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 誠心誠意

不知道“名利場”是從哪裡得到的內線消息,但顯然他們比“國家詢問報”這樣的八卦小報真實性要高出了一大截。麗莎坎寧此時就坐在埃文貝爾的正對面,商談着關於奧斯卡主持人的事宜。

其實奧斯卡頒獎典禮嚴格來說,是轉播電視臺負責張羅的。1953年奧斯卡首次進行電視轉播,當時是與nbc電視臺合作,直到1960年被abc電視臺奪走。1970年,nbc電視臺再次奪回轉播權,但1976年abc電視臺重新獲得轉播權,這一次就一直延續到了現在。abc電視臺與學院已經有長達二十二年的良好合作關係了。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近年來奧斯卡收視率下滑的波動很明顯,但abc電視臺的廣告收益還是在七千萬以上,三十秒的廣告平均價格依舊高達一百四十萬美元,雖然遠遠比不上超級碗,但依舊不可小覷。

整個頒獎典禮的安排,都是abc電視臺在籌劃,不過學院也有提供意見的權利。但總體來說,學院負責專業的部分,而電視臺則負責娛樂的部分,分工合作一起完成每年一次的頒獎典禮。

埃文貝爾接到麗莎坎寧的電話時就一直在想,年初“x因素”和“美國之聲”版權拉鋸戰的時候,abc電視臺之所以沒有出手,但卻又傳遞了善意,是不是因爲他們當時就已經開始謀劃這件事了。雖然這樣想起來有些牽強,畢竟那時候纔是三月份,但仔細想想也是有道理的,畢竟當時第八十屆奧斯卡剛剛結束,abc電視臺依舊手握轉播權,腦袋裡對於明年的典禮安排自然是有所盤算的。

不過,就埃文貝爾所知,負責人肯定不是麗莎坎寧。畢竟麗莎坎寧也不是在各個部門都可以客串的,麗莎坎寧會上門的原因和nbc電視臺派出馬克博內特是一個道理:既然已經有熟悉的人脈關係,直接使用顯然可以拉近不少距離感。

就好像此時,麗莎坎寧其實是在和埃文貝爾聊今年暑假“美國偶像”和“x因素”海選大打出手的事,“這應該是我第一次看到‘美國偶像’如此狼狽。”

埃文貝爾卻是撇了撇嘴。並不是很在意的模樣。“這是必然的,不過真正的勝負還是要看收視率,不是嗎?”

夏天裡,“美國偶像”和“x因素”率先展開海選。“美國之聲”的播出時間本來就比較遲。要等到明年四月份,所以海選就稍微遲一些,而且“美國之聲”的賽制是與衆不同的,海選部分不打算製作播出,經過海選之後能夠走到真正評委面前的。就是具備一定實力衝擊決賽的選手了。“美國之聲”並不打算通過海選的衆生百態來吸引觀衆,一切以實力說話。這也是“美國之聲”沒有和兩位競爭對手直接打擂臺的原因。但整個賽事有太多相似之處的“美國偶像”和“x因素”就沒有如此好運了。

往年“美國偶像”一家獨大的時候,海選現場沒有上萬人都算是不常見的事了,但是這一次“美國偶像”和“x因素”的還算一前一後,期間還有部分重疊,這就使得不少參賽選手分流。根據不完全統計,“美國偶像”海選的場次平均參賽人數已經下降到了八千人,雖然這個人數依舊十分出色,但已經退回到第三季、第四季時的狀態。這個退步足以讓福克斯電視臺心驚膽跳了。而“x因素”場均海選人數則是五千人,算不上出色,但也十分不俗,具備一定的競爭力。

不過埃文貝爾對此卻沒有太多關心,因爲海選其實看的就是一個熱鬧。一千人蔘加海淹一萬人參加海選,最終編輯出一個小時的節目對於電視臺來說根本就不是問題。所以,就是那句話,結果還是要等明年年初的播出。看收視率的比拼。

“但至少福克斯已經敲響了警鐘。”麗莎坎寧微笑着說到,“現在各個電視臺對收視率的競爭已經進入了白熱化。沒有人能夠免俗,誰知道這一個播放季最終勝出的會是誰呢?”電視臺的收視率競爭是按照播放季來算的,也就是當年的九月份到次年的五月份,以此爲一個輪迴,“怎麼樣,有沒有興趣過來幫我們電視臺增加一點籌碼,站在柯達劇院的舞臺上,享受一把掌控奧斯卡全場的感覺?”

這是今天麗莎坎寧第二次提起主持人的事情了,第一次埃文貝爾笑了笑,沒有說話,麗莎坎寧就聊了一些其他話題,繞了幾圈之後,這纔再次回到了主題上。

這一次,埃文貝爾依舊是笑了笑,沒有在第一時間回答,不過麗莎坎寧也沒有接話的打算,她就面帶微笑地看着埃文貝爾,一副十分有耐心的模樣。好一會,埃文貝爾才說到,“你知道的,我對於劇本是很挑剔的,不會是一個很好的合作對象。”

頒獎典禮也是有劇本的,第七十八屆和第八十屆奧斯卡的主持人喬斯圖爾特就是被劇本束縛了手腳,沒有能夠發揮出脫口秀的才能,這才導致了主持失敗;同樣,今年年初奧斯卡舉辦時因爲編劇罷工的問題,劇本也是一個老大難問題。

埃文貝爾的個性一直都是鋒芒畢露的,當初去“週六夜現場”時就是如此,他會將自己的想法說出來,與節目編劇認真探討,不過“週六夜現場”就是會配合嘉賓來編寫劇本,所以合作還算愉快;而當初主持託尼獎的時候,也是有編劇的,但是託尼獎又比較特別,它是以大量的戲劇串聯起來的,編劇的作用沒有那麼明顯,考驗的是主持人臨場發揮能力和整個串聯能力,十年百老匯的紮實功底和出色的口才,讓埃文貝爾完成了任務,並且贏得了至今爲止唯一一座艾美獎獎盃。

