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九章 好事都想着美國

還用問什麼呢?都已經溝通這麼長時間了,但內閣秘書畢竟是他最敬重的人,艾倫威爾遜果斷答應下來。

一天時間就去而復返,把早已經準備好的備案,告知了諾曼·布魯克,“法魯克一世給我們了一個簡單的代替方案,他希望能夠快捷得到一筆便宜的國際貸款,用來在當前建造一個新的水電站,來完成埃及的電氣化建設,讓埃及進入現代社會。”

“簡單?快捷?當前和便宜?”諾曼·布魯克一下提取出來了幾個關鍵詞,簡直懷疑法魯克一世是否在白廳進修過。

這種用場用來交給大臣提案的詞彙,如果不是法魯克一世本人說的,那麼答案就呼之欲出了,諾曼·布魯克給了艾倫威爾遜一個眼神,後者會意老老實實的坐下來。

“簡單來說法魯克一世,要建造一座水電站,用來埃及的電氣化建設。而你覺得這個代替方案沒有問題?”

“尊敬的爵士,都和蘇伊士運河的歸屬相比,這是一個完全合情合理的代替方案。”艾倫威爾遜一定程度上承認了,他認爲這個代替方案不錯,“當然這也不是一個很容易辦成的事,想要隨便拿出來一點利益就把法魯克一世打發走有些困難。”

“可這是一個有爭議的備案,我們這邊沒有準備。”諾曼·布魯克慎重思考之後,用有爭議來形容埃及要建造大壩的支持,代替談蘇伊士運河的歸屬。

“經過慎重的反覆討論,這是討論之後的慎重意見,關於要推進電氣化的工程,在自由軍官組織被剷除之後,是法魯克一世最爲關心的事情。”

艾倫威爾遜提及了自己儘量爲英國爭取,實際上又把英國賣了一次,只是得加錢的過程。表示一般的蠅頭小利,已經無法打動這個埃及國王了。

“不好辦,但我仍然要把這件事當成是好消息,彙報給首相。”諾曼·布魯克嘆了一口氣,腦海裡面盤算怎麼讓首相覺得這是一件好事。

喪事喜辦就不勞艾倫威爾遜操心了,諾曼·布魯克很快就有了腹稿。關於幫助埃及電氣化對大英帝國是一個大好事的腹稿。

“這是法魯克一世的要求,他把英國當成什麼?開銀行的?”艾德禮首相滿臉都是我沒有錢,“這就是我們能夠爭取的最好備案?”

諾曼·布魯克輕聲咳嗽了一下,洋洋灑灑道,“尊敬的首相,您如果一定要我講明白,我只能說,就目前情況,縱觀全局,縱覽古今,考慮各部門平均水平,分析總結,也許可以這麼認爲,而綜上所述,概括說來,您很可能發現當前面臨的情況,儘管也許不中聽,無論如何,在選擇上恐怕前景微妙!現階段只能如此預期!”

“可我覺得,這種草率的決策,可能很令人費解。”艾德禮首相愣了半天,就差把愚蠢極了的話說出口。

“這是艾倫撰寫的評估報告!”諾曼·布魯克拿出來了一份報告道,“上面有詳實的前景預測,平心而論,好處也是有的,只是不太可能在短期就能得到。”

大英帝國以及歐洲的其他殖民帝國,是掠奪了全世界,還是讓全世界更加富裕?

其實這要分怎麼看,相對上而言激化了任何農耕文明的貧富差距,但從絕對數字上來看,毫無疑問被英國殖民的地方,財富肯定比單純的農業時代要多許多。

也就是說對很成熟的農業文明來說,英國就算是沒掠奪多少財富,也起到了激化這個國家矛盾的作用,但對本就是部落時代的地方而言,沒有歐洲殖民者,誰知道他們還會原地踏步多長時間?

