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五十二章 應該扛白旗!

伴隨着鐮刀錘子旗,還有巨大的橫幅標語,停止種族清洗,終止阿爾及利亞戰爭。

一些組織者拿着喇叭,高呼着口號,指出法國現在的舉動,是現代思想起源地的羞恥,阿爾及利亞的男人被殺光作爲穩定的基礎,這樣的勝利不如不要。

如果艾倫威爾遜在這,一定會對妻子的辦事能力感到欣慰,關鍵時刻,還是同牀共枕的女人可靠,對他有無條件的信任,堪稱可靠。

可他在北約理事會的秘書長辦公室,正在前任外交部常務次長面前吐苦水,感嘆剛剛上任就碰到了這麼棘手的大事。

“伊斯梅爵士,我真想要對大臣說,用四階戰術來應付過去。”艾倫威爾遜滿是苦惱,向着位高權重的北約秘書長訴苦。

“幸虧你沒這麼做,法國畢竟不同於其他國家。”伊斯梅爵士微微搖頭,在外交部交接的時候恰好碰上法國政局不穩,他也爲艾倫威爾遜捏了一把汗,但好在,這個繼任者毫不含糊,直接就訪問了周邊國家一圈,闡明瞭英國的立場。

先不提有多大作用,但是這一份勤奮,就很值得欣慰了,外交部終究還是沒有錯付。

老爵士不知道,終究還是錯付了,這麼十萬火急的局勢下,艾倫威爾遜還找赫本進行了一番深入交流,明顯比歐洲安全來的更加上心。

“我和司令洛里斯上將談過,對當前的法國局勢也進行了溝通。”伊斯梅爵士也沒有隱瞞什麼,而是把自己瞭解的事情都和盤托出,尤其是北非法國駐軍的動向和態度。

法國駐阿爾及利亞的八十多萬軍隊中,絕大多數部隊的任務是保護法國移民的生命財產安全,保持公路主幹道和鐵路暢通,使行人免受阿爾及利亞解放軍的襲擊,同時確保具備戰略意義的重要設施,如石油、港口、發電站和電報電話交換設備等免遭游擊隊的破壞。

只有不到不到百分之十的軍隊,也就是六萬到八萬人真正參加戰鬥,執行追捕、搜索和消滅游擊隊的任務。

“似乎阿爾及利亞的法軍,認爲是巴黎政府拖了後腿,要出賣浴血奮戰的法軍。經濟壓力只是暫時的困難,只要法國國內節衣縮食一到兩年,給法軍全力支持。成功鎮壓反抗者根本不是問題。”

艾倫威爾遜聽着伊斯梅爵士掌握的情況,嘴角抽動道,“原來是這樣,不過話說回來,如果法國公民勒緊褲腰帶的話,還真的有可能成功。那麼我們就很尷尬了,我不知道如何面對這樣的法國,法國可能會篡奪英國對歐洲的領導力。”

身爲行走的英美特殊關係,艾倫威爾遜在關鍵時刻和法國保持了距離,然後道,“意大利人對法國建立封閉的殖民地經濟十分不滿,而且根據我們的觀察,很多經濟援助就是從意大利出發,抵達阿爾及利亞境內的,既然我們知道,法國人肯定也一清二楚。”

拉丁語國家,可以用一個不服一個來形容,尤其是意大利,雖然不論是從殖民時代,還是到最近兩次的世界大戰,意大利的戰績都稱不上光輝,但這個國家確實相當有民族自豪感,做德國盟友的時候不服德國,現在也不服法國。

“你有句話說的沒錯,對法國當前的局勢,處在我們英國的角度上確實相當尷尬。”伊斯梅爵士同樣十分糾結,至於糾結的原因,和艾倫威爾遜一樣。

涉及到辦公室當中前後兩人外交部常務次長的外交工作,兩人心裡都清楚,英國一直主張由法國獨立來解決殖民地問題,尤其是阿爾及利亞的問題。

這就已經是相當明顯的拉偏架了,法國獨立解決殖民地問題看似公平,其實就是爲法國爭取時間,讓法國趕緊把問題處理完。

英國對法國已經仁至義盡,可法國打了這麼多年,戰爭遲遲沒有結束,英國也總不能一直搖旗吶喊?

