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五章 敲定航空港

心中巨石落地,艾倫威爾遜卻不能馬上離開,並不僅僅是波斯灣周圍的幾個保護國組成阿聯酋的事情,這件事自然有他的老上司巴倫爵士來辦。

如果他藉着外交職責來到波斯灣不把自己當外人,不利於和公務員團體的團結。

這些袖珍酋長國又翻不了天,大可以等待巴倫爵士拿出成熟而富有建設性的方案,慢工出細活的謀劃個十年八年。

合併的事情可以先慢慢謀劃,工程是可以先開始的,正好這些袖珍國家的油氣資源還沒發現,此時更加有利於英國推進相關的計劃。

他相信航空中轉港的計劃,對於這些一九五二年還沒有手握油氣資源的酋長國,是一個很有吸引力的方案,不論是卡塔爾還是巴林,都不是後世那副躺在鈔票上的死樣子,恰好需要英國來拯救。

艾倫威爾遜不準備干涉,但還是把巴倫爵士就此問題展開了討論,同時還要照顧這些酋長國的自尊。

話說回來,這正是艾倫威爾遜沒有馬上離開的目的,他正在觀望摩薩臺回國之後,怎麼包裝這一次的談判,能不能給伊朗的支持者一個交代。

“這些酋長國面積小,自我防禦能力不足。現在還沒有發現油氣資源。那麼我們就說,以他們的國土面積,發現巨大儲量油氣資源的機會不大,這算不算合情合理?”

“當然我們未來還是要進行勘探的,不過現在這些酋長國沒有資源也是事實。”艾倫威爾遜看着自己的老上司,如同在英屬印度的時候一樣,做一個專員助理的工作提供意見。

看到艾倫威爾遜如同在新德里的時候那樣,仍然保持着謙卑,巴倫爵士心裡如明鏡一般,“這些酋長國的油氣資源如果存在的話,我相信幾個埃米爾都非常希望,發展迅猛的蒙巴頓石油天然氣公司,把長期以來的幸運帶給他們。”

“尊敬的爵士,看你說的。當然我們都希望,這種幸運能夠維持下去。不過帕梅拉可能會被慣壞了!”艾倫威爾遜微微低頭,不着邊際的道,“當然這有利於國家,同樣也有利於白廳,其實勘探工作的過程,怎麼能沒有你照顧呢?你對這裡是這麼的瞭解,我看到時候石油天然氣公司的副總裁,必然有您的一席之地。”

“非常好!”巴倫爵士眯着眼睛,心領神會的道,“這都是爲了大英帝國的文明和秩序。”

“也是爲了,當地阿拉伯人的福祉。”艾倫威爾遜不知道什麼時候已經拿出來了一瓶威士忌,起開邊說邊爲巴倫爵士倒滿。

“哦,對了,聽說國內公民最關注的是馬上要開始的赫爾辛基奧運會,而不是你的談判。我聽說……似乎有些公民對英國代表團的組成有所不滿?”

拿着酒杯的巴倫爵士請抿了一口,目光直視着艾倫威爾遜,如同鎖定犯罪嫌疑人。

“尊敬的爵士,這是成本最小試探本土公民的辦法了。”艾倫威爾遜微微一笑,也沒有隱瞞任何一點細節,把除了英聯邦彩票計劃之外的想法都和盤托出。

兩人接下來還談及了仍然拖拉的朝鮮戰爭,巴倫爵士知道艾倫威爾遜在亞洲做專員。而且轄區華人是多數族羣,詢問這件事的看法。

“美國人過於一根筋,我們可不能和他們一樣,如果我制定外交政策,我的基本工作核心是,用百分之八十的時間和美國站在一起,剩下的百分之二十時間,把之前的百分之八十成果攪黃!”

艾倫威爾遜呵呵一笑,絲毫不掩飾他本人對美國的蔑視。他對美國的看法是一貫的,雖然在很多人比如麥卡錫的眼中,艾倫威爾遜就是一個行走的英美特殊關係。

但他深知,英國的命運絕對不能綁定在美國身上,就如同蘇聯解體這座大廈砸死了一堆東歐社會主義國家一樣。一旦綁定過深,美國可能會把英國帶溝裡去。

就拿二十一世紀的美國來說,除了美國的所有國家都知道,美國是不具備同時硬抗中俄的實力的,但睡王不這麼覺得,和大帝談了一次還不如不談。

歸根究底,因爲反俄在美國國內是一門大到不能倒的夕陽產業,它涉及的人事關係、資金流動、政治結構都太過龐大,以至於哪怕是對這門產業最低限度的干擾,都要冒極大的政治風險,看懂王被通俄折磨多長時間就知道了。

