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32 鐵腕手段

1432 鐵腕手段

今天第一更,求訂閱!

沉寂了近二十四小時的十一工作室,不動則已,一鳴驚人,雷霆手段一擊致命。

“娛樂週刊”並沒有在第一時間發表任何相關報道,這就十分奇怪了,現在看來顯然是在十一工作室授意之下故意而爲的。

“實習醫生格蕾”劇組發生鬥毆事件是當晚七點多,隨後的二十四個小時之內,事件的相關消息更新十分迅猛,消息層出不窮。從最初的簡單鬥毆到侮辱同性戀,再到拉十一工作室下水,整個過程風雲萬變,簡直比當初誹謗事件還要精彩百倍。

在這二十四小時內,作爲事件當事人“實習醫生格蕾”劇組除了凱瑟琳-海格爾之外,沒有任何消息傳出,十一工作室和ABC電視臺則雙雙選擇沉默。就連與十一工作室關係一向交好的衆多媒體都鴉雀無聲。這實在有些詭異。在這種對比下,混亂就越發顯得喧鬧起來,整個輿論走向完全是雜亂不堪。

但隨後“娛樂週刊”吹響了十一工作室的反擊號角“洛杉磯時報”、“紐約客”、“紐約時報”、“波士頓環球報”、“滾石”、“好萊塢報道”、“滾石”、“西雅圖郵報”等一共十八家媒體,平均每十分鐘一家媒體發佈最新評論,整整三個小時內,加上最早的“娛樂週刊”一共十九篇評論,以刷屏的姿態在各大門戶網站更新。

整個輿論導向以一種整齊有序的姿態開始向十一工作室傾斜,當第三個小時最後一篇由“西雅圖郵報”發表的評論出現時,關於“實習醫生格蕾”事件的整件事來龍去脈都清晰可見,事情的發生、經過以及結果,還有過去二十四個小時之內發生的一切熱鬧,以一種剖析的方式把來龍去脈全部呈現在所有觀衆面前,讓人們以目瞪口呆的姿態被動接受着這一切信息。

特別是最後一篇來自於“西雅圖郵報”的報道,最初就是因爲“西雅圖郵報”揭露了以賽亞-華盛頓出言侮辱了.奈特,才導致了整件事的爆發。現在“西雅圖郵報”又再次發佈了第二篇評論。將這件事定性了。

“西雅圖郵報”先是把事情經過闡述清楚,包括了貝爾兩兄弟的意外到訪都解釋明白之後,在文章的最後闡述“以賽亞-華盛頓犯下的錯誤。十一工作室從來就沒有姑息的打算,對於同性戀的支持立場,十一工作室不會改變,也沒有打算改變。埃文-貝爾在一開始就提出了要開除以賽亞-華盛頓來保護‘實習醫生格蕾’劇組,但是因爲涉及到演員的相關問題,還必須與ABC電視臺進行商談,牽扯過多。所以沒有在第一時間就公佈對以賽亞-華盛頓的處罰。沒有想到,事情的發展速度超出了想象,引發了一系列混亂,讓人意外,但十一工作室還是堅持最初的立場,將以賽亞-華盛頓開除出劇組,以維護‘實習醫生格蕾’劇組人員的正當權益。”

搭配“西雅圖郵報”一起公開的,則是十一工作室的公開信。公開信裡的內容很簡單,就是開除以賽亞-華盛頓,並且對於這次事件造成的惡劣影響表示深切的歉意。

這股輿論風暴帶來的結果就是。讓整個輿論界一片安靜。之前所有的混亂所有的爭執所有的指責,都剎那間消失了。但這只是暴風雨前的寧靜。

安靜了一會之後,緊隨而來的是一場更加猛烈的攻擊。這一次,所有攻擊的口徑都保持了一致:十一工作室爲了保全自己,果斷拋棄了以賽亞-華盛頓。以賽亞-華盛頓只是發表了個人觀點,卻導致了自己被開除,這是一個〖言〗論〖自〗由的國度,十一工作室的行爲無疑是抹殺了以賽亞-華盛頓的權利。

