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青陽書院

州府大人走了,帶着滿足的笑容,肯定是有什麼好事情。

陳九自己坐在屋子裡面沉思,這件事自己雖然說有一點的利益損失,但是不大,最關鍵的是能夠與州府大人拉扯上關係,還與徵繳大軍能夠有了牽連,那絕對是值得的。

徵繳大軍可是朝廷最爲強大的軍隊,就算是修士,宗門面對着徵繳大軍也要退避三舍,毫不客氣的說,徵繳大軍所過之處羣雄退避。

陳九看着手中的諸子經文,然後摸摸下巴:“今天應該可以報名了吧”。

青陽書院乃是整個帝國最爲有名的十三座學院之一,歷史悠久,甚至能夠追溯道前朝。

青陽書院離陳九的酒樓並不算遠,只有幾條街之隔,早晨的時候甚至能夠聽到青陽書院的學子早讀。

陳九走下樓,吩咐了老掌櫃一些個事情之後,就慢悠悠的向着青陽書院走去。

不愧是歷史悠久的大書院,遠遠的看着那飽經風雨的大門,也能夠感受到那一股滄桑悠久的歷史氣息。

書院是有看門的護院的,作爲整個州府都有名的書院,當然不是每個人想進就能進的。

“我是來報名的”看着一臉凶神惡煞的護院,陳九不待其開口,就直接說了來意。

護院審視了陳九一眼,看着陳九那一身做工不菲的衣衫,將大門讓開:“進去之後左拐”。

映入眼簾的不是想象中的書舍,而是一片樹林,在樹林中有一條條小道。

順着小道,路過一潭溪水,甚至站在橋上可以看到水中的游魚。

書院座落在風景勝地嶽麓山清風峽口,三面環山,層巒疊翠;前臨湘江,碧波盪漾。名山美水,前依後託,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融爲一體,高度協調。

從湘江西岸的牌樓口,直往山巔,早有古道聯通,形成一條風景中軸線,嶽麓書院就建在此中軸線上的中點。書院海撥約100米,現佔地2.5萬餘平方米,其中建築面積7000餘平方米。

院前有天馬、鳳凰二山分峙兩旁,儼若天然門戶,古代其前後有朱張渡、柳堤、梅堤、詠歸橋、翠微亭等景點相伴;

院後沿中軸線而上,有愛晚亭、舍利塔、古麓山寺、白鶴泉及近代修建的蔡鍔墓、黃興墓等著名景點相托,其它景點星佈於中軸線的兩側。書院的前門、赫曦臺、大門、二門、講堂、御書樓依次居中軸線而建。

文廟、專祠及半學齋分建中軸線的北側;教學齋、白泉軒、園林、碑廊等分建於中軸線的南側。

整個院內,大小院落,交叉有序;亭臺樓閣,古樸典雅;佳花名木,姿態各異;碑額詩聯,比比皆是。

這充分體現了古書院攻讀經史、求索問道、賦詩作聯、舞文弄墨的特色。

青陽書院現存建築有山長居室、師生齋舍、授業講堂、藏書樓閣、聖廟專祠、園林碑廊。再加一院前的二亭(風雩亭、吹香亭)二池(飲馬池、黌門池)及院後的參天古木、茂林修竹,堪稱當今海內外保存得最完好、規模最大的書院文物。

若將清人所闢的書院八景(柳塘煙曉、桃塢烘霞、風荷晚香、桐蔭別徑、曲澗鳴泉、碧沼觀魚、花墩坐月、竹林冬翠)進一步修整完善,具體體現其佳景妙處,則更美不勝收。

青陽書院書院門樓由櫺星門、泮池、禮聖門、禮聖殿等到主要建築組成。

門樓高約6米。磚木結構,四坡式二層。頂層,四斜脊,尖端起翹。檐下爲磚砌長牆,裝飾有趾形花瓣和棱形圖案。第二層與上層同,檐下以磚砌方形磚柱。門樓中鑲嵌有明代江西提學副使、文學家李夢陽書“白鹿洞書院”橫額。

