起來。當然,這就是媒體希望看到的局面。

自那之後,埃文一貝爾就拒絕再發表〖言〗論了,也拒絕所有媒體的採訪,包括“娛樂週刊”。因爲埃文一貝爾要說的、想說的、該說的都已經說過了。最後,威廉一伍德還是整理了一篇埃文一貝爾立場的文章,刊登在了“娛樂週刊”將事件還原。

雖然埃文一貝爾拒絕接受採訪,但是美固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有近六千名成員自然不可能全部都拒絕採訪。所以,這場對抗還是被媒體炒作了起來。

製片人霍克科赫是老派勢力代表“我認爲埃文貝爾就是一個自命不凡的混蛋,他應該好好冷靜下來看看事情的真相。當然,前提是他不能再喝酒了。”他認爲埃文一貝爾就是一個酗酒、吸毒、沒有頭腦的年輕人。

時任學院執行官的約翰一拉塞特也站在了弗蘭克皮爾森這一邊“可笑,這太可笑了這完全是他在自我炒作,你們看不出來嗎?他獲得了關注獲得了獎項,獲得了他想要的一切。結果就只有我們學院自己受傷,我們是受害者我們纔是受害者。”

今年已經六十三歲的希德一甘尼斯,卻有不同的看法“首先,埃文一貝爾配得上小金人的讚譽,這是他應得的。其次他的說法很正確。

在戰爭爆發的關鍵時刻,我們的視線是應該放在中東戰場上。學院原本以爲通過一場熱鬧的晚會,可以讓人們暫時忘記戰爭的苦痛,但結果證明,我們錯了。”這裡的結果,指的是歷史最低收視率“埃文做出了正確的決定當然,這是他個人的決定。我認爲他很明智。”希德甘尼斯進入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董事會已經有二十一年曆史了,他現在還是哥倫比亞製片公司和派拉蒙電影公司在內的幾家電影公司的經理人。可以說,希德一甘尼斯算是老派勢力中的一員但同時因爲個人個性的關係,他對新派勢力也十分了解贊同。

從希德甘尼斯的發言就可以看出他是支持埃文一貝爾的。不過,隱隱地,他還是在爲學院開脫。

成功地表達了自己的觀點,同時又挽回了學院的面子。

湯姆一漢克斯,這位歷史上第二位蟬聯奧斯卡影帝的著名演員,也是學院裡的老資格了,他對於埃文貝爾的行爲卻是秉持中庸之道“埃文只是做出了自己的選擇,做了他認爲自己應該做的事,僅此而已。同樣,學院也只是根據投票做出了選擇,沒有什麼特別的。你們不要可以炒作了,埃文沒有和學院對立的意思,學院更沒有打擊埃文的想法。”而另外一位老資格學院成員,湯姆一謝拉克卻是新派的代表人物,他對埃文一貝爾表示了旗幟鮮明的支持“我認爲埃文做了大家想做而不敢做的事。戰爭當頭,的確沒有人有心思觀看頒獎典禮。學院一方面想要支持反戰、維護和平,一方面卻又捨不得取消頒獎典禮,這種矛盾看起來的確十分可笑。”一時間,各家媒體爆料的〖言〗論層出不窮,各大媒體完全就是刀光劍影、脣槍舌劍。最開始,話題還是圍繞在埃文一貝爾身上,對於埃文一貝爾的行爲、〖言〗論。大家發表自已的觀點。如同預料,有贊同有反對有中立。採訪、

〖言〗論、文章滿天飛,鬧得沸沸揚揚。即使在伊拉克戰爭進行當中,這方面的娛樂新聞也依舊熱鬧非凡。

不過,隨着埃文一貝爾的潛水,拒絕任何形式的採訪,話題逐漸改變了方向。最先,就有學院成員認爲埃文貝爾是在自我反省,意識到了自己的錯誤,也有媒體認爲這是埃文一貝爾示弱的信號。畢竟,沒有演員願意真的和學院對立,因爲對立就意味着將來奧斯卡之路的坎坷。

可很快,形式又發生了改變。話題離開了埃文一貝爾本身,演變成爲了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自己內部的爭執。老派勢力和新派勢力的鬥爭,蔓延了開來。

老派勢力認爲第七十五屆奧斯卡雖然收視持續低迷,但他們終究是讓人們短暫忘卻了戰爭的苦痛,而且“芝加哥”、“鋼琴師”等影片的獲獎也很好地表達了學院反對戰爭的立場。

相反,新派勢力認爲沒有人會在戰爭爆發的時刻,還去注意誰獲得了奧斯卡。要不是有埃文一貝爾這件事,根本沒有人知道本屆奧斯卡究竟發生了什麼。事實就是“紐約時報“做了一份街頭採訪,有超過六成的市民只知道埃文一貝爾拿下了最佳男配角,除此之外對本屆奧斯卡沒有任何印象。所以,新派勢力認爲奧斯卡是需要改革了。不僅僅是第七十五屆奧斯卡是否需要舉辦的問題,更多是奧斯卡頒獎的方向應該創新、打破桎梏。