各大公司各大媒體聯手創作的輿論導向,自然不會放任十一工作室〖自〗由發揮,瞬間就把局勢扭轉過來。他們很快就統一戰線,把口徑對準了〖言〗論〖自〗由上。這一次的聲勢比起之前絕對是有過之而無不及,這些人都希望能夠完全壓住十一工作室的反擊浪頭。

同時,喜歡“實習醫生格蕾”中普雷斯頓-伯克這個角色的忠實粉絲們也開始紛紛抗議,他們認爲劇組隨意把自己鍾愛的角色開除,這是不能接受的結果。甚至有三千名觀衆聯合署名,表示從此拒絕收看“實習醫生格蕾”。

面對這樣的局面,還不等十一工作室給出迴應,以賽亞-華盛頓就已經開口了,他在得知自己被開除的消息之後,接受記者採訪時,對整個劇組進行了咒罵,包括埃文-貝爾,他一再強調,自己從來沒有說過“基.佬.變.態”這個詞,認爲劇組把他開除是最愚蠢的決定。

隨後記者再採訪埃文-貝爾時,就將以賽亞-華盛頓的話告訴了他,並且原話轉達“以賽亞說你就是一個自大驕傲的豬”埃文-貝爾聽了這話,一點都沒有生氣,反而是笑呵呵地說到“那些說我禁止以賽亞〖言〗論〖自〗由的人,現在再沒有話可說了吧,他可是把自己想說的都說了。”這句調侃讓記者們都不由額頭三條黑線。

埃文-貝爾接着說到,這一次他的表情就顯得嚴肅了許多,整個人的臉上都沒有了嬉笑調皮的感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信仰和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我不能強迫所有人都和我一樣,所以十一工作室裡就有各式各樣的人充斥着。你可不喜歡同性戀,但不代表你可以侮辱同性戀的同事,今天你可以用〖言〗論〖自〗由的名義侮辱了同性戀同事,那麼明天別人就可以用〖言〗論〖自〗由的名義進行種族歧視,那麼屆時以賽亞-華盛頓又是否會願意我放任此事不管呢?就算他願意,我也不願意,我對於這種事情是零容忍,絕對不允許其發生在十一工作室之內。”

此時的埃文-貝爾對於大部分記者來說,並不陌生,鐵腕、冷酷、毫不留情,想象一下,當初誹謗事件中被封殺的十六家媒體,至今都沒有能夠緩和與十一工作室的關係,就可見一斑了。而這一次,埃文-貝爾更是沒有留任何餘地,直接就將以賽亞-華盛頓完全封殺了。

埃文-貝爾這番〖言〗論出去之後,那些叫囂的媒體頓時都歇菜了,無論他們說什麼,十一工作室其實都是站在〖道〗德制高點,這是無法攻擊的一種情形。更可怕的是,之前三個小時的媒體刷屏,早就將輿論拉到了十一工作室那裡去了。顯然,事情瞬間就被扭轉了局面。

十一工作室在此之前受到的損失,全部都被抹平,不僅沒有聲譽的損失,反而得到了更多粉絲的支持,聲譽再上一層樓。粉絲們對於十一工作室的支持也越發堅定起來,特別是在之前本就堅定不移粉絲得意洋洋的讚揚聲中,那些抱着懷疑態度的粉絲都直接沒有了聲音。

隨後“實習醫生格蕾”劇組終於得到了釋放,凱瑟琳-海格爾再次第一個跳了出來,堅定地表達了對奈特的支持,表達了對十一工作室的支持,認爲這是再明智不過的決定了。隨後,珊達-萊梅斯也帶領着演員,將事件一一還原,頓時所有指責的焦點都集中在了以賽亞-華盛頓身上。

雖然以賽亞-華盛頓一再堅持自己沒有說過“基.佬.變.態”的話,但是他卻在媒體上先後多次四次提及了這個詞彙,這已經把所有同性戀羣體直接惹火了:你不是說沒說過嘛?那爲什麼在接受採訪時一次又一次地說?