就拿英屬印度來說,英國統治下的英屬印度,肯定比原來小國林立時期富裕得多。

但受益者僅限於次大陸的上層,對廣大的下層人口而言,英國在剝削上可比原來的土邦王公有效率的多,大多數印度底層真不一定比原來過得好。

諾曼·布魯克的意思就是,一旦埃及的大壩建成,埃及進入電氣化時代以後,埃及這個國家在絕對的數值上,肯定比現在要好得多。

現在的埃及什麼都買不起,除了大餅。電氣化之後的埃及,購買力將會得到提高。

艾德禮用了一段時間,才把在重重話術當中的有用段落提煉出來,隨後陷入到了思考中。

這是一個徹頭徹尾的訛詐,但轉念一想,比起要拿回蘇伊士運河的歸屬權,一個大壩也不是不可以接受,哪一塊比較重要,艾德禮心中還是一清二楚的。

如果能用一座大壩的貸款,換取五到十年運河控制權的穩定,對整個英國並非不可接受。

艾德禮畢竟不是丘吉爾,還在做日不落帝國的迷夢,他清楚的知道英國已經撐不起日不落帝國的帝國夢,剩下的既得利益,有一些肯定是要變現的。

“我要好好考慮一下!”艾德禮伸手摸着比頭頂吊燈還要亮的額頭,表示自己會慎重考慮,先讓諾曼·布魯克等待消息,把法魯克一世穩住。

艾倫威爾遜沒想到,他竟然這麼快就有面見首相的機會,不過在見到艾德禮之前,他就心中斷定,可能不會有什麼好事。

果然,艾德禮是詢問英屬馬來亞,是否能夠爲英國本土分擔這件事。

“尊敬的首相,再給我幾年時間,我可以讓馬來亞起到當初英屬印度的作用,甚至更加的好,但英屬馬來亞有一點是做不到的。那就是在人力上面和當初的英屬印度天差地別!”

艾倫威爾遜並不是推卸責任,完全是實話實說,“我已經拿不出來人力,組織工程隊幫助埃及人施工降低成本了。這樣做首先沒什麼利潤,這個大工程可以解決埃及很大的就業問題。英國用殖民地的人力幫忙,節省不了成本。還有就是馬來亞最後的富裕人力資源,已經投入到了航空港的建設當中。”

英屬馬來亞的人口不多一千萬出頭,只有現在印度的四十分之一。經過接連不斷的規劃,以及在本土支持下的產業轉移,根本沒多少多餘的人力了。

艾倫威爾遜倒是可以自豪,他這個殖民地專員消滅了失業問題,至少是理論上的,因爲在他的眼中農民也是職業,不在失業人口當中。

連同農業人口算就業的話,現在英屬馬來亞的就業前景非常好。

馬來亞雖然不富裕,但埃及現在的人力成本更低,做規劃的話,用英國本土的人去就行了,工人完全可以用埃及人。用殖民地工人的話,反而會搶奪埃及人的就業機會,這可能會激化矛盾。

“是這樣?”艾德禮想了一下沉吟道,“我當然也不瞭解內情,但是覺得八千萬英鎊貸款,可能是略多了一些。”

“其實我們可以請求華盛頓幫忙,像是埃及這麼重要的國家,還剛剛經歷過軍事政變。美國也是擔心的!”艾倫威爾遜心中一動建議道,“我相信就算是出於這個原因,美國在貸款上也不會拒絕。”

埃及的土地是真的貧瘠,埃及的地理位置也是真的重要。在原本的歷史上,納賽爾統治中的埃及更加傾向於蘇聯,在他活着的時候簡直快把歐洲嚇死了。

這一點就從蘇伊士運河戰爭之後,英國在亞洲的影響力迅速熄滅就能夠看出來。連英國都扛不住一個敵對的埃及,更別提其他歐洲國家。

美國爲了重新把埃及拉回來,一直等到納賽爾死,在其後的幾十年一直低價供應埃及的糧食需求,不管埃及是否聽話,對埃及的軍援雷打不動。

“我們先把諒解書籤了,做成既成事實,然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和世界銀行談。”諾曼·布魯克適時建議道,“到時候埃及提出要求,我們幫忙說話,美國很難不同意提供貸款。”

關鍵時刻,首相和內閣秘書很快就拿出來了共識,要把美國拖下水。

艾倫威爾遜暗歎,其實這也是歷史上美國所考慮的事情,因爲埃及的地理位置,最終願意提供埃及建設阿斯旺大壩的資金。

美國的考慮是,埃及雖然是英法還有影響力的國家,但總比倒向蘇聯一邊要好。

按照當前的考慮,只要埃及主動提出向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開口,英國站在旁邊聲援一下,美國確實是很難不同意的。