櫺星門古代傳說“櫺星”即“文星”,以它命門,意即此處人才輩出,爲國家培育棟樑之才之意。

門爲牌坊式,六柱五間,二層石樑連接。中樑刻有纏枝牡丹,石抱鼓擴柱病,飾海波紋,刀法粗獷簡練。

櫺星門後爲泮池。歷史上稱學宮前的水池爲泮池。“泮者教化也”。池呈長方形罷,池上建有一座拱形石橋,橋兩側裝有花崗岩的欄杆和欄板。原名泮橋,現名狀元橋。

禮聖門,即書院正門,原稱先師廟門,或稱大成門。門十扇,木門廊式,爲空心幾何形圖案,裙板爲平面木板,兩側爲閣樓,硬山頂,屋脊東西兩頭飾陶龍。正門四柱五間。全長22。10米,高7。30米。門楣上懸掛着“正學之門’的匾額。

朱子祠,祠爲磚木結構,硬山頂,灰瓦白寺,平面呈長方形,四柱五開間,祠內中立朱子自畫像石刻,像左立《文公朱子專祠碑記》,右立《青陽書院學規》,上懸唐熙手書“學達性天”金字匾額。步入祠內,大有“南渡儒林傳,先生第一人”之概。

報功祠,在朱子祠之西,“有功於洞之學者”。原稱先賢祠、三賢祠。

丹桂亭,在院的中部,建於長方形臺基上,木結構,歇山頂,四斜坡式,四斜坡式,正脊磚砌,四挑檐,四木柱去撐,斗拱上託,花崗岩圓鼓式柱礎,素面。中立“紫陽手持丹桂”碑。

書院門樓的東側爲青陽書院。

這組建築是書院的主體,各建築體均從不同角度體現了它的實用性,其主要建築有御書閣、明倫堂、白鹿洞、思賢臺等。

閣爲木構建築,二層,平面呈方形,周環走廊。二層正中有“御書閣”豎額。

廡殿頂閣爲木構建築,二層,平面呈方形,周環走廊。二層正中有“御書閣”豎額。廡殿頂,翹角宏偉。閣外柱有題聯:“泉清堪洗硯,山秀可藏書”。

明倫堂,又名彝倫堂。磚木結構,白寺灰瓦,人字形硬山頂,四開間,前有走廊。明倫堂系書院授課的地方,故外懸掛有“鹿與遊,物我相忘之地;泉峰交映,仁智獨得之天”的對聯,以鼓勵生員用心攻讀,以獲得“仁智獨得之天”。

石洞爲花崗岩砌,呈券拱形,高4米,寬4。15米,深6。35米。洞右有石臺階,拾級而上,可登思賢臺。

思賢臺,築於明嘉寓“睹臺思賢”之意,故名思賢臺。

臺平面呈正方形,亭爲木結構,平面呈正方形,歇山頂,雙層斗拱託檐,中開一門,四邊有木製花窗,前護花崗石質圍欄。

曾有人云:“空中樓閣,靜裡乾坤。”

青陽書院之東爲延賓館,其主體建築名爲春風樓,木結構,歇山頂,翹角,香檐,下樓外伸,由四根圓立柱支撐着,形成外廊。面闊15米,進深8米,上下兩層。顯得既莊嚴,又寧靜。寓宴請賓客之意。樓兩側建成有兩排廂房。

在飛閣流丹的古建築羣中,數以百計的歷代題詠碑,分東西兩碑廊安置其間,爲書院憑增了幾分古樸的氣氛。

書院的建築羣,主要建築均對稱地佈置在中軸線上,如果將此建築比做“凝固的樂章”,那麼,其中的臺、堂、閣、殿,就是這部樂章中的華彩樂段,充分抒展着一個綿延數百年的主題。凝眸靜觀書院內那文采紛呈的匾額對聯,那數以百計理念化的古碑,那疏密有致的嘉木芳卉,無不透露出濃郁的文化氛圍。

院前有一條清澈見底的小溪,史貫道溪。溪上架有一座古橋,稱枕流橋。橋爲石構,兩旁有護欄,橫跨貫道溪,橋下溪流奔涌,大石枕之,有朱熹書“枕流”石刻,故名。橋長12。5米,寬3。2米,高約10米。