美國對只要在加一把勁就能複製蘇聯解體,讓俄羅斯在解體一次的妄想,簡直到了深信不疑的程度,處在妄想當中不能自拔的美國,別說是敵人提醒,就算是盟友都叫不醒這種妄想。

深信美國能再把俄羅斯打倒一次,在美國不是一種政治觀點,而是一種政治正確。整個美國政界都在念經,聲音不大都不行,更別提不念。

所以在和大帝對話的時候,睡王就能開出來匪夷所思的條件,表示俄羅斯只要別在這個時候搗亂,美國就可以承認俄羅斯的合法性。

這就相當於美國說我現在要對付中國,俄羅斯別出來鬧事,我就讓你多活幾年。彷彿俄羅斯要不答應,連作爲一個國家的存在都要被質疑了。

懂王雖然辦事糙了點,但也能看出來是準備收縮的,就和當前戰後的英國一樣,但睡王明顯是還要從一個勝利走向另外一個勝利。

所以對於美國來說,打完朝鮮戰爭就開啓越南戰爭沒什麼理解不了的。美國人沒付出什麼戰爭代價就接收了世界霸權,自然就不知道天高地厚。

巴倫爵士邀請的埃米爾會議,在多哈舉行,在老上司的邀請下,艾倫威爾遜作爲旁聽,一方面也是要和這些以後註定要躺在鈔票上睡覺的人,結一個善緣。

帶着頭巾的埃米爾們,以後可是要加班工作到下午兩點的,值得艾倫威爾遜的禮遇。

主角是波斯灣的專員巴倫爵士,艾倫威爾遜只是作陪,看伊朗在摩薩臺回國之後的輿論反饋,是認爲摩薩臺不畏強權,堅定維護了伊朗的利益。還是認爲摩薩臺喪權辱國。

“首相爭取了英伊關係石油利潤的對半分成協議,這也是早先首相的初衷。”

“英國做摩薩臺首相的施壓做出了讓步,表示將英印石油公司的賬目透明化。”

“在國際局勢當中,捍衛伊朗的利無可厚非,但也要講究方式方法。會談的英國代表,爲首相的成熟政治家風度所折服。”

“我什麼時候被折服了?”艾倫威爾遜對巴倫爵士和幾個埃米爾的交流充耳不聞。通過伊朗國內具有影響力的報紙,來判斷現在伊朗在會談結束之後的主流意見。

有誇獎摩薩臺捍衛國家利益的,有報道賬目透明的,有讚揚摩薩臺成熟外交手腕的。歸根究底伊朗贏麻了。如果這種輿論是真實的,至少短期內,艾倫威爾遜不用擔心伊朗暴雷了。

對於當今一切應該求穩的英國來說,能拖時間就是一個偉大的勝利。如果是之前的話,他說不定還會擔憂,國內的保守勢力,會不會指責他讓步過多。

現在倒是不怎麼擔心了,沒聽巴倫爵士說了麼?本土公民明顯對赫爾辛基奧運會的英國代表團這麼多黑人運動員更加關注。

這也正常,艾倫威爾遜要是一個普通人,他對這件事也比什麼石油談判關注。這都是人之常情,政府關注石油談判,卻沒有記憶點,明顯沒有種族問題吸人眼球。

“尊敬的埃米爾們,這就是航空中轉站的計劃了。我希望的是,大家能夠善於利用你們在歐亞大陸中間的特殊地理條件。”巴倫爵士說到這把注意力引到了看報紙的艾倫威爾遜身上,“這一個項目的促成,將會得到大英帝國的全力幫助,原材料有非洲提供,工業產能有馬來亞幫助,人力倫敦則會和巴基斯坦溝通。當然,我們支持尊敬的埃米爾們,能夠採取多元化發展的戰略,畢竟你們的領地加起來,也不能和沙特伊朗相提並論,是不是這樣,艾倫。”

“是的,尊敬的巴倫爵士。”艾倫威爾遜放下報紙,順着巴倫爵士的思路繼續畫餅道,“航空中轉站帶來的龐大人流,會促進大家的繁榮。當然我們的意思並不是放棄在油氣勘探的工作,如果能夠雙管齊下,那對英國和埃米爾們都有巨大的好處,這是一個雙贏的戰略。”