所以,埃文貝爾這纔會專門提出這件事來,不管奧斯卡的導演是誰,也不管編劇是誰,埃文貝爾勢必會對劇本有很多的自我堅持,這就會導致合作過程出現很多問題,而在專業方面埃文貝爾卻不是一個喜歡妥協的人。

記得上一輩子的第八十三屆奧斯卡頒獎典禮,詹姆斯弗蘭科和安妮海瑟薇成爲了奧斯卡歷史上最年輕的主持搭檔,但是他們的主持卻是一場災難,其中最大的原因就是對於劇本的溝通問題。兩個年輕人都是有自己想法的人,他們對劇本有不少創意,可惜都被製作人和導演拒絕了,詹姆斯弗蘭科更是在頒獎典禮之後毫不客氣地指責了製作人,他們拒絕採納主持人的意見。

其中最烏龍的一幕就是,安妮海瑟薇和詹姆斯弗蘭科反串,原本詹姆斯弗蘭科是打算模仿雪兒在“滑稽戲”中的模樣,但該片歌曲未入圍,只能在製作人和導演的要求下,裝扮成瑪麗蓮夢露登上,還得故意在臺上出糗這讓整個頒獎典禮就亂成了一鍋粥。

如果以埃文貝爾的個性,估計會和編劇、製作人、導演吵做一團,也許埃文貝爾不會撂擔子,因爲他有工作的責任心,但說不定他就在舞臺上直播時刻直接按照自己的意願進行,那麼這就是一場災難了。

“埃文,相信我,我們知道你的性格。”麗莎坎寧臉上的笑容多了一分無奈,其實她也知道,如果讓埃文貝爾擔任主持人,這也勢必要冒很大風險的,而目前abc電視臺屬意的導演正是比爾康頓,另外一個脾氣暴躁的人,即使沒有“追夢女郎”和“香水”的恩怨情仇,這兩個個性強硬的人碰撞在一起,也是讓人吃不消的。“但我們還是希望你能夠擔任主持人一職。”

埃文貝爾挑了挑眉,一副不置可否的表情。麗莎坎寧知道,這是願聞其詳的信號,“你是一個出色的主持人,這一點我們已經通過不少誠證實了,你的機智和口才,能夠爲整個頒獎典禮帶來許多驚喜。”麗莎坎寧不是在說客套話,而是十分認真地看着埃文貝爾,闡述自己的想法,“而且我們認爲以你的年輕,不僅可以吸引年輕收視羣體,而且對於專業人士來說也是有吸引力的。”她同樣也沒有掩飾abc電視臺對收視率的渴望,“當然,最重要的是,我們覺得觀衆似乎還沒有真正領略到你作爲主持人的風采,難道你不想挑戰看看?”

不得不說,麗莎坎寧的確是有三板斧的,她的最後一句話說中了埃文貝爾的想法。當初會挑戰託尼獎主持人的位置,其實就是因爲埃文貝爾想要嘗試看看;這一次奧斯卡頒獎典禮的主持人又是另外一種挑戰,而挑戰對於埃文貝爾來說,就是致命的吸引力。

埃文貝爾作爲歌手作爲演員作爲心理學者作爲建築設計師,其實一直都是廣爲人知的,但是作爲主持人,“週六夜現場”收視率倒是十分出色,可是那是“夜”現場,週六深夜十一點半的收視羣體可十分有限,至於託尼獎根本就沒有直播。所以,麗莎坎寧最後一句話纔是真正的殺手鐗。

今天的一萬二,

273 二輯一單2061 面試規則1735 史詩佳作472 編劇交流1364 享受青春1030 船舶夜行632 藝名火星1465 母親男友1402 社會學家1546 打擊盜版1180 藏龍臥虎1940 相談甚歡130 首個瓶頸736 調教演員928 陽光旅程1415 陌生大佬2283 醉裡看花876 韋恩斯坦701 創意轉移1042 收購計劃1635 進退兩難329 揭開面紗648 午夜巴黎1711 快閃宣傳271 當家不易714 參觀片場617 敏捷身手774 小資情調672 迎接挑戰897 暗渡陳倉943 合作機會762 白忙一場596 炙熱競爭1972 崩塌事故433 年輕領袖020 初次面試1820 混亂之初037 你來我往279 各顯神通2350 藝術完美2041 瑣碎家事2073 戲耍記者1310 敗走麥城720 損兵折將2261 授星儀式769 赤足狂奔1209 底蘊深厚1334 戛納本色2016 妙語連珠920 銷售飆升2283 醉裡看花1391 競爭對手2320 斬獲一獎1526 專心養病297 急轉直下1673 一錘買賣2156 情約一天1397 絕處逢生1149 畢業設計098 熱淚盈眶1238 歌舞青春385 黑暗交易422 力有未逮234 童話城堡1179 暖場樂隊969 與父共舞1702 劍走偏鋒925 生命女孩1152 兩通電話1358 雙向面試1064 駐足圍觀2273 酒吧求救2290 神奇國度595 經典妖孽948 撲朔迷離972 沒有輸家335 乘風破浪690 重磅劇本889 初提合作124 一夜之間1090 平靜力量1871 火上澆油1814 家庭主夫856 碼頭落水1947 流言蜚語2067 間諜遊戲1363 初萌退意2340 一統市場1819 苦中作樂864 傷痕累累1440 萬衆臣服1144 出庭作證2044 冷清書店1770 幻想無罪2379 輕揮衣袖2008 孑然一身950 盤點統計782 愛的奇蹟1707 閒逛哥譚1961 出言不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