詩云:“峽急豈有心,臨橋石相激;驀驚橋上聽,夕陽人獨立。”描述了此橋的險要。貫道溪中的崖石上,題刻有“白鹿洞”、“隱處”、“釣臺”、“漱石”“流杯池”等,石刻創造出深厚的文化氛圍,使這裡真正體現出“泉聲鬆韻點點文心,白石寒雲頭頭是道”的韻味。

“莫問無空庵外事,此心聊與此山同”。青陽正是以這樣的獨立精神和超逸情懷,塑造着她的不朽。

第545章 比試,強大的混天綾第97章 亂戰第44章 青陽書院第195章 斬草除根,白狐第381章 反擊,水淹南蠻第408章 造化十重天,蒼天不死身第253章 內天地第391章 搭建祭臺第763章 跨越時空大戰,蒼天與青天第440章 萬金油天道印璽,進入天帝寢宮第40章 我詛咒第613章 英雄遲暮,妖皇的悲哀第198章 蛇精魅惑第382章 瘟疫邪神,瘟君現身第629章 折服第454章 奇異棺木第221章 辨認血脈第148章 水神寶藏第237章 古寶震天弓,穿雲箭第261章 禁忌現身,帝國老祖隕第72章 粉碎真空第210章 百鬼夜行第30章 突破第381章 反擊,水淹南蠻第245章 河伯顯現,天上掉餡餅第751章 天蠍族的崛起第140章 出遊落水第420章 磨刀石第203章 土地偷襲第63章 黑夜魅影第277章 莽荒詠賦,不一樣的天地第444章 再見李明遠,失算了第21章 麻煩來了第108章 奇異印璽第409章 離京第329章 奇異桃花第770章 生死薄上勾姓名,攻打上京第144章 洛水氾濫,業力滔天第625章 沐青衣來訪第67章 聖人手札第478章 李明遠敗,蠻子戰勝猿第496章 誆騙鬥戰勝猿,變化之術到手第194章 驚現詛咒第21章 麻煩來了第33章 算計第660章 人皇重病,妖皇三問釋羣妖第319章 蒼天現身,鎮壓禁忌第768章 召集老古董,天帝說形勢第742章 蒼天一指第688章 妖族始動第502章 進入妖皇寶庫,潤萱的決然第141章 投宿第119章 民心可用,人道氣運第582章 誅殺通判第783章 陳九證道,巫妖罷戰第653章 王明陽出手,巫子走脫第642章 淬鍊五臟,彼岸花開第590章 蒼天不死,再現破滅神雷第201章 真水之威第76章 歲歲復年歲,何向寄柳梢第61章 做鬼也**第255章 天雷印,雷劈黑山第671章 三公告老還鄉第400章 進攻面聖,削壽千年第476章 賭注,妖族的百座大山與山嶽統攝大帝第184章 截殺,入住蘭若寺第60章 牡丹花下死第53章 方仙境界第687章 星辰海第320章 棋盤了因果,龍血現世第523章 泰王返京,諸般風雨憑誰渡第401章 鬥太師,三宗罪第367章 冰封反噬,金龍現身第606章 四王造反,淫母之罪第487章 諸位皇子,莫名其妙的送禮第58章 金口玉言第792章 小漁身孕,陳九碎玉碟第356章 人皇拷問第150章 連敗第696章 太子入甕第126章 旱魃兇威第440章 萬金油天道印璽,進入天帝寢宮第4章 初次修煉第268章 八千里路雲和月,三千里苦行程第259章 太陰神光vs祭祀之術第130章 七封赦書,倒黴的修修士第758章 妖皇劍出世第78章 乾坤布袋,朝小漁的畫地爲牢第371章 先天靈寶雨師旗,妥協與賭戰第614章 架在火上烤的鐵狼將軍第331章 金烏煉妖,王朝風起第559章 進入雷澤,雷火煉真身第347章 會試開始,大家族的優勢第667章 神通不敵天數第765章 曲終人散,大世到來第720章 世界之劍與星辰法袍弟七百九十一章王明陽證道第4章 初次修煉第132章 修士震驚,氣運反噬第100章 觀虎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