退一步說,美國最後否決了埃及的貸款要求,到時候英國再考慮接手也同樣可以。還可以讓美國平白得罪埃及人。

有首相和內閣秘書這麼身體力行的貫徹英美特殊關係,艾倫威爾遜甚至覺得可以更進一步,在本次法魯克一世訪問英國的諒解書上加上一條放在最後,這條就是,“如果美國放棄在巴拿馬運河控制權,不論埃及的電氣化是否結束,英法都會把運河控制權還給埃及。”

這種條款其實不用英國想辦法,只要法魯克一世用來給國內交代的阿拉伯文文本當中寫明就好,事後英國完全可以當做不知情。

第七百四十三章 夢露第一百三十四章 學長和學弟第1681章 英德半導體第六百零九章 博採衆長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看着我的眼睛第1714章 英國人不安好心第一千三百五十四章 有志中年們第二百零四章 清算日奸第三百九十九章 大清律的運用第一千三百二十二章 指點尼雷爾第三百七十三章 軍事一體化的藉口第一千零九十二章 輕裝上陣第二百八十六章 倫敦回覆第七百三十二章 親自微操第1600章 轉折中的一九八五第一千一百九十三章 援助在戰後到達第三十六章 今日辱法第四百四十八章 合縱連橫第一百七十四章 鐵娘子想進步第1666章 克格勃副主席第一千四百八十一章 新黨魁撒切爾第一百九十五章 印度財富密碼第六百九十二章 母女平安第一百三十六章 善意的謊言第八百二十章 夫妻配合砸車計第一千四百零四章 大使級外交第1623章 有償幫助第1697章 歐洲集體意志第七百六十六章 到達西貢第1714章 英國人不安好心第七百五十七章 爲法國指明路第七百三十七章 帕梅拉的邀請第一百四十二章 衝破世俗的愛情第四百四十二章 歡迎王儲第二百零三章 安達曼分離計劃第一百三十四章 學長和學弟第九百九十章 退出北約第1621章 魔法打敗魔法第二百八十八章 三千萬美元第七百一十八章 運河歸屬談判第1692章 布什的若干問題第1729章 投降輸一半第八百二十章 夫妻配合砸車計第一千五百零九章 南北分治方案第二百二十二章 煮酒論英雄第一百三十二章 勞動和口糧第一千三百零九章 美國人有誠意第1758章 家庭和睦第一千一百九十五章 重返印度第一千五百二十六章 對美國預警第八百四十章 經貿變軍售第1635章 想回家麼?第五百二十六章 怒斥英國第一百二十八章 軍火大王第八百零三章 敵在國會山第一千二百七十章 東京灣事件第七百四十五章 多元文化中心第六十三章 要一個傭人第四百八十五章 詆譭者第一千二百二十七章 忠誠!第七百六十六章 到達西貢第二百零二章 有需要找艾倫第四百五十九章 從勝利走向勝利第一千五百一十一章 東方的國際巨星第一千二百三十二章 家庭風波第1604章 莫斯科商業年會第三百章 先分個贓第一千三百五十八章 軍方的態度第九百七十四章 不同文明的合作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蹭熱度的美國第一千三百七十章 首相連任第一千三百一十章 達成共識第九百五十九章 巴西鐵礦第一千四百六十二章 海戰第1688章 英德友誼萬歲第三百零四章 一諾千金第1619章 美蘇首腦會晤第六十七章 讓印度人先死第一千零七十九章 艾登醜聞第一百零三章 伊朗問題第一千五百二十六章 對美國預警第八百二十二章 朱巴會談第一千三百七十六章 匡扶正義的印度第二百八十七章 玄學大師第1540章 世紀婚禮第四百八十五章 詆譭者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南地中海制衡第一百六十一章 圖靈第九百八十二章 借力打力第五百七十一章 幹勁十足第1541章 編外大臣的建議第四百二十八章 盤外招第四百零八章 避稅天堂第九百八十四章 歐佩克成立第七百六十二章 民族自決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先簽個密約第七百六十七章 真顧問威爾遜第一千二百九十二章 兩宮王太后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談了又沒完全談第五百九十六章 平平淡淡纔是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