戰後英國建立英國領導下的西歐組織,實現其“第三種力量”目標的努力。戰爭末期,英國認識到要在未來美蘇兩個超級大國的夾縫中求生存,必須把西歐與法國聯合在英國的旗下。

只有英國成爲歐洲的代言人,美蘇兩國才能平等待之。爲此,保守黨的艾登提出建立西方集團的設想,工黨的貝文提出第三種力量的構想。

本來英國不會成功,但有艾倫威爾遜在,總算是部分成功了,當前還實行的相當不錯。

要是法國把阿爾及利亞早點搞定,英法兩國至少可以鬆一口氣。

可現在戰爭曠日持久,連法國內部都因爲戰爭不穩了,法國已經從可以依靠的輔助,變成了定時炸彈,處在英國的角度,這個炸彈還很危險,兩國就隔了一條海峽。

“大臣其實正在和華盛頓方面溝通,美國似乎傾向嘗試以經濟援助來解決。”伊斯梅爵士努努嘴道,“也許事情還不會這麼糟。”

“希望如此。”艾倫威爾遜點了點頭,他不知道北約總司令洛里斯.諾斯塔德空軍上將,已經和北約高層評估過法國的安全局勢,當然一切都是在瞞着法國軍方的情況下進行的。

作戰計劃這種東西並不難代表什麼,就算是制定了,也不一定會實行。

艾倫威爾遜在吉隆坡的時候,進攻印尼的計劃制定了好幾份,現在印尼還是好好地。

只能說北約在爲最壞的結果做一個準備,以防到時候面對突然狀況措手不及。

“放心吧,艾倫,整個北約不會看着法國出事的。”伊斯梅爵士拍着艾倫威爾遜的肩膀道。

“那當然是再好不過了。”艾倫威爾遜強笑着道,看起來似乎是爲了法國擔憂,其實根本不是,他根本不擔心法國人,人家顯然的歐洲霸主有什麼可擔心的?

英國這種遊離於歐洲之外的國家,才應該被擔心,一個不小心就會被排擠出去。

記憶中的歷史,法國加強法德合作,用一個框架來拉入歐洲各國,而法國則充當協調性和分蛋糕的大哥的地位,最後主導了歐共體的建立和爲歐盟埋下了伏筆。

甚至在蘇聯解體之後一段時間,法國是世界響噹噹的二號強國,取代了蘇聯之後美國眼中假想敵的地位,雖說光輝歲月就維持了十年左右,很快假想敵地位就被某大國取代了。

但是誰都不能否認,一般的國家是沒資格對法國張牙舞爪的。

離開北約總部的艾倫威爾遜,安耐不住搞事情的心,讓拉德維奇驅車前往遊行的地點附近取道,想要近距離的看一下革命老區的抗議是怎麼進行的,是不是具有專業性。

“如果我沒看錯的話,那不是波旁王朝的國旗麼?”艾倫威爾遜大開眼界的看着人羣中揮動的旗幟,這應該是主張堅決支持戰爭的隊伍。和終止戰爭的遊行是對立面。

拉德維奇正要感嘆艾倫威爾遜的涉獵廣泛,連幾百年前的法國國旗都認識,就聽到了涉嫌辱法的話語,“怎麼不把白旗扛出來,波旁王朝曾經使用過白旗當做國旗。”

“威爾遜先生?”拉德維奇是搞不明白英法之間的特殊關係,不過這也太?

“你以爲我是在撒謊麼?波旁王朝確實使用過白旗作爲國旗。”艾倫威爾遜一本正經的闡述歷史事實,樣子十分鄭重,“看見法國傳統的流失,作爲一個鄰國的公民,我很傷心。”

拉德維奇沒文化,不太知道自己的老闆是不是涉嫌辱法,只能儘量保護老闆的安全,聽一聽法國人怎麼說。

可惜兩人對法語都不太在行,只能通過人們的表情來判斷,到底是不是被擁護。

看起來還不錯,一個多小時之後,艾倫威爾遜才抵達了啄木鳥影業總部大樓,卸下一身的疲憊,站在頂樓窗邊看着下方漸漸散去的人羣。

“這個世界上最有意思的事情,就是很多矇昧無知的所謂公民,真的以爲自己掌握了真理。”沒有回頭,艾倫威爾遜已經從腳步聲判斷出來了進來的是英格麗·褒曼。

英格麗·褒曼迎接上不出意外的眼神,在女性當中絕對鶴立雞羣的身高,卻做出小女人狀,低聲詢問,“這一次是爲了巴黎的亂局來的?”