白廳早已經擬定了計劃就等着實行,所以今天的溝通對巴倫爵士和艾倫威爾遜兩人,並不存在困難。

巴林、卡塔爾、阿布扎比、沙迦、迪拜、哈伊馬角、阿治曼、富查伊拉、烏姆蓋萬九國埃米先後都認可了這個計劃,巴倫爵士便代表英國在航空中轉站計劃當中簽字,地點就定在迪拜。

事已至此,知道摩薩臺回國之後沒遇到什麼麻煩,艾倫威爾遜可以暫時不管這裡的事情了,便朝巴黎發電報,讓妻子派轉機接自己去塞浦路斯,和高升至地中海艦隊總司令的岳父大人,憂國憂民一番。

第五十五章 這是蘇聯的問題第三百章 先分個贓第一百一十九章 前任內閣秘書第1656章 利用團結工會第一千五百二十章 罷工談判第二百零三章 安達曼分離計劃第一千四百九十八章 合格的文官長第二百八十七章 玄學大師第二百五十九章 印度之父第九百零九章 導彈競賽第一千四百九十章 挑戰者坦克第四百六十八章終結配給制第一千零五十章 誰的責任?第1646章 簡單的複雜化第三百一十一章 甘地的建議第三百五十二章 面授機宜第二百章 錢誰不喜歡?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兩面人威爾遜第一千三百六十三章 赴任倫敦第五百五十二章 韓戰爆發第一千五百五十三章 里根總統第三百三十一章 以退爲進第七百三十一章 登門的龍騎兵第1743章 局勢逆轉第一千二百七十九章 尼赫魯葬禮第一千三百二十五章 獨立承諾第一百四十一章 跨國通婚的徵兆第七十四章 辦法總比困難多第1666章 克格勃副主席第六百七十五章 敲定航空港第八百三十二章 躍躍欲試的安娜第一千二百七十八章 混亂是階梯第二百二十七章 雙管齊下第一千一百九十三章 援助在戰後到達第五百零六章 無上之權威第三百四十七章 撤軍計劃第六百二十章 自由世界要團結第一千四百八十八章 在堅持堅持第一千五百四十二章 伊朗人質危機第七百八十八章 手心手背都是肉第一千四百一十三章 微妙的孟加拉灣第七百零九章 任何人都有價格第一千四百三十七章 去而復返第一千五百零七章 大英需要的人才第1680章 收買駐軍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內部解決第九百九十九章 南亞上空的幽靈第二百九十三章 先賺他一個億第一千二百二十五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一千零一章 莫斯科之夜第三百五十三章 抵達倫敦第六百三十章 柏林危機第七百五十章 帝國主義兄弟第八百九十五章 西馬鐵路第六章 海得拉巴君主第二百六十一章 萬全之策第1756章 貨到付款第五百二十六章 怒斥英國第一千四百二十七章 對口支援第七百七十一章 保大帝第三百一十五章 蘇諜艾德禮第一千三百六十五章 波瀾再起第五百六十四章 換鈔令第九百二十三章 自由世界我守護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美國人太天真第五百四十二章 產業發展計劃第一百零一章 工黨誤國第六百四十九章 感覺良好的公主第一千零二章 廚房辯論第六百六十五章 泛非主義者末日第八百九十八章 說服英軍司令第一千四百一十六章 任命港督第三百二十三章 兩難的選擇第三百九十九章 大清律的運用第一百五十五章 “歐洲軍”第四百七十一章 軍備競賽第一百八十四章 英印親如兄弟第八百八十六章 布朗運動彈第二百二十六章 危險也是機遇第五百八十八章 頭版頭條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合併馬拉維第1639章 斷交風波第一百六十五章 英蘇友誼第七百二十一章 法國盟友威爾遜第七十四章 辦法總比困難多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造船業我拯救第一千二百二十一章 誠信軍火商第三百八十三章 威爾遜在巴黎第一千一百九十三章 援助在戰後到達第一千四百三十九章 多贏的買賣第四百一十四章 波士頓客人第一千三百五十二章 準備和磨合第1650章 資深德粉第1613章 見不得女人落淚第九十三章 光輝時代回來了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出賣剛果第二百三十二章 英葡友誼第三百七十二章 共同市場共識第一千四百七十八章 善良的英國第九百三十五章 編外首相威爾遜