原本是埃文貝爾與學院之間的戰爭,戰火卻蔓延到了學院內部,成爲老派和新派勢力的鬥爭,這倒讓人跌破眼鏡。

不出意外地,這次事件,在普通市民之中也引發了劇烈反響。

“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洛杉磯時報”等紙質媒體和福克斯電視臺針對這次事件的調查之中,超過七成的市民認爲,埃文一貝爾此舉說出了美國人的心聲。

伊拉克戰爭剛剛爆發三天,還有誰會去關心奧斯卡之上到底誰拿獎?拿獎影片究竟反映了什麼主題,此時此刻還重要嗎?根本不重要。人們就連走進電影院觀看電影的心思都沒有了,何來心思去關注什麼電影獲獎了。

同時,這部分超過百分之七十的市民都覺得,埃文一貝爾的行爲值得讚許,他做出了許多藝人們想做卻不敢做的事。在奧斯卡頒獎典禮之前,不少演員都表達了反戰的心聲,但卻沒有人願意退出奧斯卡:因爲小金人的意義非凡。而埃文一貝爾就敢冒天下之大不韙,拒絕出席奧斯卡,並且真的做到了,用實際行動向學院、向白宮、向普通民衆發出了自己的反戰信號。

這些市民都認爲,埃文一貝爾的所作所爲就是他們想做的,希望做的。因爲戰爭,真的不是他們希望的。

約莫兩成的市民認爲,埃文一貝爾是在自我炒作。他退出奧斯卡的行爲,贏得了聲譽:同時也拿下了小金人,並且還獲得了關注。這一切都是埃文一貝爾的詭計,他成功地欺騙了所有美國人。這部分市民都覺得,也許埃文一貝爾是在反對戰爭,但事實上他還是一個藝人,依靠鎂光燈吃飯的藝人,所以依舊不可靠。

剩下不到一成的市民則是中立,他們倒不是說居於埃文貝爾和學院之間的那種中立,而是對此事沒有任何看法的中立。他們沒有心思去關心其他事。戰爭就已經讓人焦頭爛額了,而且他們還要生活,什麼埃文一貝爾、什麼學院、什麼奧斯卡,都只是浮雲而已。

令人意外的是,經過這次事件,埃文一貝爾在普通市民之中引發劇烈反響。他們認爲埃文貝爾敢說敢做,個性十足,立場堅定。

同時,埃文一貝爾的反戰〖言〗論更是代表了他們的心聲。“頂級(the .a team

)”這首歌在媒體的渲染之下,已經成爲了反戰背景之下的代表曲目,所以,埃文一貝爾的正面形象居然得到了迅速的提升。這絕對是非本意的結果。

來自普通民衆的支持,讓埃文一貝爾的反戰〖言〗論再一次回暖,美國國內的反戰浪潮再次掀起了高潮。

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內部的鬥爭,學院對埃文貝爾的看法,未來埃文貝爾奧斯卡之旅是否會受影響,反而成爲了無關緊要的事情。

無論是媒體還是民衆,都再一次將所有精力放在了反戰抗議的浪潮中去。

爆發繼續,求訂閱!

460 異變緋聞1575 對手來臨1322 香水首映1972 崩塌事故499 心動瞬間1614 重要週六1736 頭號種子1566 連續黑馬781 真實愛情401 踏出一步036 搖滾少女1258 電話會議178 各抒己見044 聖誕之夜2300 復仇聯盟300 接二連三715 海軍家庭1890 傾盆大雨693 閒談提名361 拍賣物品540 學院公關1432 鐵腕手段1743 天妒英才508 說服老闆1688 順勢上檔277 紐約競標1661 收放自如700 深紅哈佛045 日舞影展1978 駛向混亂1879 六億天塹2109 友情提示1604 慘遭拒絕575 導演視角1984 辭舊迎新920 銷售飆升1738 彪悍到底1391 競爭對手119 巨肩之城229 選秀元年1807 匿名喊價167 宣傳策略796 勢如破竹1525 網絡時代700 深紅哈佛1613 水果女孩499 心動瞬間2003 官司進展740 淚流成河067 不容忽視1686 怒放青春478 聞風而動534 自掌耳光448 接棒主持602 今日直播1130 一鍋爛粥801 再錄訪談1620 幽默基因146 第一桶金844 再遇極限2375 靜靜等候546 大牌加盟254 首映儀式2129 量身打造2059 通訊衛星764 毛遂自薦696 語無倫次173 速戰速決489 開場表演2317 出席艾美1618 新婚禮物2187 跌宕曲線1331 蜂擁而至719 敵手懷抱945 有緣無分966 綠日樂隊1042 收購計劃483 又見拿恩1962 王者風範2109 友情提示326 強勢上檔2163 不止愛情1942 放寬心態1058 互佔便宜1262 皮蛋肉粥1132 頭條新聞2091 眼神演技1239 歌舞熱潮2160 真實可信1194 完爆對手877 兄弟交鋒2138 肆虐衝突2055 生老病死1800 關鍵單詞474 乾脆利落2351 完美之殤1307 亞洲媒體1690 穩中有升2357 教父病假350 迷失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