作爲事件當事人,.奈特出演了艾倫-德傑尼勒斯秀,直接將整件事還原,並且再次表示,他就是因爲聽到了以賽亞-華盛頓侮辱性的詞彙,這才導致了〖肢〗體接觸的發生。

面對這種局面,其實事情已經基本蓋棺定論。之前大家還詬病說十一工作室的危機公關不到位,現在看來,貝爾兄弟是真的讓人膽寒。

前面的隱忍就是讓各路鬼神都出來溜一溜,在這個雪中送炭稀少、落井下石居多的時代,要看清楚所謂“朋友”的真面目,在這種危機時刻就是再合適不過了。同時,這一番隱忍也有引蛇出洞的效果。隨後是十九家媒體搭配十一工作室公告的衝擊,將事情真相還原,把之前混亂的輿論一點一點扳回來。最後埃文-貝爾出面,給予致命一擊,把所有的混亂都平息了下去。

雖然到現在,還是有少部分支持以賽亞-華盛頓的忠實電視觀衆一直在抗議角色的消失,但隨着珊達-萊梅斯表示,以賽亞-華盛頓已經拍攝完的戲份將會照常播出,最後也會給以賽亞-華盛頓一個合理的離開交代,並不是猛然消失,這也就平息了大部分忠實電視觀衆的怨言。

事情,就已經差不多塵埃落定了。

而ABC電視臺的公告,則將事情正式下了結論:經會議討論決定,ABC電視臺全力支持十一工作室的決定,以賽亞-華盛頓的行爲絕對不能縱容。電視臺當即結束與以賽亞-華盛頓的演藝合約,以賽亞-華盛頓的戲份將於“實習醫生格蕾”本季正式結束。

月票啊,被爆的感覺很憂桑的說。(。

2020 最強者勝104 兄弟夜話1182 獨立勢力2025 新的紀元705 三線演員2278 好戲開鑼902 振聾發聵1116 警鐘敲響1491 大小屏幕2264 貝爾賣瓜527 票房堅挺827 滄海桑田2165 交相輝映478 聞風而動624 嘗試威亞928 陽光旅程1842 特別力量228 單純球迷2325 意氣之爭2054 主動低頭1627 海盜三襲2146 竣工儀式1413 初窺底蘊991 創意碰撞1884 王子邀請1435 驚喜交加140 遠客來訪650 時裝週序1780 後臺採訪405 理清思路914 時尚大片908 吃了話筒963 一笑泯之1077 再抵水城1976 發散思維761 錄製三輯193 暮色傾城1452 早安美國2063 焦孟不離2340 一統市場2322 喪屍熱潮027 演技探究1238 歌舞青春056 低廉成本1193 打破偏見740 淚流成河491 首開紀錄1522 二度拒絕626 第一鍬土1355 特約面試640 典禮觀光2320 斬獲一獎380 如魚得水1142 監獄暴動1108 價碼幾何1081 影展之後1220 第二腳步120 訪談女王947 語言試探1420 秀出自己1784 上門道歉935 限定公映273 二輯一單493 紀錄競賽844 再遇極限866 餘韻深長2181 棲息之地326 強勢上檔1872 完美黑暗1786 不爲所知1327 爭論不休451 世外小島715 海軍家庭073 鄉村之城617 敏捷身手1857 秉燭夜談546 大牌加盟1502 照明娛樂841 資金命脈1905 頭腦發熱2285 沉睡甦醒1450 整人專家1129 拒絕邀歌1462 票房逆天1829 女子氣概142 熱鬧電臺1240 連鎖反應057 閉幕儀式1434 略施懲戒942 馬丁邀請1339 轉播亮點1362 真材實料344 演員個性206 生者如斯1436 第五奇觀428 劇本創作751 花團錦簇643 宣傳手冊290 愉快開機879 關鍵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