“不然呢?法國這個國家雖然政局不穩,但是這一次的亂局從三月到現在,都快三個月了。”艾倫威爾遜嘆了一口氣,還沒忘記順便PUA道,“不過我主動願意過來,還是想你了,總是呆在倫敦也沒意思。”

“應該我去看你的。”英格麗·褒曼低着頭,仍然以不遜於男人的身高走過來,以不遠處正在散去的人羣爲背景,獻上了香吻。

地中海的另一面,法國領土的自然延伸阿爾及利亞首府,也是法國外籍軍團總部阿爾及爾,一羣穿着軍裝的將領各抒己見,最後得出了一個共識,不是我們不能打,而是文官政府出賣了法軍的浴血犧牲。必須換一個能夠全力支持戰爭的領導人上臺,才能解決當前的僵局。

第一千五百二十一章 秣兵歷馬第二百九十一章 政治賬和經濟賬第九百六十七章 再犧牲一下美國第九百二十二章 有聲有色的航天第二百四十九章 新的任命第九百五十四章 法國最後的男人第一千二百八十八章 貨幣戰爭前兆第九百九十五章 保守黨上臺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肯尼迪要談談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第三把火第一千四百六十五章 無上權威的指點第一千三百九十七章 集體主義第九百零八章 資本的躁動第一百一十四章 本土決戰第一千零六十九章 歐洲航天局第一千零六十章 英鎊的結算份額第1665章 首相第六百三十二章 我大英天下無敵啊第五百一十九章 開羅會議召開第五百六十三章 我不能呼吸了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說服葡萄牙第九十四章 第一條共識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內閣副秘書長第四百三十四章 人人都有優點第七百二十六章 我問心無愧第八百一十二章 地鐵晚點第一百四十章 嘔心瀝血的艾倫第一千二百八十三章 平衡南亞第六百二十三章 尊貴的客人第一千五百五十二章 主權也可以談第二百八十二章 還有誰?第六十九章 是,大臣!第一千零九十三章 造船業新血液第1742章 駐德蘇軍第1644章 防着點英法第八百七十六章 進階駙馬第二十一章 葡屬果阿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陰險的英國(美國)第九百四十章 威爾遜爵士第三百一十章 正義之心第五百九十一章 輕罪重罰第三百一十四章 歡迎前首相第一千四百四十三章 抄底南越第一千四百一十一章 艱難處境第一千四百七十章 地中海對峙第三百六十八章 分治問題討論第六百零一章 億頂王冠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獨立浪潮第四百八十章 東印度羣島分治第一千零八十六章 秋後算賬第1620章 英國的擔憂第七百四十一章 好人緣的國寶第六十四章 該死的蘇聯人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整合航空業第一千二百五十三章 惺惺相惜第三十八章 薩爾區問題第三百九十四章 勝利閉幕第三百九十四章 勝利閉幕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粗綜複雜的關係網第三百三十九章 救死扶傷第三百六十八章 分治問題討論第1629章 訪蘇預熱第八百六十七章 精簡又沒精簡第七百二十五章 煩惱的日本人第一千二百八十八章 貨幣戰爭前兆第1703章 英國是大國嘛?第一千四百零八章 特混艦隊第一千二百三十九章 公主的婚禮第四百零五章 大蘋果城第1697章 歐洲集體意志第八百七十三章 來自蘇聯的好消息第一千四百五十一章 美國後院第一千三百二十章 堅決維護首相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 匆匆一年半第一百一十八章 四階戰術爵士版第二百六十八章 進展神速第一千四百四十八章 阿曼獨立第四百六十三章 工賊里根第一千三百九十一章 難民營第五百二十二章 謠言止於智者第1552章 什麼事情都沒有第一百四十一章 跨國通婚的徵兆第五百一十章 提交報告第七百六十五章 幫法國義不容辭第六百七十八章 蘇伊士運河問題第七百零七章 舊識艾福爾第八十七章 大英自有國情在此第七百四十五章 多元文化中心第四百八十八章 朝中有人好辦事第一百六十章 霧都倫敦第八百五十九章 盟友越發的可疑第五百四十七章 大膽的想法第五百四十三章 招商引資第一千四百九十二章 黨魁卡拉漢第1311章 芬蘭的重要性第一千零九十八章 反應停事件第九百四十八章 法國人的老朋友第六百九十七章 對法國重拳出擊第八百四十四章 慕尼黑專家第一千五百四十章 赫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